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_第1页
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_第2页
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_第3页
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_第4页
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作者 :单位: 邮码 : )摘要:汶川地震应急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反映需要从 信息系统平台 ,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应急采购和配送管理 , 应急配送的 多式联运方式 , 第三方物流的参与 , 以及应急物流的知识普及应急预 案演练六个方面进行建立和完善, 才能提高应急配送的效率, 实施有 效的救援。关键词:汶川地震;应急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多式联运引言人类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 境,导致每年地球灾害无数。就地震来说, 20 世纪 100 年间中国共 发生 650 次 6 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死亡近 60 万人,地震死亡居自然 灾害死亡

2、人数之首 1 。2008年 5月 12日14时 28分发生的四川汶 川 8 级强震, 伤亡人数和破坏面积创中国有史以来之最。 中国临时采 取了许多紧急方案应对, 但由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应急物流 管理信息平台缺乏、 应急物质的运输与配送缺乏协调性和计划性, 严 重影响救援工作的有效执行。 中国的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引起 了国家政府、中国物流协会、各级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应急物质的运 输与配送成了救灾工作的首要环节。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的定义及特点(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的定义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 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质、人员、

3、资金的需 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可以分为军事应急物 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非军事应急物流可以细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 流、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主要 针对救灾物资的收集、分类、包装、运输以及救灾物资发放作业 , 整 个救助物流的运输与配送中,都是围绕着灾区的受灾人员。(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的特点1. 需要信息系统平台支持。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 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 这种突发事件通常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 和次序,比如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信息中断、停电停水、道路断 裂、抢救困难等现象。 1999 年土耳其大地震中,由于组织机构的协

4、调指挥不当和信息反馈的滞后 ,延误了救灾的宝贵时间,造成死亡 1.7 万多人、受伤 2.6 万多人的惨剧 2 。好的信息系统平台可以给我们 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 通过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整合,统一组织安 排,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救助, 捐赠的物质按统一的调运渠道运输配 送,同时避免在流向、流程、流量等方面出现杂乱无序、各自为战的 现象。2. 应急物质需要紧急配送。 在自然灾害来袭, 受灾人民的 最低需求, 即生命安全和吃饱穿暖, 为了快速有效的抢救安置受灾的 人员,必要的救助设施设备、医疗药品器械、解决生活的吃穿住用品 等都必须及时运送到灾区。 但是,由于受灾地区多数在自然灾害的影 响下,网络

5、通讯中断,应急物质数量往往是估算的数据,按照紧急救 助的特点,要调用国家储备物质的救助,只能多,不能少。3. 需要确定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负 责收集社会捐助救灾物资,并对捐赠物资进行分类、统计、分级、包 装,根据灾区需求实际情况,向灾区人民和救助工作组发放配送。通 过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救灾物资配送效率, 避 免重复作业和无效作业。4. 急需确定应急物质配送的运输工具。 自然灾害应急物质 配送的时间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将救灾物质和人员送往灾区实施救助, 自然灾害中以地震的破坏性最大,对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设施的 破坏一时很难恢复正常,因此运输工具的规模、总类

6、、大小都是不容 易确定的。5. 选择应急配送的最佳路线。 应急配送的最佳路线以救灾 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是多渠道、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没有固 定的模式, 在救援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新的危机, 在这种非常规下的配送路线以时间为主要衡量的指标,毕竟生命存活的“黄金时段”只 有 72 小时。二、汶川地震应急物流配送的现状1. 应急平台系统的不完善影响救助效率。 应急平台系统的 完善有赖于高科技的发展,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数天, 因为缺乏统一完 善的应急平台系统, 救灾物资的分配出现了多种渠道分发和多种指挥 协调的混乱局面, 导致一些救灾物资未能及时发挥作用。 据中国物流 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

7、会秘书长徐东介绍, 国务院应急办曾 于 2005 年拨款 1.5 亿元研发安装各种应急平台和设备,但由于汶川 大地震的救灾前线出现物流调度混乱, 应急平台无法在第一时间发挥 作用。2. 尚未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应急预案。 当灾害来临, 因为 缺少应急预案的预备方案, 难免会影响救援的时间和效率。 临时紧急 召集制订救援计划, 导致各方救援物质和救援人员缺乏协调性, 没有 统一的指挥和调度,彼此之间责任和分工不明确,缺乏沟通和了解, 容易造成救援的混乱和救援工作延误等现象。3. 国家的储备仓库严重不足。中国的救灾物流管理体系 中,救灾物资主要来源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未受灾地区的社会捐 赠物资。配

8、送物流中心过于集中在 10 个城市,仓库储备的物质单一, 只是帐篷、棉被一类,国家储备仓库严重不足 3 。4. 缺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 第三方物流在工业物流上已被广泛运用,但在应急物流领域还没有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专业 化运输和配送、仓储管理等功能,造成救援效率低下。 当灾害发生时, 应急物质的供应是多方面的,单一依靠政府来配送会导致救援的延 误,可以让第三方物流参与到配送的队伍中来。5. 缺少受过专业培训的应急救灾人员。 部分部队官兵缺乏 应急救灾的经验,无法正常实施开展救援。截至汶川地震后 21 日, 中国的军队系统利用空中运输力量向灾区空运、空投了 2 482吨各类 物质,部分解决了

9、救灾应急物流的问题, 但也存在着由于缺乏应急灾 害救援的经验,空投失败以及包装不够完善引起的物质损害或受潮, 更加悲痛的还有飞机失事等问题, 这些问题暴露出部队对应急灾害的 救援经验的缺乏 , 空中运输力量、投送能力、物质包装等运输配送能 力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三、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快速反映1. 建立应急信息系统平台。 应急信息系统平台是应急物流 的中枢神经系统 , 通过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整合保证信息畅通 , 有 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救助。 汶川地震之后, 上海迅速构筑起快速响应的 应急物流网络,由上医、纺控、光明、良友、百联等生产销售企业与 交运、上航、东航、铁路、扬子江快运等运输企业,

10、建立快速反映系 统平台,实现无缝衔接,及时配送应急物质,平均 10 小时完成一批 救灾物资从存储地出库装箱、 到机场或铁路的装机装车发送的全过程4 。同时未来希望加快发展雷达卫星技术来支持建立更有效的信息 系统平台, 该项技术通过云层和雷雨都可以清晰拍到地面图像。 未来 五至十年, 中国的空间技术将在人造卫星、 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 领域实现新突破 5 。2. 建立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加强救灾物质的应急采购。 建 立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将大大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效率。 一方面, 在一 些灾害经常发生的城市建立长期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储备应急 物质和配送;另一方面,每年根据地质气象的预测准备应急预

11、案 , 成 立临时应急物流配送中心或与辐射范围内的专业化配送中心整合 , 将社会团体和民众捐助的各类物资集中分类、包装,实行整车运输、 专列运输,来提高效益控制救灾物资运输成本。针对自然灾害的突发性, 每年年初购置救灾帐篷、 方便食 品、衣被、纯净水、粮食、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建立救助物资 生产厂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灾情发生时,可 调用邻省救灾储备物资 , 以提高应急物质配送的时效性。将救灾物质 按需求情况的先后次序配送, 重要的关于大宗民生, 生死存亡的先配 送;为避免救灾物质的配送混乱 , 因此对应急救灾物质要进行严格管 理和监督,按生活必需品、医药品、食品、运输设

12、备类分类管理,做 好入库、出库、物质发放签收的统计工作。3. 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多项功能, 采取多式联运。 学习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让灾民物质发放点直接与救灾物质 供应商联系,大量物质的配送由第三物流公司负责,高效管理;通过 仓库临时储存了大量灾区急需物质和非急需物质, 随时发放给受灾地 区,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完善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 流平时各自经营正常的商业活动, 发生需要应急物流配送时, 可以制 定应急预案,根据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的指示,统一运输、配送、仓储 管理。4. 加强应急物流知识普及和预案演练。 在平时加强民众对 应急物流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 让民众了解应

13、急物流的重要性, 基本 知识和应急方法, 让专业物流人员了解应急物流的目标任务、 运作流 程和工作内容。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 识和应急意识,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同时学习日本美 国防救灾工作的经验, 做好事先预防和模拟演练。 针对人口稠密的大 都市区和人口稀少的地区灾害均设有不同的预案和救灾方式。 当灾害 发生时,物流管理单位迅速转联邦紧急反应状态, 根据灾害需求接收 和发放救灾物资 7 。结论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应急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 得出的结论 是:当我们遭遇自然灾害时,只有在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下,利用现有 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整合专业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和

14、临时配送中心,选择最有效的运输配送方式 , 按照规划好的配送线路,多渠道、 高效地、及时地、 准确地、有序地将应急物质和专业救援人员召集并 调遣到灾害需要的地方, 征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盟, 提高应急物流 的配送能力,我们的救援才能更有效。只有未雨绸缪 , 我们才有信心 共创美好家园。参考文献:1 姜开兴. 城市抗震减灾策略 J. 中国减灾,2007,(11): 2627.2 王坚红,王京 . 国外救灾物质的运作方式及启示 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6,(6): 56-58.3 国家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 J. 中国防汛抗旱, 2006, (1).4 李滢棠. 汶川地震引发的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思考 J. 物流技术, 2008,(8):8-10.5 丁继武,冯君. 特稿:一切为了灾区人民气象部门 超常规服务抗震救灾纪实 EB/OL.http:/www.jsq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