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3(1_第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3(1_第2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3(1_第3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3(1_第4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1 .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狗的长毛与卷毛 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 :1 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

2、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A.2 B.丄C.0 D.14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每次抓取前都要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所以每次抓取Dd的概率都是二.2故选:B.3.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中患该病的概率是()A. 10/19 B . 9/19 C . 91/100 D . 9/10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人群中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是19祠知,正常的发病率为81%即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0.9,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1,因此在患病的人群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3、2 X 0.1 X 0.9 -( 0.1 + 2 X 0.1 X 0.9 )= 18/19,这对夫妇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 为18/19 X 1/2 = 9/19,所以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9/19 = 10/19,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平衡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 .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ACD.附加题【答案】A【解析】Aa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有连锁现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规律,A错误;Aa与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 律,B正确;Aa与Cc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

4、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Cc与Dd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名师点睛】自由组合定律定律指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图中有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 按照孟德尔定律, AaBbCcDc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16种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 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不支持融

5、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c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34=81种,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 AaBbCc3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8种,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 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 下 列 各 组 中 不 属 于 相 对 性 状 的 是(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绵羊的粗毛和细毛A. 水稻的早熟和高产B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答案】A【

6、解析】试题分析: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故选Ao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7 关于显性性状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杂种F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B.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C.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D. 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杂种种Fi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A正确;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的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B正确;C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

7、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D、显性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D正确.故选:C.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8.下列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绵羊的软毛与黑毛、棉花的长绒与短绒都属于相对性状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A.绵羊的软毛与硬毛、绵羊的黑毛与白毛、棉花的长绒与短绒都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D.孟德尔将杂合子(F)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将Fi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

8、做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来, B错误;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C正确;D.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杂 合子与显性纯合子的性状表现相同, D错误。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 系【名师点睛】解答概念类题目的思路解答概念类题目时, 通过辨析要把基本概念弄清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以及它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准确把握相对性状的内涵和 外延,紧扣两个“同”与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9.基因型为 AABBC(和aabbcc的

9、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代中基因型、试卷第6页,总10页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依次是()A. 27、8、1/64 B. 27、8、1/8C.18、8、1/64D.18、8、1/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F1基因型为AaBbCc F1自交, 则F2中基因型种类有 3X 3X 3=27种,表现型种类有2X 2X 2=8种,显性纯合子概率为 1/4 X 1/4 X 1/4=1/64。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

10、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 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 (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F XI谢I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答案】C【解析】从图1可推知F1为DdRr,利用图2分析杂交后代:高杆:矮杆(75+25):(75+25)=1 : 1,符合分离定律测交后代分离比, 可推测丙的基因为dd ;抗病:易感病=(75+75):(25+25) =3: 1,符合分离定律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可推测丙的基因为Rr ;即丙的基因型为d

11、dRr,选Co【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X AAAA全为显性AAX AaAA : Aa= 1 : 1全为显性AAX aaAa全为显性Aax AaAA : Aa : aa= 1 : 2 : 1显性:隐性=3 : 1AaX aaAa : aa= 1 : 1显性:隐性=1 : 1aa X aaaa全为隐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aa,其中一个来自父本,(1)隐性纯合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 另一个来自母本。(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广显性:尊性-3 ; *亲本

12、-显性:第性-1 : 8亲本:AaX =a 全为显性R亲本-AAXAh aa全为隐性二亲云:aaXaaFi11.(2013秋?东城区期末)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YYRr、1YYrr、1YyRRA. YYRR和 YYRrC. YYRr 和 YyRr【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两个亲本杂交,若其子代为:1YYRR 2YyRr、IYyrr,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 和 YyRr.YyRr 和 Yyrr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YyRR 2YyRr、1Yyrr,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因型为YYRr和YyRr, C正确,ABD错误.故选: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

13、用.)若其子代为:1YYRR 2YYRr、IYYrr、YYX Yy和Rrx Rr,综合考虑亲本基12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C.猫的白毛与蓝眼【答案】B【解析】B .兔的长毛与短毛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试题分析: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称为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A错误;B、 兔的长毛与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C、 猫的白毛与蓝眼,毛与眼不是同一性状,C错误;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细绒指绒

14、的粗细,长绒指绒的长短,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 故选:B.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13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i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i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A.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 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 3 : 1C.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3/8D. 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答案】D【解析】若设控制叶形基因为A a,控制种子颜色基因为B b。则由Fi表现型可以得出普通叶黑色种子性状为显性,且Fi的基因

15、型为 AaBb Fi自交得F2,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项正确;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 3:i , B项正确;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 A_bb和aaB_)大 约占3/8 , C项正确;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与枫形叶白色种子杂交对应的基因组合可能 为AAbbx aabb,Aabbx aabb,组合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组 合后代有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叶白色种子=i: i, D项错误。14 孟德尔研究了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这七对相对性状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七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图。已知豌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

16、i4,含七对同源染色体。孟德尔不仅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也做过三对相对性状(豆粒饱满和皱 缩(R/r )、子叶黄色和绿色(I/i )、花冠红色和白色(A/a)杂交实验,子二代数据都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I IIV V VT V0-Fa/faGM碉-V/v-R/r”A.豌豆花粉内精子可能含有 X或Y性染色体B 七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 孟德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可能不包含七对中所有两两组合 的杂交实验D. I号染色体在 A/a和I/i基因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很低【答案】C【解析】豌豆是两性植株没有性染色体,A错误。由图可知这

17、七对等位基因并不都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错误。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这七对有的不遵循,C正确。I号染色体在 A/a和I/i基因距离较远, 它们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较高,D错误。【考点定位】 程度。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15 .基因型为AaBbccDd的甲和基因型为 aaBbCcDd的乙个体杂交,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个体能产生6种配子B. 后代基因型为 AaBbccDd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1/32C. 后代有18种基因型D. 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与相同个体的比例为23:9【答案】 D【解析

18、】甲个体能产生8种配子,A错误。后代基因型为 AaBbccDd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1/2*1/2*1/2=1/16, B错误。后代有2*3*2*3=36种基因型,C错误。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 1/2*3/4*1/2*3/4+1/2*3/4*1/2*3/4=9/32,所以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与相同个体的比例 23:9 , D正确。【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 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如AaB

19、bx 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x Aa,Bbx 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16. 下列关于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B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D .能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A.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C.自交后代仍是杂合子【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杂 合 子 的 成 对 基 因 中 , 至 少 有 一 对 是 杂 合 状 态 , 会 发 生 性 状 分 离 , 因此自交后代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C错误。考点:本 题考查基因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要求考生识记杂合子和 纯合子 的 概念。17.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施莱

20、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B. 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 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植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A错。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肺炎双球菌含有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 利用假说 -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正确。萨克斯用自身对照法,即同一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 氧气外还有淀粉,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物

21、探究史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18. 在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具有 1: 1: 1: 1 比例关系的是 ()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 . C . D .答案】 A9: 3: 3: 1,不符合; 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 1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故选: A.19 .用纯种高茎豌豆做杂交实验

22、时需要A. 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B. 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C. 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 对父本去雄,授予母本的花粉 【答案】 C1:1,符合;1:1:1,符合;2: 2: 4: 1: 2: 1 : 2: 1,不符合;1: 1 : 1,符合.解析】 试题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解析】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既进行了正交实验,也进行了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以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A 错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既进行了正交实验,也进行了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 错误;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C正确;用豌豆

23、做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错误.【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 【名师点睛】 1、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 雄蕊)7套上纸袋t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 柱头上)7套上纸袋.2、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既进行了正交实验,也进行了反交实验.20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 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Aabb: AAbb=1: 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 1, 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 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 是A.

24、5/8 B. 3/5 C. 1/4 D. 3/4【答案】 B【解析】试题解析:分析题意,bb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4 ,a的基因频率为1/4,所以自由交配后 AA的个体为9/16 , Aa的个体为6/16 , aa的个体为1/16,但aa纯合致死,故 AA的个体占9/15=3/5,也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占总数的的 3/5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方式。意在 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 计算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二、综合题21 .某观赏鱼的尾鳍分为单尾鳍、双尾鳍两

25、种类型。单尾鳍鱼观赏性差;双尾鳍 鱼尾鳍宽大漂亮,观赏性强。研究表明,尾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D、d) 控制,雌性个体均为单尾鳍,雄性个体有单尾鳍、双尾鳍。用不同类型 的此观赏鱼做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试卷第 9页,总 10 页实验制弋单尾鳍雌性X单尾鰭雄性单尾蜡雌性乂双屋鰭雄性子代单属鳍It性:单尾鳍雄性:双屋鳍雄性司;3: 1单尾蜡雌性:单属鳍雄性司:1(1)由以上两个实验(填序号)可知,控制双尾鳍性状的基因为 (填“显”或“隐”)性基因。此观赏鱼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只在雄性中表达出相应性状。(2)实验中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子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26、(3)若实验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双尾鳍个体比例为【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隐性 dd(2)Dd DD、Dd、dd3)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2:1:1【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表可以知道,实验1的子代中,雄性:单尾鳍:双尾鳍=3:1,实验2的子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单尾鳍,说明单尾鳍是显性性状,双尾鳍是隐性性状,而且只在基因型为 dd的雄性个体中表现双尾鳍。(2)实验1的亲代中单尾鳍雌性的基因型为 Dd,单尾鳍雄性的基因型为Dd,子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DD、Dd、dd,表现型都是单尾鳍。(3)实验2的亲本单尾鳍雌性基因型为DD,双尾鳍雄性的基因型为dd,子

27、代基因型为 Dd考点:本题考查从性遗传和基因分离定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却与性别 相关联, 意在考查考生能结合表格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先确定显隐性,再确定每个个 体的基因型,重在推理的思维能力测试。22 . I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 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 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 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羽毛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 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杂交组合PF

28、1表现型及比例组合一甲X丙绿色:黄色一3: 1组合二丙全为绿色组合三甲冥丁绿色;蓝鱼:黄色:白色=3; 1: 3: 1组合四乙冥丁绿色:蓝色一1(1) 杂交组合三中 F1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2) 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II 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 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29、,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 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子雄蝇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白眼)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 A 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在近千次上述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3) 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双杂合子雄蝇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答案】I. (1) 1/4 BbYY、

30、BbYy 4 1/2(2)白色子代全为黄色黄色:白色=1:1H. (1) aaBb、aaBB(2) 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父本的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 a、b基因的精子(3) 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解析】试题分析:I. 该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四个个体的基因型。组合三,甲的基因型是B-Y- , 丁的基因型是bbY-,由于甲x丁的后代出现了白色 bbyy ,所以亲代的基因型肯定是:甲(BbYy) xT( bbYy);甲和丁的基因型确定后,再看组合四,乙( B-Y-) xT( bbYy)后代没 有黄色而只有蓝色,说明基因型没有 bb,但有yy,所以乙的基因型一定是 B

31、BYy;再看 组合一,甲(BbYy)x丙(B-Y-)的后代有黄色(bb)而没有蓝色(yy)出现,所以丙 的基因型一定是 :BbYY;所以四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甲:BbYy;乙:BBYy;丙:BbYY; 丁 :bbYy。 (1)杂交组合三中甲(BbYy)xT( bbYy), F1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占 1/2 x 1/2=1/4,该组合中R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BbYY或 BbYy。杂交组合二中乙(BBY 乂丙(BbYY, 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4种(BBYY BbYY BBYy BbYy),不同于 亲本基因型的占1/2。(2)测交的方法可以确定杂交组合一的R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

32、合三中F1白色(bbyy)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子代全为黄色,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 合子;若黄色:白色=1:1,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II .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由于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则朱砂 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aaBb aaBB两种。(2) 用双杂合子雄蝇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白眼)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 1,说明父本的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从减数分裂的过 程分析,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

33、,但反交却无此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父本的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3) 为检验该推测是否正确,可用显微镜来观察切片,统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的 比例,并比较双杂合子雄蝇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 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23 .请完成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变异问题(1)当某果蝇种群中隐性纯合 (aa)个体完全致死时,在群体中该隐性致死基因的最高频 率是。这时如果该群体再随机交配一代后,子

34、代中该隐性致死基因的频率(2)已知果蝇的某一相对性状 M和N,且M对N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 C-c控制。研究 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可能是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与性别相关联,雌雄差异在 于杂合子,雄性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而雌性杂合子表现隐性性状)或伴X遗传。如为从性遗传,表现型为M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 N的雄果蝇杂交,得Fi,再让Fi雌雄 果蝇随机交配,所得 F2雌果蝇中具有M性状的个体占。如为伴X遗传,表现型为 N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 M的雄果蝇杂交,Fi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i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占。【答案】(1)50% 1/3( 2)1/4【解析】F2雌雄果蝇再随机交配,F3雌果蝇中纯合子M雌果蝇:N雄果蝇=1:1 1/2试卷第12页,总10页试题分析:(1)如果果蝇种群中隐性纯合(aa)个体完全致死时,在群体中该隐性致死 基因的最高频率是 50%此时种群中的个体全是杂合子 Aa;如果该群体再随机交配一代,子代中 AA=25% Aa=50% aa=25%,其中aa完全致死,因此该种群中AA=1/3,Aa=2/3,因此此时隐性致死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2/3*1/2 = 1/3(2)如为从性遗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CCXX和ccXY, F1基因型为 CcXX CcXY=1:1 ; F2基因型为(CC,Cc,cc ) ( XX,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