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全部教案(共4课时)苏教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首先用观察法认识种子; 接着认识种子的多样性。再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播种种子;探究栽种记录的填写方式:最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维续进行科学探究。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种子发芽的过程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有部
2、分学生看过长辈播种种子的过程,对如何播种种子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亲自播种到收获的观察经验是没有的。本节课从观察开始到亲自播种,再分析与学生共同经历播种种子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之后的观察也埋下种子。观察记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共同设计简单明了的记录单对于学生记录是有所帮助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学生对什么是种子也会有前概念的模制。比如玉米是种子吗?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更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什么是种子加以现固。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2、通过收集五种植物种子,扩展对种子形态多样性的认识。科
3、学探究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栽种种子的知识,播种番茄或者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乐于长期观察记录。2、运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1、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和黄瓜,并做好记录。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五、【教学准备】1.黄瓜、西红柿种子,以及其他五种种子。 2花盆、土、水、小铲子。 3.四个塑料瓶、种子、水、纸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期待已久的科学课今天跟你们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课的第一课种子发芽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特征,
4、了解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黄瓜。 3、能够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 4、通过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这节课需要的实验材料有:1、黄瓜、西红柿种子,以及其他五种种子.2、四个塑料瓶、种子、水、纸巾。【意图解析】对于学生来说,对种子的认知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在课的开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任务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二、导入情境: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蔬菜,你们认识吗?是番茄和黄瓜。你们吃黄瓜和西红柿的时候,见没见过它们的种子?它们是什么样的,请大家一边观察一边并说说他们的特点。我们边观察边做好观察记录,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表面形状
5、大小颜色软硬番茄黄瓜收集5种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特点。你可以利用上面的表格帮助我们观察。3、小结: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小结:对,不同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数量等都不同。【意图解析】从生活中常见的黄瓜和番茄入手,学生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两种植物的种子可能很多同学没有仔细观察过,通过老师的提示提高学生对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种子的兴趣,在用表格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观察两种种子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这也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在观察两种种子的基础上,观察其他五种种子,有利于学生总结出种子的基本特征: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数量都不同。三、(一)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来种黄瓜。你们打算怎样设计栽
6、种黄瓜的观察记录呢?一般我们都从这几个方面设计观察记录种子种类挖坑深度种子数量浇水量日期生长高度形状(我们可以用数据、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来记录)记录我们设计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种黄瓜吧!我们要准备花盆、泥土、水、种子和小铲子。我们1、先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几粒种子。2、盖上一层薄土,浇透水。种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第一次水要流透(二)获取栽种知识1、怎样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提示】我们可以询间父母、查阅书籍、听网络讲课等。【意图解析】:通过学习种植黄瓜种子,使学生学会正确种植黄瓜种子。亲自种种子可能对很多同学来说是第一次,课上这几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种植植物的
7、方法,以及学习观察植物 的生长过程,在设计观察记录时鼓励学生说出设计观察记录应该从几个方面设计,以利于长期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坚持长期观察的良好科学探究精神。五、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我们初步掌握了种植黄瓜的方法?那黄瓜能不能发芽,能不能长出来呢?1、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你们先猜猜看。2、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2、实验探究(1)实验材料,广口瓶、纸巾、水、小勺、种子。3实验步骤在4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市,描上同样多的种子,将1号瓶的瓶盖拧紧。分别在2、3号瓶里酒一点水,将4号瓶里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然后拧紧2、3、4号瓶
8、的瓶盖。将1、3、4号瓶放在常温下,将2号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4个瓶里的种子。为了更好的了解实验过程,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供大家参考。(4)猜猜哪瓶种子发芽?【提示】3号瓶发芽。你们猜对了吗?(5)为什么只有3号瓶的种子发芽?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只有三号瓶里的种子发芽了? (6)小结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意图解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环节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去完成操作,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水、空气、
9、适宜的温度。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特点,懂得怎样去种种子,通过对比实验知道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意图解析】:总结本节课的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七、巩固拓展:学到这里老师老师要问问你们你觉得寒冷的冬天种子会发吗?我们再来做几道判断题1、番茄种子和黄瓜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都不样。( )2、种子的萌发离不开水。( )3、插种种子时浇的水越多越好。( )4、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干燥的地方。( )你能找到植物相对应的种子吗? 把他们连一连。出示图,猜猜这是什么?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海椰树的种子。6出示图世界上最小的种子, 人们常常用芝麻比喻“小”, 有
10、没有比芝麻更小的种子呢? 世界上最小的种子是斑叶兰的种子,1粒芝麻的重量,竟然是一粒斑叶兰种子的8000倍世界上寿命最短的种子,梭梭树,只能存活几个小时。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种子,古莲子,这是宋朝时期的古莲子,沉睡一千多年后在专家的精心培育下发芽,开花。为什么千年的古莲子还能发芽开花呢,一方面是由于它一直被埋在温度低、湿度小、少微生物干扰的泥炭土中,在这种干燥、低温、封闭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古莲子的外面有一层硬壳,可以完全防止水分和空气内渗和外泄。种子世界真是奇妙啊!关于植物的种子还有很多有趣的事,课后大家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啦,同学们再见!【意图解析
1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的打下良好的基础。苏教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幼苗长大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衔接上节课种子发芽了,学生在继续观察长出根的小苗后,发现有根、茎、叶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聚焦学生的思维。其中,根与茎是构成了植物的主干部分,是植物形态结构上作重要的部分。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并描述西红柿或黄瓜的幼苗,了解其形态特征。第二部分:探究根的作用,了解根有吸水和固定等作用。第三部分:观察茎的位置,探究茎的作用,知道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树枝树干都是茎。第四部分:观察叶的构造,研究叶的作用,通
12、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植物没有叶子不能成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苗长大了这一课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学生通过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经历了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通过载小葱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有了初步探究。学生周围植物普遍存在且种类繁多,更容易展开对植物构造、功能、 生命过程的学习。但是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2
13、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3说出茎的作用。4. 说出叶的构造和作用。科学探究:1 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2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3 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4 通过实验,发现茎的作用是输送养料。5 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
14、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说出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试验横切和纵切芹菜的茎。【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芹菜茎、刀、刀板放大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
15、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题。二、探究活动(一)认识幼苗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 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6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认真!番茄幼苗最初的两片叶子是子叶,之后长
16、出的叶子是真叶,我们生活中所见所说的都是真叶。观察一下你种的番茄幼叶长大后的形状像什么呢?7生:像一片片羽毛。(这些语言的意义何在?)8师: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样的叶称为羽状叶,杨树的叶像心形,枫树的叶像手掌,每种植物的叶都有特定的形状,叶的形状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长大过程中,地上部分枝和叶生长的同时,根也在努力的生长。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二)根的作用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17、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 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8师:你
18、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14师:有一种食物物美价廉被称为“小人参”,你知道是谁吗?不错,它就是萝卜。我们常吃的萝卜、胡萝卜、甘薯都属于根。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15生: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16师:谁能总结一下根的主要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思考,让学生感知植物
19、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3) 茎的作用1 师:(出示学生种植的西红柿幼苗和黄瓜幼苗),在植物中间这个部位,我们称之为植物的茎,(出示不同植物的图片),你能找到这些植物的茎吗?2 师:虽然不同植物的茎不同的形态,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作用,你知道茎的作用是什么吗?2 学生猜测:可能有输送水分的作用。3 师: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4.生:实验5.师:你会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一些实验材料:插入红水杯子中的芹菜茎、刀、刀板。小组讨论一下。4 生讨论、设计实验:把芹菜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变化。5.追问:你觉得可能芹菜茎里面有
20、什么变化?6.生1:芹菜的茎会变红;生2:芹菜的茎内部会有红水;生3:芹菜的茎可能被红水染红7.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我们需要眼见为实。请同学们先观察放置一段时间的芹菜有什么现象,再像老师这样用刀分别横向切芹菜的茎和纵向切芹菜的茎(教师演示),观察茎的变化。清楚了吗?8.师: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实验,有以下几个友情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2)注意用刀安全。(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9.学生操作观察,完成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名称茎的作用第 组记录人:实验假设植物的茎有( )的作用实验用品烧杯、红墨水、小刀、一株有茎和叶的芹菜实验步骤、方法1.把植物茎放在有红水的烧杯里,放置一段时间
21、,观察有什么现象?2.取出枝条,用小刀横切或纵切,观察切面的情况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植物的茎变( )了;横切发现在切面上有一圈( );纵切发现切面上有( )。实验结论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10.小组汇报:生1: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断后,看到芹菜的茎变红了。生2: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红水被芹菜引到上面了,芹菜茎里有红丝。11.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其实染红的部位就是茎的导管,它能帮助植物运输水分。茎除了运输植物所需的水分,还能输送各种养料,是植物重要的器官之一。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西红柿或者黄瓜的茎、学生经历猜想思考引导设计实验实验图片或实物验证的过程,发现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22、4) 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根和茎,接下来继续研究植物的叶。2 师:请你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西红柿幼苗的叶正面和反面,发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颜色深浅不同、光滑度不同等。3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等会儿请你们拿出自己带的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小组内介绍叶片。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角度进行描述。学生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的叶片。4 师:1、2、3坐坐好。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叶片?学生展示的有梧桐叶、银杏叶、从不同角度描述。5 师:表扬观察仔细和表达清晰的小组,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不同的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叶子表面有很多纹路、有长长的柄。6师:是的
23、,像叶子表面的纹路称为叶脉;长长的柄称为叶柄,从叶子顶端到下端,不包括叶柄,称为叶片。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画出一片叶子,将叶脉、叶片、叶柄分别标注在叶片结构图的旁边,这是叶的基本机构。4师:如果老师把这颗西红柿幼苗的叶子全部摘除,幼苗还能活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5师:统计认为能活的同学人数,认为不能存活的同学人数,一切猜想需要实验验证。老师准备了一段实验视频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视频6 师:现在告诉我,幼苗没有树叶能活吗?为什么?学生: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7 师:是的,绿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绿叶中的叶脉有传输养料的作用和维持了叶子的基本形状,叶柄有疏导和支持的作用。关于植物的叶的作用
24、,我们将会在高年级中继续去研究。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画图、交流、实验,逐步深入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四、总结归纳1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2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巩固加深对根、茎、叶的作用。【板书设计】2幼苗长大了幼苗长大的过程根:吸收、固定、贮藏 茎:输送养料叶:制造养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植物开花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对植物一生的了解,是认识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价值的基础条件,是认识生命世界
25、的重要一环。植物开花了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3课。本单元按照植物生长的过程,按顺序开展每一课的学习。在本课种植的番茄和黄瓜终于开花了。首先通过观察番茄的花,认识一朵番茄花具有的四个部分。接着再观察黄瓜的花,就能发现黄瓜花不是四个部分都俱全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比番茄与黄瓜的花,学生形成对花的认知有两性花和单性花。紧接着,学生观察黄瓜的雄花与雌花,学会区分黄瓜的雌花和雄花。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认识到雌花后面跟着“未来的小黄瓜”。在认识完两种植物的花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花有着繁衍后代的任务,从而了解花粉的传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为种植的黄瓜花人工授粉,
26、体验并了解到科研工作者的不易。【学情分析】花是植物中最常见、最吸引人的一部分,但对于儿童来说,植物的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他们知道花的美丽多姿、形态各异;知道各种花开放的时间、气候条件等各不相同;却很少有目的地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过它们,对花的形态、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缺乏了解。前面学生经历了番茄和黄瓜从种子发芽到幼苗成长过程,并学习了植物的根、茎和叶的有关知识,接着按植物的成长顺序学习植物的花。这节课的教学以番茄花和黄瓜花为例来进行研究,指导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观察花,从而学习花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本课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要,通过研究花的构造,使学生对植物的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7、。【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花的构造,知道番茄花有雌蕊和雄蕊,黄瓜花有雌花和雄花。2知道番茄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学习区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3认识到花为植物繁殖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观察番茄花和黄瓜花的结构。2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并尝试给黄瓜花人工辅助授粉。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花的组成结构。2乐于尝试对自己种植的黄瓜进行人工授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花是植物的一个重要部分,要爱护花朵。【教学重点】认识花的结构。【教学难点】观察番茄花和黄瓜花结构。【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开花的番茄、黄瓜两种植物,放大镜、镊子、实验记录单
28、。【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我们栽种的番茄和黄瓜现在开花了。通过我们的认真观察和学习,同学们对植物的根、茎、叶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花的秘密。(出示番茄花)这是一朵番茄花,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来观察一下番茄花。2师:现在就先请同学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来观察番茄花吧!小组合作通过多种方法观察番茄的花并交流。3师:哪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的收获?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并集体总结归纳番茄花的形状、颜色、气味、花瓣等内容。4师:刚才我们简单地观察了番茄花,如果还想更加细致地了解番茄花的构造,应该怎样来研究呢?同学们
29、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5 同学们认为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去观察番茄花呢?观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发言,师引导得出:由外向内的顺序,注意不能破坏花等。6师:让我们做个“小小科学家”,一起观察番茄花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番茄花,对番茄花先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引入新课二、探究活动(一)、认识番茄花和黄瓜花的结构及功能活动一:观察番茄花1师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猜想各部分的特点及作用,并适时交流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观察方法指导总结: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用镊子逐一轻轻夹取各个部分的基部,摘下花的各个部分,防止将某一部分破坏,取下来的各个部分要按照一定顺序分类摆放,观察每部分结构的形态、颜色及数
30、量等。总结番茄花的构造填写记录单:萼片(保护未开放的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和雌蕊。2重点观察雌蕊和雄蕊。师:雌蕊和雄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让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多种方法,或者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们,看有什么更多的发现,并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小组成员通过放大镜看、有手摸一摸等方法观察并交流。3. 师: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生发言,集体总结发现(如数量、大小、形状等)。4师:雌蕊和雄蕊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总结:雌蕊和雄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5总结观察发现和收获。;精品教育资料文库。番茄花的构造及功能:萼片保护未开放的
31、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边总结边板书。6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番茄花,你还知道哪些花和番茄花是一样的结构吗?生讨论回答。7师:那我们栽种的黄瓜花和番茄花是一样的构造吗?现在我们接着研究黄瓜花。同学们先简单观察黄瓜花,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并发言,引导得出:黄瓜花和番茄花不一样。黄瓜有两种不同的花,一种后面有个“未来的小黄瓜”,一种没有。8师:两种不一样的黄瓜花分别是怎样的构造呢?让我们用观察番茄花同样的方法观察黄瓜花,看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并进行动手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番茄花的构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活动二:观察
32、黄瓜花1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观察两朵不一样的黄瓜花,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番茄花的不同之处。各组派代表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将同学们的研究结果汇报,并评价和归纳总结。归纳发现:我们发现番茄花和黄瓜花确实不一样,后面有“未来小黄瓜”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另一种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2 师:通过解剖番茄花和黄瓜花,大家有什么发现想说一下吗?归纳总结得出并不是所有的花结构都是一样的,有些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3师:同学们还能找到哪些花像黄瓜花一样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吗?同学们小组内交流,看哪组找的多。学生发言,集体总结举例,并引出完全花、不完全花,及雌花和雄花。4师:现在同学们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
33、小组合作观察一下我们种的黄瓜植株上,辨别哪朵是雌花,哪朵是雄花吧!(课件出示开花的黄瓜图片)小组内合作辨别黄瓜的雄花和雌花。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黄瓜花,发现和番茄花的不同,认识花的多样性,并会实际辨别黄瓜的雌花和雄花,把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二)、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1师:老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黄瓜花的雌蕊和雄蕊不在同一朵花上,怎么完成传粉结出黄瓜的呢?生: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蜜蜂传粉,风来传粉等等2.师:对于植物的传粉方式,同学们知道很多,接下来我来通过视频一起来看一下吧,观看过视频后,请同学来说一下植物是怎样传粉的,传粉方式有哪些?(播放视频)3.师:观看过视频后请同学来说一下植物是怎样传粉
34、的?引导学生汇报什么是传粉、明确雌蕊和雄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产生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4.师:你们知道花粉还可以怎样传播?生:蜜蜂帮忙传递花粉,像西红柿的花可以自花传粉。5师:小结我们了解到神奇的植物们各有各的方法完成传粉的过程,有利用昆虫传粉的虫媒花;能自己传粉的番茄花,还有利用风来传粉的风媒花。师:只有传粉后的植物才能结出果实,也只有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才能完成传粉这一过程。可是在自然状态下,有些植物可能出现传粉不足的问题,这时人们常常会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人工授粉。6师:如何给黄瓜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呢?是的,将雄花的花粉用毛笔粘
35、在雌花的雌蕊上。如果只开了雄花,雌花还没开放时,我们就需要留下雄花,用塑料袋封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保存,待到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一种植物的传份方式,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花粉的传播形式是有很多种的。三、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植物的花了解了那些知识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花,可以分成萼片、花瓣、雌蕊、雄蕊四部分,雌蕊和雄蕊是花的重要的繁殖器官。其中四部分都有的花,是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是不完全花。我们还了解了花的传粉方式有两大类,自然传粉和人工传粉,其中自然传粉有风媒花、虫媒花和自花传粉三种方式。由此可见
36、,花对于植物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爱护花朵。四、巩固练习师:这节课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吧!(课件出示习题)生完成测试。五、拓展:为黄瓜进行辅助人工授粉,实践人工授粉的方法我们今天学会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课后大家可以把学会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用学过的方法给你种的黄瓜人工授粉,看一看谁的黄瓜结的果实最多!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给花传粉这个过程中,体会植物开花结果的中间历程。【板书设计】3.植物开花了花的结构雌蕊 雄蕊花瓣 萼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植物结果了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很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节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做交流。通过交流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人数果实的构造,懂得辨认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试题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营口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力学与结构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杉达学院《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税务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外贸业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吕梁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架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德师范学院《信号与系统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尼龙防护网施工方案
- 有机物污染化学教学课件
- 基于AI技术的产品设计思路与实战
- 分子生物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科技大学
- 【MOOC】国际交流学术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学校帮扶总结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精研】《千里江山图》高考真题说题课件
- 国药控股采购合同范例
- 《基于SIP协议的IP呼叫中心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 【工程法规】王欣 教材精讲班课件 41-第7章-7.1-工程建设标准
-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