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_第1页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_第2页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特征码标签:特征码什么是地震(一)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自然灾害之首恶。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造成巨大破坏的仅十几次,且大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地区。地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叫震中;地面上其他地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如何做好防震减灾(二)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

2、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历年地震事例(三)例一:1970年青海共和发生了一个7.0级地震,监狱倒了,

3、幼儿园也倒了。营救人员在清理幼儿园时发现一个阿姨抱着七、八个孩子全都死在那儿,可傍边的桌子下面全都是空的。应该说这个阿姨是个好阿姨,她不是仍下孩子自己跑了。她要保护孩子,结果被掉下的天花板压死了。如果她让孩子们钻到桌子底下,悲剧则可以避免。例二: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波及福建省,在死亡的800多人中,竟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小学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防震减灾常识,在地震面前惊慌失措,竟相奔逃而导致摔倒踩伤或跳楼致残。例三:1996年9月13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闽南地区的漳州做得比较好,地震时是下午三点多钟,学生们正在上课,老师们说,地震了,你们赶紧躲到桌子底下不要动,

4、等到地震停了后,再叫同学们赶紧撤出教室,结果没事。同样这个地震在广东另一个地方,地震时学校使劲地敲钟,上千名学生夺门而出,伤掉将近一千人。这说明地震知识宣传不能小看。地震的种类(四)地震有多种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四种:(一)构造地震: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而发生的地震,即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世界上绝大多数(80%-90%)地震以及所有的强烈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二)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时岩浆的冲击或热应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约占7%左右,一般震级小,破坏面不大。(三)陷落地震:由于土层和岩石顶部崩塌陷落如矿井和溶洞下塌等而引起的地震,约占3%左右,震级很小。地震自救(五)1、当你正在外边时,应该跑到空旷的地方去。2、幸运逃出的人,应该等余震过后再回屋救人,或抢救财物。3、如果被埋压,应该保持体力。当听到外边有人时,应该用力敲击或高声呼救。当你不幸被埋压时,应该尽量向有水的地方转移。如果身边有水和食物,应该尽量节约,争取维持更长的时间。4、不要跳楼逃生1984年南黄海发生地震,南京、扬州一带有近百名学生跳楼逃生,结果大都摔伤了。5、不要拥挤逃生1994年台湾海峡地震,广东沿海地区一些中小学生惊慌外逃,互相挤踩,造成伤亡。6、可以躲到开间小、管道多的房间里去,如厨房或厕所。7、假如正在教室里上课,可以先躲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