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教案的编写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 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合理地组织教材,

2、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供大家参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 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 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激起忧患意识, 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 感受到自然的

3、和谐。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春天来了, 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 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 如果出游, 你会选择哪里?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 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 我们的心也醉了, 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 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二、初读课文1、这又是一首诗歌, 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外, 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2、自由读, 教师巡视。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

4、的词语, 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4、齐读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 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 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6、学生点评。7、听了大家的读, 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 在读之前, 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 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 选择一个自然段, 向大家展示。9、指名读, 评价。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1、请一、二两组

5、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 我来读课题。读完, 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 前后呼应, 有点题的作用)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再读一读, 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 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四、学习生字。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 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3、描红。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1、上节课, 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荒山野岭”, 一个是“青山碧岭”, 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

6、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2、看到“荒山野岭”,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那“青山碧岭”呢?4、让我们打开书本, 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二、学习三-七自然段1、自由读。告诉大家, 我们都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3、学生朗读, 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教师点拨。“煎熬”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 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林涛”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 脑中放电影,

7、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小鸟、松鼠、小兔、小猴我来问问你:“小鸟, 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 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 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 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浑浊”“碧波”, “咆哮”“轻抚”读一读这两对词语, 给你怎样的感受?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 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 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 染绿了“我们

8、”的双脚, “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1、齐读。2、尝试背诵。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一、教材解读: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 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 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孩子气十_大家来分享她的那份率真, 那么快乐, 那么自由。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师生相机评价。四、指导书写, 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重点学习课

9、文第2和第13自然段, 感受园中景的特点, 能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自由和快乐的情感, 领会作者特殊的表达方式的特殊效果。2.能主动质疑, 能结合作者及写作背景,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1. 童年的生活愉快又美好, 今天, 我们继续走近课文, 一起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 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2. 课文一共14个自然段, 读一读, 课文有两节是直接写园子的景色?找找看在哪儿?在书上做个标记。(2和13节)二、园中景1. 自由读这两小节, 把课文读通读顺, 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做个标记?2. 质疑。注意把问题要点留在黑板上, 随着课文理解的推进

10、, 可逐渐擦去问号。3. 提炼问题, 小结重点: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园子?(一) 好看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自由读, 如果说这个园子带给你的感受, 你会选用哪个词?(板书:好看)4. 交流:好看在哪儿?(1) 好看在各种各样的昆虫在这里生活, 生机勃勃:这园子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园子里的昆虫远不止这些, 从哪看出来的?(样样都有)这就是简洁。(2) 好看在色彩。白、黄、大红、金、绿色彩真丰富, 这真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园子。五彩缤纷。(3) 好看在园子里景物惹人喜爱。出示:蜂子则嗡嗡飞地着, 满身绒毛, 落到一朵花上, 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喜

11、欢这句话吗?喜欢哪儿?(生机勃勃、形态可爱)5.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落, 把好看表现出来。老师走动的时候, 听到同学们读得很美。 既然作者想写园子的景好看, 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这些蝴蝶极小, 不大好看”呢?干脆把它删了吧, 这些写是不是自相矛盾?(白蝴蝶、黄蝴蝶这些颜色我们司空见惯, 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可大红蝴蝶我们却不常见, 作者这样写, 正是为了衬托“我家园子里”蝴蝶的好看, 园子的好看, 这种一种写法只是为了突出大红蝴蝶的好看)6.羡慕这样的园子吗?想自己的家里也有这样的园子吗?让我们把它就当自己家的园子, 美美地读吧。(二)自由1.13小节就更有意思了。请你再大声读一读13小节。读完后要

12、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园子带给你什么感受?请你还用文中的一个词。(板书:自由)2.这种自由的感受是通过怎样的句子表现出来的。这段话非常热别。请你默读这一段课文, 这个特别的句子, 不是比喻句, 拟人句, 比喻句、拟人句我们读得多了, 也不是排比句。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 甚至觉得它啰嗦。找找看, 找到的话, 把它画下来。3.交流, 出示“一切都活了也没有人管”。你发现这段话的结构了吗?学生自由读, 试着掌握特点背下来。我读愿意, 你读背, 试试看, 行吗?背读:师生接背。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反复地写, 我们也来反反复复地读, 反反复复地背。给你一点时间,

13、自由读自由记, 看谁背的最快!擦背。老师隐藏一句, 学生背一句。快背(读):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你还能记起园中的这些景物吗?加快点节奏, 行吗?4.小结:园子里的植物, 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那么动物呢?出示蝴蝶的句子。指名读, 哪个词突出了自由?(随意)5.在作者的笔下, 园子里的所有植物都是快乐的, 自由的, 倭瓜、黄瓜、玉米, 它们的心情“我”是怎么知道的?难道去问了吗?倭瓜, 你快乐吗?蝴蝶, 你自由吗?三、园中事1. 要弄懂这个话题, 咱们还得回到这个园子里, 看看园子里的“我”和在园子里做的“事”。现在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其他的段落, 用上“在这个园子里, 我愿意就”说说我是怎么自由的

14、?同桌可以对说, 等会我们看看哪一组同桌对得最多。(指名说)同学们捕捉了许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画面, 你觉得最最有趣的什么呢?2. (重点学习510)我在园中瞎闹、乱勾, 玩得那么自由快乐, 和园子里的一个人有关?是谁呢? 请你读一读我和祖父的对话, 自由读读, 祖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 小结:不管是瞎闹, 还是淘气, 即使是越帮越忙, 或者是闯出点小祸, 在萧红的记忆中, 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子里这样自由, 这是因为是啊, 正因为祖父的勤劳、他的宽容、他的爱, 给萧红这么多的自由。所以, 我眼中看出来的一切也是自由的。5. 当我们走进园子, 看到了我发生的各种各样有趣的事

15、情, 现在你明白刚才的问题了吗?倭瓜、黄瓜、玉米, 它们的心情“我”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再来看看园中的景。出示: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只是天空蓝悠悠的, 又高又远。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你读读这两句话, 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太阳为什么只有在园中显得特别大呢?回应上文园中的景, 园中的我。特别大的太阳, 特别多的温暖。特别自由的心灵, 特别高远的天空。小结:原来, 境有心生。我的心是快乐的, 自由的, 我眼中的倭瓜啊, 玉米啊, 蚂蚱啊, 都是快乐的, 自由的。四、园中人1.课文学到这里, 你还有别的问题吗?(机智处理)2.打开课本, 读第一句话。师引疑:.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16、。板书:人偌大一个呼兰河, 为什么偏偏只写我的祖父呢?(其实, 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 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 娶了后母。萧红的童年过得十_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试着做到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 注意积累。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 不读错、 不添字、漏字(B)流利 :不结巴、回读 , 读破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PPT出示一个人要积累知识, 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

17、 要认真读、反复读, 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 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 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 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 因此需要精读。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 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学生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c、引导体会“”。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了解大意后, 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好像有些矛盾)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学生质疑相机板书为什么要学会略读?略读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略读?想解决这些疑问吗?那我们就来运用刚才所学精读的方法, 阅读课文的27节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讨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 )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1、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学习小组采用读读 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师鼓励师生评价(相机引导、理解:浩如烟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等词)四、引导小结1、课文27节重点介绍了略读, 精读与略读看似矛盾, 实际上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 正如最后小节说的(出示)只要我们把精读的略读结合起来, 就能取得的读书效果。(指名读 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