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四大酿酒名地_第1页
中国白酒四大酿酒名地_第2页
中国白酒四大酿酒名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白酒四大重要酿酒名地 北京圣雄品牌营销策划机构邹文武 / 文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 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 是属于物质的, 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在传统的 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酒几乎渗透 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因此一切政治、 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中 国的酒, 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 酒紧紧依附于农业, 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粮食生产 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 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 通过发布酒禁或

2、开禁, 来 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因而中国白酒的酿造源远流长,白酒的酿造工艺流传至今。 由于我国从古至今的地理隔离、 南北差异, 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质参差不齐, 造就了白 酒酿造的诸多名地。但是按照历史和遗址可考的,应该是以下四个地方: 茅台镇: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 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国的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茅台镇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 群山环峙, 形势险要, 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 地处 贵州高原西北部, 大类山脉西段北侧, 北靠历史名城遵义, 南临川南。 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 带

3、,现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 。 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 茅习、 遵茅公路汇聚于此, 是连接茅台镇、 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 景区赤水的通道。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 域内白酒业兴盛,当地生产的“茅台酒” ,历史悠久, 18 世纪中叶即有酒坊 20 家。见于文 献记载的“茅台春”与“茅台烧春” 。1915 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 茅台镇誉满全球,到 20 世纪初已跻身世界名酒之林。好酒离不开好山好水, 茅台镇地处大娄山脉的一处低洼地带的马鞍山斜坡上, 地理地貌 独特,为河谷地带,风景秀丽,

4、依山傍水。酒的好坏与水有直接的关系,茅台镇的地层由沉 积岩组成, 为紫红色砾岩、 细砂岩夹红色含砾土岩, 具有良好的渗水性, 地面水和地下水通 过两岸红层渗入赤水河,溶解了红层中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经过层层渗透过滤, 变得纯净澄澈, 清甜可口, 源源不断地渗进赤水河。 赤水河水源从未受到污染, 是酿造酱香 酒的宝贵水源。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小气候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加之平均海拔高度 880 米,年平均气温 16.3 摄氏 度,年日照时数 1400 小时,无霜期 311 天,年降雨量 800 1000 毫米;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酿造

5、、 存贮优质的白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 灿烂的长征文化 ,是茅台酒的故乡。泸州市:中国最著名酒城泸州,古称“江阳” ,别称“酒城” ,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属成都地区。长江和沱江 两江交汇处, 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 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 是中国著 名的酒城。自古川酒名气大, 泸州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凭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泸州就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 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即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全国 33 个 商业

6、都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泸州曾是川南人民行署公署(省级)所在地, 1983 年被国 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泸州是中国著名的酒城, 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名酒的地区, 闻名遐 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均出自于此。白酒年产量从 2000 年以来一直保持在 10 万吨以上, 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酿酒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泸州物华天宝、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糯高粱等粮食作物及甘美的泉水,为酿酒 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 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 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年平

7、均气温17.5 18.0 C,年际之间的变化为 16.818.6 C,高低年间相差值为 1.8 C;泸州市无霜期长在 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 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 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发达的水系,理想的气候环境,形成了 泸州酒酿造的独特工艺, 并不断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 泸酒的酿造技艺经过岁月的锤炼, 已 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特别是作为中国浓香型酒的发源地, 泸州老窖池以四百年的悠久历 史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享“中国第一窖”之美誉。杏花村中华白酒第一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8、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人杜牧的诗句,如今还在我们耳边萦绕,朗朗上口,也不禁勾起了杏花村白酒酿造的起源。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 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最为人乐道。有位仙翁老道,衣着褴褛,三次饮酒,不付分 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阳,自然环境好,交通 很方便。改革以来,汾阳市政府为扩大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使名特酒(汾酒、竹叶 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于四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建设,成效显 著。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独立的汾酒博物馆,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书画作品300

9、0 余幅,并兴建了“酒都碑廊” 。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研究,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 酒需要, 汾州酒坊广载杏树, 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 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 与古汾 酒工艺有关,千百年来从未更易。杏花村地区的古代环境与今日大不相同. 古杏花村位置在郭栅镇北, 其地理区位是符合酿酒卫生的。 酿酒需要清洁的水源, 而古杏花村地区地势北高 南低,地处山前冲积扇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完全吻合酿造条件。据古碑文记载,古井上 有一亭,名申明亭,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 ,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 的水源。如今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国

10、藏汾酒、 青花瓷汾酒、中华汾酒等都已打入国内外市场,成为酒中佳品。2007 年,杏花村汾酒酿造工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 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华名酒第一 村”的品牌发展论坛上,汾阳杏花村被组委会授予了“中华白酒第一村”的称号。徐水县中国北方千年酒乡保定徐水,这里西靠太行山,东临白洋淀。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水质甘美,是酿造优 质白酒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徐水文化底蕴丰厚,古迹遗存众多。传说昔日黄帝在此大宴官兵用的就是此地美酒。 近年来,在南庄头遗址、瀑河遗址、韩家营一区遗址、遂城古城遗址、防陵墓群、大马各庄 汉墓等考古发掘中,先后出土了古代陶器、青铜器、青铜鼎、铜镜、刀币

11、和象牙化石标本等 大量珍贵文物。其中, 1981 年 7月,防陵墓群出土的一对汉代铜马,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 大铜马,堪称汉代文物中的精品, 为研究当时的雕塑艺术及铸造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轩辕黄帝釜山合符示信、 燕士田光义荐荆轲刺秦、 西晋名士刘伶访友张华酒醉三年、 宋将杨 延昭武遂冰城之役,都在这块土地上发生演义,历代传载。其中,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而在商代, 还出现了 “长勺氏” 和“尾勺氏” 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 , 酒文化和文明史密切 相关, 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 中国的文明史, 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 在源远流长的华 夏文明中,利用霉曲糖化发酵的独特酿酒技艺,和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