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的线索,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线索作用 2. 掌握关于文章线索题型的解题方法,记叙文线索的种类,1)以人物为线 (2)以时间为线 (3)以事物为线 (4)以事件为线 (5)以情感为线 (6)以题目为线 (7)明暗两线,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 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此文章题目 “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 来组织材料的。像
2、这样以由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 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 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七年级下册)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 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 左右的地方峰顶。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 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或“任务行踪为线索,3、以人物为线索。 如最后一课(七年级下册)一文,“我”是贯穿全文 的线索:“我”在村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 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
3、原委。 再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4、以一事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 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再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生命生命(七年级上册P13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文, 该文以“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厌烦地赶走没有 耐心地拍打内疚地观察由衷地敬佩。 又如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憎恶、讨厌敬重、爱戴,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如驿路梨花一文以“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引起悬 念,又围绕着“谁是主人?”这个问题分两层来回答。第一 个层次误认为主
4、人是瑶族老人,老人回答“我不是房子的 主人”,从而引出哈尼小姑娘;另一层次由哈尼小姑娘引 出解放军盖茅屋,两个层次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巧妙 地回答了“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8.明线和暗线,线索是构造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手段,为了作品结构的完整统一, 一篇作品的主要线索只能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实际上,除了抒情 作品和一些内容、情节极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 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重线索。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 的作品,称为单线,如朱自清的背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索的 作品,称为复线,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索的 作品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是围绕主 线展开并服务于主线,副线可以贯穿全文,也可以局部点缀。 线索除了主线和副线的区别外,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 如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一文就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鲁迅 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属于明线;另一条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 情,属于暗线,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寻找文章线索的方法有,文章的标题 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线索的作用,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连在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