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时 计 划课题8 世说新语二则课时1班别教具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大意难点分析理解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关键深入体会元方批评父友无信、无礼,最后却

2、“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及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1、 明确目标1、 组织教学2、 导入新课3、出示目标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齐读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及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2、 实施目标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作者作品

3、简介2、 预习检测,夯实基础3、 范读课文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解释重点语句6、 复述故事同学们都预习本文了吧?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教师介绍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1、 重点字音太傅(f) 俄而() 雪骤(zhu) 差(ch)可拟(n)2、 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在本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儿子和女儿)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太丘舍去(古:

4、离开今义:前往)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文章节奏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疏通文章内容组织小组,翻译课文重点语句,回深理解引导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作出点评。学生举手介绍作者: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喜欢招贤纳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考,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整理古今异义字认真倾听,注意文章的节奏情感。自由朗读课文,加深理解结合书下注释,翻译疏通以组为单位,复述文章所描述的故事78教学内容及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品味情感1、 文章开头一句所起的作用2、 本文营造

5、的家庭氛围分析3、 赏析两个人的咏雪句4、 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5、 列举咏雪的诗句6、 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7、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讲解: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教师总结: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

6、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5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6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示例: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课堂小结:咏雪一文只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来,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优点。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学生分析并回答:“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学生在教材中寻找,回答:“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咏雪的名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87教学内容及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3、 检测目标1、 习题检测2、 总结本课3、作业1、熟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