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娥扬州慢课件_第1页
李红娥扬州慢课件_第2页
李红娥扬州慢课件_第3页
李红娥扬州慢课件_第4页
李红娥扬州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红娥扬州慢,1,扬州慢,姜夔,李红娥扬州慢,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李红娥扬州慢,3,李红娥扬州慢,4,李红娥扬州慢,5,李红娥扬州慢,6,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 用典等写作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李红娥扬州慢,7,姜 夔 (1155 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 官贵人坐上客。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李红娥扬州慢,8,写 作

2、 背 景 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抢掠,“横尸二十里”,扬州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攻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途经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李红娥扬州慢,9,扬州慢 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李红娥扬州慢,10,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3、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 其他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李红娥扬州慢,11,黍离之悲,成语,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李红娥扬州慢,12,初读: 1、读准字音 2、准确翻译,李红娥

4、扬州慢,13,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李红娥扬州慢,14,翻译: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自从金兵进犯长江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号角悲鸣,使人顿觉寒冷,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

5、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以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但桥下月色凄冷,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药,不知它为何人开花繁生,李红娥扬州慢,15,再读,1、昔日的扬州城是什么样? 2、今日的扬州城呢?(用上阕的一个词语概括) 3、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李红娥扬州慢,16,昔日扬州 淮左名都 对 虚 竹西佳处 比 写 春风十里(化用典故) 今日扬州 “空城” 景 荠麦青青、废池 实 乔木、二十四桥 胡马 写 空城 无声冷月 窥江 寂寞红药 声清角吹寒 作者感受 杜郎俊赏,重到须惊(化用)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李红娥扬州慢,17,精读: 寻

6、找名句,李红娥扬州慢,18,名句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李红娥扬州慢,19,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用典、对比。化用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了强烈反差,李红娥扬州慢,20,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7、李红娥扬州慢,2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明确: 这句用了拟人修辞。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李红娥扬州慢,22,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惊”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李红娥扬州慢,23,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 纵有杜牧那样的才情和风流,置身今时今日的扬州,恐怕也难以他那风流旖旎的情怀了。那么,我还

8、能说什么呢,李红娥扬州慢,24,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 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李红娥扬州慢,2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9、,李红娥扬州慢,26,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李红娥扬州慢,27,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到杜牧的诗句? 扬州自古繁华,特别至中晚唐时期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唐人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诗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面对如此萧条、寂寞和冷清的扬州,词人抚今追昔,忽然间沟通了唐宋两个时代和空间,想起了杜牧诗中描写扬州繁盛的情景,用凝重的词语,通过今昔鲜明对比,表现扬州的昔盛今衰,从而表达“黍离之悲,李红娥扬州慢,2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