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等级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等级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等级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等级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等级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等级考试高一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B.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不同的遗传因子组成C. 生物体不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D. 表现隐性性状的一定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记忆知识的前提下解题。【详解】A、狗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卷毛和长毛不是同一性状,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B错误;C、隐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未表现出的性状,C错误;D、隐性纯合子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D正确。故

2、选D。2.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 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 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 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 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为高茎和矮茎的纯合子,子一代全部是高茎,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详解】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A正确;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子一代为杂合子,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C、可以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也可以让显性亲本作母本,C错误;D、要让

3、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才能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C。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B.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C.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 “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果进行验证【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

4、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详解】A、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F1只有一种性状,而自交后代又出现了两种性状,所以“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A正确;B、“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统计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错误;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C正确;D、测交是孟德

5、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正确。故选B。4.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让杂合的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感锈病类型,F5播种后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体占( )A. 31/33B. 31/324C. 31/64D. 31/6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假设控制小麦抗锈病和感锈病的基因分别为A、a,则杂合的抗锈病小麦的基因型Aa,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据此分析答题。【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杂合的抗锈病小麦的基因型Aa,其自交后代(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淘汰其中的

6、感锈病类型aa,剩余F1小麦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 =12;让剩余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aa=(1/3+2/31/4)(2/31/2)(2/31/4)=321,则淘汰后的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32;让剩余F2自交得到的F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aa=(3/5+2/51/4)(2/51/2)(2/51/4)=721,则淘汰后的F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72;让剩余F3自交得到的F4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aa=(7/9+2/91/4)(2/91/2)(2/91/4)=1521,则淘汰后的F4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152;让剩余F4

7、自交得到F5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Aaaa=(15/17+2/171/4)(2/171/2)(2/171/4)=3121,因此F5播种后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体占31/33。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实质,明确在杂合子持续自交的过程中,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纯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5.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与该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B. 玉米间

8、行种植,既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C. 在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D. 非甜玉米无论接受何种花粉时,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控制非甜玉米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A正确;B、玉米是单性花,玉米间行种植,既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B正确;C、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

9、种子,在甜玉米的果穗上也能找到甜玉米的籽粒,C错误;D、非甜玉米无论接受何种花粉时,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正确。故选C。6.如图所示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B. 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M、N、P分别代表16、9、3D. 该植株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减数分裂,表示受精作用,表示生物性状,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详解】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B、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C、

10、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说明具备A或B基因的表现型相同,C正确;D、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1,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7.某观赏植物的白花对紫花为显性,花瓣一直为单瓣,但经人工诱变后培育出一株重瓣白花植株,研究发现重瓣对单瓣为显性,且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以新培育出的重瓣白花植株做母本与单瓣紫花植株杂交,F1中出现1/2重瓣白花,1/2单瓣白花,让

11、F1中的重瓣白花自交,所得F2中各表现型之间的比例为A. 9331B. 3311C. 6321D. 4211【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相关信息,判断亲本基因型,再根据亲本基因型判断子代基因型,进而判断表现型和比例的方法的掌握情况,进一步考查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详解】用A、a、B、b表示相关基因。重瓣白花植株做母本与单瓣紫花植株杂交,子代花斑重瓣:单瓣=1:1,颜色全部是白色,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所以F1重瓣白化基因型是AaBb,由于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花粉基因型是ab:aB=1:1,卵细胞是AB:aB:Ab:ab=1:1:1:1,因此计算可得:F

12、2中各表现型之间的比例可得: 3311。选B。【点睛】关键:结合关键信息准确判断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受精作用是配子间随机结合。8.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证实了加热后S型菌失去毒性的原因是DNA失活变性B. 体内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C. 艾弗里实验根据“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设置各实验组D. 格里菲斯实验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艾弗里实验不遵循【答案】C【解析】【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细菌、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细菌,只有第二、四组小鼠死亡,得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

13、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分别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加入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得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详解】A、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证实了加热后S型菌失去毒性的原因是蛋白质失活变性,A错误;B、体内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B错误;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用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在实验组中分别加入蛋白酶、DNA酶等,让对应的实验组中没有相应物质,再去研究

14、它们的作用,C正确;D、格里菲斯实验和艾弗里实验均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亲代大肠杆菌是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得到的B. 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C. 实验中的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的结果排除了全保留复制的假说D. 培养到第三代细胞,离心后才会出现两个条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该实验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详解】A、需要将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先培养若干代,使其DNA都被1

15、5N标记,作为实验用的亲代细菌,A正确;B、将亲代细菌转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提取子一代和子二代细菌的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和分析,B正确;C、实验中的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的结果,说明DNA不是全保留复制,C正确;D、培养到第二代细胞,离心后就会出现两个条带,D错误。故选D。10.某哺乳动物染色体数目为2a,下图示雄性个体体内一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某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关系,I、II、III不是细胞分裂的顺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 I中的某些细胞可能是精原细胞B. II中的部分细胞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I和II中的

16、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D. I中的部分细胞,若性染色体发生异常分离情况,产生的异常精子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O、YY【答案】C【解析】【分析】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a,且染色体数DNA数=11,可能处于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I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a,且染色体数DNA数=12,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III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且染色体数DNA数=12,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详解】A、I时期细胞可能处于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可能是精原细胞,A正确;B、II时期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17、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C、I时期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II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性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会产生异常精子,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X、O、YY,D正确。故选C。11.若以碱基顺序5,-ATTCCATGCT-3,的DNA为模板链,转录出的mRNA碱基顺序为A. 从5,端读起为ATTCCATGCTB. 从3,端读起为UAAGGUACGAC. 从5,端读起为AUUCCAUGCUD. 从3,端读起为TAAGGTACGA【答案】B【解析】【分析】1、转录是在细胞核中,以DNA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AU、GC、TA、

18、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1)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2)转录的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3)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4)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5)转录方向是由5-3延伸。【详解】我们知道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故可推知,在进行转录时,转录出的mRNA和摸板链之间也是反向的。故题中转录出的mRNA碱基顺序为:从3,端读起为UAAGGUACGA,B正确。故选B。12.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属隐性遗传病,5和10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 可以检测4是否带致病基因来判断该病是

19、否为伴性遗传C. 若该病属伴性遗传,则8号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的男孩患病概率为1/8D. 若该病不属于伴性遗传,则8号与10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高达1/9【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3号和4号正常,7号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9号为患病的女性,其父亲6号也患病,故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据分析可知,该病属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5号和10号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若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0号不含致病基因,A错误;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4号必定含致病基因,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4号不含致病基因,

20、故可检测4否带致病基因来判断该病是否为伴性遗传,B正确;C、若该病属伴性遗传,设致病基因为a,则8号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生下的男孩患病概率为1/2,C错误;D、若该病不属于伴性遗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8号为1/3AA、2/3Aa,10号为Aa,两者婚配后代患病概率高达2/31/4=1/6,D错误。故选B。13.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率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互补链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 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率为(a-b)/2C. 互补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21、比例为aD. 以互补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某m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率为a【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内涵的前提下,运用其解决问题。【详解】A、链状DNA每条链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的比率为a-b,B错误;C、在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率与每条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的比率相等,C正确;D、转录是以DNA上某基因为模板,所以转录产生的m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率是不确定的,D错误。故选C。14.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基因A、B和C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

22、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A. AaBBccB. AaBbCCC. AABBCCD. AaBbcc【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A、B和C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说明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当只有A基因时,为白色;只有A、B基因时,为红色;同时有A、B、C基因时,为紫色。【详解】根据题干“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可推测该红色籽粒玉米植株的基因组成中必有A和B。由于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没有紫色,所以该红色籽粒玉米植株的基因组

23、成中必为cc;又自交后代红色白色=31,所以该红色籽粒玉米植株的基因组成中必为AaBB;因此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15.下列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案A已知某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欲调查其遗传方式和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方式,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B已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欲鉴定一株豌豆是否为纯合子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C已知在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欲判断其显隐性分别让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D已知果蝇眼色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欲通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

24、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让显性雌果蝇与隐性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性的表现型A. AB. BC. CD. D【答案】AB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纯合子和杂合子、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位置鉴定的实验方法,需要考生理解相关概念和特征,熟练掌握相关方法的原理,然后分析选项逐一判断。【详解】A、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方式,在自然人群中调查发病率,A正确;B、鉴别一株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豌豆是闭花授粉、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让这株豌豆自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

25、状分离,如果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B正确;C、已知在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褐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欲判断其显隐性,分别让多对褐色鼠和褐色鼠杂交、多对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观察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褐色鼠褐色鼠的杂交组合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褐色是显性,黑色是隐性;若黑色鼠黑色鼠的杂交组合发生了性状分离,则黑色鼠是显性,褐色鼠为隐性,C正确;D、已知果蝇眼色相对性状显隐性,欲通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让隐性雌果蝇与显性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性的表现型。如果子一代雌性全部是显性,雄性全部是隐性,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控

26、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ABC。16.某种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现有一只纯种黑毛雄性该种动物与一只纯种灰毛雌性该种动物交配多次,F1中雌性均表现为黑毛,雄性均表现为灰毛。假设该种动物的黑毛和灰毛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据题意无法判断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B. 让F1中雌性个体与雄性亲本交配,所得F2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黑毛C. 让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黑毛动物中雌、雄个体所占比例都是1/2D. 若进行亲本雌、雄个体的反交实验,则F1中雌性、雄性均表现为黑毛【答案】C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

27、一只纯种黑毛雄性该种动物与一只纯种灰毛雌性该种动物交配多次,F1中雌性均表现为黑毛,雄性均表现为灰毛,说明该毛色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黑毛属于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详解】A、由分析可知控制该毛色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F1的基因型为XBXb、XbY,让子代雌性个体XBXb与雄性亲本XBY交配,所得F2中雌性个体表现为黑毛,雄性个体黑毛:灰毛=1:1,B错误;C、F1的基因型为XBXb、XbY,自由交配,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故所得F

28、2黑毛动物中雌,雄个体所占比例都是1/2,C正确;D、若进行亲本雌、雄个体的反交实验,即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雌性、雄性均表现为黑毛,D正确。故选CD。【点睛】17.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 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 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 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细胞核中所含的DNA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DNA分子的

29、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A正确;C、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错误;D、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细胞核中所含的DNA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C。18.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

30、NAB. 用35S和32P标记同一噬菌体,可证明进人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C.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答案】ABD【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错误;B、应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B错误;C、噬

31、菌体DNA的合成原料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且来自大肠杆菌,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少数具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ABD。19.下列有关遗传学研究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摩尔根等运用类比推理法,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 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 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D.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答案】BCD【解析】【分析】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断染色体与基因有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等运用假说-演绎法

32、,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沃森和克里克以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详解】A、摩尔根等运用假说-演绎法,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对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巨大帮助,B正确;C、1957年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中心法则,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即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正确。故选BCD。20.2013年,我国科学家发现斑马鱼子代胚胎可继承精子DNA甲基化模式,在世界

33、上首次以实验证明精子的表观遗传信息可以完整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表观遗传现象是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B. 可遗传性是表观遗传的特点之一C. 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是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的结果D. 表观遗传的调控机制只有DNA甲基化【答案】ABC【解析】【分析】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详解】A、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

34、化的现象,A正确;B、表观遗传具有可遗传性,B正确;C、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是其修饰调控的结果,C正确;D、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 21.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营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酶,其作用是_。B是_酶。(2)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

35、,进行的时间为_。 (3)乙图中,7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连接成碱基对。【答案】 (1). 半保留复制 (2). 解旋酶 (3). 解旋、断裂氢键 (4). DNA聚合酶 (5). 细胞核、线粒体 (6). 有丝分裂间期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脱氧核糖和磷酸 (9). 氢键【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

36、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图乙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分析题图可知,A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旋,同时断裂氢键,因此是解旋酶;B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DNA子链进而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是DNA聚合酶。(2)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因此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该处细胞只能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因此进行的时

37、间为有丝分裂的间期。(3)图乙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以及DNA分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学生要熟记相应的基础知识,并能理解DNA复制特点等难点内容,然后能熟练运用知识解题。22.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L点M点表示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特点。(2)图中的B图为_细胞,对应图

38、中的_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中的_段。(3)图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4)图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答案】 (1). DNA复制 (2). 受精作用 (3). 流动性 (4). 次级精母 (5). IJ (6). GH (7).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 D (9). 不同 (10). 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解析】【分析】图:根据图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知,a阶段为有丝分裂,

39、BC段进行DNA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b阶段为减数分裂,FG段完成DNA的复制,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LM表示受精作用;MQ阶段为受精作用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图: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是有丝分裂中期,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1)分析题图,图中AC段和FG段DNA加倍,其原因是DNA复制;L点M点表示经过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其中精子和卵细胞通过融合形成受精卵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2)图中的B图,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40、的中期,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B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发生在图中的IJ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GH段。(3)图中的A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符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特点。图中的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使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4)GH段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其染色体数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两者的染色体数目不同【点睛】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曲线图的方

41、法:根据斜线的有无,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变化,先减半再增终减半代表减数分裂,加倍后再恢复代表有丝分裂;有斜线代表DNA变化,连续2次直线下降代表减数分裂,1次直线下降代表有丝分裂。23.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能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另一些基因通过转录形成前体RNA,再经过加工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启动过程时,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进行过程的场所是_,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填“相同”或“不同”),翻译的方向是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

42、左”)。(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ARC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与基因ARC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3)根据题意,RNA除了具有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外,还具有_功能(写出一种即可)。(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原因是_。【答案】 (1). RNA聚合酶 (2). 核糖体 (3). 相同 (4). 从左到右 (5). 碱基互补配对 (6). A-U (7). 形成核酸杂交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 (8). HRCR与miR223

43、碱基互补配对,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其中mRNA可与miR-233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miR-233可与HRCR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2。【详解】(1)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所以启动过程时,RNA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是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由于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根据肽链长短推测,翻译的方向应该为从左到右。(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miR-223,miR-2

44、33与mRNA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导致过程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与ARC基因(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3)根据题意,RNA除了具有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外,还具有形成核酸杂交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的功能。(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其依据是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清除miR-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点睛】易错点:RNA是核酸的一种,其功能有多种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如HIV病毒;有的

45、RNA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如核糖体;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有的RNA可调控基因表达;有的RNA可运输氨基酸,如转运RNA;有的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如mRNA。24.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46、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答案】 (1). 3/16 (2). 紫眼基因 (3). 0 (4). 1/2 (5). 红眼灰体 (6).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7). 红眼/白眼 (8).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白眼对应的基因和焦刚毛对应的基因均位于

47、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详解】(1)根据题意并结合图示可知,翅外展基因和粗糙眼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RUru,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蝇dpdpRU-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图中翅外展基因与紫眼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焦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野生型即直刚毛红眼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XSNW,后代的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