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名词解释_第1页
训诂学名词解释_第2页
训诂学名词解释_第3页
训诂学名词解释_第4页
训诂学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膅训诂学解释题莃1、训诂:训诂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意思。肇2、小学: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包括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袀3、训诂学: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系统的科学。它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袈4、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者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形式相同、用 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 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莈5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使用的不同的字 。莄6、通假字: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这就是通假字。袂7

2、、异体字: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芀8、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程 ,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 同造成讹字。螇9、倒文:古人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是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膄10、变文:又叫变文同义,变文是指古人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变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以增加语文采,加重 语气或者感情,古人常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 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义内容。羃11、形讹: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使文意难通。荿12、衍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出的文字。膆13、脱文:指典籍传抄刻中漏掉的文字。袄14、错简:

3、指典籍段落或者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螁15、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就是词义所指范围的缩小。螁16、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就是词义所指范围的扩大。蚆17、词义的增加:指本义引申出新义之后,本义在后代仍然使用。蚅18、避讳字:古人在语言表达中遇到触犯忌讳的人或者事,常常采用更改古书文字的办法回避,一般是用同义字、同音字代替。袂19、词义的转移:一个词由甲义引乙义后而甲义消失。衿20、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荿21、连类而及: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现象,我们把它叫做“连类而及”。莅22、对校:是用同

4、书的版本或者别本互相对勘。袃23、本校:是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羈24、他校:是用他书勘定本书,凡其书有米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 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收书校之。蝿25、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肆26、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般读音来读。蚁27、校勘: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证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 古书的辨伪和辑佚。莀28、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格式是“甲音乙”。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格式是“甲音乙”。膈29

5、、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格式是“甲读若乙”。祎30、譬况:注意术语,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螂31、反切:反切是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 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葿32、词的本义:在词的若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 是词的本义。薇33、词的引申义:由于这个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薆34、训诂的内容:训诂的内容,就是训诂应该从事哪些工作。它包括解释词义、解释文意、注音

6、、校勘等。螄35、以今语释古语:以今语释古语是指注释者当时的语言去解释早于注释者的古代语言。螁36、以通语释方言:以通语释方言是指用注释者时代的雅言(就是古代的普通话)去解释古代语言。肇37、解释文意:解释文意是对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某一章的意思加以串释讲解,使原文的意思更加明了。它包括串讲大意、分析句 读、阐述语法、显示修辞等。莇38、串讲大意:串讲大意是指对一句、几句或全章进行解释。薁39、句读: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句读”。罿40、离经:所谓离经,即点断文章的句读。蒆41、辨志:即审明文章是思想内容。袃42、义界:又称 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试为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蚂43、描写:对词所

7、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肇44、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袅45、比较: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者相关的词。薃46、举例:举其一,以见其他。蚄47、由反知正: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莀48、增字足意: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蕿49、形训:又称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芄50、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蒁51、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薈52、笔意: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羈53、笔势:指经过演变,加以符号化,从

8、而脱离了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肄54、同源词: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意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薂55、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袁56、右文说:宋王子韶(圣美)所创,主张由声符推求语义,认为“声中有义”,朦胧意识到“声中有义”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存在严 重缺陷,主要是过分拘泥于字形。蒈57、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螅58、互训:甲、乙两词相互为训。也就是用同义词互相训释。蚄59、递训:一串词递相训释。也就是用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罿60、同训: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

9、词加以解释,也就是几个词用一个词 训释。袇61、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薅62、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莁63、以大名(共名)释小名(别名):就是指出被释词所表示事物的种类。莂64、以小名释大名,以 狹义释广义:被释词的外延比较大,用 来解释的词语概念外延比较小,并且都是包含在被释词的范畴之中, 但是往往具体。芆65、内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芅66、外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外伟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蒃67、大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大传是撰其大义。蒀68、小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

10、一种谦词。蚆69、集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集传与集注相同。它有两种: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 书的。肆70、补传: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补传与补注相同。补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薄71、解: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它是一个会意字,以刀分割牛角。用在训诂学上,解就是解释,与传、注 没有区别。薈72、笺: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笺表识书也,本义是指在书上作记号。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荿73、注: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即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螆74、校:随文释

11、义的注疏之一,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是校改文字脱误。莁75、义疏:随文释义的注疏之一,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疏取疏通和疏记两个意思,它既要疏通 经文,又要疏通经文的注解。羁76、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音义,双称释文、音训、音诂、音注、音隐等。77、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大锅饭串廛句意、章意、篇意。蒆78、诠:它的本义是指详备,注书叫做诠,是因为诠是具体详细地说明书中事理的意思。莃79、微:它的本义是隐行,引申为隐微、精微。注释是阐明、分析经文中微言大义的意思。聿80、古谓、今谓:注疏之一,它们

12、不是用来说明古今字,而是用来说古今异词,格式是“古曰甲,今曰乙。”芈81、右文说:宋五子韶(圣美)所创,主张由声符推求语义,认为“声中有义”;朦胧意识到“声中有义”,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存在 严重缺陷,主要是过分拘泥于字形。羃82、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是指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位著名学者,他们是朱骏声、段玉裁、桂馥、王筠,其中段玉裁与朱 骏声的成就比较大。蒄83、通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或者称 凡语,指广泛通告的一般说法,类似后业的普通话。蒂84、某地某地之间的通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指通行区域比较广的方言词。蚇85、某地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某地误、或者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的方言词,其上一

13、类狭窄。螃86、转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转语,或者称语之转,在时者地域不同而发生音韵差异的方言词。芁87、古今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古今语或者称古雅之别语,指残留在当时汉语中用处有局限性的古词或者古代不同的方言薀88、群雅:历代模仿尔雅的著作,通称为“群雅”。腿89、据形系联:说文解字排列部首的依据。说文解字540问道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就是”据形系联”。蒄90、雅学:研究尔雅一类的学问,被称为“雅学“。芃91、绝代语:绝代语是指远代语。蚈92、别国方言:别国方言是指各国的方言。薆93、穿凿附会:旧训诂的弊病之一,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芄94、望文生训:旧训诂

14、的弊病之一,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谅的意义毫不吻合。莄95、随意破字:旧训诂的弊病之一,破字就是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有的学者解释古书,研究词义,滥用通转,随意破字, 往往只是主观臆断,并无丝毫根据,这就叫做随意破字。肁96、增字强释:旧训诂的弊病之一,增字就是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增字强释就是在增字后,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增字 者是为了迁就已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羅97、增字足意: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羄98、复语:二字同义并列,就是“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賺99、复词偏义:又称“连类而及”就是并列的两上词韋有一个词素提供意义,另一个词

15、素仅仅作陪衬。腿100、社义的社会性:词的词汇意义不是任何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公众约定并受社会制约的,这是词义的社会性。虿101、词义的时代性:词义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就词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这是词义的时代性。蚅102、因文定义:根据上下言语来确定多义词的词义。芃103破音异读:破音异读是指为了区别一个字的不同意义而改读的现象。薁104传:文释义训诂的一种名称,意思是传达所释语言的意义。肇105、同字异训:尔雅的一释词方式,指对同一个字作不同的解释,即对多义词的不同义项,用不同的字来解释。蒅106、绝代语:远代的语言。羀107、变文成辞:古任文时用同义词互相变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蚀108经典释文:是唐代学者陆德明编著的一部解释儒家经典的注疏,它既注音又释义。薇109、说文系传:是南唐徐错著的说文解字系传,世人称为小徐本。110、释名释亲属:东汉学者刘熙语源学著作 释名中的一篇, 对亲属称呼进行了解释。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员bKO gHnrogeftko mopMeno 员 b3ygaiflCH6yqeHuaCtn egoB u Huefigo 员冶hm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