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培训讲义PPT_第1页
农田水利学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培训讲义PPT_第2页
农田水利学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培训讲义PPT_第3页
农田水利学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培训讲义PPT_第4页
农田水利学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培训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徐 英,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2,内容提要,兴建灌溉工程(渠道、管道、水闸、泵站、水库等,确定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或灌水率,确定作物灌溉制度,计算作物需水量,3,第二节 作物的灌溉制度,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4,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播前,总灌溉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播前灌水定额,生育期,5,一)播前灌水定额 播前灌水的作用:为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或为生育期储水 计算,H计划湿润层深,一般H=0.30.4m; n孔隙度,%; max灌后应达到的含水率(占孔隙体积%) 0灌前土壤初始含水率(占孔隙体积,计划湿润层深:旱作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 的土层深度

2、,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6,二)生育期灌溉制度 1水量平衡方程 某时段水量耗损: 腾发量ET、深层渗漏量S、排水量d 水量补给: 降雨量P、灌溉水量m、地下水补给量K、因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WT,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7,二)生育期灌溉制度 1水量平衡方程 设: W1时段初计划湿润层储水量 W2时段末计划湿润层储水量 则: 或,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注意:式中各变量单位均为m3/亩,8,二)生育期灌溉制度 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所需基本资料 作物总需水量ET及各生育期需水量ETi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H 据试验确定; 播种时土壤储水量W0 调查总结或取生育初期允许储水量上下限均值或田间持水量

3、的80%85%时的储水量,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9,1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所需基本资料 土壤适宜含水量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量 允许含水率: 降雨入渗量P0(或有效降雨量P有效,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降雨入渗系数 径流系数,降雨有效利用系数,10,1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所需基本资料 地下水补给量K 根据当地或类似地区的试验或调查资料估算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WT,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一般,11,二)生育期灌溉制度 计算灌溉制度的原理 (1)计算各时段灌水上下限及田间持水率时的W田,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若,一般,则,12,二)生育期灌溉制度 计算灌溉制度的原理 (2)推算灌溉制度 逐旬(

4、5日)列表或图解计算。 先设无灌溉、无渗漏,计算时段末含水量: W2=W1+WT+P0+KET,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13,2计算原理,如果,则m=0;S=0,则m=WmaxW2 (注:m取20,25,30,35m3/亩等) 灌水后W2=W2+m,则S=W2W田 渗漏后 W2=W田,如果,如果,14,基本资料: 土壤。灌区土壤为粘壤土,经测定080cm土层内的干密度为干土=1460kg/m3,孔隙率为n=44.7%,田间持水率为田=24.1%(占干土重的%)。 水文地质。灌区地下水埋深多在4.55.3之间,地下水出流通畅,地下水补给量可忽略不计,例用列表法制定陕西渭北旱塬某灌区棉花的灌溉制度,

5、15,设计所需基本资料: 气象。早霜10月中旬,晚霜4月中旬,无霜期177天。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P=75%,经频率计算,选定设计典型年为1984年,该年棉花生长期的降雨量如表2所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采用0.8,例用列表法设计中等干旱年早稻灌溉制度,旱作物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16,设计所需基本资料: 作物。典型年(P=75%)计划棉籽产量150kg/亩,农业技术能满足丰产要求。据试验分析,需水系数K=3m3/kg,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Ki与计划湿润层深度如表3所示。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分别为田和60%田,例用列表法设计中等干旱年早稻灌溉制度,旱作物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17,设计所需基本

6、资料: 当地群众灌水经验。中等干旱年一般灌水34次,灌水时间一般为现蕾期、开花期、结铃初和吐絮初,灌水定额4050m3/亩。播前灌水定额80m3/亩,使播种前0.4m土层内的含水率保持在0.9田,0.4m以下土层中的含水率保持在田,例用列表法设计中等干旱年早稻灌溉制度,旱作物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18,收集基本资料; 计算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内允许的最大、最小储水量及初始土壤储水量,旱作物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计算步骤,19,计算各次降雨的入渗雨量及时段入渗雨量: 计算因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含水量WT 计算各时段地下水补给量,旱作物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计算步骤,20,计算生育期和各时段田间

7、需水量 按计算原理逐视段推算,如表5,旱作物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计算步骤,时段tj内,结果见表4,21,表5 棉花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单位:m3/亩,W来-ET,W来,115.6 85,25/6,40,36.7 30.6,11.7 17.8,11.7 11.7,0 6.1,48.4 48.4,112.3 115.6,84.5,140.8,0.6,21/630/6 1/710/7,现蕾,99.2 90.1 99 105.9 108.2 112.3,6.5 9.1,8.9 6.9 2.3 4.1,4.7 2.1 20.1 18.1 13.5 15.3,0 0 0 0 0 0,4.7 2.1 2

8、0.1 18.1 13.5 15.3,11.2 11.2 11.2 11.2 11.2 11.2,105.7 99.2 90.1 99 105.9 108.2,70.4,117.3,0.5,21/430/4 1/510/5 11/520/5 1/610/6 11/620/6,幼苗,Wt,灌水时间,m,小计,WT,P0,ET,W0,Wmin,Wmax,H,起止 日期,生育阶段,链接表3,链接表2,22,表5 棉花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单位:m3/亩,W来-ET,W来,160,152.4,297.6,70.2,227.4,450,21/410/10,总计,152.7 166.6 161.2 135

9、.4 113.3,25/8,40,26.2 5.4 25.8 22.1,13.9,4.9 45.0 25.6 5.2 8.9,4.7 4.7 4.7 4.7 4.6,0.2 40.3 20.9 0.5 4.3,31.1 31.1 31 31 31,138.9 152.7 166.6 161.2 135.4,112.7,187.8,0.8,21/831/8 1/910/9 11/920/9 21/930/9 1/1010/10,吐絮,110.5 117.1 148.3 138.9,15/7 5/8,40 40,14.5 8.8 9.4,6.6,18.2 39.3 23.9 23.3,5.8 5.

10、8 5.9 5.9,12.4 33.5 18.0 17.4,32.7 32.7 32.7 32.7,85 110.5 117.1 148.3,98.6,164.3,0.7,11/720/7 21/731/7 1/810/8 11/820/8,花铃,Wt,灌水时间,m,小计,WT,P0,ET,W0,Wmin,Wmax,H,起止 日期,生育阶段,23,校核(校核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计算结果)。如全生育期: 所以计算无误,旱作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计算步骤,24,旱作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统计棉花灌溉制度(见表6)。 所以总灌溉定额为,计算步骤,思考:已知Wmin,Wmax,W田,需水强度为e(m3

11、/亩)/d,每天地下水补给量为k(m3/亩)/d,计划湿润层深近似不变,若当前测得土壤含水量为W(m3/亩),则若无降雨,求自当日过多少天必须灌水,25,非充分灌溉:在作物生育期部分地按作物生长需要水量实施灌溉的方式。 (一)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投入水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四、非充分条件下的灌溉制度,26,三)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设计: 旱作物的依据:降低适宜土壤含水率的下限指标。 水稻的依据:控制水稻田的土壤水分。 如:控制灌溉、薄露灌溉、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水稻旱作等,四、非充分条件下的灌溉制度,27,总结,兴建灌溉工程(渠道、管道

12、、水闸、泵站、水库等,确定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或灌水率,确定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多年灌溉用水量,分区,大型灌区,分年,28,结 束,29,河北省临西站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及不同产量作物系数,30,W渗,W水层,W饱,W蒸,W雨,地面,31,水稻生育期中任一时期水田水分变化图解法,32,冬小麦等作物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33,冬小麦等作物土壤适宜含水率,34,山东省棉花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35,表1 降雨入渗系数,36,H1,H2,m,d,ET,P,K,S,WT,返回第6页,返回第7页,37,旱作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表2 设计年棉花生育期降水量,链接表5,38,旱作灌溉制度制订举例说明,表3 棉花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作物需水模系数,链接表5,39,表6 棉花灌溉制度表,40,表4 棉花日平均需水量计算表,3.1,155.1,0.34475,50,2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