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三练提能培优达标闯关知识点一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 (2017 广州质检)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A. 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色B. 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C. 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D. 自然选择【解析】选0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浅色桦尺蛾的体色不易被敌害发现,适于生存;100年以后,工业污染使环境颜色变深,这时,深色桦尺蛾
2、的体色与环境相似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是自然选择。【变式训练】某地有一种灰色蝴蝶,数量很多,是当地的一大景观。但自从当地开采了一座煤矿后,人们发现浅灰 色的蝴蝶几乎不见了,而更多的是深灰色的蝴蝶,可能的原因是()A. 浅灰色蝴蝶变成了深灰色蝴蝶B. 深灰色蝴蝶更适应现在的环境C浅灰色蝴蝶被深灰色蝴蝶捕食D浅灰色蝴蝶被人采集光了【解析】选B煤矿开采前,浅灰色蝴蝶不易被天敌发现,适于生存;煤矿开采后,环境变黑,深灰色蝴 蝶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适于生存。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护色的是 ()A. 蝗虫的体色与绿叶颜色相同B. 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背部是
3、深绿色的C. 北极熊的毛是纯白色的D. 瓢虫的体表有色彩鲜艳的斑点【解析】选Db A、B C三项的体色使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属于保护色;D项鲜艳的斑点容易被天敌发现,不属于保护色,而是警戒色。【变式训练】下列有关“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所选用的彩纸或布模拟动物的生活环境B. 各色小纸片代表某种动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C. 经过模拟五代选择后,就会发现与彩纸颜色一致或相近的小动物数量最多D. “捕食者”模拟捕食时,仔细观察好了再选取【解析】选0本题考查“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选用的彩纸或布代表动物的生活环境;彩纸或布上均匀撒开的各色小纸片代表了某种动物不同体
4、色的变异类型;“捕食者”背对小纸片,回头迅速选取一张小纸片,代表捕食一次;经过模拟五代选择,会发现与环境色彩一致或相近的小动物数量最多,说明 了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知识点二自然选择学说3. 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海尔蒙特B.林奈C. 米勒D.达尔文【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认识。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 淘汰的现象。最初由达尔文提出,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应者生存, 不适应者被淘汰。【拓展归纳】科学家贡献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弗来明发现了青霉素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
5、冋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巴斯德彻底否定了 “自然发生”学说;免疫学一一预防接种;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巴斯德消毒法林奈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4.(2017 宜兴学业考)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A.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B.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D. 生物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解析】选D。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 变异,极少数变异是有利变异;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有利变异被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5. 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
6、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 学说内容的一组是()自然发生物种不变过度繁殖环境污染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A.B.C.D.【解析】选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为: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应者生存,不适应 者被淘汰。6.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枯叶蝶类似枯叶是枯叶影响的结果B.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白色体色的定向变异C. 不施农药前,害虫本身不存在抗药性D. 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枯叶蝶类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
7、- 3 -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施农药前,害虫也存在抗药性;保护色的形成是动 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 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 ( )A. 新陈代谢的结果B.过度生长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本题考查长颈鹿的形成过程。长颈鹿的祖先中有颈长的和颈短的,当食物缺乏时,颈长的 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而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饿死;颈长的个体通过繁殖将颈长这一 有利变异传递给后代,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这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长
8、颈鹿。【易错警示】 长颈鹿的形成是环境中的食物对长颈鹿祖先群体中的不同变异类型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 不要误认为是长颈鹿不断吃高处的树叶,使颈不断长长。8.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 问题。(1) 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是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为 。(2)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 是不定向的,但 是定向
9、的,使生物向 的方向进化。(3) 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 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解析】 (1)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是生 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青霉素时, 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应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这叫适应者生存。(2)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青霉素对细菌不断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是通过青霉素与细菌之间的生存斗争实 现的。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青霉素时,又把抗药 性弱的细菌
10、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细菌大多是抗药 性强的细菌。因此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积累而加强,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 虽然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3)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答案:(1)差异 不适应者被淘汰适应者生存(2)选择生存斗争积累变异自然选择适应环境有利能力提升1. 甲磷硫曾是杀灭棉蚜虫的特效农药,但长期使用后药效减弱。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 棉蚜虫的繁殖能力增强了B. 棉蚜虫经常接触甲磷硫而产生了
11、抗药性C. 农药对棉蚜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D. 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解析】选C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棉蚜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 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棉蚜虫杀死,抗药性强的棉蚜虫活下来。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 终活下来的棉蚜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棉蚜虫,这是农药对棉蚜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的结果。【变式训练】某些养殖场为了预防各种感染,将抗生素加入饲料中,导致肉禽蛋类食品中含有微量抗生素。长期食 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体内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没有抗药性的细菌会被淘汰B. 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大量繁殖C. 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
12、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药效降低【解析】选C细菌中存在抗药性的变异,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细菌起到了选择作用,细菌中抗药性个体 被选择出来并大量繁殖,使耐药性不断增强。2. (2017 中山质检)如图为鸡的进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土鸡斗鸡长尾鸡乌骨鸡A. 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B. 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C. 原鸡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 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解析】选B从图中可知,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一一原鸡;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 传的变异,因此原鸡的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生物产生的变异是 不定向的,因此原鸡基因的变异是不定
13、向的;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3.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C. 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一定获胜D. 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解析】选B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 是有限的,这会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而 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 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
14、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 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因此,“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易错警示】自然选择过程中,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激烈的生存斗争,保留了具有有利 变异的个体,淘汰了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不要误认为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能适应环境,一定能获胜,要 看它能否适应生存的环境。- 6 -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4. (2017 临沂质检)研究生物进化的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 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 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
15、 适应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 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解析】选B云杉生长迅速,高度超过桦树,能接受更多光照生存下来,是适应者生存;桦树在云杉下 面,接受的阳光很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死亡,是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 择。自然选择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5. 古代长颈鹿的颈不太长,现代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颈长的个体 ()A. 繁殖能力较强B. 攻击力弱C. 生存机会大D. 吃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解析】选G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个体能吃到高处树上的叶子而生存下来,颈短的个体则容易 被淘
16、汰。所以,颈长个体生存机会大是其容易生存的原因。【变式训练】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 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选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A. 红色的B. 绿色的C. 蓝色的D. 黄色的【解析】选0本实验中,黄色纸片的颜色与黄布一致,在模拟的捕食过程中,与背景颜色不一致的红色、绿色、蓝色等纸片首先被“捕食”,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黄色的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 若干次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黄色。该实验说明,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的长 期自然选择的结果。6. 达尔文发
17、现在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不同种的地雀,它们的食物不同,喙形不同。喙不变喙凿状/取食 I果实取食昆虫取畫、喙尖而长种辛喙粗点尖但是它们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请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说明地雀的进化过程及其原因。- 12 -(1)在地雀的祖先中具有变异,为其进化提供了 取食昆虫(2) 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地雀与环境之间存在的 是不同岛屿上地雀进化的 (3) 不同岛屿的特定环境的 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地雀的进化 。有利变异通过 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上述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具有显著差异的不同地雀。【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过程。(1) 地雀的祖先中具有各种不定
18、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可选择的原始材料。(2) 在不同岛屿的环境条件下,地雀与环境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推动着地雀向不同方向进化。(3) 在不同岛屿特定环境的选择下,保留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淘汰了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从而决定 了地雀的进化方向。(4) 有利变异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这样使得有利变异得到逐代积累而加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 了喙形不同的地雀。答案:(1)不定向 选择的原始材料(2)生存斗争 动力选择方向遗传【拓展归纳】 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考查角度(1) 考查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2) 考查自然选择的理解:主要分析自然选择的理论,举例说明某一现象。(3) 考查实例
19、解释: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与自然选择的理论内容相结合,分析某一特征的形成过程。7.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 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2) 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的变异。在如下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
20、,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 。(3) 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 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中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 综上所述,生物通过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而生物的 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生物的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的内容和过程。(1)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能力,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2) 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21、会生存下来,有利变异是指适应环境的变异。图中长颈鹿3最高,能够获取高处的树叶,容易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3) 有的变异只是环境改变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有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其遗传其实是基因的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的。(4)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相似性的现象,因为遗传,生物得以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变异使得生物界丰富多彩;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 始材料。自然选择以过度繁殖为前提,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应者生存与不适应者被淘汰的结果。生 物的遗传和变异是
22、生物进化的基础。答案:(1)生存斗争 (2)适应环境 3(3)遗传物质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4)遗传变异遗传和变异1. (2017 苏州学业考)张燕同学发现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叶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下列有关合欢树这一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可能是受温度变化刺激引起的反应C. 叶子闭合可能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D. 是这种植物为适应环境主动变异的结果【解析】选0合欢树的叶子白天舒展开,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小叶片合拢,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可能是受温度变化刺激引起的反应,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
23、普遍存在变异,有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自身的生存。通过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所以,选项D错误。2. (2017 内江学业考)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A. 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B. 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C. 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D. 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解析】选C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有利于保护自己,也是一种保护色, 它们的保护色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 结果。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反映了猫体色的变异,与自然选择无关。3. (2017 邵阳学业考)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 生存斗争B. 人工选择C. 自然选择D. 遗传变异【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人工选 择是依据人的喜好或需要进行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的过程。4. (2017 淄博学业考)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能进化出很强的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励志标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宝鸡市城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成都中学英语试题及答案
- 高考刀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案编码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运城社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农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保育员应知应会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育员的技能考题及答案
-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五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 GB/T 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 《管理沟通实务(第四版)》课件第一章 沟通与管理沟通
- GA 36-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 2023年乐山新沐港航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监理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 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
- 【实验报告】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 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写日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