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原理:CH5 耦合模式理论_第1页
光波导原理:CH5 耦合模式理论_第2页
光波导原理:CH5 耦合模式理论_第3页
光波导原理:CH5 耦合模式理论_第4页
光波导原理:CH5 耦合模式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波导原理Fundamentals of Optical WaveguidesCH5:模式耦合理论(CMT,回忆:折射率dominates,2,三个要点: 给定折射率分布下光纤内电磁场分布的形成过程 非线性效应导致的折射率分布扰动的形成过程 折射率扰动对原电磁场分布的影响过程,某一个特定的折射率分布,就会对应某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光的分布和传播方式,三个基本概念: 模式 折射率及其扰动 模式耦合,引子:两个距离接近的波导,3,如果看做是两个独立的波导,那么,芯层折射率为1.5 包层折射率为1.48 芯层厚度为2微米 芯层间隔为6微米 注入频率1.5微米,分别单模工作 两个波导内的模式独立传播,具

2、有相同的有效折射率(1.4893)和模式分布(因为两个波导完全一样) 相互“渗透”到对方波导内,实际上无法独立传播,x(微米,电场分布,对称组合波导的模式,4,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的波导,那么,不再是单模波导,原本的单模分裂为两个非常接近的模式(1.4893) 与两个波导的距离有关,当两个波导距离很远的时候, 几乎为零、即两个模式接近“简并,奇对称模式,偶对称模式,有效折射率较小的模式,具有奇对称的电场分布 可以(近似)看成是两个原先对立传输的基模的“反相”合成但原先的基模并非合成波导的横模,有效折射率较大的模式,具有偶对称的电场分布 可以(近似)看成是两个原先对立传输的基模的“同相”合成但原先

3、的基模并非合成波导的横模,注入基模的传输规律:思路,5,问题:从一个波导中注入(原先的)基模,光在组合波导中的传播规律将会何如,求解方法:利用(“组合波导”的)模式的线性组合去合成注入场(初始条件) 组合波导的模式可以(近似)由两个原来的基模合成;因而反过来,原先的基模也可以由组合波导的两个模式(近似)合成,注入基模的传输规律:新模式分解/合成,6,z处的电场横向分布,原先基横模的合成,线性的合成系数是z的函数,原先基横模的传播常数,原先的两个基横模,注入基模的传输规律:原有模式耦合,7,光在“组合波导”内的传输,同样也可以表示为原有模式(包括模式的截面分布和纵向分布!)的组合、及其组合的变化

4、,z,n1,n1,n1,n2,n2,能量从一个模式完全耦合到另一个模式所经历的长度,视角:耦合模理论 vs. 模式分解/合成,8,耦合模理论认为: 折射率沿着波导传输方向发生了静态或者动态的改变,即沿z方向或者t方向不再是均匀分布的了 当理想的波导受到折射率扰动(必须是微扰!)之后,其电磁场分布在任意z或者t、仍然是多个已有模式(横模或者纵模)的叠加,只不过叠加系数随传输方向z或者t发生了改变 原本独立传播的模式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表现为能量上的交换、或者相互调制) 耦合模理论对应的方程,是刻画模式系数随z或者t的改变与折射率微扰的关系,本章只考虑折射率随z方向的静态变化引起的模式间的能量交换

5、,x,y,波导I,波导II,耦合模理论:模型,9,假设: “组合波导”的折射率分布为n(可能沿着z方向有变化) 组合波导内的光场,由两个横模(离散的导波模式)组合而成耦合模理论必须提前假定参与耦合的模式有哪些! 支持模式I的折射率分布为n1,支持模式II的折射率分布为n2,不随z变化 注意: 支持两个“已有模式”的波导是“假想”的,选择应该使其横模的线性组合尽量与组合波导的电磁场分布吻合(也是提前假定的,耦合模理论:方程,10,从弱导近似下的波动方程出发 组合波导中,电场应该满足波动方程,根据耦合模理论的假定,电场由两个已有横模组合而成,即,电场的截面分布,假设满足“慢变包络近似”,即,耦合模

6、理论:重叠,11,已有模式满足原波导的波动方程,在原波导I处的分布,在原波导II处的分布,注意:原有的两个模式并非正交(在当前的例子中,它们分属不同波导) 处理方法:对横向分布进行积分,耦合模理论:系数,12,其中,两模式的耦合模方程,耦合模理论:系数的含义,13,由于折射率的扰动,模式I在“组合波导”中不再独立传播,因而其复振幅随z发生了变化,弱导近似:nn1n2,归一化,模式I感受到的折射率分布变化,引起有效折射率的改变、传播相移改变,模式II在波导I区域(即波导II感受到的折射率微扰分布)的分布;对应为受微扰影响而耦合到模式I的过程,模式II直接投影到模式I中,耦合模理论:进一步近似,1

7、4,模式II直接投影到模式I中(场重叠),也被称为butt coupling;其耦合机理与完全不同。两者大小比较如下,因而,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模式同向传输、且耦合较弱时,其场重叠非常弱,因而认为c121、近似为零 如果两个模式是同一个波导的两个横模,由于正交性、c12为零;如果两个模式是正反向传输的同一个横模,由于不存在butt couple的现象,因而该耦合系数也为零 总之,一般情况下无需考虑该项,除非耦合是由butt coupling带来的。因而双模式下的耦合模方程可以表示为,即使是微扰,一般的折射率微扰也基本10-4,耦合模方程:物理过程,15,波导I内,模式I随z的变化,波导I处折射

8、率的变化引起其有效折射率的变化,导致模式I的相移移动,波导I处折射率的变化引起模式II的变化,将模式II的功率耦合到模式I中,波导II内,模式II随z的变化,波导II处折射率的变化引起其有效折射率的变化,导致模式II的相移移动,波导II处折射率的变化引起模式I的变化,将模式I的功率耦合到模式I中,折射率的变化引起模式之间的耦合,类似于光遇到折射率突变的界面会受到反射一样;这才是模式耦合的主因,而非butt coupling(场重叠,波矢匹配,例1:两模式的同向耦合,16,耦合模方程的边界条件不同,求解思路也不同 这里考虑两个模式同向传输时发生的耦合,具体应用例子包括双输入、双输出的光耦合器、长

9、周期光纤光栅等,光纤/波导耦合器 耦合发生在两个分离但靠近的波导之间 一般情况下,两个波导是相同的 一般情况下,耦合发生在两个基模之间,长周期光纤光栅 耦合发生在同一个波导内部 一般情况下,耦合发生在基模和某个高阶导波模之间(或者两个高阶导波模之间,边界条件的特点:光从一边注入,从另一边输出;或者可以转化为上述条件的组合,例1.1 光纤/波导耦合器,17,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组 一般情况下无解析解 可以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则方便得到数值解,耦合器的简化方程求解,18,根据B的边界条件假设,假设折射率微扰导致的有效折射率改变为零,即只考虑耦合带来的模式变化(即使非零值也可以通过变量替换去掉,假设耦合系

10、数相同,波矢失配,得到,因而,初始注入到模式I的光功率,耦合器的耦合规律,19,耦合过程是能量守恒的,即只在两个既定的模式之间相互转换 耦合模方程只能处理假定已有的模式,周期性函数:光功率在两个模式之间往复转换 (几乎?)所有同向耦合的特点,耦合系数和波矢失配均对耦合的效率和往复的周期有影响 耦合效率定义为PB/P0的最大值,即,当=0时,耦合效率达到最大值1;与之前的分析相同:=0意味着两个波导是对称的(注意,这里的是已有模式的传播常数,而之前分析中的O/E则是组合波导的,往复周期为,耦合系数越大,功率往复转换的就越快;耦合系数足够小时,光需要接近的长度才能实现耦合,等价于无耦合发生,耦合系

11、数大意味着两个波导相互影响大,耦合导致组合波导的模式分裂更加严重;距离足够远时,奇偶模式基本简并,有限距离传播不会改变合成方式,对应了原模式之间无耦合,波矢匹配:微扰+波动的必然,20,当波矢失配度增大后,耦合效率迅速降低,路径 A,路径 B,相干相长,由于模式间的耦合属于微扰过程,即折射率扰动引起的模式间能量交换在短距离内(波长量级)观察是微乎其微的;明显的能量交换必须依赖微扰在长距离上的累积 由于光的波动特性,累积需要相干相长的条件 波矢匹配是耦合模方程的必然结论,波矢匹配 vs. 失配,21,无论匹配或者失配,模式之间的耦合总是存在的!只不过失配的时候无法将微扰累积、从而得到明显的模式耦

12、合,PA/P0, PB/P0,z/L,波矢失配带来:快速、且小幅度的模式耦合,当B是慢变函数时,快变虚指函数的积分对应了这种情况 非常大的波矢失配对模式复振幅的影响可以忽略 微分方程右侧只保留基带项旋转波近似 等同于慢变包络近似,22耦合器的传输矩阵,22,满足波矢匹配后,单端输入时耦合器的解为,双模式输入时的传递矩阵:注意i带来的90相位移动,耦合臂,90额外相移,90额外相移保证了2*2耦合器的能量守恒:例如,不会出现“1+142”的情况,直通臂,无额外相移,WDM耦合器,23,当耦合器结构固定后,耦合系数与场的重叠情况有关、即与场分布相关;而场分布随着波长缓慢变化着 窄带情况下,耦合器的

13、特性(波矢匹配下,耦合效率是1,因而仅表现为发生完全耦合的长度)基本不变 宽带情况下,发生完全耦合的长度将发生变化,设计耦合器的长度合适,就可以实现不同波段的光的分离(波长解复用器件,双波长使用)一般的耦合器无法实现该功能 反过来,可以将不同波段的光耦合到同一波导内、同时保证(理论上的)无损一般耦合器会有损耗 通常应用在光纤激光器中、实现激光与泵浦光的合成和分离,例1.2 长周期光纤光栅,24,物理过程: 光纤内的各个模式是独立传播的;但由于在纵向存在折射率的变化,某个模式的光就会被“散射”出来;满足一定条件时(模场匹配+波矢匹配),这些光会注入到另一个模式中,同一个波导,n1=n2,组合波导

14、”的折射率n表现为原波导折射率的纵向调制,即,折射率纵向调制的横向分布,条件I:不能为零!但模式之间具有正交性,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的耦合系数,25,例如,LP模式的正交性,均匀的折射率调制横向分布不会产生不同横模之间的耦合,LP模式下,如果要实现不同m阶模式之间的耦合,折射率调制横向分布不能具有对称性,条件II:必须满足波矢匹配,但在这里,同一波导内的不同横模,必然有0,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的波矢匹配,26,非零的只有通过周期性变化的耦合系数来补偿其带来的失配,路径 A,路径 B,相干相长,周期性的微扰得到周期性的模式耦合,与之前波矢匹配的差别: 光纤耦合器要求处处波矢匹配,即对任意的z都相干相长

15、长周期光栅只要求在发生耦合的地方实现波矢匹配,是“离散”的,中间区域没有耦合发生,长周期光栅中发生模式耦合的波长与折射率调制周期的关系表达式,长周期光纤光栅方程,27,由于是周期性函数,因而利用其傅里叶级数表示为,这里假设为实数;复数同样结论,傅里叶级数一般会是复数(其相位具有含义,根据波矢匹配的数学要求,虚指数项必须为零;在给定光栅周期情况下,我们只考虑满足=2/(即m=1)的光波长附近(一般傅里叶级数随着m的增大而减小,失谐,同之前的,类比:面光栅,假设0,慢变包络近似 & 旋转波近似,长周期光纤光栅应用,28,长周期光纤光栅能够在不同模式之间产生耦合,应用I即模式转换,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波

16、矢匹配条件与波长直接相关,满足波矢匹配的光会被耦合到其它模式中、而其它波长的光则保留下来,因而可以做带阻的滤波器(应用II,波矢匹配处实现最高的耦合效率(损耗,透过率,模式II透过率,失谐增大,导致透射率迅速下降,长周期光栅透射谱带宽,29,透过率,模式II透过率,第一透射点距离中心频率(最低透射处的频率,中心频率(最低透射处的频率)满足=0,即,或者,中心波长,折射率微扰的周期波长,被称为“长周期”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带宽一般都很宽(相比于短周期光栅,见后,传感:应用III,灵敏度要高于短周期光栅,例2:两模式的反向耦合,30,耦合模方程的边界条件不同,求解思路也不同 这里考虑两个模式反向

17、传输时发生的耦合,典型应用实例是光纤布拉格光栅(也被称为短周期光纤光栅,短周期光纤(布拉格)光栅 耦合发生在同一个波导内部 耦合可以发生在正反向传输的基模间、或者正反向传输的任意导波模之间、或者导波模与反向辐射模之间(倾斜光栅) 正向传输的光不断感受到纵向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发生反射;满足波矢匹配(布拉格条件)后即形成明显的反射光,边界条件的特点:光从一端或者两端注入,同时又从两端输出 本课程以正反向传输的基模间耦合为例介绍,布拉格光栅的耦合系数,31,正反向传输,模场截面分布一样 但坡印廷矢量反向,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典型制作方法:相位模板法,基本可以保证折射率微扰在光纤截面的分布均匀,即可近似认

18、为,不同于长周期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折射率微扰横向分布对耦合有无影响不大,折射率纵向调制的横向分布,也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折射率变化对正反向是相同的,但反向传播常数为负值(即相位随z增加是衰落的,布拉格光栅的波矢匹配,32,正反向传输,因而传播常数应该符号相反,1=-2,与长周期光栅类似,正反向波矢之间的失配必须通过结构的周期性补偿! 正反向波矢的失配远大于同向传输的失配,因而折射率微扰的周期也远大于长周期光栅,路径 A,路径 B,相干相长,中间区域没有耦合发生,布拉格光栅的耦合也是“离散”的,布拉格条件,布拉格波长,回忆:布拉格条件,33,输出端依复振幅叠加:达到最大值要求各个反射光相位一致,布

19、拉格光栅方程:近似,34,周期性变化的折射率调制,折射率微扰一般都是“准周期”的,因而用带通信号表示,慢变包络近似 & 旋转波近似,只保留m=1项,布拉格光栅方程:标准形式,35,一阶光纤布拉格光栅方程,直流耦合系数,交流耦合系数,长周期光栅方程,差别仅在这个正负号上,So what,与之前方程形式的差别:将波矢失配体现在直流耦合系数中(之前的方程也可以做类似变量替换);失配与频率相关,布拉格光栅的传递矩阵,36,耦合系数均为常数,其中,均匀光栅,矩阵函数,对角化即可求解(Matlab的expm支持该运算,散射矩阵,正向反射率,反向透射率,正向透射率,反向反射率,非均匀光栅等效为N段均匀光栅的

20、级联,又见)传输矩阵方法,均匀布拉格光栅的反射谱,37,满足布拉格条件的光会被光栅反射,而不满足的则会透射,因而会形成反射谱 正向反射率、透射率为,为零处、即完全满足波矢匹配的波长,此处反射率达到最大值,两个反射谱零点之间的距离,反映其带宽,布拉格频率,反射群时延谱,具有非平坦的群时延,中心频率处达到最小值,fB处反射率、带宽、群时延,交流耦合系数,反射率饱和(1,带宽增加,群时延下降,短周期(反向耦合,反射谱)与长周期(同向耦合,透射谱)差别很大: 反射率具有饱和特性(长周期:往复耦合) 带宽随交流耦合系数增大(长周期:仅受长度影响) 群时延下降(长周期:不变,反向耦合的光空间分布,38,均

21、匀短周期光栅反射谱的特点,来自于反向耦合与正向耦合的能量转换差异性,正向传输光不断被反射,反向传输光不断增强,均匀布拉格光栅内反向耦合过程中,模式间能量转换是“单向”的,因而出现反射率的饱和(最大为1) 当耦合系数不断变大时,带宽会变大、群时延下降vs. 长周期光栅内同向耦合过程中,模式间能量转换是往复的,布拉格波长处光的“渗透”与耦合系数的关系,光的“渗透”与入射频率的关系,渗透减小意味着群时延降低,渗透增大意味着群时延增大,任意折射率调制的布拉格光栅:近似,39,布拉格光栅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反射谱中。通过设计交流耦合系数,可以得到各种复杂的反射谱(频率响应)潜在应用广泛,反射率很低的时候,可以忽略为零,假设直流折射率调制为零 直流耦合不随z变化,在弱耦合近似下,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结构和其频响之间是傅里叶变换的关系,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结构即其冲击响应,均匀光栅的比较,回忆:弱反射下的周期性结构,40,其中,傅里叶变换对,结论:弱反射近似下,周期性结构的反射谱是其耦合系数分布的傅里叶变换,垂直入射,反射谱是周期、分立的,满足,即,或,布拉格条件,波导的布拉格光栅是周期性平面多层薄膜结构的“翻版” 忽略掉“模式”的差别,纵向上两者遵循相同的规律,非均匀布拉格光栅:切趾,41,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结构即其冲击响应: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