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多重路径与方法_第1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多重路径与方法_第2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多重路径与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多重路径与方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多重路径与方法1引言中国城市规划正处在多规合一的发展时期,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保护区论保护的措施,忽略了保护区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阻碍了二者之间历史文化脉络格局的交融,使得保护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由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工作中各部门间频频发生纠纷,管理不善、过度开发、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名城保护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往往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不能很好的发挥指导作用。*以历史文化名城济宁为例,探讨多重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2济宁市城市文化特点与现存问题2.

2、1简介。济宁市属于山东省内的一个城市,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济宁市还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境内不仅有三府、国家森林,还有国家历史名城邹城市,使得济宁市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2.2济宁市城市文化特点。2.2.1独具一格的古城风貌。济宁市称为“运河之都”,运河不仅对济宁的经济产生影响,还对济宁的精神、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北方城市中,济宁河流最多,为济宁带来了信息、技艺和人才,称之其为“江北小苏州”再合适不过。城区内任城河、洸河、府河等交错纵横。城区含有陆路和水路,使得居民楼和商业区联系更加紧密,也把济宁水乡城市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济宁作

3、为运河的中间枢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西华宗教文化的熏陶,使得不同的文化要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风采。2.2.2积厚流光的京杭运河文化。济宁倚靠京杭运河,作为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积极做航运事业、积极建设,从此不断走向繁荣。运河文化从此也成为济宁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显现出济宁市的整体精神面貌,更是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运河文化在济宁市的兴盛,加之运河的航运作用,使城市逐渐沿着河道形态发展、扩大,街道沿着运河延伸,湿地也融入城市,构建出南北城市融合的风貌和富有特色的运河文化。2.2.3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的地理条件和浓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风景带。济宁又享有“曲乡艺海”的美誉,至今为止已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现存问题。济宁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依旧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古城中的建筑特色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