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的定点突变_第1页
口蹄疫病毒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的定点突变_第2页
口蹄疫病毒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的定点突变_第3页
口蹄疫病毒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的定点突变_第4页
口蹄疫病毒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的定点突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蹄疫病毒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的定点突变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FMDV具有O、A、C、SAT、SAT、SAT 及Asia 1共7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又分为很多亚型。FMDV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9种非结构蛋白,其中L蛋白酶是FMDV的一个毒力决定因素。FMDV已经进化出了一些机制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其中L蛋白酶在致病性上发挥着关键作用。L蛋白酶是一个木瓜样蛋白酶,可以将自己与聚蛋白分离。L蛋白酶可以通过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切割转录起始因子eIF4

2、G,关闭宿主的翻译,最终导致干扰素表达水平下降。FMDV缺失L蛋白酶编码区后,其致病力明显减弱。L蛋白酶编码区第4783位氨基酸处存在保守蛋白域,该区域被称为SAF-A/B、Acinus以及PIAS(SAP)区域,SAP区域通常与调解活化剂和抑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转录控制相关。防控FMD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疫苗免疫。口蹄疫病毒受自然属性的限制,导致部分疫苗毒株生产性能不高,免疫效力低下。为解决疫苗生产过程中疫苗效价较低、抗原匹配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 反 向 遗传技术获得了嵌 合 毒 株rA-WT-FM-DV。该嵌合毒株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疫苗效价和产量,可以使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很好地匹配,提

3、高了免疫效力。但是,该毒株的种毒为强毒,存在生物安全隐患。为此,本研究对嵌合毒株rA-WT-FMDV的L蛋白酶编码基因的SAP区域进行了定点突变,以期提高嵌合毒株的生物安全性,进而为进一步研制生物安全性高的疫苗毒株提供生物材料。1 材料与方法1.1 质粒和细胞系重组质粒prA-FMDV(含A/WH/CHA/09结构蛋白的感染性克隆,拯救病毒被命名为rA)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课题组构建保存。BHK21细胞由本实验室保存。1.2 主要试剂与载体限制性内切酶Afl、Pac,PrimeSTAR HSDNA聚合酶、T4DNA连接酶、JM109感受 态细胞、DNA Marker等均购

4、于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Wizard SV Gel and PCR Clean-Up System购 于Promega公 司。AxyPrep PlasmidminiprepKit为AxyGEN公 司 产 品。Lipofectamine 2000、Opti-MEM均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MEM细胞培养基与胎牛血清均购自HyClone公司。RNeasyMini Kit购自QIAGEN公司。表达质粒pcDNA3.1(+)由本实验室保存。1.3 引物的设计根据prA-FMDV全长cDNA序列,设计分别含Pac和Afl酶切位点的引物以扩增表达质粒pcDNA3.1(+)。引 物pCD-Af

5、l-F的 序 列:5′-TTTTCCTTAAGGGGCCCGTTTAAACCCGCT-GAT-3′,下 划 线 处 为Pac的 酶 切 位 点 ;引 物pCD-Pac-R的序列:5′-CTTAC TTAATTAA-GCTAGCCAGCTTGGGTCTCCCTA-3′,下划线处为Afl的酶切位点。同时设计在L基因SAP域引入突变的磷酸化引物F-P和SAP-P。F-P:5′-GAC-CTCACAGGGCTTGAACTGCACGA-3′,SAP-P:5′-CTCCGCCTGCTTGGCTGCAAGCGTG-3&pri

6、me;。1.4 L基因SAP区域的突变将表达质粒pcDNA3.1(+)用引物pCD-Afl-F和pCD-Pac-R进行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同时将重组质粒prA-FMDV经Pac+Afl双酶切后,与上述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转化至JM109感受态细胞中。把测序鉴定为阳性的克隆命名为pCD-OL。以pCD-OL为模板,用磷酸化突变引物F-P和SAP-P进行PCR扩增,纯化回收PCR产物,经室 温连接5min后,转化大肠杆 菌JM109。测序鉴定点突变后的阳性克隆,将其命名为pCD-OL-SAP。1.5含有SAP突变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将pCD-OL-SAP与prA-FMDV分别用Pac+Afl双酶

7、切后,纯化回收含有L基因SAP区域突变后的目的基因,将其替换到prA-FMDV上,连接转化至JM109感受态细胞中。酶切、测序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被命名为prA-SAP-FMDV。1.6 重组病毒拯救重 组 质 粒prA-SAP-FMDV在 脂 质 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转染BHK21细胞,同时设立prA-FMDV以及正常细胞对照,将其在含有50mL/L CO2的37 培养箱中培 养46h后,用MEM培养基替换转染培养基,继续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待细胞出现90%左右病变时收获病毒。反复冻融3次后再次接种BHK21细胞,直到病毒能稳定地产生CPE,并将该重组病毒命名为rA-S

8、AP-FMDV。1.7 拯救病毒的鉴定1.7.1 病毒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将收获的细胞毒接种至底部有载玻片的生长BHK21细胞的6孔板里,置于含50mL/L CO2的37培养箱中,按常规方法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一抗为A型FMDV家兔阳性血清,二抗为FITC标记的山羊抗家兔IgG(Sigma公司),同时设立亲本毒株rA-FMDV转染细胞对照和正常细胞对照。1.7.2 遗传稳定性的检测收集连续传至第10代和第15代的细胞毒及接种亲本毒rA-FMDV的细胞,用RNeasy Mini Kit提取总RNA,然后用RT-PCR扩增含有L基因SAP区域突变的目的基因,并将PCR产物纯化回收后送

9、上海桑尼生物技术公司测序。1.8 生物学特性的测定1.8.1 对 BHK21 细 胞 的 毒 力 (TCID50) 将BHK21细胞在37含50mL/L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单层长到90%时备用。用MEM以10倍稀释病毒液,将各稀释度(10-3.010-8.0)的病毒液分别加入细胞培养瓶,每个稀释度4瓶,同时设立亲本重组毒为阳性对照及空白阴性对照。放入37含有50mL/L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观察3d,用Reed-Muench法计算对BHK21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50)。1.8.2 对乳鼠的毒力(LD50) 将在BHK21细胞上传代稳定的细胞毒用PBS缓冲液10倍系列稀释,

10、每个稀释度(10-4.010-9)经颈背部皮下接种24日龄乳鼠,每个稀释度各接种4只,接种剂量为每只200μL,同时设立亲本重组毒作为阳性对照组及PBS空白对照组,连续观察7d。记录乳鼠的发病及死亡情况,用Reed-Muench法计算LD50。2 结果2.1 重组质粒pCD-OL的鉴定质粒pcDNA3.1(+)经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后与重组质粒prA-FMDV分别用Pac+Afl双酶切,构建含有5′UTR和L基因的重组质粒,获得的阳性质粒经Pac+Afl双酶切鉴定后出现与预期结果相符的片段。2.2 含有SAP突变的重组质粒的鉴定将经过点突变的质粒pCD-OL-SAP用Pac+Af

11、l双酶切后替换到prA-FMDV上构建得到SAP区域突变 的重 组质 粒。获 得 的 阳 性 质 粒 用Pac+Afl双酶切鉴定,结果出现与预期相符的片段。测序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质粒中L基因上SAP区域已被成功突变。2.3 重组病毒的拯救脂质体介导转染后第72小时,接种rA-SAP-FMDV的BHK21细胞和接种rA-WT-FMDV的BHK21细胞均出现了明显的CPE,细胞变圆。收取转染细胞上清液继续传代,直至出现CPE的时间缩短,病变更加典型(见图1)。2.4 拯救病毒的鉴定2.4.1 病毒抗原的IFA 检测接种重组毒株rA-SAP-FMDV的BHK21细胞和接种亲本毒rA-WT-FMDV

12、的BHK21细胞中均有特异性绿色荧光,而正常细胞对照无可见荧光产生(见图2),这说明接种传代毒的细胞中有病毒的存在。2.4.2 遗传稳定性的检测收集传至第10代和第15代的重组毒rA-SAP-FMDV以及传至第15代的亲本毒rA-WT-FMDV,用RNeasy Mini Kit提取RNA后经RT-PCR扩增含有L基因SAP区域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见图3)显示,拯救的重组病毒L基因SAP区域成功突变,且能够稳定遗传。2.5 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2.5.1对 BHK21细胞的适应性及毒力(TCID50)拯救病毒rA-SAP-FMDV可使BHK21细胞产生明显的CPE。经Reed-Muench法计

13、算,拯救病毒rA-SAP-FMDV的TCID50/mL是10-7.17,比亲本毒rA-WT-FMDV的TCID50/mL(10-7.5)略低(见图4)。图4重组毒株rA-SAP-FMDV和亲本毒株rA-WT-FMDV的半数感染量(TCID50/mL)Fig.4 The median tissue culture infection dose(TCID50/mL)of the recombinant virus rA-SAP-FMDV and the par-ent strain rA-WT-FMDV2.5.2 对乳鼠的毒力(LD50) 接种拯救病毒和亲本毒的乳鼠在接种后第24小时,部分表现出呼

14、吸困难、后肢麻痹和用镊子夹尾声音嘶哑等症状。72h后出现症状的乳鼠陆续死亡,阴性对照组乳鼠正常。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拯救病毒rA-SAP-FMDV的LD50为10-6.5/0.2mL,比 亲 本 毒 株rA-WT-FMDV的LD50(10-7.5/0.2mL)略低(见图5)3 讨论本研究获得了FMDV 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区域突变的毒株rA-SAP-FMDV。经测定,该重组毒株具有很高的效价。重组病毒rA-SAP-FMDV从第5代到第9代效价(TCID50/mL)稳定在7.17以上,这与亲本毒株rA-WT-FMDV的7.5相当。rA-WT-FMDV是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流行毒株的P1基因

15、替换到本实验室保存的O型口蹄疫病毒拯救系统骨架上的。因此,该重组毒株能够很好地与流行毒株进行抗原匹配。这一突变SAP的A型口蹄疫病毒的获得,将为A型FMD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FMD疫苗有很多类型。可是,不论是哪种疫苗都需要7d左右的时间来诱导产生免疫保护。曾有减毒活疫苗免疫可以引起快速、持久的免疫保护的报道,比如天花和牛瘟的消灭都是通过减毒活疫苗完成的。FMDV研究中也一直在探索研制能够诱导快速、持久的免疫保护的疫苗。国外的研究人员曾构建了L蛋白酶编码基因SAP保守域突变的FMDV毒株,用该突变毒株免疫动物,在免疫后早期(免疫后第23天)就可明显提升中和抗体水平,同时免疫早期能够抵抗野生型FMDV的攻击;而亲本毒株免疫早期中和抗体没有变化,同时免疫早期不能够抵抗野生型FMDV的攻击。因此,重组病毒rA-SAP-FMDV的获得,将为以后研制免疫应答迅速的A型FMD疫苗提供生物材料。F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