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安全评价_第1页
污水厂安全评价_第2页
污水厂安全评价_第3页
污水厂安全评价_第4页
污水厂安全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污水处理厂安全评价报告报告编辑人:郭浩浩系别: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班级:工业环保与安全学号:编制时间:2013.09.25前言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污水处理厂是结合学校远近期规划建设的高起点规划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作为校区湖泊、水工试验及绿化灌溉水系工程的主要水源。另外,污水处理厂还担任学校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文水资源等多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污水处理厂占地约10亩是担任学院生活、餐厅等方面的污水处理工作。日处理量约8003m.污水处理厂地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西北方向,毗邻学院大道,西邻学院运动场,北临学校梨园,南临学生实训楼。污水处理厂肩负治理学院15000多人产生

2、各种废水的重担,是学院的重要建筑。由于污水处理危险性不同于危险化学品,属于低危行业。项目中最明显的危险在于氯气的使用、检修与储存过程中的泄漏,潜在危害因素和危害性较大,整个工艺过程中废水的排出对地下水体、河流水域、农田灌溉及水生物或水域植被均有较大影响。污水的臭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污泥的沉积和处理对环境和土壤也同样造成影响。污水、污泥除产生臭气外还滋生大量的细菌、放线菌、病毒、寄生虫、原生动物、轮虫和真菌,这些微生物中相当一部分是致病细菌,他们对人类可导致多种疾病,同时对很多动物也会产生致病因素。在对该系统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时,我们针对系统中固有的危险、危害因素做出了

3、较为详细的辨识与分析,并提出了有利于减少或降低危害的安全补偿措施。 目录一、概述41.1自然概况41.2评价对象41.3地理位置41.4相关法律法规51.4.1国家法律、法规51.4.2相关技术标准6二、污水处理厂简介:7三、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73.1.1评价方法简介73.1.2评价方法的选择83.2安全评价程序83.3评价单元的划分9四、定性定量评价94.1安全评价表94.1.1安全评价表依据9五、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175.1电气安全保系统175.2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185.2.1污水的危险、有害因素185.2.2噪声危害215.2.3臭气的危险、有害因素225.2.4其他危险、

4、有害物质225.3医疗设施235.4构筑物防腐设施235.4.1管件防腐设施235.5评价结论23六、 预先危险性评价236.1方法概述236.1.1分析步骤246.1.2危险性等级246.1.3 评价内容256.1.4预先危险性分析256.1.5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小结286.2事故树分析286.2.1 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基础理论知识)296.2.2实验室火灾事故树分析296.2.3 结论36七、评价结论36一、概述1.1自然概况实验楼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学院西北方向,靠近宋代古城墙遗址,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

5、和日丽。全年平均气温15.8,高温极值42.9,低温极值零下16。年平均降水量568.9毫米,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少,夏季集中。全年大风日数较多,8级以上大风日数57天。冬季多雾、夏季8-9月份容易发生强降雨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大雾、强降雨等。1.2评价对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污水处理厂1.3地理位置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污水处理厂位于开封市东京大道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坐落于学校西北角,毗邻学院大道,西临学院运动场,北临学校梨园,南临学生实训,周围环境优雅,无人员密集区。地理位置图如下:污水处理厂1.4相关法律法规1.4.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

6、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6)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9)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30号)1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11)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1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监局锅发1999

7、54号)1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19918号)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1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1.4.2相关技术标准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7)建筑物防

8、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11984-89)11)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89)12)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13)安全标志(GB2894-1996)14)安全色(GB2893-2001)15)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16)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1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4-93)1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94)19

9、)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2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1)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版)二、污水处理厂简介:污水处理厂是面向学校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文水资源等多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一起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拥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真空冷冻干燥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和能够满足“教、学、练、做”的成套常规仪器。一层是维护人员的休息室,二层是学院的实验室和讲课室。该污水处理厂建立以来,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在实验室条件改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二层注重实验教学研

10、究,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三、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3.1.1评价方法简介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及其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不同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的评价方法。按其特性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定量安全评价和综合安全评价。(1)、定性安全评价定性安全评价是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上、管理上、教育上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11、。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SCL)”、“危险度评价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性可操作研究(HAZOP)”、“如果怎么办(Whatif)”、“人的失误(HE)分析”等分析评价方法。(2)、定量安全评价定量安全评价是根据统计数据、检测数据、同类和类似系统的数据资料,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以可靠性、安全性、卫生性为基础,先查明系统中的隐患并求出其损失率、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然后再以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进行比较、量化。常用的方法有:“事故树分析(FAT)”、“事件树分析(E

12、TA)”、“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格雷厄姆金尼”、“机械工厂固有危险性评价方法”、“原因结果(CC)分析法”等。以物质系数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的危险度分级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部的“ICI/Mond火灾、爆炸、毒性指标法”、日本劳动省的“六段法”、“单元危险指数快速排序法”等。(3)、综合性安全评价综合性安全评价系指两种以上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的评价。3.1.2评价方法的选择本次安全评价选择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事故树(FTA)。3.2安全评价程序我们依据现场考察及获取的资料,对

13、北院实验楼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辨识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根据其危险、有害程度,按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提出建议补充的安全措施;具体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见图。3.3评价单元的划分第一次到现场调查分析后,结合基础实验中心的特点,将评价对象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是污水处理区、电子计算机机房、实验室、安全教育和防火防中毒,针对各划分单元做调查研究和评价。四、定性定量评价4.1安全评价表2013年10月24日,进入现场观察,主要观察了污水处理区的运行情况,走廊及实验室的消防措施。4.1.1安全评价表依据由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验楼是一座集办公室,教务科,计算机教学

14、实验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大楼,其安全性和危险性涉及多个方面,故根据实际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中国民航学院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等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编制设计了本单元安全检查表。实验室安全检查表序号内容规范条款数据结果备注1各类用房宜集中布置,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且留有发展余地JGJ91-93第3.2.4条2科学实验建筑应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用房等组成。其设计应合理安排各类用房,做到功能

15、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JGJ91-93第4.1.1条x只有实验用房3外门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JGJ91-93第4.1.4.4条门内侧比外侧高约2厘米4实验台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同应具有相应的耐磨、耐腐、耐火、耐高温、防水及易清洗等性能。JGJ91-93第4.6.2.2条5各种公用设施管线及龙头、电源插座及开关等配件,宜与实验台体的公用设施支架或与实验台体靠近的独立公用设施支架或管槽结合在一起JGJ91-93第4.6.2.3条X无水龙头以及类似的设施6科学实验建筑底层的门、窗宜采取安全防盗措施JGJ91-93第5.1.2条X无防盗措施7对限制人员进入的实验区或室应在其明显部位或门上设置

16、警告装置或标志JGJ91-93第5.1.4条8易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伤害等事故的实验室的门宜向疏散方向开启JGJ91-93第5.2.1.3条X门是向内开的实验楼火灾安全检查表序号内容规范条款数据结果备注1锅炉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GB 50045-954.1.2.12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GB 50045-954.1.2.23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GB 50045-954124每个走廊都会有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4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GB 50045-95414一楼有控制室5高层建

17、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GB 50045-95431四周有一圈车道,可以作消防用6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喷水灭火系统GB 50045-955153在走廊底部以及楼梯附近都有灭火装置7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 50045-955154每个楼层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GB 50045-95611两个有三个9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GB 50045-956.1.55.00mX至少有十米10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GB 50045-9571111

18、高层建筑的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应设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GB 50045-957671X机房内没有自动灭火系统13楼梯间应设置应急照明GB 50045-95921114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GB 50045-95923计算机房安全检查表序号内容依据结果备注1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GB50174-93第2.1.1条计算机房在第二层2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GB50174-93第2.2.1条都有3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19、GB50174-93第2.3.4条距离为1.2m4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GB50174-93第2.3.4条距离为1m5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GB50174-93第2.3.4条1.5m6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GB50174-93第4.1.2条2.5m7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GB50174-93第4.1.5条各类管线是暗敷的8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GB50174-93第4.1.4条机房的各

20、类性能都符合要求9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GB50174-93第4.2.1条是单独出口10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GB50174-93第4.3.3条门口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11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GB50174-93第4.4.1条(二)为400mm12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

21、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GB50174-93第4.4.5条X不是双层的13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GB50174-93第5.4.2条X无防漏措施14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GB50174-93第6.1.4条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15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GB50174-93第6.1.5条主机房有专用动力配电箱16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两者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GB50174-93第6.

22、1.13条x没有测试用电源插座17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GB50174-93第6.2.9条x露在外面的管线很乱18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GB50174-93第8.2.1条x没有喷嘴19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GB50174-93第8.2.2条x没有感温探测器20主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GB50174-93第8.3.1条x门不能自动关闭注:表中“”为符合相关标准

23、;“X”为不符合相关标准;“”为部分符合相关标准表21学院运营期污水产源及产量序号产污源性质产量/1生活区生活污水4002餐厅做饭废水1503实训楼和教室污水和实验废水2501、 进出水设计参数学院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主要是校区内的污水,根据进水水质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确定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具体如表22所示表22学院污水处理厂水质及处理要求水质项目常年水质设计指标排放标准回用水质PH5979696.69色度/倍901005030SS/mg/L110140250705BOD/mg/L1051442002010COD/cr/mg/L1852204005020NH3N/mg/L28394050.5细菌

24、总个数/千个/L65707000.20.1TP/mg/L567.320.5总大肠菌个数/个/L20001000102、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及产污环节分析学院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为:生活污水一并汇入集水格栅池,池内设有粗细格栅,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及纤维杂质。集水格栅池内的污水流入调节池,并由提升泵送入污水处理的调节池,然后依次流经A/O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全自动过滤器,最后流到中水池。其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图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产物环节产污环节:隔油器产生油污,固体垃圾;格栅池产生固体垃圾;A/生化池产生有异味的气体;污泥消化池及二沉池产生污泥。日常生活中的固体垃圾,厨余

25、垃圾,废旧电池。提升泵产生噪声等。五、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5.1电气安全保系统电动机装设短路保护和阶地故障保护,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缺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为防止漏电引起火灾,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普通电动机: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缺相保护;潜水式电动机: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缺相保护、温度保护、湿度保护;阀门电动机: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缺相保护、过力矩保护;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法。所有电动机在允许情况下,优先采用直接启动的方式。在不能直接启动的情况下,采用软启动方式。10KV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不分段接线,两路电源一用一备。当一路电源失电时,另一路电源手动投入,两路电源均可带全部

26、负荷工作,并且带电气与机械联锁。防电接地系统设置有避雷针带、引下线,接地装置一律用通常焊接。插座回路、落地式空调回路、电热水器及电热淋浴器回路培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启动做电流一律采用为30mA。所有吊车工字钢轨道(手动及电动)均已接地。5.2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针对污水、污水污泥、臭气,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危险、有害物质等方面进行的。5.2.1污水的危险、有害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砷、镉、铬、铜、铅、汞、钼、镍、硒和锌)和盐类以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过量存

27、在,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及人类健康。过量的氮、磷对水体有较大的危害,如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易在环境中残留,对人、畜等脊椎动物具有相当高的毒性,会抑制胆碱脂酶的作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受到臭气、液体排放物和带菌媒介(昆虫、鸟和啮齿动物等)的影响。污水本身是有气味的,如果控制不当会释放出难闻的气味和其它有害污染物。作业场所通风不畅、气温过高,臭气容易聚集,硫化氢气体、甲烷气体、氨气等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可能造成中毒、窒息,轻者会有头昏、目眩、胸闷等症状。长期接触会导致食欲下降,影响人体机理,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险。污水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多为活性污泥,污泥中包含多种微

28、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群体在污泥的处理和实际利用中起到双重作用,既有利,也有害。污泥中的微生物体可以分类为细菌、放线菌、病毒、寄生虫、原生生物、轮虫和真菌,这些微生物中相当一部分是致病的,例如他们可以导致很多人和动物的疾病。其致病生物和潜在疾病如下表所列:致病生物和潜在疾病表生物疾病传播方式细菌和放线菌大肠菌种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种伤寒沙门氏菌致贺氏菌属碳疽杆菌布鲁氏菌结合真菌钩端螺旋体属耶尔森氏鼠疫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通常是不致病的)梭菌属诺卡氏菌属衣氏放线菌光形弯曲杆菌内部感染、肠炎和痢疾霍乱沙门氏菌病伤寒症致贺氏菌病(杆菌性痢疾)碳疽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细螺旋体病肠胃炎肠胃炎破伤风肺部疾病(诺卡氏

29、菌病)放线菌病(脑膜炎、心内膜炎、生殖传染病)急性肠炎污染的水和食物污染的水和食物食物和水普遍存在于污泥中水存在于污泥中污染的水动物疾病,很少发生在人身上被感染的牛奶和肉存在污泥中存在污泥中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存在污泥中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存在污泥中存在污泥中接触伤口存在污泥中吸入或接触皮肤存在污泥中吸入或接触皮肤存在污泥中污染的水和食物存在污泥中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疾病病毒柯萨基病毒、埃克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肠道疾病轮状病毒,萼状病毒小儿麻痹症甲型肝炎轻度感染、脑膜炎、婴幼儿腹泻、心脏病和结膜炎呼吸道疾病、流感、伤风、支气管疾病和腹泻病毒性胃肠炎存在污泥中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治愈疾病

30、存在污泥中呼吸和饮水存在污泥中、呼吸和饮水存在污泥中呼吸和饮水生 物疾 病传播方式原生动物痢疾内变形虫肠兰伯氏鞭毛虫隐孢子虫肠袋大肠杆虫贝氏等孢子球虫变形虫性痢疾慢性痢疾胃肠炎痢疾孢子球虫病出现在未经处理就做肥料的污泥中,对消毒有抵抗作用消毒处理不能破坏细胞囊,存在于污泥中存在于污泥中存在于污泥中活菌细胞囊的分解寄生虫和线虫人蛔虫和猪蛔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蛲虫鞭虫牛肉绦虫猫、狗、牛及猪的绦虫各种吸虫蛔虫病(人的肠道蛔虫)腹部疼痛、消化紊乱、发烧和胸部疼痛钩虫病、十二指肠疼和消化紊乱蛲虫病鞭毛虫十二指肠疼、腹泻十二指肠疼、紊乱绦虫传染人类肠、肺和肝吸虫食入了带有虫卵的食物或饮用水出现在干污泥

31、和湿污泥,蠕虫最常见摄入虫卵存在于污泥中摄入虫卵药物很容易治愈存在于污泥中存在于污泥中摄入虫卵摄入虫卵存在于污泥中真菌烟曲霉病毒病和肺传染摄入孢子存在于污泥和堆肥材料中,最为普遍且最严重的是真菌传染白色念珠菌粗球孢子菌芽生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念珠菌病(感染肺部、皮肤和肠道)肺部感染芽生菌病(肺部感染)新型隐球菌病(肺部感染)孢子丝病菌摄入孢子摄入孢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污泥中生长着大量的真菌摄入孢子摄入孢子破坏的皮肤接触倘若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和排放,会给周围带来严重的恶臭污染,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同时造成占地面积扩大,并且由于风吹雨淋,极可能造成地面水、地下水的二次污染。污泥

32、运输过程中,污泥的臭气散发可能对沿路的空气造成污染,污泥装载过多,导致污泥散落于路面上,倘若未及时处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遇到下雨天气,被雨水冲失的污泥有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5.2.2噪声危害本评价中所称噪声系指生产性噪声。从广义的角度讲,生产性噪声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们所不需要的一切声音。生产性噪声的主要来源,一是因固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二是气流的起伏运动而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前者如风机、空压机、水泵、动力机械等生产的噪声,后者如气流由排气管喷出形成喷注、高速气流冲击和剪切周围静止空气产生辐射噪声,如压缩空气的声音。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鼓风机、空压机、发动机、泵等设备。噪声的危害

33、,首先是影响人的听力。噪声对人听力危害的程度,轻则感觉耳鸣、听力下降,中则耳聋,重则耳鼓破裂。除了听力受损外,噪声还可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可能使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紧张,从而产生心跳加快、心率不齐、血管痉挛等症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可能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肌无力等症状;另外,噪声对睡眠、视力、内分泌等也有一定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噪声可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和信号,增加误操作的发生,引发其它伤害事故。5.2.3臭气的危险、有害因素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厌氧发酵产生异味气体恶臭。恶臭主要产自粗细格棚、储泥池及污泥堆棚等处。 污泥处理过程中经常受到臭气、一些有

34、害污染物如粉尘(颗粒粉尘)、液体排放物和带菌媒介(昆虫、鸟和啮齿动物等)的影响。污泥本身是有气味的,如果控制不当会释放出难闻的气味和其他有害污染物。微生物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会利用一些元素,如碳、氮以及其他元素,形成新的有机物是放出二氧化碳、水、硫化氢、氨、甲烷和相当数量的中间产物。这些有机化合物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严重的臭味污染物。5.2.4其他危险、有害物质氯气为剧毒性气体,黄绿色具有刺鼻臭味,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一般性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就像在氧气中燃烧一样,一般性易燃气体或蒸汽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如果含有一定浓度的氯气,就会导致人类身体健康受到危害,破坏人体

35、呼吸系统。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液氯作为消毒剂,还有其他氯化铁、聚合硫酸铁等物料,并且废气中含有甲烷和硫化氢等物质。5.3医疗设施污水处理厂未设置医疗设施及机构,一旦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呼叫120救援。5.4构筑物防腐设施粗格棚并及提升汞房、细格棚井及沉淀沙池、ASBR池、储泥池等构筑物内壁高压机械喷涂FCS533-53氰凝防腐涂料6道,具体做法已按厂家要求进行。各构筑物外壁面与土壤接触部分刷冷底子油和热沥青。5.4.1管件防腐设施1)内防腐小口径(管径小于600mm)管道除污泥管外,采用水泥砂浆衬里,其它管道采用IPN互穿网络防腐涂料,2底2油,于膜厚度不小于0.14mm。2

36、)外防腐采用IPN8710互穿网络防腐涂料,特加强级防腐(2布4油),漆膜厚度500微米。3)铁件(管支架、爬梯、钢制构件)5.5评价结论该污水处理厂中能满足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环境要求,电源及管理制度的实施,电气装置的布置、安全通道、安全净距符合要求,安全保护设施设置齐全,基本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只要对尚存的问题认真整改,重视防范人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实验楼基本能实现安全运行。六、 预先危险性评价6.1方法概述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是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之一,又称初步危险性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常常用于项目装置等在开发初期阶

37、段分析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宏观的概略分析,其目的是辩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 其功能主要有:(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3)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4)判定已识别的危险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6.1.1分析步骤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调查了解;2.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和触发事件

38、;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识别转化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5.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果的危险等级;6.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措施。6.1.2危险性等级危险程度可划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 危险程度取值表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I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II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致于造成人员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III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IV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6.1.3 评价内容对北院基础实验中心存在

39、的各种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和事故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的系统分析。6.1.4预先危险性分析对北院基础实验中心进行预先危险性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见下表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危险性预先分析表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事故类别触电危险源及部位用电设备的外露的可导电体,插座、电线危险因素电能 预测事故模式1 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导致人员伤害;2 建筑结构未做到五防一通(即防火.防水,防漏.防雨雪,防小动物和通风良好)3 用电设备外露导电体接地保护缺损,或不符规范,线路绝缘老化, 插座漏电保护失效,人触及带电体;操作和检修过程中接触到带电部位而个人防护设施;4 操作人员触及带电体造成触

40、电伤亡;5 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造成触电事故后果人员伤亡事故后果严重度等级III事故发生概率3防范措施1 在机房内制定完善的电气设备的使用,保管,维修,检验,更新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 严格防护用品和工具的采购,检验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3 设计时应考虑检修电源;4 电子计算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避免电路被损坏;5 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6 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座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7 机房内各类管线应暗敷事故类别机房火灾危险源及部位电路老化,导致电脑着火;危险因素可燃物质预测事故模式1 机房内各类管线隔热散热不良2 有外来火源引燃易燃外套;3 电线质量

41、不好,易老化;4 雷电,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5天气干燥事故后果造成人员伤亡危及其他建筑物,设备严重受损危险等级III 事故发生概率2防范措施1 应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水设施;2 加强管理,杜绝外来火种;3 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培训4 机房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 机房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能自动关闭实验室预先危险性分析表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JGJ91-93 事故类别火灾危险源及部位实验室线路杂乱,易燃性危险因素可燃物质 预测事故模式电线过热;电线隔热散热不良;电线受损;外来火种事故后果电线局部起火后可以迅速蔓延,严重时会引起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后果事故后果严重度等级IV事故发生概率3不大可能的防

42、范措施1、严禁电线长期超负荷运行;2、各实验台间的电线相互隔绝;3、电线防火封堵设计;4、电线接头区域采取防火措施;5、运行中及时清扫电线上积聚的易燃物;6、加强管理,杜绝外来火种;事故类别触电危险源及部位1、电气设备、电动工具金属外壳带电;2、高压线断落地面;3、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4、安全距离不够;5、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不当;危险因素漏电;设备外壳或地面带电预测事故模式1、手及人体其它部位、手持金属物体触及带电体,或因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空气击穿;2、线路的电线质量、安装质量及管理有缺陷;3、室内高温、空气潮湿事故后果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后果严重度等级III危险的 事故发生概率3不大

43、可能的防范措施1、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严格防护用品和工具的采购、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3、实验台设备金属外壳接地(零);4、制定应急预案事故类别其他事故危险源及部位实验室的门是向内开的,危险因素门设计不合理预测事故模式实验室人员相对较多,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人员疏散时可能发生踩踏摔倒事故事故情况拥挤、摔倒、踩踏等事故后果人员伤亡事故后果严重度等级III事故发生概率3不大可能的防范措施对门进行重装6.1.5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小结通过预先性危险性分析可知:本评价项目的日常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着火灾、车辆伤害、线绳勒绊、触电、雷击、物品划伤及高空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经过初步评价,该评价项

44、目中的主要危险如下:(1) 火灾,其危险等级为III级(危险性性的);(2) 触电、雷击、高处坠落,其危险等级为III(危险的);(3) 物品打击、车辆伤害、物品划伤、线绳勒绊,其危险等级为II(临界的)。 考虑本评价项目属于电气设备多,人员比较多,而且从发生的概率及其事故危害来看,火灾和触电危险比较大,而且我们是分成每部分来分析的,故主要将这两种危险性作分析。6.2事故树分析6.2.1 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基础理论知识)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缩写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

45、不能再分解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危险因素一)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逻辑树图形,即事故树。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事故树分析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系统和要分析的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验分析、事故树分析和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确定顶上事件(何时、何地、何类);明确对象系统的边界、分析深度、初始条件、前提条件和不考虑条件,熟悉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工艺、设备、操作、事故等方面的情况和资料)。(2)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3)调查原因事件 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直接原因和各种因素(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环境不良因

46、素)。(4)编制事故树 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往下找出所有原因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为止,按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每个顶上事件相应一株事故树。(5)定性分析 按事故树结构进行简化,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6)定量分析 找出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求出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7)结论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目标值时,从最小割集着手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方案,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消除事故的最佳方案;通过重要度(重要系数)分析确定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从而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具体分析时,要根据分析的目的、人力物力的条件、分析人员的能力

47、选择上述步骤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实施分析、评价。6.2.2实验室火灾事故树分析6.2.2.1 实验室火灾事故树该评价项目人员密度大,可燃物多,电线多,实验室使用电子计算机服务器、各类电子计算机、物理器材等实验仪器和设备较多,安全出口有限,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火灾。就火灾而言,烟气中毒和窒息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烟囱作用的影响,高层建筑火灾烟气纵向蔓延速度很快;而另一方面其安全出口少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针对火灾隐患,从本质安全的角度进行事故树分析(图4-1),以便找出引发火灾的最根本原因,提前预防,强化管理,按时检修,防患于未然,相应的成功树如图(图

48、 4-3)所示。图4-1 实验室火灾事故树将事故树的各个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用字母代替,得到字母化的事故树,如图4-2图4-2 实验室火灾事故树画出事故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找出引发事故的关键因素,从而能更好的预防事故,事故发生的成功树就是预防事故好方法和途径,实验室火灾成功树如下(图4.3)图4-3 实验室火灾成功树6.2.2.2 实验室火灾事故定性定量分析(1)定性分析a)求最小径集通过成功树的最小割集求事故树的最小径集T,=G1,+G2,+G3,=X1,+X2,+X3,+X5,X6,+X4,X11,X12,+X7,X8,X9,X10,X13,X14,X15,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1= X

49、1 ;P2 = X2 ;P3= X3 ;P4= X5,X6;P5= X4,X11,X12;P6= X7,X8,X9,X10,X13,X14,X15。b)结构重要度分析依据结构重要度“四原则”进行分析:由于最小径集中均不含共同元素I(1)= I(2)= I(3) I(5)= I(6) I(4)= I(11)= I(12) I(7)= I(8)= I(9)= I(10)= I(13)= I(14)= I(15)(2)定量分析a)顶事件概率:假设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为0.1,则顶事件概率为:P(T)=1-(1-q1)1-(1-q2)1-(1-q3)1-(1-q5)(1-q6)1-(1-q4)(1-q

50、11)(1-q12)1-(1-q7)(1-q8)(1-q9)(1-q10)(1-q13)(1-q14)(1-q15)=0.1*0.1*0.1*0.19*0.271*0.5217=2.68610-5b)求概率重要度系数:Ig(1)=1-(1-q2)1-(1-q3)1-(1-q5)(1-q6)1-(1-q4)(1-q11)(1-q12)1-(1-q7)(1-q8)(1-q9)(1-q10)(1-q13)(1-q14)(1-q15)=0.1*0.1*0.19*0.271*0.5217=2.68610-4Ig(2)=1-(1-q1)1-(1-q3)1-(1-q5)(1-q6)1-(1-q4)(1-q1

51、1)(1-q12)1-(1-q7)(1-q8)(1-q9)(1-q10)(1-q13)(1-q14)(1-q15)= 0.1*0.1*0.19*0.271*0.5217=2.68610-4Ig(3)=1-(1-q1)1-(1-q2)1-(1-q5)(1-q6)1-(1-q4)(1-q11)(1-q12)1-(1-q7)(1-q8)(1-q9)(1-q10)(1-q13)(1-q14)(1-q15)= 0.1*0.1*0.19*0.271*0.5217=2.68610-4Ig(5)=1-(1-q1)1-(1-q2)1-(1-q3)(1-q6)1-(1-q4)(1-q11)(1-q12)1-(1-q7)(1-q8)(1-q9)(1-q10)(1-q13)(1-q14)(1-q15)=0.1*0.1*0.1*0.9*0.271*0.5217=1.27210-4Ig(6)=1-(1-q1)1-(1-q2)1-(1-q3)(1-q5)1-(1-q4)(1-q11)(1-q12)1-(1-q7)(1-q8)(1-q9)(1-q10)(1-q13)(1-q14)(1-q15) =0.1*0.1*0.1*0.9*0.271*0.5217=1.27210-4Ig(4)=1-(1-q1)1-(1-q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