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第1页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第2页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第3页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第4页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分析【摘 要】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既有相关主体利益驱动的原因,也 有会计管理体制不健全、会计制度本身缺陷方面的因素。治理会计 信息失真要多管齐下,通过步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会计委 派制、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途径和方法,更多地从 制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着力解决。【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委派 制;综合治理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造成了巨大危 害。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剖析其深刻成因,多管齐下综 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会

2、计信息失真从不同角度考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把会计信息失 真划分为无意失真和有意失真两种类型,有利于分析病灶,对症下 药。1.1 无意失实 会计信息无意失实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 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不符,因此无意失真也称为会计错误。传统核算技术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 因,如会计核算进程中的重记、漏记、串账、笔误、借贷方向错位 等错误,从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些错误与会计人员的熟练程 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 也有些错误与工作强度、 责任心有关,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 难免会由于

3、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会计信 息无意失实并非会计人员主观故意,而是一种岗位失职行为,比较 容易发现和纠正。1.2 故意失真 故意失真是指故意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 为,也称为会计舞弊。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 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 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 虚报、 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 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故意失真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有关经济业务并未发生,相关收入、盈利、资产、负债、权益等 并不存在,而是通过摄取假证据,编造假资料、假合同、假

4、印章, 编制假会计凭证, 记假账,编假报表, 凭空捏造收入、盈利、资产、 负债、权益等经济业务的造假行为,其表现形式是造假一条龙。故意歪曲、掩盖、隐瞒会计信息的真实面貌,随意增减甚至删除 经济业务的原始记录,使其原有经济业务记录面目全非。如真盈假 亏,真亏假盈,将大盈改小盈,将大亏改小亏等。常见的是两套账,一套是真账,对内;另一套是假账,对外。也 有两套账以上的,如真账只有一套,假账则好几套,有的假账对付 税务机关,有的对付投资股东,有的对付上级主管部门等。常见的账外账是大账之外,还有许多小账。大账独立核算,是该 单位会计核算的主体,纳税、完成考核指标、应付检查均以该账为 依据。小账虽各自独立

5、,核算却不规范,没有统一账目,没有统一 报表,由执权人分散掌握开支, 核算与否随意。 小账多为“小金库”, 是贪污、挪用、挥霍、行贿等腐败行为的经济来源。某项或部分经济业务的收入或收益不在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 内,而是将这些收益转移或沉淀在外单位,需要支用时,才从相关 单位支付。常见的有财政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行政单位有权处罚 和收费的体外循环, 企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 投资收益, 以物易物, 物业出租收入的体外循环等。体外循环资金多为腐败的资金来源。会计信息故意失真是一种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是会 计信息失真的主要类型。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

6、来说有以下几个方 面。2.1 利益驱动这里所说的“利益”既包括企业利益,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 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 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 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 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有能力有条件影 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 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 的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 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 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

7、责人的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 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这些复杂的 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力。2.2 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 面对世界经 济全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格局的形成 , 传统 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国家 任命或委派企业经营者,即国家作为委托者将其国有资产委托给厂 长、经理这些受托者进行生产经营。在委托代理关系下,所有者与 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会带来一系列的代理问题,委托者为了确切知 道受托者在其任期内是否实现其预定目标,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 值,利税

8、上缴是否足额及时,就必须委派一个和受托者没有任何经 济利益关系的第三者会计,对受托者的生产、经营、销售及其利 润分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监督。从委托代理理论来说,就要 求会计是由委托部门派出。而我国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做法是会计 由受托方聘任,这就决定了会计人员和所在的企业有着紧密的利害 关系,并受企业经营者的直接领导。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 盾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者权力的压制、 授意下, 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丧失职业道德和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 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给社会带来损失。2.3 会计制度本身不完善首先,会计核算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而现实中这些假设并不总 能成立,

9、如货币计量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出 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提供的会计信息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 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 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都会对价值运动的 流量、流向发生影响,而会计核算的规定又是相对稳定的,导致会 计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时滞”现象,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 的误差和失真。再次,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如资产减值准备的 计提、收入的确认、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核算、无形资产和固定 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等,会计人员一般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定,准则 并未提出统一确切的标准作为依据,同一经济事项,不同会计人员 可能会做

10、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得出不同的计量结果,会计信息失真 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最后,现行会计处理中,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 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而对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也未加明 确规定,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核 销方法等,会计制度中分别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企业采用 不同的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提供不同的结果,产生 不同的利润值。3.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业界的一个“顽疾” ,要更多地从制度层面 进行综合治理。3.1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企 业在长期实践中,虽然总结了内部牵制制度、责任中心

11、控制制度等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甚至出 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大量兼任的现象,监事会受制度于董事长, “三 权”实际上为“一权”现象,形成了大量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由于自已监督自已、控制自已,造成逆向选择与决策失误,使得当 前经济生活中产生大量虚假会计信息。为改变部门对付财务、财务 对付经理、经理对付董事长、董事长欺骗投资者的局面,必须建立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内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 性、真实性、完整性。3.2 实施会计委派制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决定了企业经营者与会计人员之间是领 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于依法办事。随着市场经济

12、的建立和完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立、政企职责的 分开,仍旧沿袭现行体制会使会计人员常处于两难境地,其立场势 必会出现摇摆。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员工的会 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 利益,从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以,积极推进我国会计人员管理 体制改革,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摆脱会计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依 附与从属关系,增强会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 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3.3 加强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必要手段。会计行为的内容随着 社会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充实,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也日趋 扩大,渗透至社会的各个方面。

13、要使会计信息具有公允性,得到社 会的承认,必须有外部的有力监督。 会计法中规定:财政、审 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依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检查后 应出具检查结论, 进行鉴定评价,从而使会计信息获得社会的公认。 另一方面,应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目前,我国有数十万 的注册会计师,且数量还在不断扩大,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并推行报表审计签证制度,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起事后控制的作 用。通过这些外部监督措施,维护财政纪律和经济秩序,防止会计 信息的失真。3.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4、体系,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将将国家和公众利益作为会计职业 道德的最高准则,按会计法律法规办事,坚持原则,诚信为本,不 做假账,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之中。对会 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和奖罚制度,并与岗位 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建立 道德行为档案,供社会查阅,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督促全行业逐步重塑会计诚信。引导会计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 设,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会计 人员的法制意识,要坚持不懈地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法律规定制度,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法纪观念和道德水准,使他们在履行职责中遵 纪守法,廉洁奉公。 科【参考文献】1 田淑萍.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及其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 .科学经济社会,2010( 1): 66-69.2 公茂霞. 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