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健康_精编教案_第1页
食品安全与健康_精编教案_第2页
食品安全与健康_精编教案_第3页
食品安全与健康_精编教案_第4页
食品安全与健康_精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食品安全与健康 20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与健康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授课时间:2008年11月24日 授课班级:07C教学目的:通过引用生活中发生的食品中毒实例, 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通过讲授这门食品和健康安全课, 让学生掌握一

2、定的食品健康安全常识, 从而达到预防食品中毒的目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食品中毒的起因和症状, 掌握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措施等常识。从而避免或减少事物中毒的机会, 懂得如何加以防范和应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关乎民众健康甚至生命利益。但是食品中毒事件却屡见不鲜。案例:1. 苏州市卞某经营毒死狗肉案:2001年, 虎丘镇农民卞某将在苏州、无锡等地药死的狗, 分批储存于陆墓镇的吴县水产冷冻厂冷库内。苏州市卫生监督所接当地公安部门通报后, 迅速查封了吴县市水产冷冻厂冷库, 共查获有毒死狗计23吨(约3000多条)。经查实,

3、 该案已涉嫌触犯刑法, 移交至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苏州市卫生监督所已分9批将毒狗送至苏州市肉联厂无害化销毁。【专家点评】:这个案件的代表性在于药死狗的药是剧毒的氢化钠, 当地的卫生部门在9月份接到线索后立即进行了查处, 将可能危及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事件及时地制止了。一旦有毒的狗肉流入社会, 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虽然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 也没有对商家进行经济上的处罚, 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给食品生产厂家提个醒, 就是在进肉类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索取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2. 武进市润润食品有限公司食物中毒肇事案:2002年7月27日, 武进市润润食品有限公

4、司因发生食物中毒, 被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处以罚款30000元的行政处罚。【专家点评】:食物中毒的种类多种多样, 像这个案例就是反映食品中毒中的细菌性中毒和化学性中毒两种情况。由于操作不慎, 导致原料腐败变质或者加工过程中造成了污染引发细菌性中毒, 或者误用了亚硝酸盐导致了化学中毒都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企业在生产和加工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科学地加工和制作。3. 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小学食物中毒案:2002年9月20日, 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小学食堂发生食物中毒, 95名师生出现中毒症状。无锡惠山区卫生局据此对该校处以责令改正、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专家点评】:这

5、个案例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 学校中毒属于中大事件。虽然江苏每年都展开专项的整治行动来防范学校食物中毒, 但是还是有一些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疏忽, 导致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按照规定, 这种没有违法所得的食品安全事件, 处罚的最高限额就是50000元, 这个案例应该就是最高限额了。以上案例可见, 我们真的很有必要重视食品安全教育, 因为食品是我们每天都得接触的东西, 跟我们日常生活, 正常工作, 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下面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好这节课。二. 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1.生产经营者疏于食品卫生管理, 对食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注意不够。2.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原料

6、3.误食 主要是食用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蘑菇和农药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4.食品卫生知识匮乏, 食品加工、贮存不当。5.投毒 近年来, 卫生部已受到多起投毒的食物中毒报告, 投毒物质常为急性剧毒鼠药。 6.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不完善。7.细菌性食品中毒, 也是比较常见的食品中毒类型。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当然, 还有其它种种导致食品中毒的原因, 但是上述七种为主要的。了解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我们进行食品中毒的预防和自救。三. 食物中毒的预防(一)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自救请遵守食品处理三原则:清洁, 迅速, 加热与冷藏1.清洁:食物应彻底清洗, 调理及贮存场所

7、、器具、容器均应保持清洁。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调理食物前彻底洗净双手。手部有化脓伤口, 应完全包扎好才可调理食物(伤口勿直接接触食品)。勿食用变质食品。2.迅速:食物要尽快处理、烹饪供食, 做好的食物也应尽快食用。3.加热与冷藏:超过70 C以上细菌易被杀灭, 7 C以下可抑制细菌生长, 18 C以下则不能繁殖。所以食物之调理及保存应特别注意温度控制(二) 食物中毒的处理当出现上吐下泻, 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 应保持冷静, 分析发病原因, 查明情况。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 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至小时内, 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如服用

8、盐水、生姜水、十_大的药品如浓氨溶液、乙醚等, 在温度高时容器内压力大, 不应剧烈震动。开启前应充分降温, 以免药液冲出(尤其是氨溶液)造成伤害事故。3)、对易冻和怕冻的药品, 必须保温贮藏。(二). 如何服用药物 病人使用的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要根据医嘱和药品说明使用。这里重点介绍非处方药的使用。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的, 一般而言, 一种长期使用后, 公认确有疗效, 使用方便, 毒副作用小, 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处方药, 经药政部门审批后, 可转为非处方药。那对于这种非处方药,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正确服用药物, 发挥要的作用而不发生误用药品, 危害人身安全呢

9、?1. 准确判断疾病2. 仔细查看说明。3. 合理准确用药。4. 不得联合用药5.密切跟踪疗效及不良反应(三). 避免用药误区(1)不要干吞药片; 干吞药物易卡在食道中刺激食道粘膜, 引起食道炎、食道溃疡等病症。(2)不要用饮料送服; 茶水、可乐、豆浆、咖啡、牛奶等饮料中有多种化学成分, 易与药物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除非有特殊要求, 否则最好用白开水吃药。(3)不要对着瓶口喝药; 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 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 要么达不到药效, 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4)不要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会使药物粘附于食管壁上, 在食道中慢慢下行或滞留, 不能衣时进入胃部, 造成

10、呛咳和食道炎, 甚至灼伤食道, 形成溃疡。正确的姿势应该是站着或坐着服药并保持约2分钟。五. 食品安全常识1. 了解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的安全性能。绿色食品目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但我们要学会怎么辨别绿色食品的真伪。1). 绿色食品标志编号形式如下:LB- xx xx xx xx xx xx标志代号 产品分类 批准年度 国别 省区 产品代号 产品分级2). 绿色食品的统一标志三部分组成: 上方的太阳, 下方的叶子和中心的蓓蕾, 象征自然生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 意为保护, 安全。颜色为绿色, 象征着生命, 农业, 环保。2. 正确识别食品市场准入标志。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属于质量标志

11、, 是食品加工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其产品质量进行自我声明的一种表达形式, 便于消费者在购买前辨认食品是否安全。在食品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 表明本产品符合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我国的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 的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的主色调为蓝色, 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 字母”S”为白色, 其具体的式样, 尺寸及颜色有专门的规定。3. 正确识别食品标识食品标识是食品生产商的公开承诺, 也是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手段。鉴别食品标识, 是判定食品真伪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标签不全或有错漏, 购买时须小心对待。食品标识上应该标注以下主要内容:食品名称, 配料表, 食物的净含量, 食品制造, 包装, 分装或销售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生产日期, 保质期或保存期,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4. 正确识别安全信用码。安全信用码是附着在产品标签上, 由2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一组数码。有了它可以做到产品源头可追溯, 流向可追踪, 信息可存储, 产品可召回。小结:同学们!民以食为天, 食物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得接触的东西, 所以我在进食食品和药物时都要十分小心。而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食品中毒的起因, 食品中毒的预防和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