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_1_1 动人的北平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高中语文 2_1_1 动人的北平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高中语文 2_1_1 动人的北平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高中语文 2_1_1 动人的北平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高中语文 2_1_1 动人的北平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文部分,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目标导航,学习建议,时间静静地流淌,带走的是一个个黑夜和黎明,带不走的依然是那些“鲜活的面容”。一切现实终将成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字可以将已经发生的种种记录下来,像一串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和珍藏。 本单元选编的三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时注意体会这些回忆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愫,体会作品中特定的生活细节和特定的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厚的人文价值,目标导航,学习建议,目标导航,学习建议,1.抓结构线索,把握选材。散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形散”指散文的选材和行

2、文方式十分灵活、多样,且富于变化。在一篇散文中,总是有一条线索贯串始终,把握了线索,就把握了材料的组合点,也利于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分析语言特色。散文的语言具有形象化、抒情性的特征。语言是作者心灵的窗户,通过分析语言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 3.体会文章的情感。正确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情感,通过体会其中丰厚的人文价值来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动人的北平,有这样一个地方,夏天有槐花,秋天胡同口有烤白薯的香气,初冬时还有悬挂在树梢上的红红的日头,依稀可听见小贩的叫卖声、风车的嗡嗡声、茶馆里的说书声代表着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它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又像一株古木老树,它就是林语堂笔下的北平

3、。学习本文,要欣赏大师笔下的北平独特的“性格”和“动人”之处,体会新与旧、雅与俗相杂的表达方式,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和对北平的深厚感情,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中国现代 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提倡“以自我 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作为“论语 派”主要人物,林语堂影响极为广泛,享有“文化 使者”的美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京华烟 云红牡丹等,散文集剪拂集生活的艺术等。 1923年,林语堂结束了他在欧美的留学生活,在北大任教。当时的北平正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本文所描绘的古老的北平五方杂处,兼容并蓄,在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变革的思想

4、暗流涌动。作者为当时“语丝社”的急先锋,指斥过所谓“中华民国”实为“中华官国”。但由于对北平的刻骨铭心的爱,在本文中,他只表达了对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的怀念与留恋,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堂倌:旧时称饭馆、茶馆、酒店中的招待人员。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诙谐:说话有风趣,引人发笑。 竭诚:竭尽忠诚;全心全意,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嗜好爱好 那儿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学问、娱乐、嗜

5、好,或者去赌博和搞政治。 设立“烈士纪念日”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爱好,对自由幸福的追求。 提示“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指习惯成癖的爱好,语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点评:这里用比拟的手法,总体上写北平的特点,是全文的一个总起。把北平比拟成具有老成品格的魁梧老人,写出了北平的宏阔、丰富和包容。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

6、“豪爽”“宽大”“包容”。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点评: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北平的居民之于北平,就像昆虫之于大树。把北平比喻成大树,是为了表明北平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原因就在于此。作者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形象生动的语言之中,句段点评,多维探

7、究,审美鉴赏,3.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点评: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浓郁的生活氛围,堂倌的形象也生动有趣,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倍感亲切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用笔不多,而收效颇佳,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文章看似“散”,实则“不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提示:首先,文章在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提纲挈领,统领全篇

8、,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本文具有浓厚的诗意,富有诗的韵味。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达到了这种效果。 提示:(1)抒情性的语句,表达优雅的情怀。如“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既是叙述,又是抒情,形象而又饱含感情。 (2)巧妙的人物称呼,自然地流露情感。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9、(3)多种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摇曳多姿。文中有多种变化的句式,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反问句,加重了表达的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3.本文似有述往事、怀旧情的感觉,展示了对北平的赞美。对于当代人来说,阅读本文具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观点一:阅读本文可以感受那个年代经受新旧两种文化熏染陶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和高尚品格。从文章中可以读出作者对北平自然地理和人文风物的热爱,读出作者对平民生活的热爱,读出作者一种“泛美主义”(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无处不有美的内蕴、美的

10、灵光)的倾向。 观点二:阅读本文可以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种文化从来就是除旧融新、不断发展的。如今故都已经褪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 体会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到它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绘下故都的面容 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这样的大城市,真不知从何处写起。写故宫不写颐和园,似乎不行;写了故宫与颐和园而漏了天坛、天安门,又难免有遗珠之憾 怎么办?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1、选择特定的视角,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具体概括的描写,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视角的选择。面对某种复杂的客观对象,不管怎样描写也未必能够穷尽它,这就得考虑选择一个恰当新颖的视角,然后据此大胆地删弃无关的东西,突出有用的素材,进而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林语堂不是用社会活动家的眼光去观察北平,也不是以一个刚到北平游览的旅行者的身份,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北平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作为一个老北平人,他重点告诉大家的是北平为什么会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从这个视角出发,他写了北平货贩众多,购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宽阔舒畅的四合院,连坐人力车也格外便宜诸方面。作者进而又刻画了北平人那种悠然度日的心态和模样

12、:坐在槐树下摇着芭蕉扇乘凉,在杉树下喝上一下午的茶所有这些描写,可说是原汁原味,绘形传神,给人不同于一般的感受,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特点的把握。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与“多”两大特点。“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具有先进设备的协和医院附近就是抽着水烟袋的古玩商人经营的古玩铺作者把握了这两个特点,也就等于把握住了北平这个故都跃动的脉搏,那许多新旧杂陈、互相矛盾的现象纷纷从作者笔下涌出,也就不奇怪了,

13、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垆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

14、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的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

15、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别人烧大烟一样的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涂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同样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如秋天的景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