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XXX县“美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美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近期,我们就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现状分析我县国土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85%以上是深山区,库区。2011年,全县人口49.2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2.1万人,占总人口的85.5%;行政村183个,比2000年减少253个,自然村2202个;社区居委会9个,比2000年增加2个;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4.86平方公里,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41.9%。从村
2、庄规模上看,人口1000人以下的小型村庄为9个,占4.92%;人口在10003000人的中型村庄为128个,占69.95%;人口3000人以上的较大村庄为46个,占25.13%。从文化传统上看,有一定历史及文化传统的古村落有24个,占12.5%;后期移民产生的村庄有28个,占14.6%。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新安江干流两岸的村庄有24个,占13%;新安江支流沿岸村庄127个,占70%;高山村庄32个,占17%;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40个,占20.8%;存在切坡建房现象的村庄152个,占79.2%。从交通条件看,省道途经村庄28个,占14.6%;县乡道通达村庄58个,占30.2%;有“村村通”公路
3、的村庄93个,占48.4%。从成长性方面看,人口逐年增长,经济活力日益增强的成长型村庄,主要集中在县城规划区、中心镇所在地,约占全县的30%;人口相对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的再生型村庄,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特色经济明显的区域,约占40%;人口逐年减少、经济活力下降的村庄,大多是边远山区,增收潜力不足,约占30%。根据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综合来看,发展基础好、经济实力强、村镇面貌优,具备建设“美好乡村”条件的村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郊型。如徽城镇新路村、古关村、北关村,富堨镇徐村,桂林镇连川村,等等。(2)景区景点型。如徽城镇渔梁村,郑村镇棠樾村,深渡镇漳潭村、绵潭村,雄村乡雄村,金川乡金
4、川村(搁船尖),等等。(3)特色经济型。如雄村乡卖花渔村、富岱村,桂林镇宋村,三阳乡慈坑村,璜田乡蜈蚣岭村,杞梓里镇英坑村。(4)交通便利型。如桂林镇吴川村、山边村,徽城镇南源口村,北岸镇呈村降村、大阜村,霞坑镇霞坑村、河政村,杞梓里镇苏村,王村镇王村,深渡镇定潭村,武阳乡武阳村,等等。(5)徽州古村落。如郑村镇棠樾村、郑村,北岸镇瞻淇村,许村镇许村,霞坑镇洪琴、鸿飞,昌溪乡昌溪村,等等。二、近年来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成就及存在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三化同步”,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
5、现在:“一个加快”。即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60个村达到市级新农村建设“十有”标准,30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两个改善”。一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累计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800多个,改造提升县乡道路106.3公里,延伸“村村通”公路757.5公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8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26所。二是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累计投入17.3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校安工程”项目13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83处,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8%、新农保参保率达90%以上。“三个加强”。一是产业基础得到加强。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2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7749
6、元,是2005年的2.6倍。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7户、产值41.6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350家。二是建设合力得到加强。争取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整合各级涉农资金7亿余元,完成新农村建设投入11.4亿元。三是民主管理得到加强。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健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新农村建设中,比较成功的村庄采取的典型做法主要有:(1)融入中心城区,拓展发展空间。县城规划区及周边区域,如徽城镇旸村、北关村,富堨镇徐村,桂林镇吴川村,通过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借助城区交通网络、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延伸,共享城区优势公共资源。(2)发展乡村旅游,改善村
7、庄面貌。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在景区开发和环境整治中,改善村庄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如霞坑镇石潭,以发展油菜花摄影游为契机,改造了霞坑至石潭公路,增设上山道路错车道,新开湖山至北山岭循环通道,建成多处停车场,在满足旅游接待的同时,方便了当地居民。(3)培育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通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如卖花渔村盆景、富岱杨梅、宋村葡萄、慈坑山核桃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当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景观,提升了村庄知名度,带动了村民致富,达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4)推进移民安置,改善居住条件。结合地质灾害移民、库区移民、
8、生态移民,推进高山群众向山下转移,危险区居民向安全地带转移。如金川乡皂汰、霞坑镇湖山等地质灾害点,通过实施整体搬迁,建设安置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并通过旧村复垦,置换了部分用地指标,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5)开展村镇整治,提升整体风貌。大力实施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对交通干道和新安江沿线房屋外立面进行改徽,对村中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今年来,在徽杭高速沿线和新安江沿岸共完成改徽2537幢,三阳乡三阳村、徽城镇南源口村等地通过整治,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我县美好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生产要素匮乏。人均仅三分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外出务工人员多达
9、11万人,农业从业人员不足,且文化程度偏低,新技术新品种难以大规模推广,农村空心化、农民老年化趋势日显。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村镇规划滞后,村庄建设仍处于无序状态,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地方财力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尚有104个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在1万元以下,占全县的54%;农业科技投入不足,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四是群众观念落后。农民依赖心理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村民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3、 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想法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
10、“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一脉相承,要把美好乡村建设与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百村千幢”、百佳摄影点、百个亮点、旅游专业村、优质生态村、绿色质量提升、新农村建设示范世行贷款、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关键区域控制等相关部署紧密结合,形成统筹推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2013年启动第一批23个示范点建设,2016年前完成50%以上的中心村建设,2020年力争完成90%以上,2030年实现中心村全覆盖。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抢抓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一轮
11、扶贫开发深入推进的有利时机,着重解决好农村供排水、供电、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治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结合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着力抓好控违拆违、改徽建徽、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整体形象。以新农村建设示范世行贷款项目实施为契机,选择一批中心村,按照省美好乡村“11+4”建设模式,建设以村支部、村委会为核心,集便民服务、综治维稳、文体活动、就业培训、卫生服务、计生服务、农家超市、党员电教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
12、建设,实施好基本医疗服务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工程,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推进产业富民,壮大集体经济。借助良好的农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做好产业富民文章。推进规模化生产,扎实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围绕茶叶、贡菊、茧丝绸、果品、特色养殖、花卉油茶、木竹、农业休闲旅游等八大产业,在基地建设、产业链条延伸、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品牌化运作,按照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品牌与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工作的意见,及时兑付奖补资金,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倡导专业化营销,对全县350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在提升
13、品牌形象、扩大营销网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挖掘村级集体“三资”潜力,加快盘活集体闲置和低效利用资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宅基地整治和零星自然村搬迁。引导村级组织依托资源和土地,发展委托加工、来料加工等小型企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动员,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自身在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美好乡村建设中来。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引导农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村庄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在资金筹措中,一要积极争取。抢抓国家、省大力支持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特别是省里明确未来5年每年统
14、筹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各部门认真排查摸底,精心谋划编报项目,加强跟踪对接,确保早日落实。二要强化整合。由财政部门牵头,围绕美好乡村建设目标,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庄整治和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向中心村集中投放,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三要积极筹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集体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等抵押贷款,加大对美好乡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农民通过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的方式,开展农村公益性建设。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以投资、认购等方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四是合理规划布局,分类有序推进。将科学规划作
15、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前置工作。顺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加快完善村庄布点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并与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相互衔接。针对不同村庄类型,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合力推进。(1)徽州古村落,要结合“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在保护古村风貌的同时,尽可能挖掘其旅游价值,使其发挥经济效益;(2)优质生态村,要通过生态涵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式,着力保护好青山绿水,使其彰显田园风光;(3)旅游专业村,可结合市乡村旅游专业村打造、“百佳”摄影点建设,加大旅游宣传营销,积极发展土特产销售、农家乐等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4)新型安置村,要通过旧村搬迁、土地复垦、新村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5)综合提升村,在60个市级“十有”新农村示范村中挑选35个进行再打造、再整治,再提升,力争进入省级、国家级示范村行列;(6)扶贫示范村,在历年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中,选择12个,进一步整合资金,将其打造成扶贫开发示范村。五是加强基层组织,优化人才队伍。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年”、“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人员招聘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
- 解析卷-公务员考试《常识》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所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招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伊利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4年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招聘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基础强化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筷子兄弟小苹果电声乐队总谱
- 踝关节镜技术PPT
- 妊娠合并心脏病及课件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激励制度(包含募资奖励、投成奖励、退出奖励等)
-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
- 机械优化设计完整版PPT课件.ppt
- 双溪课程评量表
- 肠系膜静脉血栓(MVT)的CT表现PPT医学课件
- 建筑施工现场常用机械设备用电功率表
- PHC预应力管桩-图集(共31页)
- 10kV电力电缆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评分参考标准(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