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 有哪些重大变化需要注意?_第1页
2021年高考 有哪些重大变化需要注意?_第2页
2021年高考 有哪些重大变化需要注意?_第3页
2021年高考 有哪些重大变化需要注意?_第4页
2021年高考 有哪些重大变化需要注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高考 有哪些重大变化需要注意?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志愿即将开始。填充技巧有哪些?让我们提前了解一下。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经验,供大家参考。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这两天,湖南益阳理科考生曾辉翻看报考指南,发现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新专业。每次遇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专业,她都用笔标注。由于这些专业刚刚出现,历年分数和具体招生数据可供参考的不多。“只能靠感情。”。像每个变革的时代一样,各种与需求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正在悄然进入考生和家长的视野。今年,Xi交通大学增加了人工智能实验班和大数据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经济学专业(数字经济方向)。西南大学新增了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四

2、个招生方向。此前教育部公布的xxxx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重点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今年,这些新专业首次招生。这几年,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层出不穷。几乎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也呈现井喷趋势。xxxx年初,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首次出现。在当时教育部公布的xxxx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只有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被批准开设该专业。去年,32所大学获准增设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专业。今年,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厦门大学在内的250所大学将开设该专业

3、。提供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大学数量连续两年增长近10倍。专业设置只是开始,教育部正在鼓励高校建设相关的学院和研究中心。6月初,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发展、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罗,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高考政策研究。他建议考生和家长要敏锐捕捉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报考相关专业。大规模招生逐渐成为主流截至6月28日,本报发起的

4、“xxxx高校招生负责人亮直播”团队已陆续进入数百所高校。各校招生办主任在回答网友关于学校招生政策和亮点的提问时,经常提到“大规模招生”。据了解,大规模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合并成大类。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大类名称填报志愿。在低年级,所有学生都将接受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高年级,他们将被分流到相关部门开始专业学习。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大类宽口径招生,清华、浙大、复旦等高校都采用了这种录取方式。同时,Xi交通大学也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据Xi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介绍,学校形成了“88”招生培养大类新格局,即培养拔尖人才8大类8个专业实验班,实现了从知识转移到探索研究型教育的

5、转变。大规模招生是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必然方向.罗表示,大规模招生模式延迟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减少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稳定性,拓展了专业学习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虽然每个学校也是按照专业类别的招生模式来划分专业的,但是记者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专业,专业目录中的招生类别是相同的。xxxx年,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学”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财经三个专业。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的“经济学”还包括保险、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三个专业。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包括会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个专业;兰州大学的“工商管理”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

6、系统、行政管理五个专业。因此,考生应以省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权威参考,看清所报学校的招生专业,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否列入某个“大类”,避免遗漏或错报。另外,在按照大类填报志愿时,大类内的专业水平差异并不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家长和考生在志愿填报高考时,总会感到焦虑。除了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有什么依据可以借鉴?近两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各省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包括市场营销、公共服务管理、部分高校工作等。第三方研究机构Michaels Research Institute每年也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xxxx本科红牌专业为历史、音乐表演、生物技术、法律、

7、美术、生物工程。其中音乐表演和美术是连续三年的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是指失业率大、就业率低、工资低、就业满意度低的专业。根据需求、就业率等因素,向考生和家长呈现的备选专业已经是“动态调整”的结果。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显佐表示,过去我国部分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专业特色不明显,优势专业在总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高校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类似的现象也在发生变化。今年西南大学停止招收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陆续停招生物医学工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环境科学等11个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回应“专业转岗率过高”、“分流情况不理想”、“就业表现不够好”是停止招聘的主要原因。专业设置需要科学规划。通过专业满意度、专业申请率、调整率、初始就业率等招生指标,可以综合评价哪些专业确定退出,哪些专业可以留下,哪些专业需要增加。范显佐认为,根据高考数据,许多高校主动淘汰落后专业,增设新的专业为了克服高考的局限性,拓宽多元化人才的选拔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