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龙虾养殖过 程中的十三种疾病防治方法小龙虾养殖中 的 疾病防治 1、水霉病病原:小龙虾水霉 病是由水霉菌 所 致。主要是小龙虾机械损伤、疾病感染、 寄 生虫侵袭、 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症状:初期症状不明 显, 当症状明 显 时,菌丝已侵入表皮肌肉,水中呈灰白色,似棉絮状。伤 口 处的肌肉组织长满长短不等的菌丝,该处组织细胞逐渐 坏死。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摄食降低, 严重者 会导致死亡。防治方法:捕捞、搬运、拉网等操作要仔细小心 ,避免虾体损伤。冬天要加深塘水,减少捕捞操作,避免虾被冻伤。 用渔美康“硫醚杀星” 34 亩 .米 / 瓶稀释后全 池泼洒,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霉病菌感染。 每 六亩
2、水体用 “一袋肥爽 2 号+两袋肥爽 3 号”,可防止水霉。 2、螯虾瘟疫 病( 1)病原:真菌( 2)病征:病虾的体表有 黄色或褐色 的 斑点,在附肢和眼柄的基部可发现真菌胞每 的丝状体,病 原侵入龙虾体内,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并迅 速损害运动功 能 病虾呆滞,活动性大为减弱或活动不正常,极易造成 病 虾大量死亡。(3)防治方法:用“特碘”稀释后全池泼洒,68 亩水体 /瓶。 保 持水体清新,维持正 常的水色和透 明度。 每 710 天用“底康1 号一袋 +底康 3 号一袋”,提高水体溶 氧,分解残饵和有机质,一个组合用 4 亩,高温用 3 亩。 3. 烂鳃病( 1)病原:丝 状细 菌( 2)
3、发病特点:病 原 体为丝状细菌。细菌在虾鳃上大量繁殖,妨碍虾呼吸; 严重时鳃丝发黑、溃烂,引起虾死亡 。(3) 防治 方法:每7 10天用“底康1号一袋+底康2号一袋”,提高 水体溶氧 , 分解残饵和有机质,一个组合用四亩,高 温用三 亩,预防效果好;用 特碘”稀释后全池泼洒,6 8亩水体 /瓶;同时内服“康倍宁+美康2号”,每组拌料40斤,连喂 5 天。 4、黑鳃病(镰刀菌病 )(1)病原:病原属 真菌中的 半知 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 刀菌大量繁 衍 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 上所致 。(2) 症状:小龙虾鳃先由微红白色变为褐色或淡 褐色,而后逐 渐 变成黑色
4、。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鳃瓣 萎缩,呼吸困 难, 随后慢慢死亡。(3)防治方法:每7 10天用“底康1号一 袋 + 底康 3 号一袋”,提高水体溶氧,分 解残饵和有机 质 ,一 个组合用四亩,高温用三亩;水体定期泼洒“养水宝”,进行水质调节。采用“组合醛”泼洒消毒。5、出血病(1 )病 原:出血病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 。(2)症状: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 是附肢和腹部 较为明显,肛 门红肿。克氏原螯虾得出血病 不久就会死亡 。(3)防治方法: 该病来势凶猛,发病率较 高。目前仍没 有 较好的治疗方法, 主要以防为主。发病季 节,如发现病 虾要及时隔离,对水体 进行消毒。用“特碘
5、”稀释后全池泼洒 , 68 亩水体 /瓶, 每月 1 次;同时内服“康倍宁 + 美康 2 号+ 美康 6 号”,每组拌料 40 斤,连喂 5 天。 6、烂肢病( 1)病原:是由于捕捞、运输、敌害生物致伤 后感染细菌而 引 起。(2)症状:虾体腹部、附肢腐烂,肛 门红肿,该菌 侵 入内部器官时,肝脏明显肿大,食欲减退 或 不食,活动 迟缓,发呆,最终影响正常蜕壳而导致死亡。(3)防治方法:投饵要新鲜,注意 驱除、杀灭寄生虫, 控制病原菌生长繁衍。在捕捞或运输时,操作要轻,尽量不使虾受损伤。发病期间,用“优碘”进行全池消毒,2亩 水体 /瓶;同时内服 “康倍宁 + 美康 2 号+ 美康 6 号”,
6、每组拌 料 40 斤,连喂 5 天。 7、水肿病( 1)病原: 主 要是由于 小 龙虾腹部受 伤后感染嗜水单孢菌所致 。(2)症状:病虾 头、 胸内水肿 、 呈透明状,解剖体内充满水分,匍匐池边 草丛中 不吃不动,最后在浅水滩死亡。防治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小龙虾受伤。发病期“康倍宁 +美康2号+美 康 6 号 ”,每组拌料 40 斤,连喂 5 天:同时外用 “活力宝”全 池泼洒, 34 亩.米/袋。 8、甲壳溃 烂病 (1)病 原:该病可 能 由 两种细菌所引起,即黏球菌类细菌和荧光级毛杆菌类细菌。( 2)症状:小龙虾甲壳出现明显的棕色或红棕色点状病灶,随病情恶化病灶逐渐发展成块状,
7、块 状中心下的肌 肉 有溃疡状,边缘呈黑色,久之会死亡。( 3)防治方法:发病期间,用“特碘”稀释后全池泼洒, 6 8 亩水体 /瓶,同时 按日投饵量 5%7%计 ,“康倍宁+ 美康 2 号+ 美康 6 号 ”,每组拌料 40 斤 ,连喂 5 天。 9、中肠腺白浊 病(中肠腺坏 死 病)(1)病原:该病是由杆状病毒所致。( 2)症状:病虾有的浮游在水面,反 应迟 钝,有的幼虾头 和 尾弯向一侧 略呈弯弓形,有的头部向上,整个身体几乎与水面垂直, 有 的来回旋转。用显微镜检查胃肠内无食物,中肠腺、胃和 整 个消化道都呈白浊状。此病发展迅速,危 害严重, 自发 病之日起 12 天就会有 60%70
8、%死亡。( 3)防治方法: 中 肠腺白浊病至今没有好的疗效,可以从内服增强体质,外泼“活力宝”提高免疫力方面减少发病损失。 10、 微孢子虫病 (1)病原:微 孢子虫病是由微孢子虫所致。 ( 2)症状:病 虾肌肉变白,组织松散 柔软 ,有的背面和背 侧面可见蓝黑 色 色素沉淀。孢子虫寄生在生殖腺或血管和 消化道的平滑 肌中, 主要症状是在虾背部中线有不透明的白色区 。(3)防治方法:此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治 疗成功的报道 , 只有加大预 防力度。首先,在放虾前用生 石灰对池塘彻 底 消毒;对已有 发病史的池塘,冬天干塘冻 晒,达到消毒 目的。其次,每 1015天外用“活力宝”全池 泼洒,增
9、强小 龙虾的免疫力,34 亩/袋。第三,如发现病 虾与死虾,要 及时捞出深埋处 理。 11、纤 毛虫 病( 1)病 原: 该病主要是由 钟形虫、斜管虫、 累枝虫寄生所引起 。(2) 症状:该病在 小 龙虾整个生长、发 育期都可发生。纤毛虫 附着在虾和受 精 卵体表、附肢、鳃等 器官上。病虾体表有许多棕色或黄 绿 色绒毛,反应迟钝、消瘦,活动无力,头 胸甲发黑,体 表 多黏液,全身粘满了污物,并拖着链条状 物,俗称“拖泥病”。条件适宜,病原体 23 天即大量繁殖, 布满全身,严 重 影响克氏原螯虾呼吸,造成大量死亡。该 病多在低温时 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防治方法:彻 底清塘,杀灭 池 中的病
10、原。每周换新水一次,保持池水清 新。虾种放 养时用1%食盐水浸洗35分钟。每7 10 天用“底康1 号一袋 +底康 3 号一袋” ,提高水体溶氧,分解 残饵和有机质 , 一个组合用四亩,高温用三亩。12、脱壳受阻症( 1 )病因:该病可能是水体中 缺乏 钙、磷等元素所 造成的 。 (2)症状:病虾在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 全身发黑,最 终慢慢死亡。(3)防治方法:每10 15天 用“促长硬壳宝+活力宝”稀释后全池泼洒,4 5亩/瓶;用 “美康1 号+美康 2 号+美康 6 号”拌饵投喂, 35 天一个疗 程, 2个疗程 /月。 13、泛池( 1)原因:主要是由于池水溶 氧不足引起的 。(2)症状:池虾在缺氧时,烦躁不安,到处乱窜,有时 成 群爬到岸边草丛处不动,有的爬上岸,如 时间过长会导 致死亡。泛池多发生在静水水池中,特别是 在510月份的黎明前后。(3)防治方法:冬闲及 早清 除池底过多淤 泥;使用腐熟有机肥;控制虾种放养密度; 坚持巡塘,常 加新水,调节水质。缺氧时用“速解宝”解毒 增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升本生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药店供货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玉米买卖合同范本
- 公司职工保密协议
- 营销合作协议及补充条款
- 商业房产租赁与买卖协议
- 英语乙卷试题及答案讲解
- 纺织检测规范化运用试题及答案
- 风格融合与设计创新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课件
- 悬挂单轨程控小车输送系统重点标准
- DG-TJ 08-2362-2021 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
-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T)(PPT 53)第三讲柔性制造系统(FMS)
- 天津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评议书及表决票
- 寝室文化节优秀寝室宿舍展示PPT模板
- 跌倒的预防及护理预防跌倒的步骤通用课程PPT课件
- 冷却塔使用说明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上 The New Teacher 教学设计
- 配电柜安装规则GGD
- 混凝土含气量试验记录表(气压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