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离交法PPT课件_第1页
20离交法PPT课件_第2页
20离交法PPT课件_第3页
20离交法PPT课件_第4页
20离交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离子交换法,2,3,4,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基于一种合成材料作为吸着剂(称为离子交换剂),以吸附有价值的离子。 优点: 浓缩倍数高。 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5,缺点: 生产周期长。 成本质量差。 pH变化比较大,6,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开创并发展了我国的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工业,发明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系统研究了新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新型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应用,7,20.1. 离子交换法的基本概念,1、离子交换剂的结构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一种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固态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化学稳定性良好,且具有离子交换能力。 单元结构:多孔网状立体结构的

2、骨架 不可移动部分 功能基团 可移动部分,8,9,2、离子交换过程,离子交换: RA+ + B+ = RB+ + A+ 洗脱: RB+ + C+ = RC+ + B+ 再生: RC+ + A+ = RA+ + C,10,返回,11,返回,12,说明: 离交树脂具有膨胀性。 离交树脂进行提取和通常在溶液中进行的离交有质的区别。 可把离子交换树脂看成固体的酸碱。 树脂按活性离子分类。RSO3H,RCOOH,RN(CH3)3Cl。 树脂的功能团决定了树脂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续,13,返回,14,3、 树脂分类,15,3.1树脂按功能团分类,16,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H+NaClRSO3

3、Na+HCl,功能基团:SO3H;CH2SO3H 交换容量与介质的pH值无关 转为H+型困难 转为Na+型,水洗可至pH中性,17,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RCOOH+NaOHRCOONa+H2O 功能基团:COOH;OCH2COOH;C6H5OH; 交换容量与介质的pH值有关(pH7.0) 转为H+型容易 转为Na+型,水洗不可至pH中性(pH9.0-9.5,18,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RN(CH)3Cl+NaOHRN(CH)3OH+NaCl 功能基团:季胺基团(N+(CH3)3OH-; N+(CH3)2(C2H4OH)OH-) 交换容量与介质的pH值无关 转为OH-型困难 转为Cl-

4、型,水洗可至pH中性,19,4)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RNH3OH+HClRNH3Cl+H20 功能基团:NH2;NHR;N(R)2;C6H5N 交换容量与介质的pH值有关(pH7.0) 转为OH-型容易 转为Cl-型,水洗不可至pH中性(pH6.0-6.5,20,返回,21,22,5)特殊用途的树脂 两性树脂:同时含有酸、碱两种基团的树脂; 均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阴离子型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孔径均匀,交换容量高、机械强度好; 螯合树脂:树脂上含有具有螯合能力的基团,既可以形成离子键,又可以形成配位键;主要用于脱除金属离子,23,3.2离子交换树脂命名,交联度数值,顺序号,骨架代号,分类代号

5、,分类代号,顺序号,骨架代号,大孔型代号,强酸性,苯乙烯系,交联度为,顺序号为,0017交联度为7%的苯乙烯 系凝胶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315-大孔型丙烯酸弱碱 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凝胶型,24,离子交换树脂 命名法代号表,25,20.3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和测定方法 1、 对树脂的要求 交换容量大,功能团多。树脂使用时能完全电离。 选择性好,杂质吸附少。单功能团的树脂选择性好。 可逆性好(与1矛盾)。一般吸附容易,解吸难,26,机械强度大。 一定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不含低分子的杂质。 树脂成球形。 说明: 在色层分离中,使用的树脂应是单功能团的。 树脂的色泽通常对其性能的影响不大

6、,27,2、树脂的预处理 预处理原因: 容器腐蚀而带金属离子。 没有反应完的原料。 部分高聚物分解所产生。 从理化性质的测定考虑,28,预处理的步骤: 反复用水洗涤,除去溶解和上浮的杂质。 酸碱处理,动态法在柱中进行,酸碱流速尽可能慢些,29,3、理化性能 (1) 交联度 离交树脂具有不溶解性能是由于它的三元网状结构。要得到网状结构必须使用交联剂。最常用的二乙烯苯,D:二乙烯苯重量 P%:工业二乙烯苯纯度 M:单体相重量,30,2) 含水量:(风干树脂,抽干树脂) 定义: 风干树脂:将处理好的树脂充分暴露在空气中,经过若干天后,使与空气的湿度相平衡。 抽干树脂:布氏漏斗中抽干得到,31,测定目

7、的 作为交联度大小的量度。 水份高,交联度小(以新树脂同类为基准)。 对已用的树脂 水分增加表示交联度下降; 水分少,表示树脂污染(活性功能团与污染物相结合或树脂孔隙内吸附了杂质)和活性基团脱落,32,3) 膨胀度 膨胀系数 定义:树脂从干状态变为湿状态发生体积变化。 目的:K膨胀与交联度有关 ,K膨胀 小,交联度大,续,33,膨胀率 定义:树脂从一种型式转变为另一种型式时,体积增大的百分率。以体积较小为基准。 如:水处理中,酸性树脂以钠,钙型的体积变化为膨胀率,34,4) 比重 干比重:干燥状态下,树脂的比重,约为1.6g/ml左右。 湿真比重:指充分膨胀后,此时空隙充满了水,(按产品要求的

8、含水率)树脂颗粒本身的比重。一般为1.04-1.70g/ml,35,湿视比重 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即工作状态)的堆积密度。约0.65-0.85 g/ml 视比重可用来计算交换柱中一定体积的树脂层需要填充的湿树脂重。 骨架密度 树脂在干燥的状态下,树脂的本身的密度,36,5)交换容量 单位重量干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所能吸附摩尔数或克当量数。 全交换容量:指树脂的交换基团中所交换离子全部被一价离子交换的交换量,37,工作交换容量: 在工作操作条件下,在固定床中,当流出液中有价值离子(如str3+)达到所规定的某一浓度(漏出点)操作即停止,而进行再生。在漏出点,树脂所交换的量称为工作交换量。在此时

9、,功能团可能不完全电离,交换量未完全利用,一般小于全交。 EX:Str3+3RcooNa=(Rcoo)3Str+3Na+ 刚开始Str3+吸附在树脂上,当Str3+达到某一浓度时,即为漏出点,38,表观交换容量 一定实验条件,一定型式的树脂,一定交换离子种类,浓度所得到的结果。查表或实验可得。其一般是小于全交,但有时也可大于全交(因为吸附)。 相对交换容量 是指树脂吸附大分子之交换容量与对无机离子的交换容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39,6) 滴定曲线 滴定曲线作用: 判断离交树脂的性质。 判断所带功能团的数目。 离交树脂交换容量的大小,40,返回,41,返回,42,返回,43,20.4 离子交换过

10、程的理论基础 20.4.1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式 离交过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1过程的方向问题。 决定哪些离子被树脂吸附,哪些离子从树脂解吸下来。 2过程的限度问题。 平衡时,数量之间的关系。 离交过程公认有下列关系: 交换是按化学当量进行的。 交换是可逆的,可达到平衡。平衡状态与过程的方向无关,44,多相化学反应学说:离子交换过程可以看成可逆多相化学反应。 不同:交换时,树脂体积常发生变化 引起溶剂分子(水的)转移 自由能(化学位)的改变。 假设:离交时,树脂体积收缩,水分子从树脂相 液相中。 式中: A1、A2 :液相中的离子 :吸附在树脂上的离子。 Z1、Z2 :离子A、A之价数。 S、 :

11、液相和树脂相中的溶剂,45,ns 当离子起交换时,溶剂自树脂相移入液相的mmol 1、2溶液中离子的化学位 吸附在树脂上的离子化学位 s、溶剂分子在液相和树脂相中的化学位 :树脂上离子的活度 ai:溶液中离子的活度 :溶液中离子的标准化学位 :树脂上离子的标准化学位 :取决于离子的标准化学位,46,完全取决于标准化学位。 若一价离子的交换 离子树脂的化学能全部反映在活度系数中。 右边表示溶剂分子传递,也就是树脂收缩而引起的自由能变化应该等于渗透压所作的功,47,渗透压 :离子1、或离子2吸附在树脂上时的偏摩尔体积。 若:非膨胀性树脂: :树脂上离子的活度 ai :溶液中离子的活度,48,若稀溶

12、液 m1、m2:树脂上离子的活度 c1、c2: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K:离子交换常数,说明: 上式各个量都可以量度,可以用实验验证。 上式对无机离子的交换适用,但不适用于有机大分子的离交,49,如:Str3+RcooNa并不合适,见1014树脂吸收附链霉素的速度曲线。 原因? 较正公式m2:较正为树脂对链霉素的总交换容量减去树脂吸附链霉素mm0l,50,树脂改造: 加入惰性组分,使活性中心之间的距离增长,使树脂的总交换容量减少了,但对str3+的相对交换容量提高。 改造目的: 当相对交换容量达到100%时,树脂就几乎只吸链霉素,很少吸杂质。溶液纯化倍数提高。 如:1014(RcooNa)在合成时加

13、入少量甲基丙烯酸甲酯,51,20.4.2离子交换速度 1. 交换机理 离子交换过程应包括下列五个步骤: A+自溶液中扩散到树脂表面。 A+从树脂表面再扩散到树脂内部的活性中心。 A+RB=RA+B+ B+自树脂内部的活性中的扩散到树脂表面。 B+再从树脂表面扩散到溶液中,52,分析:离交过程因和、和同时发生,方向相反,速度相等。 三个步骤: 外部扩散(经过液膜的扩散) 内部扩散(在颗粒内部的扩散) 化学交换反应(反应很快) 因此离交过程只有内部扩散控制还是外部扩散控制,53,工艺条件决定控制步骤: 液相流速越快,搅拌愈激烈,浓度愈浓,颗粒越大,吸附越弱内部扩散控制。 相反外部扩散控制,54,2

14、、 交换速度方程式 (1) 外部扩散控制,返回,kc:外扩散速度常数 Dl:液相中的扩散系数 r0:树脂颗粒半径 r0:颗粒表面薄膜层的厚度 :吸附常数 F:当为t时,树脂的吸附量与平衡吸附量之比,55,2) 内部扩散控制 Di:内部扩散控制系数,返回,56,3) 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 颗粒大小 内、外部扩散控制:r0F内、F外 对内部扩散的场合:F内影响较为显著。 交联度 内扩散:DVB%膨胀度 孔隙大 内部扩散快F内 温度 内、外部扩散控制:TDl、DiF内、F外,57,58,离子的化合价 内扩散控制: Zi和树脂骨架间的库仑引力F内 外扩散控制: Zi与树脂骨架的库仑力,与活性离子的排斥

15、情况较为复杂。 离子的大小 对内扩散控制: 小离子F内、大离子F内(因为与树脂骨架的碰撞程度,59,搅拌速度: 外扩散控制时:r.p.mDlF外r.p.mF外几乎不变。 溶液浓度: 溶液浓度为0.001ml/L时(为外扩散控制) 溶液浓度离交速度按比例至0.01mol/L时,离交速度较慢(内、外扩散同时控制),溶液浓度离交速度达到权限值(内扩散控制,60,20.5 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性 在实际应用时,溶液中常同时存在着很多种离子,必须研究离交过程的选择性。 基本概念 1离交过程的选择性:树脂对被交换离子的亲亲和力。 (1)离子和树脂间的亲和力越大,就越容易吸附,选择性越好。 (2)树脂吸附离子

16、后,树脂的膨胀度减少,则树脂对该离子的亲和力愈大,61,2离交过程的选择性用K1、2表示。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集中表现在交换常数K1、2上。 K1、2大, 离子1容易吸附 K1、2=1, 两种离子吸附能力相同 K1、2小, 离子2容易吸附,62,20.5.2影响选择性的因素 1. 离子的水化半径: 若 则K1、21,则易吸附离子1(即易吸附体积较小的离子)。 水化半径较小的离子越易吸附。(,63,各种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大小排列成下列次序: 对于一价阳离子:Li+Na+NH+4Rb+Cs+Ag+Ti+ 对于二价阳离子:Mg2+Zn2+Cu2+Ni2+Co2+Ca2+Sr2+Pb2+Ba2+ 对

17、于一价阴离子:F-Hco3-Cl-Hso3-Br-No3-I-Clo4,64,说明: H+对树脂的亲和力 H+强酸性树脂最弱,H+Li+ H+弱酸性树脂 最强,Ti+H+ OH-对树脂的亲和力 OH-强碱性树脂最弱, F-OH- OH-弱碱性树脂, ClO4-OH- EX:1、树脂的再生 2、用离交法提纯链霉素,65,2、 离子的化合价 在低浓度的水溶液和普通温度时,离子的化合价越高,就越容易被吸附。 EX:C1/C2=P 而将溶液稀释时,则按方程控式(10.6.5)有: 若:Z1Z2 , C2m1,即树脂吸附高价离子的量升高,66,67,返回,68,3、 溶液的酸碱度 (1)pH影响树脂的电

18、离度。 (2)pH影响弱电解质或两性物质的电离度,从而影响离交,对弱酸性物质:pHpK,有利于 对弱碱性物质:pH3.8, 0.5,69,1)弱酸性树脂吸附弱碱性物质。pH? (pK树pHpK物,70,4、交链度、膨胀度和分子筛 (1)选择性随交链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树脂的交链度大K1、2,71,72,2)对有机大离子吸附的特殊性。 树脂必须要有一定的膨胀度,允许大分子进入到树脂内部,否则树脂就不能吸附大分子。 树脂的膨胀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1)选择性的影响 DVBK膨胀K1、2树脂的吸附量,73,2)空间大小的影响 DVBK膨胀空隙度 交换容量(大分子不易进入树脂进行交换) 说明:当K膨胀小,

19、空间效应占主要地位,K膨胀交换容量K膨胀至一定程度 树脂的空隙度至最大选择性影响占主导地位K膨胀交换容量,74,3)分子筛 DVB%大分子不能进入树脂内部无机离子能自由进入此种方法叫分子筛,75,5、 树脂与交换离子之间的辅助力。 树脂无机离子 K1、2=110 树脂有机离子 K1、2=1000 ( 1)存在氢键 EX:1、在缩聚的磺酸基-酚羟基树脂上(K膨胀=3.2)金霉素与钠离子的交换产常数3.2,而在磺基树脂上(K膨胀=2.0),土霉素与氢离子的交换常数可达1200。为什么,76,问:磺酸基和膦酸基树脂对青霉素(带负电荷)有吸附作用(,77,2)存在范德华力 酚-磺酸树脂对一价季胺盐类阳

20、离子的亲和力随离子的水化半径上升而升高。(,78,6、有机溶剂的影响 降低物质的解离能力:有机离子无机离子。 EX:利用有机溶剂从树脂上洗脱难洗脱的有机物质。金霉素为实例(用95%甲醇溶液洗脱,79,10.8 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 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 交链度高 孔径大 比表面积大 在有机溶剂状态下也具有永久空隙度,80,81,20.7 偶极离子吸附 两性物质随着溶液pH的不同,可以三种电化学状态存在:阳离子、阴离子、偶极离子,82,RS0-3H+ H3+NR1COO,RS0-3H3+NR1COO-H,交换容量大,RS0-3Na+ H3+NR1COO,交换容量小,RS0-3H3+NR1CO

21、O-Na,83,提问: (1)若将无机离子和氨基酸的混合物通过RS0-3Na+树脂,两者可以分开吗? (2)若将RS0-3Na+ H3+NR1COO-在丙酮溶液中进行,两者可以分开吗? (3)若pHpK1, RS0-3H+与氨基酸的离交情况如何? (4)若pHpK1, RS03-H+与氨基酸的离交情况如何,84,20.8 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和应用举例 20.8.1 树脂的选择 1、 树脂类型的选择 决定于生化物质的性质。 强碱性生化物质: 选用弱酸性树脂(解吸较容易) 弱碱性生化物质: 选用强酸性树脂(防水解) 强酸性生化物质: 选用弱碱性树脂 弱酸性生化物质: 选用强碱性树脂,85,2、

22、树脂交链度的选择 原则:在不影响交换容量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交链度。 交链度大: 孔径小,生化大分子无法进入。 交链度小: 树脂的选择差机械强度小,易粉碎,86,3、 树脂型式的选择 酸性树脂:H型、Na型。碱性树脂:Cl型、OH型。 弱酸性、弱碱性树脂: Na 型、Cl型(有利于电离度) 强酸性、强碱性树脂: 任何型 偶极离子: 氢型,87,20.8.2 操作条件时pH的选择 1、 吸附时选择 原则 在生化物质稳定的范围内。 使生化物质能离子化。 使树脂离子化,88,例:若选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PK树=12.5)去提取弱酸性物质(PK物=4.3),pH? 溶液的pH: PK树pHPK物 (1

23、2.5pH4.3,89,2、 洗脱时选择 原则:尽量使溶液中被洗脱离子的浓度降低。 pH选择与吸附相反。 可选用缓冲液进行解吸,以防pH变化过大。 可选用有机溶剂洗脱较难洗脱的物质。能和水互溶,对生化物质的溶解度要大,90,应用举例: 发酵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为使与分离,采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吸附:先 后 洗脱:用 先 后 收集 1.511的流分 再生:用,91,20.9 软水和无盐水的制备 20.9.1 软水制造 软水:不含Ca2+、Mg2+离子的水。 用途:锅炉给水,离交时用于洗涤用水。 表示:用硬度表示 1度=10mgCaO/1L水中 吸附: 2RSO3Na+Ca2+(或Mg2+) (R

24、SO3)2Ca2+(或Mg2+)+Na+ 解吸: (RSO3)2Ca2+(或Mg2+)+2NaCl 2RSO3Na+CaCl2(或MgCl2,92,20.9.2 无盐水制备 无盐水:不含任何离子(阳、阴)的水。 方法:(1)复床 RSO3H+MX RSO3M+HX ROH+HX RX+H2O 其中:M+:金属离子 X-:阴离子,93,提问: RSO3H能用RSO3Na代替吗? (不能无法形成水) RSO3H能用RCOOH代替吗? (不能在水中RCOOH无法电解) 水可以先进阴柱,再进阳柱行吗? (不行,MOH会沉淀在树脂上影响树脂交换性能,94,ROH是强碱性树脂还是弱碱性树脂?或是两者都可以

25、呢? (两者都可以,但是弱碱树脂不能除去弱酸性阴离子,如硅酸、碳酸等。) 复合床的顺序可以选用 强酸强碱强酸弱碱吗? (不行,因为还是无法去除弱酸性阴离子。,95,2)混合床 RSO3H+ROH+MeX RSO3Me+RX+H2O 因为:最后生成的水,故反应完全,好象无数对阳、阴树脂串联一样,96,20.9.3 有机物污染 (1)有机杂质一般为酸性,故对阴树脂污染较严重。 (2)污染分两种: 系机械性阻塞树脂颗粒; 化学性不可逆吸附。如吸附单宁酸,腐植酸。会促使树脂失效。 (3)已污染树脂的恢复。 漂白粉处理:将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质。 含10%NaCl和1%NaOH的溶液处理,97,离子交换法提取蛋白质时,较无机离子的离子交换平衡复杂,其吸附行为与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氢键、疏水作用以及范德华力有关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物质,因此,其扩散行为也较无机离子复杂,20.10离子交换提取蛋白质,98,传统离子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