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风家训类作文素材及范文 一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 _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2、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 _,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
3、,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二 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不管多么简单,它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现在国家 _提出,要求“求真务实,说真话,办真事”。这些话我太熟悉了,因为“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家的家风。爸爸妈妈从小就这样教导我,他们不会因为我是小孩,就撒谎骗我,不跟我讲真话。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层面上,在真理与原则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经常在家给我讲大道理,首先就是“实事求是”的意思,有时我被爸爸讲得哑口无言,但后来想一想,其
4、实爸爸是对的。就应了上面那句话“在真理与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因为等我到了社会,或者出门在外,没人会让违背原则、是非不分地让着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了,才能在社会上为自己赢取一块立足之地,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走进奶奶家的大门,抬头一眼就看到“ _”四个金光闪闪的铜字,悬挂在影壁墙偏上位置的正中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了。 _,四个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却包含着大道理。安居,指的绝不是要安于现状,而是说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将自己的家庭尽力建设好、经营好,以家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国家是一个大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它是由一个一个的小家庭组成的。所以,只有每个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5、每个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会才能安宁,国家才能安定。 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业”是最好境界了。乐业,便是爱岗敬业。我现在还只是个小学生,我的“业”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学习搞好,在我的业余时间尽可能地了解多专业、多领域的知识,以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所以现在的我,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分内职责当成了一种使命,一种乐趣,我们赖以生活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强盛! 每年的清明时节和冬至、春节,我总是会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辈们的墓前去扫墓、祭奠,缅怀他们、感谢他们传承下来的朴实无华的
6、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辈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用经历和智慧总结出的家风与家训,不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会,使得我们这些王家的子孙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断地去继承和发扬! 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 “家风是什么”,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其实,家风之不传也久矣。 一些名人接受央视采访,说到自家的家风,姚明的回答是“诚实”,莫言的回答是“重视学习,与人为善”。我觉得这些回答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家风的碎片。严格说起来,中国传统的“家风”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最能代表中国古人家风的文本,当数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和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囿于时代局限,古人家风中也有一些在今天看来属于封建糟粕
7、的东西,但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家风传递的价值观是积极的,无论是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还是怜贫惜老诚实守信,这些道理在任何时代于匡正世道人心都是有益的。尤其是事关子女教育的内容,对于今天那些溺爱子女的父母,无异于醍醐灌顶。 某种意义上说,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家风可以内化为道德伦理,外化为行为规范,对社会治理而言,其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不能取代的,它影响着一个人从家庭角色转化为社会角色时,对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恪守程度。家风正,则社会风气自然得到改善。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在家庭这个大课堂里,父母正确地传承一个家族的“家风”,并恰当地待人接物、持家处世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8、千百年来,无论是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还是近代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其中很多家风家训成为某些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而那些质朴无华的文字更是影响深远,并且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教育着我们,不断规范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使我们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家风正则万事兴”,我们今天对“家风是什么”的追问与重拾,是对一个家庭主流价值观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 【适用话题】重拾家风 树立价值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重温家风,以正国风 相较其它国家和民族,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特色是以家庭为本位,核心是重视亲情、崇尚德性、和睦关系,并扩展至家国天下。几乎每个中国人生来就或多或少受到传
9、统家风的影响与制约。 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中 _家风传统遭到严重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大体有三:“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中国正处于这种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
10、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风则是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只有好的家风,才有好的国风;只有重温家风,才能重整国风! 角度一:传承良好家风。礼记大学中写道:“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然而,由于 _原因、小家庭的不断涌现以及城乡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曾经给我们带来情感滋润与精神支撑的家风日渐流失,以致出现了“老人倒了无人敢扶”“2岁女童被车撞倒,18个路人漠视路过”等令人痛心的现实问题,因此,在世风日下的今天,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良好的家风可谓迫在眉睫。 角度二:重温家风,以正国风。家与国是密不可分、水 _融的,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社会上的一分子。良好的家风既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家风不正,就很难有好的社会风气,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重温家风,以正国风。 角度三:捍卫心中的道德。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临时教师聘请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合同制员工离职流程解析
- 2025广州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含油子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热压氮化硼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喷射真空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免疫球蛋白诊断血清合作协议书
- 桥梁注浆施工方案
- 截流清淤施工方案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的房屋租赁合同书模板
-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国铁路发展史课件
- 银行车贷合同范本
- DB32T 5083-2025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欢乐购物街第2课时《买卖我做主》教案(2025春)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异常子宫出血的护理查房
- 外墙涂料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表(样表)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