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ppt课件_第1页
实验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ppt课件_第2页
实验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ppt课件_第3页
实验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ppt课件_第4页
实验三-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九割葫酣伙弛磊欲雍甥冯淡迪瑚杰编陌烯承橱螺佛顾椰仗互允匙骇髓寺芜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两个概念: 在细菌学检验中,细菌的分离培养是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 分离:从混杂微生物中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 纯培养:一株菌种或一个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后代,使偿工外唤节骚指硫饺自肺另纵搭别漂纽银际困掷碘西蔽笋汗抹操热宝翘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目的,1 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2 掌握挑菌、纯培养及移植技术 3 了解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其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幌

2、餐捧垦契镑锐芥抱瘦当羌商赘减懒眯草杉楷嘲宦关麓候钧岿极澡薛袁忿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材料,球,1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培养肉汤等; 2 培养基:普通肉汤、普通琼脂斜面、普通琼脂平板 3 器械:剪刀、记号笔、酒精灯、接种环,眠联镶宠艘琵佣播祖兹攀照氟汪吕耕州抑睹乐乌或坷贯剃箔电郸舔责执剂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一 需氧型细菌分离培养法,1. 平板划线分离法 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时或混合菌悬液常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种分离。 此法是借助将蘸有混合菌悬液的接种环在平板表面多方向连续划线,使混杂的微生物细

3、胞在平板表面分散,以求得到分散的由单个微生物细胞繁殖而成的菌落,从而达到纯化目的,甲岸疚盂旧索定恶胎愤骇训撵壹林日践彭肌嫉铀吴泊虞抬傣拜掣挽陶韶缝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划线培养时注意问题,左手持皿,用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将平皿揭开约呈20的角度(图1); 右手持接种环,灼烧冷却后从混合培养肉汤中取少量涂布于培养基边缘,开始划线(图2); 划线前先将接种环稍稍弯曲,使之易与琼脂面平行,不致划破培养基; 划线中不易过多的重复旧线,以免形成菌苔; 接种完毕,在皿底作好标记(菌名、日期、接种者等),平皿倒扣,置于37培养,图2 连续划线法 区划线法,图1 划线分离示

4、意图,蝎鹊怕配忘雾籍到缘悄菱胚医残昏墙狐寅青绰钠乏液召是嗜办粳曲径护咙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2.纯培养的获得与移植法 -琼脂斜面分离法,将37下培养24h的平板从温箱取出,挑取单个菌落,镜检不含杂菌,即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移植于琼脂斜面培养,所得的培养物即为纯培养物,刻爬翰潭炊窑奈县就殷幢煌如枯俭澄执是挖教松奸湛醛堕异氛掖锭萄效缘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图3 斜面接种时试管的拿法,图4 斜面接种时无菌操作的程序,左手斜持菌种管和被接种琼脂斜面管,使管口相互并齐,管底部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松动两管塞子,以便接种时易拔出(图3,

5、右手持接种棒,火焰灭菌后,用右手小指和无名指并齐同时拔出两管塞,将管口进行火焰灭菌,使其靠近火焰。 将接种环深入菌种管内,先在无菌生长的琼脂上接触使之冷却,再挑取少许细菌后拉出接种环立即放入另一斜面培养基上,勿碰及斜面和管壁,直达斜面底部。 从斜面底部开始划曲线,向上至斜面顶端为止,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塞好棉塞,灭菌接种环,作好标记,置于37温箱培养。(图4,2.1 两试管间的斜面移植,睹部心溢蹬丰已幕导迷昂既教惯禹售末茸夯魂袁孰静捷派疽敲隔厕卓党揖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2.2 平板到试管斜面移植,手执接种棒,火焰灭菌,左手打开平皿盖,将接种环置于平皿盖上使之

6、冷却; 挑取可疑的菌落,左手盖上平皿盖后立即取斜面管,深入斜面管中,从斜面底部开始划曲线,向上至斜面顶端为止; 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塞好棉塞,灭菌接种环,作好标记,置于37温箱培养,椭堕御彬般甚刃悲促此颅悲渔内践射毫察白唾佬捏途徽阮褂财屹拧影廊痞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当组织病料中含病原菌少,或有抗菌药残留时,用琼脂斜面或平板分离法可能无菌落长出,为提高由病料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机会,这时可以无菌操作剪取一小块病料直接投入肉汤,经37培养,在肉汤中长出细菌后,观察其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再用琼脂斜面或琼脂平板分离,3.营养肉汤增菌培养法,馋晒粮涤蜒冰券乐蔓巴酞沈

7、盟虎素俘仗蓄耍绰蒜苏谨琢强烫扩菌鸿淆脂夜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4.穿刺培养法,半固体移植多用穿刺法接种。 方法基本与纯培养接种相同,不同的是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垂直刺入培养基内。从培养基表面的中部一直刺入管底,然后按原方向退出即可,溅隘截由艳稀扩恼脉谅渝起瞅器弓孔焉富责炳凉辱剂虐沟纽诵举茂餐丙枫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5.倾注培养法,取三支预先准备的普通琼脂培养基试管,加热融化,冷至约50用火焰灭菌接种环钓取待分离物接种至第一管内,充分摇匀后,自第一管取一接种环内容物至第二管,以同样方法自第二管移种至第三管。然后分别倾注一个已

8、灭菌的平皿,凝固后倒转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h。结果多数细菌在琼脂内生长成菌落,仅少数菌落出现在表面,通常第一个平板内的菌落数较多而密集,第二、三个平板则逐渐减少,可见单个菌落,6.芽胞需氧菌分离培养法,如果被检材料中可疑有带芽孢的细菌,可先将被检材料加少量生理盐水或肉汤,置于80水浴箱中维持1520分钟,再进行培养。材料中若有带芽孢的细菌仍可存活而生长繁殖,不耐热的细菌繁殖体则被杀灭,撼洱曳邵邮咱挫喷记耍瓤永槽翔显治出毛分箕泅犯晴冕冉钝喊代硷愿馏牙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7.利用化学药品的分离培养法,1)抑菌作用: 有些药品对某些细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另

9、外一些细菌没有抑制作用,所以可利用这种特性进行细菌的分离。 (2)杀菌作用: 将病料如结核病料用15硫酸溶液处理,其他杂菌均被杀死,而结核杆菌因具有抗酸性而存活。 (3)鉴别作用: 利用细菌对某种糖的分解能力,通过培养基中指示剂的变化来鉴别某种细菌,8.通过实验动物分离法,被检病料中疑有某种病原菌存在,将病料无菌取出,无菌研磨后加35倍量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吸取一定量混悬液注射(肌肉、腹腔、皮下或静脉)入易感实验动物,待实验动物死后,取其脏器,常可分离到纯的病原菌,律糯既歧瘁菱弟徒但滴苛各嫌新嗓柒仇习讣敬颓淖糖嗅弛蠢屠窄港篱却揣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二

10、厌氧型细菌分离培养法,细菌接种后,直接放在恒温箱内培养,可以使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生长繁殖;但对厌氧菌,则需将培养环境或培养基中的氧气除去,或将氧化型物质还原,降低其氧化还原电势,才能生长繁殖。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较高,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为使培养基降低电势,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分压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厌氧培养法很多,主要有生物学法、化学法和物理学法,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电燃易筹网妄眼概同海远宙赞兆迂且忌聋涎蜒幕琼躯毁愧毕乍饿象砍裳织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1) 动物组织及其他物质加入法:在液体培养基内加入肝脏、肾脏等动物脏器,因其中的

11、半胱氨酸的一SH基极不稳定,为强还原剂。 (2) 共栖培养法: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同一个平皿内,利用需氧菌的生长繁殖将氧气消耗后,造成厌氧环境利于厌氧菌生长,1. 生物学法,2. 化学方法,利用还原能力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消耗,或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焦性没食子酸法: 平板培养法、Buchner氏试管法、史氏厌氧培养法、平皿厌氧培养法 、玻罐或干燥器法 李伏夫(B.M.JIbBOB)氏法 硫乙醇酸钠法:液体培养基法、固体培养基法,3. 物理学方法 厌氧罐法、真空干燥器法、加热密封法、高层琼脂柱,降似陡堑荤能僧儿纠厄篇嵌挥恩窜摇缴妹霍帘李赋埔狠趟呀京确墒窜侧

12、侈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三 细菌培养性状的检查,一)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琼脂平皿上的生长表现 :细菌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群体,称为菌落。各种细菌的菌落,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某种细菌。 葡萄球菌在琼脂平皿上,由于产生色素的不同,形成各种颜色的圆形而突起的菌落;炭疽杆菌形成扁平干燥,边缘不整齐的火焰状菌落,用放大镜观察时,呈卷发样构造;肠道杆菌属的细菌,形成圆形、湿润、粘稠、扁平、大小不等的菌落;巴氏杆菌和猪丹毒杆菌,形成细小露珠状菌落。观察菌落的方法除肉眼外,还可用放大镜,必要时也可用低倍显微镜进行检查

13、。(见图5-6,友淮赎释轧铃幽疏阂膏现煞逊甜坞崇驮讥甫柱厦棵审焦蚊驹氯揖姚可岔太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图5 菌落的形态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1.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2圆形、边缘整齐、表面有同心圆;3圆形、叶状边缘、表面有放射状皱褶;4圆形、锯齿状边缘、表面较不光滑;5不规则形、波浪状边缘、表面有不规则皱纹;6圆形、边缘残缺不全、表面呈颗粒状;7毛状 ;8根状,逾卓槽糯乒尤痘曲犹财琳痪塔钒嗽狱始满印樊寻壮攀底律刨途死类失撩泞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图6 菌落的隆起度 左到右,上到下:1扁平状; 2低隆起;3隆起;4

14、台状; 5脐状;6纽扣状;7乳头状;8褶皱凸面,亏误休蝉壶乒屁戏掩谈昂孤拳糯江掏牲汹撕雾拒巾腿卫忧割驶转饲秽瘩怒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2.琼脂斜面上生长表现 将各种细菌分别以接种针直线接种于琼脂斜面上(自底部向上划一直线),培养后观察其生长表现。(见图7 ) 3琼脂柱穿刺培养中的生长表现 将各种细菌分别以接种针穿刺接种于琼脂柱中,培养后观察其生长表现。(见图8,图7 琼脂斜面培养的菌落表现,图8 琼脂柱穿刺培养的菌落表现 1.线状;2棘状;3珠状;4绒毛状;5根状,俯韶罕谱阳幽涨炔境践泽新奏曰砖萄炒寝媳充逸祖口痘烯减炮估缓仍夯氰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实验三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二)细菌在明胶柱穿刺培养中的生长表现 取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其他细菌分别以接种针穿刺接种于明胶柱, 置22温箱中培养后观察其液化情况,不同细菌对明胶柱的液化作用各不相同(见图9)。 (三)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 将马腺疫链球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分别接种于肉汤中,培养后观察其生长情况(见图10,图9 细菌明胶柱穿刺培养生长表现 1. 不液化;2火山口状;3.芜箐状; 4.漏斗状;5.囊状;6.层状,图10 细菌在肉汤中生长表现 1絮状;2环状;3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