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尝试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等。4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5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二、教学策略本节内容与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区别在于不是“描述细菌和真菌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而是通过人类在环保、 食品制作、食品保存、药品生产等方面对细菌和真 菌的利用, 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第一节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 可以提出“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
2、没有益处 呢?”“谁能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来 ?”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课的学 习。利用发酵制作食品的过程,许多学生未曾见过,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演示实验。 同时, 要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 或利用教材中的彩图, 作为学生了解发酵技 术在食品制作中应用的感性材料。 由于化学知识的缺乏, 学生对于发酵作用的原理不容易理 解,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 或者制作一个复合投影片, 也可以利用板图 表示某些细菌中的酶能够促进淀粉等物质分解为葡萄糖, 再分解为乳酸, 或某些真菌中的酶 能够促进淀粉等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总之要在观察演示实验后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明确, 利用细菌和真菌发酵 制作食品时, 就是要提供适合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练习第一题可以作为这部分教学效果 的反馈。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是一种传统的生物技术, 但它又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下亲自尝试制作甜酒。 课上要让学生交流制作的经验, 还可以将家长品尝 甜酒的评语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发展实践的能力, 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制作各种不同的发酵食品, 如酸奶、 泡菜等,在课外 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进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教学时,教师
4、要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 保存食品的方法, 思考保存食品做法的道理。 在课上,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进行观 察与思考活动, 教师要重视在各个小组成员以及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 程中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 讨论并总结出保存食品的主要原理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练 习第三题可以作为学生讨论活动的反馈。 通过这部分的教学活动, 要使学生明确保存食品就 是要防止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针对本地区人们使用的食品保存方法, 启发学生继续思 考“当前食品保存的方法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为什么 ?”“怎样保存食品更有利于人的健康?”等问题。在进行“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教学时,教
5、师可以利用练习第二题作为学生讨论的 问题。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应用的内容, 如胰岛素、 干扰素、 乙肝疫苗等的生产及应用等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的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 与人类健康 有什么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等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 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 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最后,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中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内容, 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了解本地区人们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 业废水中对细菌的利用情况, 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 认同人类与细菌的密切关系, 使生 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演示实验发酵现象酵
6、母是一种真菌, 适于在温暖富含糖的液体环境中生存。当它们利用糖类物质生活时, 通过对糖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所以在培养瓶中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 随着酵母菌数量 的增多,产生的气体会使挤瘪的气球胀大。原理:葡萄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压力将推动红色液柱移动至排出。材料:125 ml广口瓶、温度计、自制多组 U形管、小烧杯、水浴锅、药匙、玻璃棒、 小试管、红墨水。方法步骤:1实验前将器材准备好,橡胶塞打孔,广口瓶置于40 C45 C的水浴锅中。2. U形管中注入5 cm高的红墨水(如图中位置),橡胶塞插入温度计与U形管,温度计置于广口瓶中部,广口瓶中的U形管口距液面保持一定距离。3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保持广口瓶及连带装置在水浴锅中稳定直立),加入一勺糖搅拌溶化,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广口瓶中倒人适量酵母,快速搅拌后加盖橡胶塞(注意密封)。4 用彩笔记录初始状态下的红色液柱位置。U形管口另一端接一盛清水的烧杯。5.随着发酵反应的进行, 二氧化碳气体产生,U形管中红色液柱缓缓移动, 直至排出, 烧杯中的水变红。6若想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可在红色液柱排净后将其插入事先制备好的澄清石灰水中,也可以观察是否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分析:教材上观察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需要时间长,在学生课下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课堂上采取这种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短视频平台内容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研究报告
- 现场发泡包装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发人才需求分析:市场前景与人才培养报告
- 吉林省永吉县实验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炮车中学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化工原理专项训练试卷:巩固化工基础知识
- 2026届浙江省温州树人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民法典普法课件
- 2025-2026年秋季第一学期学校“蒲公英”广播稿(22周):第1周 从烽火岁月里“穿越”来的青春答案
- 无菌物品有效期课件
- 新媒体礼仪知识培训总结
- 2025 年小升初成都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年)
-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招聘真题
- 2025版网络直播临时促销员劳务合同
- 培训班校长述职报告课件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25年版培训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