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涵论述(3)_第1页
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涵论述(3)_第2页
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涵论述(3)_第3页
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涵论述(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涵论述(3)( 二) 作为象征货币的流通手段由于货币获得流通手段的规定,是它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结果,所以,马克思在第三章第二节首先分析商品形态的变化,即商品流通。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过程是通过 商品 - 货币 - 商品;,即W - G - W;的形式变换完成的。马克思分别考察了 W - G 和 G - W,发现了各自的一些特点,例如: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把商品总形态变化 W - G - W;比作一个循环,各种商品总形态变化是互相交错的,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中,

2、货币是流通的媒介,因而获得了流通手段规定。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不同,商品在流通中的运动不过是瞬息间的要素,而在流通中不息奔走却成为货币的职能。货币在流通中的这种特殊职能,使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具有新的形式规定性;.在商品流通中,当商品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里后,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仍不断地留在流通领域中,因此,就产生了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量的问题。马克思通过科学的分析,指出流通的货币量决定于三个因素: 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如果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变慢,则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增加,不仅如此,在货币流通中由于速度代替数量而引起的流通手段

3、的观念化;,会使原先作为实在的货币发生质的变化。首先是铸币,在铸币流通最快因而磨损也最快的商品流通领域,可以用银记号和铜记号代替金铸币,这就是辅币。辅币在流通中比铸币磨损得还要快,因此,它们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实际上完全不依赖于它们的重量。因此,相对地说没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纸币,就能代替金来执行铸币的职能;,这样,货币的职能存在可以说吞掉了它的物质存在;,因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成了象征性的货币。( 三) 作为实在货币的货币马克思称之为 充分发展的货币的第三种规定;,它 以前两种规定为前提,并且是它们的统一;.第三种规定的货币的特点是: 第一,从存在形式上看,它必须以其金体 ( 银体) 出现,因而作

4、为货币商品出现; 第二,从量的规定来看,作为一定的物质的量的货币本身的数目是很重要的; 第三,从职能方面看,除了兼含价值尺度、购买手段的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新的职能。因此,它 成为交换价值的唯一适当的存在;,成为财富的物质代表,又成为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与只是作为财富的特殊实体的各种商品相对立;.在商品流通中,第三种规定的货币也有一个逐渐展开、逐渐充实的过程。货币贮藏是由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转化而来。在商品流通中,如果商品形态变化的系列发生了中断,卖了以后,不接着买,货币就停止流动,从而 硬化为贮藏货币;.但贮藏货币中 实际上不过是暂歇的铸币;,它或迟或早要进入流通,充当支

5、付手段的货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入流通,但又不是充当流通手段,不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了,它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或作为一般商品,独立地结束这一过程;.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就会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发挥作用,于是货币就成了世界货币。在世界货币上,货币原先的各项规定充分展开了,世界货币既是第三种规定货币发展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整个货币规定发展的完整形态。马克思说: 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因此,在这里,商品独立的价值形态,也是作为世界货币与商品相对立。只有在世界市场上,货币才充分地作为这样一种商品起作用,这种商品的自然形式同时就是人类劳动的直接的社会实现形式

6、。货币的存在方式与货币的概念相适合了。;五、拜物教理论马克思在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和第二章先后分析了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不过,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所以这里着重分析商品拜物教。( 一) 商品拜物教就是 物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表面看起来,商品好像是一个很普通、很容易明白的东西,但进一步分析又表明,商品是很复杂的,充满着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既不是来自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被称作价值实体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身。那么,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马克思指出: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

7、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 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 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马克思用一种带有德国古典哲学色彩的语言概括商品拜物教的特点,那就是 物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这里所讲的 人的物化;,是指人的属性变成了物的属性。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的,物是不具有社会性的,可是物一旦成为商品,人们 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便转移到商品身上,成为商品这种 物的性质;.这里所讲的 物的人格化;,则是指 人手的产物;本来是没有生命的,是随人任意摆布的,但一旦成为商品,就如同宗教世界中 人脑的产物;一样,表现为

8、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不仅如此,还能反过来支配、控制、统治人,就象宗教中的神灵一样。拜物教在货币身上就更典型了,货币从它表现为单纯流通手段这样一种奴仆成份,一跃而成为商品世界的统治者和上帝;.( 二) 商品拜物教是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分离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商品拜物教这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呢? 马克思指出: 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我认为这里指的是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由于存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劳动是分散进行的,表现为千差万别的个人劳动。但是个人劳动虽然各有特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社会总

9、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因此,个人劳动本质上也是社会劳动。不过在生产领域,个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地表现出来,它只是潜在地存在于个人劳动之中。可是在交换过程中,情况就不同了,为了使交换得以进行,包含在产品的各种特殊劳动必然转化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社会劳动,这样,原来潜伏在个人劳动中的社会劳动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由于这种分离出来的社会劳动不可能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觉到,如同马克思所说的具有 幽灵般的对象性;,是不可捉摸的,因此就带有很大的神秘性,为常人所不能理解; 又由于这种分离出来的社会劳动是整个交换的基础,个人劳动反而要受它支配,这就更使人不可思议了

10、。此其一。其二,从个人劳动分离出来的社会劳动,虽然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种独立的存在 只能象征性地存在;,它 并不是作为一般的、与商品的自然特性相脱离和相分离 ( 相隔绝) 的交换对象而存在。正是劳动 ( 从而交换价值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 的一般性即社会性的物化,使劳动的产品成为交换价值,使商品具有货币的属性;.这就是说,社会劳动必须以劳动产品作为它的物质外壳。由于社会劳动的物化,产品就转变成商品,因而一切真实的买卖都被掩盖了。总之,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由此也就产生商品拜物教。( 三) 商品拜物教将消失于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商

11、品拜物教根源于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那么,这种分离是古来就有的,并且要永远存在下去吗? 马克思的回答是否定的。马克思实际上把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看作是 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详细考察了其他生产形式中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他说: 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马克思首先以鲁滨逊的故事为例,从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分析,结果发现:鲁滨逊和构成他自己创造的财富的物之间的全部关系在这里是如此简单明了;,因此不存在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至于农村家长制生产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也不存在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并没有披上物的外衣。在自由人联合体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