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突破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_第1页
浅谈如何突破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_第2页
浅谈如何突破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_第3页
浅谈如何突破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如何突破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摘要】 初中英语的每一单元都会有相对集中的语法主题,是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但因为教学难度较大,尤其难于激趣成为了师生都比较头痛的一个教学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障碍。教语法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实行取舍;要采用比较形象的方式化难为易;也不能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而要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或故意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教语法也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实行教学,并注意讲练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取舍 面面俱到 化难为易 主动探究 讲练结合 英语教学总是避免不了语法教学。初中英语课本的每一单

2、元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语法主题。这是一个令师生都头疼的问题。首先教师觉得语法难教,有时碰到一个新的甚至难的语法内容不知如何下手,把握不好的话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其次学生最怕听语法课,因为他们觉得枯燥、晦涩难懂。但语法教学是不容回避的,如何成功的突破它呢?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语法教学要有取舍、不应面面俱到。 每一个语法知识点的内容可能会在不同的单元出现,有些甚至以较难的表现形式出现在高中课本中。有些教师总想在学生初学阶段就尽可能地讲解全面,做到一劳永逸。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效果甚微。学生更是听得云山雾罩。当然教师以后能够通过反复强调达到效果,但单从这个节课来看还是低

3、效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语法时切忌面面俱到,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该语法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以及中考考查方向来实行取舍。比如我现在正在教八年级“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这单元是关于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比较级一般会让人联想到最高级和原级,还有与此相关的一些小的知识点。那么这个语法知识点的教学到底如何安排呢?我认为第一节课只要讲比较级的初步用法和形容词、副词变比较级的规则。我的设计是:我先通过几个心里素质较好的学生身上的一些特征来造比较级的句子:Tom is taller than Mike .Mike is shorter th

4、an Tom . Bob is thinner than Frank .Frank is heavier than Bob. 我要学生通过同学的外形来猜测划线部分的意思。这四句话我特意用到了taller/shorter/thinner/heavier 等有代表意义的单词,能够方便我接下来讲形容词、副词变比较级的规则。学生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例子深刻理解了比较级的含义,也掌握了形、副变比较级的规则。这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至于没有提到的原级、最高级和一些具体的用法在以后有文本支持的课文中再来陆续实行讲解,这其实也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第二、教师要要善于化难为易。其实不面面俱到

5、讲语法也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方式。这里我还要讲两点。第一点:教师讲语法时最好不要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因为语法内容从标题到内容都给人一种抽象的感觉。如果单刀直入地介绍就会给人一种枯燥感,很难激趣。教师最好使能旁敲侧击,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和实例在学生不经意间引入。比如学生初学过去式,我认为这样的表达是不妥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时态动词过去式,我们先学习它的含义和结构.”这就是一个令人压抑的开场白。我是这样处理的:Boys and girls:Before our new class ,lets talk about Ms. Xus weekend.Last Sunday,I went t

6、o a park with my daughter.We played ping-pong there and watched some shows.We also took some photos there .It was a great day. 因为我所说的内容与自己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然后我要他们观察我所用的动词比如played、watched跟以前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以此引出一般过去时态。 第二点:语法教学应形象、生动。如形、副最高级的教学。我先找三个特征比较明显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上台,根据他们的外貌特征造了四个句子:Tom is tall. Bob is tall

7、er than Tom. Frank is taller than Bob. So Frank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boys. 然后我再画三个苹果用big、bigger、biggest来造句。通过这两个形象的例子和以前学比较级的体验学生较快地就理解了最高级的含义,也掌握了形、副在变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形式上的不同。第三、教师要善于启发、设疑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效果跟学生是否主动探究知识有很大的关系。语法教学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采取灌输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而应采取启发或故意设疑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七年级学

8、生来说“三人称单数”是个难点。在七上有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和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两个单元明确和“三单”有关。在Unit 5我是这样来启发学生“三单”思维的。我先教会学生I have. I dont have . 句型。然后要一个学生模仿造句“他有一只篮球”,“他没有一只排球”。这个学生自信满满地造出来了“ He have a basketball. He dont have a volleyball.” ,当他满以为我会表扬他的时候,我也确实表扬他接受能力很强,但最后我给了他两个“”。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我帮

9、他们解开谜团,把have变成has. 把dont变成doesnt. 由此引入“三单”概念,等到接下来的各种人称混合练习时,他们总会提醒自己要特别注意“三人称单数”。到Unit 6 学“三单”时,我先造出很多“奇怪”的句子:He likes bananas. My brothers plays basketball every day . Tom visits his grandparents every Sunday.我把每句话的动词部分划了横线,要学生观察动词的特点。学生马上发现都加了“s”。虽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发现,但也比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效果要好。 第四、语法教学要选对时间。 语法教

10、学是一个要耗费教师和学生很多脑细胞和精力的教学环节。如果时间不对,还真的会是一个很难熬的过程。我认为一天中有些时间段是不适宜教语法的。比如每节课的后十五分钟,学生已经有点倦怠,再教语法效果就差了;再比如第四节学生饥肠辘辘;第六、七节学生已有归心,这样的时间段都不太适合教语法。其实每个单元才一个相对集中的语法知识点,教师何不选择一个学生头脑最清醒、接受能力最好的“黄金时间”比如每天的第一、二节来教授这一单元最重点的内容呢,免得以后返工。 第五、语法教学应讲练结合,反复巩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有没有学懂语法也要通过练习来检验。第一种练习是“趁热打铁”的练习,这种练习难度小,适合边讲边练。第二种是综合练习,就是在学完所有的知识点后来个综合训练,看学生是否能区别运用。 第三种练习是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