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作业6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作业6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作业6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作业6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作业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检测(五) 通过激素的调节(满分 50 分 时间 25 分钟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20 分)1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B.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C 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解析: 选 B 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或器官合成并分泌的微量有机物;激素不 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只是对细胞 (靶细胞或靶器官 )的代谢起调节作用; 下丘脑的神 经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

2、胞。下 列有关激素与靶细胞关系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 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解析: 选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骨骼肌细胞不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 细胞。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甲、乙、丙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 甲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乙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丙使呼吸、心率 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甲、乙、丙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

3、、甲状腺激素解析: 选 C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软骨生长; 甲状腺激素可使代谢加快,使体内产热量增加。4 如果饮用水中被一种雌性激素类似物污染,可能会导致下列哪种结果()A 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量上升B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量上升C 雌性个体分泌雌性激素量上升D 对雌性个体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促进作用增强解析:选D雌性激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生殖细胞形成。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1 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

4、岛素C 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D 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解析:选B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因此胰岛素不 能口服,只能注射。6.下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 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丁7A. 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B. X和Y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C .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D 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解析:选D 题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腺体X可能

5、为下丘脑,Y可能为垂体,Z可以为甲状腺等腺体。若切除Y,则促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Z发育,会使其重量改变;X和Y之间不仅可以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相联系;甲对Y、乙对Z起促进作用,丙分泌过多时对X和Y起抑制作用。7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t小肠肠腔t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t静脉血液t胰液不分泌稀盐酸研磨T小肠肠腔(去除神经)T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一一制成提取液注入t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 .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 .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

6、)调节D 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解析:选B 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 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 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 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 实验继续探究。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 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8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是利用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

7、氧化氢又与试纸上的苯酚等无色物质形成红色物质,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 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检测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原理不同B.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说明糖尿病病情越重C .正常人饭后尿糖检测呈红色D .该法也可以用于检测其他还原糖解析:选A题干中已说明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而斐林试剂检测原理是葡萄糖与 Cu(OH) 2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呈砖红色。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可说明尿样中含有的 葡萄糖越多,但尿糖含量高不一定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但不 一定会产生尿糖;根据试纸法的原理可知,其他还原糖不产生过氧化氢,尿糖试纸不适用 于其他还原糖的鉴定

8、。9. 下图所示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A .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 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 23 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 3.5 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解析:选D 健康人进食后由于食物中糖类被消化和吸收,人体血糖浓度上升,促使机体产生胰岛素,其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食后23 h,血糖浓度较低,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3.5 h时,血糖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

9、以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X的细胞,乙是 X的靶细胞。10. 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法。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F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 .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C甲是胰岛 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解析:选D 题图显示两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分子需经血液循环来完成传送,因而不能是通过递质而实现的神经调节;若甲是下丘脑细胞,则作用于垂体的X为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则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若甲是胰岛A细胞,它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效应,但肌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一一肌糖原不能水解产生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去;甲

10、状腺激素可增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 (14分)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 (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 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下图甲表示部分激 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乙表示的是 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甲乙(1)由图甲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 ,其所分泌的激素的传送方式属于图乙中的 。激素的名称是 ,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调节机制。(3)从图示看,图中的垂体细胞表面至少有 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4)远距分泌

11、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 (或组织)而发挥作用。远距分泌中,激素往往先进入 ,再进入,由后者运送到 (填“全身各处”或“靶细胞”)。(5)激素是否存在自分泌传送方式? 。原因是 。解析:(1)下丘脑既能够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然后经血液运送到垂体发挥作用,故其传送方式为神经分泌。(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因此会抑制下丘脑和垂 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3)垂体具有识别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又可识别甲状腺激素,故其细胞 表面

12、至少存在两种特异性受体。(4)由于激素随血液循环而运输,因此可以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有靶细胞能识别。(5)由图乙可知,自分泌是指自身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自身,激素能够作用于分泌它的组织细胞,故其传送方式存在自分泌形式。答案:(1)下丘脑神经分泌(2)甲状腺激素下降反馈 (3)2 (4)组织液血液全身各处(5)存在激素的靶细胞可以是自身细胞12. (16分)(2014天津)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 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I .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 程进行调节。据图回答。GnRFI:性艇澈

13、素释放激索 (+)表示促进卜)表示抑制(1)神经元内合成 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是(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反馈调节,Kp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n .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 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 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可知,Kp-10(填“影响”或“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川.综合分析(4)综合I、H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调节。解析:(1)由

14、题意知,Kp是一类多肽类激素, 因此神经元内合成 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 Kp神经元产生的 Kp作用于GnRH神经元,促进其产生 GnRH , GnRH 作用于A产生促性腺激素,因此器官A是垂体。通过图解可以看出,过程抑制Kp神 经元1,从而使Kp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促进Kp神经元2释放Kp,从而促进GnRH神经元分泌 GnRH,GnRH作用于垂体使促性腺 激素分泌量增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从而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加。因此说明,排卵前 期启动过程,可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3) 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从第 42天开始产蛋, 因此 Kp-10 不影响鹌鹑 开始产蛋的日龄。实验组的产蛋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对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