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某路网(工可)建设方案章节_第1页
(完整版)某路网(工可)建设方案章节_第2页
(完整版)某路网(工可)建设方案章节_第3页
(完整版)某路网(工可)建设方案章节_第4页
(完整版)某路网(工可)建设方案章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第五章 建设方案5.1建设条件5.1.1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5.1.1.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西藏藏族自治区昌都县的东南部,距离昌都县城约区约 23公里,距邦达机场公路里程约 100公里。33公里,距卡诺镇5.1.1.2地形地貌昌都县域地势北高南低,按切割类型和形态可分为:深切割高山、中切割高原、浅切割谷地平坝和山坡阶地 (台地),高山、峡谷构成昌都主要地貌特征。东北部的高海拔地区是辽阔的草原牧场,西部和昌都低海拔的沿河谷地分布着零散的农区,最高海拔最低海拔 2900米,平均海拔 3500米。6100米,规划区用地沿

2、澜沧江呈带状分布,由于河流的长期冲积,现成多个扇形坝区。整个地形呈现“ V”格局,即中间河流地带低,两侧逐渐升高。规划区除118.7公顷的水域面积外,其余 90%的用地坡度均在 25%以下,大部分用地是可以用于开发建设的用地。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图 5-1高程分析图图 5-2坡度分析图图 5-3项目现状照片(一)图 5-4项目现状照片(二)图 5-5项目现状照片(三)图 5-6项目现状照片(四)5.1.1.3地质构造与地震由于本区地质构造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并受两板块缝合带一喜

3、马拉雅冲断带东端弧定的强烈挤压作用,使川滇地块向南东方向移动。区内的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金沙江断裂、博日松多 -碧土断裂、怒江断裂等,大多具有最新强烈活动及深大断裂构造特点,不仅控制了地层沉积、岩浆活动,而且对地震的控制作用也十分明显。据四川地震资料汇编和西藏地震史料汇编统计,从1128年至 1977年的 849年间,本区共发生大于 4.7级地震 141次,其中大于 7级的 8次,下察隅米古强震线在历史上地震强烈频繁, 1973年 2月 6日炉霍雅德 7.9级地震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1932年 3月

4、7日昌都一带发生 4.75级地震、1950年 10月 31日昌都德登发生 5.55级地震、1952年 5月 21日昌都扎蔼发生 4.75级地震。因此桥位区处在强震区的边缘地带,桥梁设计应按度设防。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 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为 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5.1.1.4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勘察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和侏罗系中统东大桥组( J2d)。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Q4ml)杂填土:广泛分布于场地表层,以

5、含卵砾石粉质粘土为主,卵砾石含量约20-30%,粒径 1-8cm,为修筑昌都中路时填筑,填筑时间较近。该层分布不均匀,力学性质差。钻探揭露厚度 1.2-2.1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细砂: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其他地段多以透镜体形式存在。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石英矿物。根据钻探揭露,该层上部覆盖1.2-2.1m的人工填土,细砂层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一般为 1.0-3.9击/10cm。揭露厚度 0.5-2.1m。圆砾:该层局部分布,多以透镜体形式存在。杂色,稍湿,松散,圆砾粒径在 1-2cm,充填细 -中砂,母岩成分一般为中 -微风化砂岩,磨圆较好,呈次棱角 -次圆

6、形;含少量卵石,卵石含量约 20%,粒径 2-6cm,磨圆较好,呈亚圆形,母岩一般为中 -微风化砂岩、花岗岩,根据钻探揭露,圆砾层 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 0.9-4.3击/10cm。揭露厚度 0.6-2.1m。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3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卵石:该层广泛分布。为河流相冲积阶地物质,按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划分为稍密、中密、密实 3个亚层:1稍密卵石:该层分布不均匀,多以透镜体形式存在。灰白色、青灰色为主,稍密,偶夹圆砾和漂石,母岩成分主要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等,一般呈中 -微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卵石含

7、量一般为 50%-55%,粒径一般 2-10cm,局部漂石最大粒径可达 35cm,充填细-中砂,含量约 15%-25%,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 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 2.4-8.1击/10cm,平均 4.0击/10cm。钻探揭露厚度 0.4-3.6m。2中密卵石:灰白色、青灰色为主,中密,偶夹圆砾和漂石,母岩成分主要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等,一般呈中 -微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卵石含量一般为60%-65%,粒径一般 2-10cm,局部漂石最大粒径可达 40cm,充填细砂 -角砾,含量约 15%-25%,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 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 3.1-11.3击/10cm,平均

8、7.4击/10cm。钻探揭露厚度 0.7-5.5m。3密实卵石:灰白色、青灰色为主,密实,偶夹圆砾和漂石,母岩成分主要成分为砂岩、花岗岩等,一般呈中 -微风化,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卵石含量一般为65%-70%,粒径一般 2-10cm,局部漂石最大粒径可达 38cm,充填细 -中砂,含量约 15%-2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 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 8.1-17.7击/10cm,平均 12.9击/10cm。钻探揭露厚度 1.2-14.8m。侏罗系中统东大桥组( J2d)粉砂质泥岩: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埋深不等,钻探揭露埋藏深度为 20.0-22.6m,场地内未见基岩露头。紫红色,泥质结构

9、,层状构造,多为泥质胶结,局部为钙质胶结。根据钻探岩芯破碎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结合波速测试成果,按其风化程度将粉砂质泥岩分为两个亚层,分述如下: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多为泥质胶结,局部为钙质胶结。岩体破碎 -较破碎,岩芯多成碎块状,垂直节理较为发育,节理面平直,偶见褐红色铁锰质浸染(照片 2-10),钻探揭露厚度 1.1-2.8m。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4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2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多为泥质胶结,局部为钙质胶结。岩体较完整 -完整,岩芯多成短柱状 -柱状,节理不发

10、育,本次勘察钻探未揭穿该层。5.1.1.5工程地质昌都县地处昌都 -思茅微板块,昌都 -思茅、德格 -中甸等地体焊合成三江联合地体,进入陆内演化阶段。此后,古地貌、沉积组合、岩浆作用等特征显示,昌都-思茅构造带,在晚三叠世至新生代,发生了广泛的陆内裂谷作用。盆岭相间或堑垒相间是陆内裂谷的地貌特征。晚三叠世,昌都 -思茅构造带发育典型的裂谷地貌,宏观上,昌都 -思茅地体东西两侧边界断裂强烈扩展,形成江达 -云岭-绿春和澜沧江两条火山 -地堑,微观上昌都 -思茅构造带内部亦发育堑垒相间的裂谷型盆岭地貌,见图5-2。勘察区图 5-7勘察区构造纲要图根据构造图显示,勘察区北东侧和南西侧断层平行发育,走

11、向北西-南东,离勘察区最近的断层为南西侧的吉曲 -察雅-碧土断裂,距勘察区垂直距离约 7-8km。5.1.1.6气象、水文昌都县地处中纬度,因受地形的影响,高原寒温带季风性气候混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茂密,山脚草木丛生,山谷则呈现出亚热带特征,雨热同季,总体气候属于高原寒温带,亚寒带半干旱大陆季风类型,年均气温 7.5,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5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日均气温 5,无霜期 127天,总体而言,气温较低,冬长无夏,春秋相连。降水量分配不均,十月至翌年的 6月为旱季 7月至 9月为雨季

12、,多年平均降雨量 477.7mm,日最大降雨量 55.3mm(1971年 7月 29)。时最大降雨量 23.1mm(1993.8.19),一年中降雨量分布不均,降雨主要分布在 6-9月,占全年的 73.3%。勘察区三江交汇,昂曲、扎曲两河在勘察区南侧约800m汇合成澜沧江。径流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另一部分地下水补给,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水基本一致,年内变化较大, 5-10月为丰水期,占年径流量的 79.6%,11月至翌年 4月为枯水期。据调查,洪枯水位变幅达 6-8m。5.1.2制约建设方案的其它主要因素1.城镇布局对道路的影响规划区以建材、藏药、农牧和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公共服务平

13、台为核心、工业聚集区为支撑的,地域特征明显、民族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产业园区。基地内散布有少量农村居民自建房,层数多在2-3层,均要进行搬迁,对基地开发建设影响有限。由于规划条件的限制无法避免拆迁,应积极协调征地、拆迁工作,保证项目的按其实施。2.产业布局对道路的影响项目的建设对沿线现有产业布局影响不大,且项目的建设改善了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沿线各项产业的发展。3.资源分布对道路的影响项目沿线未发现新的资源开发利用点,对已有的资源分布点影响不大。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4.环境敏感点对道路的影响本项目对沿线已有的医院、学校等敏感点影响不大。5.文物古迹对道路

14、的影响本项目建设范围内尚未发现文物古迹。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6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6.征地拆迁对道路的影响本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较少,对本项目的影响较小。7、既有管线对道路的影响本项目沿线无大型民用管网系统。5.1.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及其它结构物用材料,有土、砂、石料、石灰和水泥、沥青、钢材、木材等。石料:沿线石场分布较多,各石场储量丰富,石料质量可满足工程需要。采用社会运输方式,汽车运往工地。砂料:本工程所在地无河砂,桥梁上构、隧道和路面面层使用的天然河砂,细度模数2.43.2,其它指标必须符合

15、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规定。砂来源必须稳定,用汽车运至工地。石灰:项目区域内石灰主要从昌都城购买,用汽车运至工地。水泥:昌都因产石而闻名,砂、石料可以充足供应;沥青、钢材及小五金:从昌都购买。5.2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路网位于加卡园北部,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路线选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片区可持续发展的辅助作用、带动沿线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使土地增值利于城市发展,使路线走向布局趋于合理。项目建设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复杂,规划区用地沿澜沧江呈带状分布,由于河流的长期冲积,现成多个扇形坝区。整个地形呈现“V”格局,即中间河流地带低,两侧逐渐升高。针

16、对此情况,路线方案拟定时,重视规划选线,以满足区域交通路网结构为基础,地质选线为手段,环保、安全选线为目的,根据实际地形地貌,结合路网规划,路线布设时尽量避让沿线村庄及水电系统,不能避让的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原则:注意结合周边地形地貌,自然和文化特色,以达到“实用、合理、环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7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保、经济、美观”的综合目标;技术合理原则:根据实际道路功能的需要选定适当的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原则:注意环境保护,注意对城市环境及景观的影响;经济原则:在确保技术指标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少占地和少拆迁,以节约

17、投资。工程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力求技术先进,路线顺畅,造价经济,运行合理,保障车辆安全行驶。遵循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又要适应远期交通发展的需求。5.3工程设计方案5.3.1 总体布置方案根据项目的功能、相关规划、地方政府意见以及各控制因素,在卫星地图和上进行路线方案研究,提出了本项目推荐方案。1:500图本次工程设计方案应能充分解决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道路通畅,改善区域内的城市交通环境,并与周边的地形地貌及景观相协调,并综合考虑桥梁与衔接道路的连接和排水等要求。按综合交通规划要求,根据交通流及设计范围内场地和周边道

18、路情况,并结合周边环境景观提出道路设计方案。工程方案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满足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规划要求和合理考虑与规划预留道路的关系;(2)应尽量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地物和周边道路,结合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和景观构造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应满足造型美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在满足技术标准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征地和拆迁;(4)顺应交通发展的趋势,结合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发展格局,建成网络结构完善、功能明确、等级划分合理、断面型式适宜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合理引导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使城市道路交通呈良性发展。四

19、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8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5)形成以次干道为主骨架,支路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以满足规划区内交通需求的增长。(6)雨水、污水管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内,以方便后期维护。结合以上工程设计要求,本次方案设计总体布置考虑如下:以项目所在区域路网规划和用地规划为基础,不同等级道路采取不同路网密度指标,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尽量减少拆迁、开挖、节约工程造价,并满足区域未来交通出行为目的。路网平面布置以规划为依托,并按照规范要求对规划进行优化设计。5.3.2 主要节

20、点方案设计思路路线设计思路路线设计遵循加卡园区规划要求进行设计,综合考虑了沿线地形、地貌条件、远近期规划要求进行平面设计,本次设计在综合考虑已设计道路的前提下,总体上按照规划路线走向执行,细部上完善规划路线,满足规划及周边地块规划使用情况。路基设计思路根据交通需求的不同,灵活布置路基横断面,减少开挖,保护环境;边坡设计减少人工痕迹,填方路基边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直立挡墙及悬臂式挡土墙防护,节约用地,减少填方。道路交叉设计思路(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2)正确设计交叉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3)主

21、干路与快速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并注意远近期结合;桥梁设计思路因地制宜选择桥型方案,桥梁上跨水系河流,桥梁设计带有特有的风格,桥梁桥型的选择应尽量与水系风格一致,做到自然和谐美观。交通工程设计思路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9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一般路段上的交通组织主要以保证车辆快速、安全通过为主要目的。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主要以渠化路口交通,减少行车冲突,保障车辆安全、有序、快速通过为目的。排水设计思路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体制;远、近期结合。根据地势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立交设独立排水系统。照明设计思路要满足在夜晚或者不利环境(如雾天)

22、下,车辆和行人对照度的要求。并且为了保证景观性要求,项目采用风光互补性路灯。景观绿化设计思路采用自然式、产业化、保护性设计的设计手法,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因地制宜。5.3.3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本报告研究范围为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本次设计包括3条次干路、 13条支路,道路总长 13.993公里,其中次干路 5.155公里、支路 8.838公里。为方便路网论述,将规划区路网内道路采用次干路优先编号原则分别从北向南命名为横一路 横六路、从西向东命名为纵一路 纵十路,具体见下图和下表。图 5-8路网平面图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0 西藏昌都经济技

23、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表 5-1路网统计表红线宽度设计车速长度序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实施阶段备注m24121212km/h40m1234横一路(迎宾路)横二路(加卡一街)横三路(加卡二街)横四路(加卡三街)次干路支路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678.029117.697263.91283.620支路20支路2056横五路(加卡四街)横六路(加卡五街)支路支路前期准备前期准备16122020285.057263.9278纵一路(加卡北路)纵二路(民族路)纵三路(加卡一路)纵四路(加卡一路延路)纵五路(加卡二路)纵六路(加卡三路)纵七路(加卡四路)纵八路(加卡

24、四路支路)纵九路(加南路)纵十路(加北路)8米车道次干路次干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前期准备2422161616121212168404030202020202020202950.1281526.949567.374232.7251134.2910111213141516627.159776.049130.3631875.3592280.752280.752462.6984094.7151526.9493628.15712米宽道路合计16米宽道路22米宽道路24米宽道路总长13993.27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

25、涵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路灯工程和绿化工程。给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及燃气工程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本次设计未包括该部分内容。5.4道路工程5.4.1 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5.4.1.1平面线形设计本项目次干路、支路道路平面设计的走向主要依照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设计,并对其中部分节点依照规范进行了优化设计。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1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下表为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要求设计应该满足的指标要求,本次设计过程中首先对规划道路进行设计指标检查,如有不符要求的道路,修改其平面设计。表 5-2规范要求设计指

26、标表单位规范要求设计指标道路等级设计车速次干路支路Km/h4020平曲线最小长度圆曲线最小长度mmmm703540202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35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500本次设计对规划道路平面优化如下表所示:表 5-3路网平面优化统计表序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优化调整12纵一路(加卡北路)纵二路(民族路)次干路次干路支路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对平曲线优化设计以满足规范要求345678纵三路(加卡一路)纵五路

27、(加卡二路)纵六路(加卡三路)纵七路(加卡四路)纵九路(加南路)纵十路(加北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支路5.4.1.2纵面线形设计综合考虑道路土方平衡、地形、地物情况、相交道路的要求,进行经济合理的纵断面设计。路线纵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水利及水文情况、路网规划、地质等因素,尽量避免高填深挖,以免破坏生态环境。根据分析,道路规划竖向标高基本能与地形吻合。道路纵向设计以路网规划标高为基础,统筹设计路网内道路,结合地块平场标高进行合理优化。根据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次纵断面道路纵坡控制如下:道路坡度设计标准参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规划干路坡度一般不大于6%,确有困难的区域坡度不大

28、于 7%,支路坡度一般不大于 8%。部分路可超出该标准,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极限值增加 1.0%。所有道路最小坡度 0.3%,如不符合规范规定,则对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2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内部设计高程进行微调,以达到规范要求。规划区内凡涉及高切坡、深挖方的建设项目,必须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严格执行。表 5-4路网纵断面调整统计表序号道路等级道路名称路网标高调整1.起点与纵二路交叉路口,为适应与纵一路交叉路口线路纵坡设计要求,将规划标高 3236.0,调整为 3234.0。2.为适应纵三次干路1横一路(迎宾路

29、)路纵坡满足规范要求,调整规划标高3228.00,为 3223.488。3.为适应与加纵一路交叉口,调整终点与纵九路交叉口规划标高 3192.00,为 3194.553。1.为满足最大纵坡规范要求调整终点与纵一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187.00,为 3189.98。2345横二路(加卡一街)横三路(加卡二街)横四路(加卡三街)纵一路(加卡北路)支路支路支路1.为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调整起点与纵三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3215.00,为 3212.692。1.为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调整起点与纵三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3218.00,为 3216.820。次干路1.为适应与横二路终点最大纵坡,调整与横二路交叉

30、路口标高3187.00,为 3189.98.1.为适应纵五路纵坡满足规范要求,调整与纵五路交叉路规划标高 3209.0,为 3207.8。2.为适应横一路与纵二路交叉路口合次干路6纵二路(民族路)理交叉调整与横一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为适应纵四路最大纵坡要求,规划标高调整3243.4。3236.00为, 3234。3.3245.00,为1.为适应横三路纵坡最大坡度,调整起点与横三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215.00,为 3212.692。2.为适应横四路最大纵坡要求,调整规划标高 3218.00,为 3216.820。3、为满足最大纵坡要求,78纵三路(加卡一路)支路支路调整与横一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1、3228.00为 3223.488。4、为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调整与纵四路及纵六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3232.00,为 3231.048。1。为适应纵三路最大纵坡要求,调整与纵三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232.00,为 3231.048。2.为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调整与纵二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245.00,为 3243.4。纵四路(加卡一路延路)1.满足最大纵坡要求纵坡要求,调整起点与纵二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209.0,为 3207.8。9纵五路(加卡二路)纵六路(加卡三路)支路支路1.为适应纵三路最大纵坡要求,调整起点与纵三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232.00,为 3231.048。101.为满足

32、最大纵坡要求,调整与纵八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3243.00,为 3242.154。11纵七路(加卡四路)支路1.为适应纵七路最大纵坡要求,调整终点与纵七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243.00,为 3242.154。纵八路(加卡四路支路)1213支路支路1.为适应横一路最大纵坡要求,调整与横一路交叉路口规划标高 3192,为 3194.553。纵九路(加南路)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3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序号道路等级道路名称路网标高调整1.为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调整与规划机场快速通道交叉处规划标高 3177,为 3176.007。14纵十

33、路(加北路)支路5.4.1.3平纵组合设计平纵组合设计时,尽管竖曲线无法做到与平曲线一一对应,但干路均做到“平包竖”与此同时还注重路面合成坡度的合理取用,便于路面的排水,保证行车安全。全线经过透视图检验,无不良视点出现。5.4.1.4横断面设计本项目横断面设计按照途径区域的不同,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横断面布置形式,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经济性。1、横断面设计原则加卡园区现状基本上是张白纸,所受约束较小,使其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吸纳先进的设计理念,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重点从使用功能出发设计与道路等级相协调的横断面,整个加卡园区考虑如下原则进行横断面布置:(1)适应道路功能对于不同的道路,考虑

34、交通性、生活性、景观性等道路性质对横断面形式的影响。交通性道路车流量较高,机动车路面宽度较大,交通地位比较重要,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共板。生活性道路应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出行,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并设较宽裕的人行道的步行环境。干道级的道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的方式。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景观性道路位于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这类道路以行人的休闲和布置绿化为主,人

35、行道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的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道的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4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2)体现交通分流交通分流是从空间和时间上实现人流与车流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现代化交通是实现传统交通观念的转变,从“只有增加机动车道宽度才能适应交通发展需要”转变为“合理布设道路网络,使城市交通既畅通又可达”的观念;从“机动车道优先”转变为“机动车道为主,兼顾非机动车道、步行道”的观念;从“交通优先”转变为

36、“交通环境并重”的观念,实现现代化交通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已有道路资源,增加道路设施容量;以人为本,建设多层次道路系统;创建和谐、安全的城市交通空间。(3)控制道路宽度为体现不同类别交通流的优先级差的权重,建议道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设计打破传统,设计宽度随道路等级的提高而适度变窄 .,一般道路等级越高,布设的管线就越多,路侧带、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也就愈大。干路为满足管线布设等非交通功能而增加的路侧带、人行道宽度可设为绿化带,减缓机动车交通的噪声、尾气等环境污染。(4)增加弹性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土地开发的模式、性质和强度将有较大的变化,导致道路上的交通量及交通流将会有很大的变化,使得原

37、来的横断面布置部分已不再适用。譬如,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由自行车向公交和小汽车的改变,以及平行于干路的贯通性分流支路的建成,原来主干路普遍使用的三块板、四块板已不再适用,需要改造为一块板、两块板,改造的难点是机非隔离带的拆除以及部分地上地下管线的迁移。这将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而且这种大拆大迁的方式,割断了城市的文脉以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城市人文景观, .作为一种相对刚性的系统,横断面的布置应尽可能为远期的系统变化留有一定的余地,减少横断面适度调整时的经济代价,更重要的是避免对城市文脉和人文景观的破坏。2、公共交通的布置公交线路功能与道路等级相结合,根据服务需求与线路功能分层次进行规划设计

38、,形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5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成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道路运行效率的良性互动。a.次干道尽量在适宜段设港湾车站。b.其它道路一般采用路边停靠形式,但需划线规定站位。3、路边停车与出租车的布置a.道路停车以尽量不干扰交通流、充分利用道路空间为原则。b.次干道可根据交通量和道路宽度确定是否设置路边停车带;支路一般允许短时路内停车。4、横断面设计方案本次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共设计了三种方案进行比选,分别是方案一(规划方案)方案二(比较方案 1)、方案三(比较方案 2)。、方案一为规划断面,与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修建

39、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修规)中的断面宽度、路幅组成一致;方案二为比较方案 1,本方案道路总宽度与修规一致,但对路幅组成进行优化设计;方案三为比较方案 2,本方案在修规的横断面的基础上增加车道数或增加人行道宽度。各方案的对比关系如下;方案一(规划方案)方案二(比较方案 1)方案三(比较方案 2)序号道路等级宽度车道数(米)宽度车道数(米)宽度车道数(米)123489双向两车道双向两车道双向两车道双向两车道-142230双向两车道-支路12161216双向两车道双向四车道双向六车道双向两车道(双向三车道)562224双向四车道双向四车道2224双向四车道双向四车道次干路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

40、司5-16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7步行街30-30-a.方案一(规划断面)8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9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12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2.0米人行道 +8.0米行车道 +2.0米人行道 =12米。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7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16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4.0米人行道 +8.0米行车道 +4.0米人行道 =16米。22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3.0米人行道 +16.0米行车道 +3.0米人行道 =22米。24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4.0米人行道 +16.0米行车道 +4.0米人行

41、道 =24米。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8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b.方案二(比较方案 1)比较方案标准断面在规划标准断面路幅宽度基础上,维持规划路幅宽度不变,根据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分区技术功能规划对路幅内道路组成重新设计。A分区为综合区,交通流以小汽车、行人为主,比较方案在原规划断面的基础上,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人行道宽度,对 24米及 22米宽断面增加中央绿化带分离对象交通流。12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综合区、工业区: 2.5米人行道 +7米行车道 +2.5米人行道 =12米。16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综合区: 4.5米人行道 +

42、7米行车道 +4.5米人行道 =16米。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19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工业区: 2.5米人行道 +11米行车道 +2.5米人行道 =16米。22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综合区: 2.75米人行道 +7.25米行车道 +2米中央分隔带 +7.25米行车道 +2.75米人行道=22米。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0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24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综合区: 3.75米人行道 +7.25米行车道 +2米中央分隔带 +7.25米行车道 +3.75米人行道=2

43、4米。工业区: 3.5米人行道 +7.5米行车道 +2米中央分隔带 +7.5米行车道 +3.5米人行道 =24米。c.方案三(比较方案 2)本方案在修规的横断面的基础上增加车道数或增加人行道宽度。14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3.0米人行道 +8.0米行车道 +3.0米人行道 =14米。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1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22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3.0米人行道 +16.0米行车道 +3.0米人行道 =22米。30米道路标准横横断面4.0米人行道 +22.0米行车道 +4.0米人行道 =30米。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

44、2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5.4.2 道路交叉设计方案本路网道路交叉均为平面交叉,路口交叉设计主要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正确设计交叉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5.4.3 路基、路面及主要附属工程5.4.3.1路基填料、弃土方案设计本路网范围的的道路为地理位置临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气象水文基本相同。所以均采用相同的路基处理方式、路面结构及挡土墙类型。5.4.3.1路基1、路基宽度及横坡本项目路基宽度及路幅组成详见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设计(中)

45、线处路面标高,机动车道路拱为双向人字坡坡,横坡为 1.5%;人行道横坡为 1.5%,坡向机动车道。2、路基取弃土设计拟建道路沿线地形起伏不大,少部分路基填挖变化大,全线取土和弃土工程量均较小,因此,在满足规范要求及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填挖平衡的原则设计。3、路基压实度(1)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按下表规定的标准实施:表 5-5路基压实度填探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 m)0 0.80压实度( %) 94零填及路堑挖方0 0.80 94填方0.801.501.50 93 90(2)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 93%,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应满足表 5-2的要

46、求。(3)桥台背后、涵洞两侧与顶部、锥坡与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压实度标准为: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4、一般路基方案设计94%。(1)路基边坡坡率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3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填方路段边坡:本工程路基填土高度大部分地段小于6m,故一般路堤边坡坡率采用1:1.5;对于局部填土高度大于 6m的地段,则采用设置路基坡脚挡墙进行收坡,以满足用地范围的限制。挖方路段边坡:一般情况下,土质地段采用 1:1的坡率;岩石地段按岩石风化情况采用不同的坡率。全风化、土质边坡的坡率为 1:11:1.5;强风化

47、边坡坡率 1:0.751:1.25;弱风化边坡坡率 1:0.51:0.75;微风化边坡坡率 1:0.31:0.5。边坡高度均按 10m控制,平台宽 2.0m。第一级边坡坡脚设置 2m宽的碎落台。挖方边坡坡率的确定,是关系到该片区建设期内道路边坡的稳定、安全,对投资的影响起关键性作用,要做到既安全又节省投资,除了实验数据外,还要了解沿线的土质特性;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会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运用到本工程中去,业主会体验到有把握的实用经验给社会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2)路基基底处理填土视其组成成分是否符合填料要求分别采取压实和清除处理,对组成成分符合路基填料要求但结构松散的填土采取翻挖后分层压实处

48、理,对组成成分不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填土采取清除处理;种植土及淤泥或水浸软土采取清除处理;挖方路基基岩位于设计路床范围内的地段采取超挖后换填碎石处理;现状道路加宽地段,对位于设计道路结构层内的现状路面砼采取挖除处理或做为拟建道路的基层。5、路基防护本工程路基填挖高度大部分地段小于 6m,填挖高度均较小,一般填土高度小于 4米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填土高度大于 4米边坡采用锚杆框架喷砼挂三维网植草防护。6、挡土墙由于本项目多条道路位于高填、高边坡挖方段,为减少路基放坡用地,一般路基高填方段均采用路肩衡重式挡墙进行收坡防护;为较少高边坡挖方段挖方量及维持边坡稳定,均采用仰斜式挡墙进行防护。5.4.3.2

49、路面根据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卡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道路使用功能、任务以及交通量预测结果,以及相关规范,结合沿线水文、地质、气候以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以安全、适用舒适、环保经济、和谐美观、耐久为原则,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设计理念,结合高等级道路路面施工和养护经验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路面结构厚度计算。路面结构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4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采用以下标准:表 5-6路面结构采用标准结构名称该路自然区划标准II类严寒地区大气环境( VII5区)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支路1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路面设计标准轴

50、载BZZ-100由于本项目地处于 II类严寒地区大气环境地区。选择的路面需要适合城市道路排水,防噪音等特点,并控制工程规模。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道路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符合加卡园区路面结构形式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如下:1.环保性好,噪音低、灰尘少、颜色深,与沿线环境相协调;2.沥青表层构造深度大、抗滑性好;3.变形协调性强,对路基不均匀沉降比较适应;4.行车舒适度高、施工方便、通车时间短、便于快速维护本次沥青路面共拟定各方案具体结构组合及其技术特性如下:表 5-7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次干道车行道)上面层黏层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砼( AC-13C)改性乳化沥青下面层下封层基层改性乳化沥

51、青 6厘米中粒式沥青砼( AC-20C)1.0厘米沥青表处 +透油层18厘米 5%水泥稳定碎石18cm 4%水稳碎石基层垫层20厘米级配碎石总厚度67cm表 5-8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支路车行道)上面层黏层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砼( AC-13C)改性乳化沥青下面层改性乳化沥青 6厘米中粒式沥青砼( AC-20C)下封层基层1.0厘米沥青表处 +透油层20厘米 5%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级配碎石垫层总厚度51cm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5-25 西藏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卡园区 )A分区市政道路工程第五章建设方案表 5-9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方案面层基层6厘米联锁型透水砖道板3厘米 M7.5水泥砂浆15厘米 5%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