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单元评价检测(四)(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4聊城学业考)聊城市属冬小麦主产区,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多次进行灌溉,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果实的生长发育【解析】选C。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2.(2014福州学业考)“大树底下好乘凉”,之所以凉快是因为水蒸气从气孔散失并带走热量,这源于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大树底下之所以凉快是因为水蒸气从气孔散失并

2、带走热量,这源于植物的蒸腾作用。3.(2014烟台学业考)下面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实验设置的理解。图A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C是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图D是检验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4.(2013广州学业考)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B.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C.根尖伸长区内的导管对于叶的蒸腾作用有促进作用D.由于夜晚气温比白天低,植物停止进行蒸腾作用【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有关知识。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睡莲等水生植物除外

3、),植物体内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它对蒸腾作用没有促进作用。植物体无论白天黑夜都进行蒸腾作用,只是晚上相对白天弱些。植物的蒸腾作用是通过气孔进行的,而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从而影响蒸腾作用。aa【拓展归纳】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都会影响蒸腾作用。(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从而影响蒸腾作用。(2)温度:温度影响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从而影响蒸腾作用。(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大影响水蒸气的散失,从而影响蒸腾作用,反之,蒸腾作用加快。(4)空气流动:有风时,水蒸气散失快,蒸腾作用旺盛;无风时,水蒸气散失慢,蒸腾作用慢。5.下图

4、所示的实验装置能用于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水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光需要叶绿体释放氧气产生淀粉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实验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对绿叶部分遮光,可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遮光后进行的照光、脱色、漂洗、加碘、观察是否变蓝可判断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6.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A.水分B.光C.无机盐D.空气【解析】选B。本题借对照实验考查叶绿素的形成。题干是一组以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变量引起的,所以

5、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光。【互动探究】上题中,如果要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水,如何设计实验?提示:将植物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再选择一个叶片,从叶片中部横向切断叶脉,则叶片上部不能得到水分。然后,照光、脱色、漂洗、碘液处理,观察、比较叶片上部和下部颜色的变化。7.将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光,再经光照、脱色及碘液处理,结果叶片边缘与遮光部分不变蓝,叶片绿色部分的未遮光部分变蓝,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淀粉C.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片的绿色部分aaD.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变量,叶片的

6、边缘为白色,没有叶绿体,与绿色部分作对照,变量是叶绿体;叶片绿色部分的遮光部分与未遮光部分作对照,变量是光。【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在实验中,经过处理后,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且有淀粉生成,银边天竺葵只有绿色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不能得出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的结论。8.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是()A.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B.由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C.由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D.由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解析】选A。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造和运输。筛管能将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植株

7、的各部分。甘蔗很甜,是因为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由叶制造的糖(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来的。9.玉米田里的白化苗,在长出几片叶片时就会死亡。原因最可能是()A.胚根没有发育成根而死亡B.其根发育不良,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其叶肉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其茎发育不良,软弱易倒伏,且输导能力差【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玉米白化苗中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玉米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尽后,无法产生新的有机物,因此玉米白化苗在长出几片叶片时就会死亡。10.将等量的金鱼藻分别放入盛有凉开水的甲烧杯和盛有池塘水的乙烧杯中,在阳光照射下,将会看到()A.两烧杯中的金

8、鱼藻冒出的气泡一样多B.乙烧杯中的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多C.甲烧杯中的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多D.两烧杯中的金鱼藻都没有冒出气泡【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分析能力。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凉开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池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乙烧杯中的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多。【拓展归纳】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思考aa(1)有没有光照。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有没有叶绿体或叶绿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能够捕获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没有叶绿体或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有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9、用的原料,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有没有水。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没有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如果把叶脉横向切断,叶片上部的叶肉细胞得不到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1.(2014昆明学业考)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A.氧气来源B.食物来源C.能量来源D.构建自身的材料【解析】选A。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成植物体的自身,另外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把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

10、量来源。12.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A.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B.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C.利于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D.利于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在蔬菜、瓜果和农作物栽培中,让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蔬菜、瓜果和作物的产量。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主要是为了让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13.有些植物如桃树、杏树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长出,开花时期植株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A.春天

11、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B.春天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C.花瓣利用太阳能进行的光合作用D.上一年储存在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解析】选D。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叶,在叶子还没长出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比较弱,制造有机物比较少,冬天温度较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消耗较少,春天时,上一年储存的有机物没有被消耗尽,可以继续供植物体利用。14.(2014云南学业考)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aa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呼吸

12、作用的应用。践踏草坪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氧气含量就减少,因此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植物体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体的死亡。15.(2014济宁学业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B.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C.二氧化碳和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但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的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茎等。16.(2014泰

13、安学业考)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晚上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会上升,而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总含量会逐渐减少。17.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

14、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在图中,吸收二氧化碳为坐标原点以上,释放二氧化碳为坐标原点以下。(2)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所学知识与图形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由图可知,在a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也就是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b点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

15、等,是一个动态平衡;除a点外都进行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植物还是进行光合作用,只是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18.下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和条件,明确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在该实验中的作

16、用。【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通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乙检验通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吸净,丁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丙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装置丙不遮光,绿色植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会产生氧气,原因是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aa19.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环境进一步恶化,各种污染事件频发,阴霾天气不断增多,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已成了迫在眉睫的主题。下列关于阴霾天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动车辆尾气排放与阴霾天气无关B.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增加阴霾天气的发生C.阴霾天气与城市扬尘有关D.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阴霾天气的发生【

17、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城市机动车辆过多,排出大量尾气会增加阴霾天气发生次数,城市建筑扬尘也会增加阴霾天气发生的次数,森林有吸收尘埃的作用,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被大量砍伐,从而增加阴霾天气发生的次数。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尘埃,从而减少阴霾天气的发生次数。20.(2014郴州学业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会导致温室效应B.能维持碳-氧平衡C.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解析】选A。本题考查绿色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能够降低

18、温室效应,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增加降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变式训练】(2014安徽学业考)有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D.防风固沙、消除噪音【解析】选B。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但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还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同时绿色

19、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aa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21.(6分)下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问题:(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_装置。(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装置。(3)通过上述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可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大气的湿度。(4)若C装置中,锥形瓶内的水滴有红

20、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可发现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_;红墨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_。【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1)B装置中,花盆土壤中的水分在阳光下可以通过蒸发进入塑料袋内,因此不能说明塑料袋内的水珠是蒸腾作用形成的还是土壤蒸发的;A装置由于在植物的茎处扎紧,花盆土壤蒸发的水分不能进入塑料袋内,因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只能是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形成的。(2)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而C、D两个装置中,C的叶多,D没有叶,因此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C。(3)由以上现象可以得出: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

21、,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4)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的。因此枝条纵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木质部(或导管),红墨水在该部位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答案:(1)A(2)C(3)叶提高(或增加)(4)木质部(或导管)自下而上【知识拓展】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1)大气湿度:大气湿度越大,气孔张开程度越小;反之气孔张开程度越大。aa(2)光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的增强,气孔张开程度增大,但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气孔张开程度减小。(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气孔张开程度增大,30左右达到最大,35以上时气孔张开程度变小。22.(12分)

22、(2014龙东学业考)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如下:先将天竺葵进行黑暗处理,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移到光下照射后,用酒精脱色,取出叶片漂洗,滴加碘液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_,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2)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后,叶子变成黄白色,酒精的颜色会变为_色。(3)用清水漂洗后,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_部分(填“见光”或“不见光”)变成蓝色。(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能制造有机物,同时吸收大气中的_,释放_,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该实验的方法步骤:

23、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1)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比较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说明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2)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酒精的颜色会变为绿色。(3)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后所看到的现象是: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

24、机物,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答案:(1)光淀粉(2)绿(3)见光(4)二氧化碳(或CO2)氧气(或O2)23.(14分)(2014威海学业考)下面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aa(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须预先经过的处理是_。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_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3)综合

25、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_;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1)实验一中,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作用,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2)在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先把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把叶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避免了叶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这样甲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脱色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甲乙两装置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根据现象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3)由实验一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

26、合作用释放氧气,由实验二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可见,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平衡有重要作用。由实验二可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光合作用,使农作物提高产量。答案:(1)卫生香复燃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暗处理(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乙二氧化碳(3)维持碳氧平衡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式训练】(2014连云港学业考)从17世纪上半叶开始,科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合作用探究的步伐,设计了很多经典实验,下图中的甲图是萨克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乙图是恩吉尔曼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a(1)萨克斯的实验最终证明了绿叶在光下制造_。

27、(2)恩吉尔曼在黑暗条件下用水绵与好氧细菌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在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发现好氧细菌聚集在叶绿体上被光束照射的部位。他得出的结论是_。(3)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构成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的_平衡。(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因有很多如光照强弱、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肥料等。请你为温室蔬菜早熟增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写出一条建议即可):_ _。【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实验。(1)萨克斯的实验中,如果叶片光照几小时后,取下黑纸片,脱色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绿叶在光下制

28、造了淀粉。(2)恩吉尔曼的实验中,好氧细菌聚集在叶绿体上被光束照到的部位,说明该部位有氧气,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有氧气。(3)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答案:(1)淀粉(有机物)(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等合理答案也可得分)(3)碳氧(或二氧化碳氧气)(4)增加人工光照、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使用农家肥、遇到阴雨天适当降温、合理密植等(答出一条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4.(10分)(2014郴州学业考)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分别装有萌发种子和植物幼苗。请分析回答问题:(1)向甲中滴适量清水,使种子保持湿润,种子的

29、呼吸作用会_(填“增强”或“减弱”),产生水和较多的_气体,此时乙中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_(填“增强”或“减弱”)。aa(2)光合作用的过程,用一个式子表示,请补充完善下面的式子:二氧化碳+水_(储存能量)+_。【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向甲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后,种子开始萌发;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呼吸作用加强,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乙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因而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幼苗释放的氧气增多。(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答案:(1)增强二氧化碳(CO2)增强(2)有机物氧气(O2)25.(8分)(2014泸州学业考改编)下图是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