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ppt_第1页
《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ppt_第2页
《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ppt_第3页
《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ppt_第4页
《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凤凰传奇荷塘月色,并与朱自清荷塘月色做对比。找出歌词与散文运用手法的相同之处。 荷塘月色-凤凰传奇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的望 谁采下那一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护那晈白月光,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正确使用修辞,一、比 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 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 被比喻的事物或

2、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例如: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 其中本体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喻体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词是“像,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同类相比 表示猜度 表示想象 表示举例的引词,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1、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像”“好像”“如”“如

3、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 (1)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3)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测) (4)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较,2、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5)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6)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

4、这就是帆 (7)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8)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暗喻的几种变体: 1、本体和喻体属并列关系,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如:书籍人类的朋友。北京祖国的心脏,3、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9)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

5、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0)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1)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3)(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4、通感 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例如荷塘月色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似

6、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例:大理人别有情趣,很有福气。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户户门内有清流。好花还须绿叶衬,这翡翠般的绿叶,正衬托着社会主义幸福的“生活之花”呢,翡 翠,优美环境,社会主义幸福生活还须优美的环境来衬托,本体 绿叶 喻体 好花还须绿叶衬 绿 叶,二、 比 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 (2)这一圈

7、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子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 。 (6)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表现的

8、是甲物具有乙物的动作、行为;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表现的是甲物具有乙物的特征。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如“他竖起耳朵听”不必说出像什么动物那样“竖起耳朵”;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三、 夸 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夸张一般有扩大、缩小、超前三类,1、扩大夸张 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例如: (1)他每一天每一点种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2)泰山小啊天山低,顶天立

9、地的向秀丽,2、缩小夸张 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例如: (3)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4)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 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例如: (5)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6)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脚下的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就不合理。 2、夸张要明确、显露,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分不清是事实还是夸张。如“劳动三十天

10、,胜过六十天”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3、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的特征。在文学体裁中运用夸张会取得很大的艺术效果;而在科技说明文、说理性的文章中就一般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 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 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 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答案

11、】 【解析】 拟人,不合氛围;夸张过分;比喻不当,含有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并且使用 都恰当的一句是()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像片片彩霞落在辽阔的大地上。 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经历了千万次战斗的风雨,带着亿万人民胜利的豪情,傲然屹立。 当代艺术界、体育界、卫生界的不少女性,都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岂止不让须眉,还多占几分春色。 在那夜阑人静屋暖花香的氛围里,她的话正如打开闸门的潮水,快活地向外奔。 【答案】 【解析】 比喻不当 无比喻 C有借代而无比喻,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 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

12、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去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 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一株巨大的垂 柳 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答案】 【解析】 拟人,例句为比喻,课后作业: 从我们身边找些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的例子,然后自由组合写一段歌词,四、借 代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

13、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14、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五)形象代本体。如:一队红领巾唱着歌走了下来。 (六)结果代原因。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七)材料代本体。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镜子”,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1、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

15、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 如(1)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帐。 (2)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帐。 “歪嘴巴”是那个人的特征,与所代的人有关联,是借代;而“寄生虫”与本体之间并无关联,只是某人不劳而食,和寄生虫有相似之处,是借喻,2、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巾”只代指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以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3、借喻可换成明喻 ,而借代则不能。如可以说“共产党像太阳”,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如: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借代) 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

16、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借喻,四、对偶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对偶。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句),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是个非常工整的对偶,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这就是正对。比如: 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两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非常形象,是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这就是反对。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

17、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用一个工整的反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构成对偶句的前后两个句子前后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意思流水对,如: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我国古代诗文里很早就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格。例如: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些对偶非常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对,而且同一句中词与词之间平仄变化相应,上下句之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现代文章对对偶的要求就比较宽了。例如: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

18、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第一句中上下分句有重复的字词,第二句中上下分句词性也不是完全相同,但这两句都是对偶,只是要求得没那么严格罢了,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1、对偶的特点是“对称”,对比的特点是“对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对偶主要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主要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来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五、排比 由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

19、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成分排比: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句子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设问和反问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

20、技术的力量,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是从正面提出问题,自问自答,问句本身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从反面提出问题,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里,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六、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例如: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强占”“租借”,这些词语的反复使用,强调了帝国主义者的蛮横霸道,突出了

21、中华民族在那个年代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反复可以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这就是连续反复。 如: 1、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2、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第一例连续使用“中国男儿”,第二例连续说“多谢”,用的都是连续反复,反复也可以在接连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间隔反复。如: 1、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2、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第一句反复说某某东西来了,强调了“碎石、沙砾、泥土”所遭受的行为;第二句也通过

22、反复强调说明了岩石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攻击,间隔反复有时和排比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作者通过句式的反复和排比,从不同方面有力地强调了邓稼先的能力和胆识,运用反复,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反复而反复,造成重复啰嗦,有碍文意的表达。只有在确实需要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时,才能使用反复修辞格,七、双 关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

23、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 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茅盾雷雨前) 例(1)利用“晴”“情”同音构成双关,例(2)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的统治已到了末日,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 (3)老虎拉车谁赶(敢)?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2、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1)他却笑

24、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 例(1)用“墨水”的多义性,表面用的是本义,实际指的却是比喻义:学问或知识。例(2)中“马脚”也是实际用的比喻义:破绽。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文言文的修辞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

25、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 往往会造成误解。 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给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2、互文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中的效果。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3、委婉 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 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