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分析_第1页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分析_第2页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综合治疗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分离粘连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术后将患者的宫腔大小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型号大小合适的宫内节育器,并且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生产厂家:DELPHAR

2、M Lille S.A.S,国药准字J20120009,规格1 mg)口服,6 mg/d,连续治疗11 d后,再采用孕激素联合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束治疗后,待月经干净37 d,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将宫内节育器取出,对于不存在粘连的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对于出现粘连的患者,再次对粘连进行分离。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运用综合治疗:对于经期患者,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前3 d常规擦洗阴道,术前30 min,采用80 mg间苯三酚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使宫颈松弛,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后,在B超的引导下,运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双极

3、电切镜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将3 mL透明质酸钠注入宫腔内,术后立刻将气囊导管放置在宫腔内,注入47 mL水,压迫止血,46 h后取出,并且将气囊导管取出后,立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同时给予患者戊酸雌二醇口服,6 mg/d,连续治疗11 d后,再运用孕激素联合治疗,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束治疗后,待月经干净37 d,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出宫内节育器,对于不存在宫腔粘连的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对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患者,可以运用微型剪或者镜体对粘连进行钝性分离,术后再给予患者雌孕激素+透明质酸钠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

4、直到恢复正常宫腔形态,没有形成新的粘连。1.3 判定标准1.3.1 宫腔形态 (1)痊愈:治疗后,宫腔恢复正常形态,且可见双侧输卵管;(2)有效:宫腔形态轻度异常,与术前相比,粘连范围明显缩小,且可见双侧或者单侧输卵管;(3)无效:宫腔形态没有出现明显变化【4】。1.3.2 月经改善 (1)正常:月经完全恢复正常;(2)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月经改善明显;(3)无效:月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5】。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5、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092,P0.05),见表1。2.2 两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月经改善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652,P0.05),见表2。2.3 两组分离粘连次数比较 观察组分离粘连次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6.113,P0.05),见表3。2.4 两组妊娠率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25例妊娠,妊娠率为46.30%,对照组5例妊娠,妊娠率为9.2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宫腔粘连是流产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

6、是诱发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当前临床上在对宫腔粘连进行治疗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可以使宫腔粘连明显分离,但是术后依然容易发生再粘连,不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率的明显上升,宫腔粘连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诱发宫腔粘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感染和宫腔创伤等,并且所有诱发子宫内膜感染或者损伤的因素均容易导致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临床上治疗宫腔粘连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主要为恢复宫腔正常形态、改善分娩结局及妊娠。再粘连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

7、质量,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粘连时,相比较药物+宫内放置节育器而言,综合疗法具有诸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作为双糖结构的一种天然直链多糖,在骨关节、甲状腺、直肠肿瘤及乳腺等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运用,能够避免术后再粘连。有研究发现,透明质酸钠运用在宫腹腔镜术后,可以使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减少,尤其是能够预防输卵管伞端粘连,并且还能降低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2)球囊导管:术后将球囊导尿管留置在宫腔内形成水囊,使宫腔容积缩

8、小,然后将透明质酸钠注入,一方面可以对创面产生压迫作用,使透明质酸钠紧密结合宫腔创面,另一方面还能充分止血,避免发生粘连;(3)宫内放置节育器具有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还能预防术后粘连;(4)药物治疗:连续运用大剂量雌激素可以对子宫内膜增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进行抑制,使子宫内膜维持在增殖期,雌激素(ER)处于较高水平,有助于子宫内膜增长,从而避免术后出现再次粘连。此外,运用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查,一方面可以对宫腔内的各种粘连进行直观清晰地观察并分离,使残留子宫内膜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还能避免使用电切镜对宫颈进行扩张而诱发宫颈机能不全,并且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正常。在

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妊娠率为4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月经改善率均较高,说明综合治疗运用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中效果显著,这一结果与文献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对粘连患者综合治疗,一方面可以预防再粘连,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恢复宫腔形态,提高妊娠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高娟.综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41-1742.【2】常亚杰,张祖威,陈玉清.中重度宫腔粘连电切术后辅以人工周期治疗临床疗效观察.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15(9):104-108.【3】徐芳,沈晓露,郑园园,等.影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综合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1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