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咏史,龚自珍,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举人。任内阁中书。道光九年(1829)成进士。历任宗人府主事,礼部主客司主事。终因屡触时忌,于道光十九年辞官南归。不久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龚自珍是嘉庆、道光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学者,主张改革弊政,抵御外侮,曾积极支持林则徐禁鸦片烟。诗、文、词各体兼长,其诗善于抒发感慨,议论纵横,想象丰富,豪放瑰丽。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龚自珍一生可分三个阶段,
2、第一个阶段 20岁以前,在家学习经文、文学。他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其姥爷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19岁,倚声填词。以上可以说是对龚自珍20岁以前学习的概括总结,第二个阶段 20岁至28岁,应乡试至入仕时期。龚自珍21岁,编词集怀人馆词3卷、红禅词2卷。显示了他绝异的才能。二十三年(1818年)又应浙江乡试,始中举,主考官为著名汉学家高邮人王引之。次年(1819年)应会试落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3、)开始入仕,任内阁中书。这时期他逐渐接触社会政治现实,并从科试失意中体验到政治腐败,产生了改革的想法,并跟从刘逢禄学习公羊传,作品多伤时、骂坐之语。他写出了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尊隐、平均篇等政论文,第三个阶段 29岁至去世。嘉庆二十四年会试落选后,他又参加五次会试。道光九年(1829年),第六次会试,始中进士,时年38岁,继续担任低微的官职。48岁,辞官南归(道光十九年,1839年)。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时为鸦片战争第二年。这一时期,他对政治现实认识日益深刻,提出不少改革建议,写出许多著名评论,许多诗歌和散文名篇也写于这一时期。著名评论如西域置行省议、阮尚书
4、年谱第一序、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古史钩沉论等。也有不少文学散文名篇,如书金伶、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病梅馆记等。他的许多著名诗篇,如能令公少年行、咏史、西郊落花歌和己亥杂诗等,也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龚自珍(17921841),杭州府仁和县(杭州市)人,出生于杭州东城马坡巷的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门第。他是道光年间的进士,从嘉庆二十五年起,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道光十九年辞官回乡。 他学识渊博,但他运用医学知识阐述真理的逸事却鲜为人知。1839年12月,在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认为,鸦片烟是食妖,使吸食者魂魄颠倒、昼夜难分,给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国家财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激励林则徐禁烟
5、,对于吸食鸦片者及破坏禁烟的官吏绅商杀无赦,作者逸事,龚自珍故居,文学创作,龚自珍的文学创作,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龚自珍认为文学必须有用。指出儒学、政事和诗文具有共同目的,就是经世致用。他认为诗和史的功用一样,都是对社会进行批评,文章、诗歌都和史有源流的关系。因此,选诗和作史的目的,就是进行社会历史批评。所以他把自己的诗看成“清议”或“评论”,从这一诗论观出发,他认为诗歌创作的动机是由于“外境”即现实生活所引起。龚自珍的诗和他的诗论是一致的。他打破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模山范水的沉寂局面 ,绝少单纯地描写自然景物,而总是着眼于现实政治、社会形势,抒发感慨,纵横议论。他的诗
6、饱含着社会历史内容,是一个历史家、政治家的诗。他从15岁开始诗编年,到47岁,诗集共有27卷,诗作特色,政论、抒情和艺术统一 他的许多诗既抒情,又议论,但不涉事实,议论亦不具体,而只是把现实的普遍现象,提到社会历史的高度,提出问题,抒发感慨,表示态度和愿望。他以政论作诗,但并不抽象议论,也不散文化。 丰富奇异的想象 在他的诗中,“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灵气怒”等等,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形式风格多样 自觉地运用诗歌的多种形式,实际他写得多的还是五七言“古体诗”和七言的“近体诗”,而以七言绝句为大宗。一般是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运用,冲口而出
7、。这以七言绝句表现得最突出。写于道光十九年(1839)的己亥杂诗315首,独创性地运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内容无所不包:诗人的旅途见闻,以及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因而成为一种自叙诗的形式。它们还可以作为一首诗单独欣赏。使七言绝句成为一种最轻巧、最简单、最集中的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体式。复杂深刻的思想内容,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是龚诗风格多样化的基础。他的古体诗,五言凝炼,七言奔放;近体诗,七言律诗含蓄稳当,绝句则通脱自然,语言清奇多彩不拘一格 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般来说是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杜韩的影响,但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含蓄曲折太过,
8、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龚自珍先进的思想是他许多优秀诗篇的灵魂。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使龚诗别开生面,不同于唐宋诗,开启了近代诗的新风貌。龚诗在当时欣赏的人不多,它的影响始大约始于晚清,主要由于它的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抒情与政治议论相结合,散文特色,龚文的表现方法一般很简单,但简括中又有铺叙夸张,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有的散行中有骈偶,有的瑰丽,有的古奥,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的古文,是上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散文的新风气。龚自珍的文在当时比诗有名。除了几组学术论文外,它们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同形式的政论文。有些“以经术作政论”,这些文章都是用春秋公羊学派的观点与现实的政
9、治联系,引古喻今,以古为用。如尊隐。有些则是直接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揭露和批判,如明良论;以及各种积极建议的篇章,如对策。另一类是讽刺性的寓言小品,如病梅馆记。还有许多记叙文,记人、记事、记名胜、记地方,如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词作特色,龚自珍的词也很著名。但是实际上,他的词没有摆脱传统词的影响,偏重于词的言情本性。他也写了一些抒发感慨怀抱的词,如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抒发孤独而自豪的感情;凤凰台上忆吹箫丙申三日写与庸俗文士的矛盾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百字令投袁大琴南写与袁琴南儿时同上家学的情景;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写思想上剑态和箫心的矛盾,有志于作为,又思退隐,留恋山水,龚自珍的思想及创作 龚自珍生活
10、的时代,是统一的清王朝面临没落崩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新阶段,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国烈强侵略不断加深,龚自珍从青年时起,就深刻地意识到封建国家的严重危机,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秋气不惊堂前燕,夕阳还恋路旁鸦”。梁启超说:“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指龚自珍、魏源)辈若不胜其忧危,不止是敏锐的感觉它,而且也积极地建议挽救它;他肯定未来时代的必然变化,并寄以热切的幻想和希望。 龚自珍在当时文比诗有名,也更遭到一般文士的非议,目为禁忌,不敢逼视。除几组学术论文外,它们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同形式的政论文。有些“以经术作政论”,“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这些文章都是用春秋公羊学派的观点与现
11、实的政治联系,引古喻今,以古为用。有些则是直接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揭露和批判。另一类是讽刺性的寓言小品,如捕蜮病梅馆记等。还有许多记叙文,记人、记事、记名胜、记地方,内容不同,都富有现实意义。龚文的表现方法也很特殊。一般很简单,而简括中又有铺叙夸张,有的直率,有的奇诡。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有的散行中有骈偶,有的瑰丽,有的古奥,甚至偏僻、生硬、晦涩。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古文,是上承先秦西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古文或散文的新风气。 (摘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龚自珍,龚自珍纪念馆,祖父龚禔身、父亲龚丽正均在北京做官,母亲段驯吟诗绘画,是个女才子,外祖父段玉裁是位文字学家。龚自珍自小就受
12、到良好的学术与文学的教养和熏陶。他小时候就读书广泛,关心国事,产生改革变法的思想。 “所业诗文甚夥,间有治经史之作,风发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尤喜为长短句” “造意造言,几如韩李之于文章” “自珍以弱冠能之,则其才之绝异,与其性情之沈逸,居可知矣,作者介绍,我们应了解的龚自珍,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1、既是一位思想极具叛逆性的思想家,又是很有创造性的文学家 2、跨时代的人物。打破传统
13、局面,首开近代文学风气 3、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大诗人,写作背景,道光五年(1825),正是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15年。当时清王朝腐败透顶,官场上或争权夺利,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或不学无术,流连声色,放荡奢华;士林或趋炎附势,谄媚帮闲;或苟且偷安,明哲保身。总之,腐气颓风,笼罩朝野上下;而气节廉耻沦丧殆尽。龚自珍当时在杭州守母丧期满,客居江苏昆山。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腐败堕落的世风,不禁义愤填膺,忧患重重,便托“咏史”之名,写下这首七律,讽刺鞭挞丑恶的现实,以警醒世道人心。本诗虽名“咏史”,实为讽今,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
14、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首联:“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在繁华富庶的东南,那些“名流”在声色场、名利场中彼此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制造许许多多无聊的恩恩怨怨。 这两句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沽名钓誉、互相标榜的风头人物。他们大多为依附权贵门下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这些人没有见识,没有理想、更没有操守,既彼此勾结,又互相排斥,终日以争名逐利为业,即诗中所说的“恩怨”。“金粉”,古时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指繁华绮丽的生活。“东南十五州”,泛指江南富庶之地。这两句用“金粉”来衬托那些所谓名流们的庸俗生活。而“金粉”又是这些人追逐的对象。此句言外之意是:当权派们一心
15、只为无穷的私欲而争斗内讧,却无半点心思去想列强外侮、国困民贫的危机来临,颔联:“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同大官僚、大盐商关系亲近的狎客,把持了全部地方政权;摇着团扇的轻薄才人,占据着朝廷高位。 “牢盆”:煮盐的工具,这里指盐商。“狎客”:封建帝王或大官僚特别亲近的幸臣或门客。“全算”是全局的意思。“团扇”:原指古代宫妃、歌妓们常手执白绢圆扇;“才人”:原是宫中的女官。但这里的“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指不学无术而行为卑污的贵族子弟。这一联紧承上联,还是说的“金粉东南十五州”里的事情。一方面是特别善于钻营、唯利是图,在政治上毫无操守的狎客们在呼风唤雨;另一方面,纨裤子弟尽管流连
16、声色、生活腐化、万事不做,却可以高踞政权的上层。这样的社会、这样的时代多么令人绝望和窒息,颈联:“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读书人都远远地避开,不敢说话,因为害怕文字狱;即便有人著书,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 这两句:一则抨击清王朝钳制思想,厉行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使思想界言论不自由,动辄得咎,人们只好缄口不言,万马齐喑;二则批判文人胆小怯懦,苟且偷安,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软弱风气。只要一涉及议论时事,立刻谈虎色变,生怕文字狱降临自己头上,马上离席回避;著书立说,只讲纯学术问题,全与经时济世、时政民生无关,只为谋求衣食饭碗。这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他们没有“狎客”、“才人”那样的无
17、耻钻营,但也是一种庸懦的苟且偷安,此二句充分体现了作者敢于揭露、批判现实的勇气和魄力。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清朝是最为酷烈的。尤其康、雍、乾三朝更是发展到极端。知识分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掉的不计其数。这使整个社会都生活在极为恐怖的气氛中,特别是知识分子,更不敢稍有挣扎。许多人只好扎进故纸堆中寻求安慰。不敢面对现实,更无法面对现实。在这样铁屋一样的黑暗中,龚自珍敢于发出这样的呐喊,其勇气确实非同小可。联系上面两联,就是说,清朝的社会之所以死气沉沉、毫无生气,除了那些无聊、无耻、无所作为的名流、狎客、团扇才人们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字狱。龚自珍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气,还表现了他的锐
18、利、独到的眼光。他是一个清醒者。一个“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醒者,尾联:“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像田横及其部下那一类刚勇猛烈的中国人都哪里去了?难道他们归来就能加官封侯吗? 如今在那些东南名流中,再也找不到象古代田横和他的门客那样有骨气的人了。这是对当时那些奴颜婢膝、醉心功名利禄,而向清朝统治者卖身投靠的士大夫的讽刺。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田横是楚汉相争时齐国的贵族,曾经占据齐国旧地,自立为齐王。刘邦消灭项羽之后,田横带领五百多人逃入海岛。后来田横因不肯归顺刘邦而自杀,其手下五百多人也全部自杀而死。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意在讽刺那些名流人物,只知奔走权贵,毫无廉耻。作者忧愤之
19、情难以自抑,诗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诗篇借历史上田横殉难的典故作结,正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骨鲠忠贞之士日渐消亡的深深悲哀。此诗题为“咏史”,实为讽今。诗人以深邃的史识、警策的语言,撕下了“盛世”的面纱,把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本质及其没落趋势,清晰地揭示给人们,具有醒世与警世的艺术力量,内容述评,艺术特色 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主张经世致用、改革内政。他在这首诗中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痛斥东南地区一批庸俗鄙劣、祸国殃民的所谓名流人物。在艺术上,这首诗虽然是议论时政之作,但并不以议论为主,也不作具体、详细的刻画描绘,只是概括地指出现实中的黑暗现象。抒发情感,表明态度,观点鲜明,语言淳厚有味,
20、避免了一般议论的枯燥和单调。用典亦贴切自然。最后一问矫健有力,劲透纸背,咏史诗一般是述史事来借古讽今,以古鉴今,结构上也多是先叙史事或人物,再发感慨议论。但此诗却不落窠臼,前三联都直刺现实,而结尾才引历史典故,将叙史与议论融为一体,使今与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立意、章法都新颖别致。此外,笔锋凝重而犀利,意境阔大而深邃,结构巧妙而严谨,也是这首律诗不同凡响之处,全诗造语凝重,属对工切,境界开阔,寓理精辟,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一、 “避席”一联,后人视作警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思考与练习,今译】中途离席是因为怕听到有关文字狱的消息和议论,著书写作只是为了糊口而已。 【赏析】这两句诗写出了清
21、代一些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情。清前期曾屡兴文字狱,大量知识分子因文字获罪被杀。在这种酷虐的专制统治下,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敢参与集会,言行十分谨慎,唯恐被牵入文字狱中。他们著书立说,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弄口饭吃,不敢追求真理,直抒自己的见解。作者是清代后期的一个有叛逆精神的思想家,对这种现象十分愤慨,因而以婉转之笔出之。诗篇借历史上田横殉难的典故作结,正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骨鲠忠贞之士日渐消亡的深深悲哀,2、引用田横五百人的典故有何作用?言外之意是什么? 引用田横五百壮士这一充满壮烈情调和铮铮骨气的典故,既是点题,更是讽刺:统治者玩弄士人于股掌之间,使士人变成苟且性命之辈;而所谓名流人物,只知奔走
22、权贵,毫无廉耻,社会骨鲠忠贞之士日渐消亡,补充注释,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史记田儋列传原文这样记载:”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遂自刭。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文末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课程设计与实施
- 民营电厂采购管理办法
- 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 冶金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 递送效率分子工程-洞察及研究
- 石墨烯材料在环保中的应用
- 高校面向未来的产业转型与发展策略研究与实施
- 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 广州市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
- 咖啡厅员工管理规范与培训计划
- 吊顶工程施工培训讲义内容详细
- 天门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妇产科学 妊娠合并心脏病
- -卫生资格-副高-疾病控制-副高-章节练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试题(单选题)(共1125题)
- 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
- 高中英语全国高考考纲词汇3600汇总
- GB/T 35068-2018油气管道运行规范
- GB/T 13277.7-2021压缩空气第7部分:活性微生物含量测量方法
- 2023年娄底冷水江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特劳特战略定位总裁课程课件
- 陈宝光-TTT课程开发与设计(讲义)V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