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定项选择:1. 两导体(或触头、触点)宏观重叠的面积称为(AC)。A. 名义接触面B.实际接触面C.视在接触面D.接触面2. 由于电流线在导电斑点附近发生收缩,使电流流过的路径增长,有效导电面积减小,因而出现局部的附加电阻,称为(C)。A.膜电阻B.接触电阻C.收缩电阻D.有效电阻3. 如果电流通过的导电斑点不是纯金属接触,而是存在可导电的表面膜,则还存在另一附加电阻,称为(D)。A. 接触电阻B.接触电阻C.收缩电阻D.膜电阻4.根据电位一温度理论(称理论),斑点的“超温”与“接触压降”成简单的函数A.2U2 Q8U2 =8U B.=C.-D8p关系(B)。5.电接触材料表面常因吸附(U2
2、4ABD等因素的污染而形成表面膜。A.氧化B.腐蚀C.潮湿D.环境效应6. 弱电技术领域的电接触研究,主要集中在(A)及从电接触材料本身的组分和制造工艺入手而提高其接触可靠性这两大方面。A. 表面膜的生成机理 B.表面膜的破坏机理C.防生成机理D.电接触材料研究7. 触头静态接触时的温升对(BCD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A. 电路系统B.液态金属桥形成的材料转移C.金属蒸汽电弧向气体电弧的转换规律D.电器触头系统的设计8. 研究电触头静态电接触时的温升,必须首先获取(BQ。A.接触斑点B.导电斑点C.收缩区电流密度的分布D.收缩电阻状况9. 接触电阻的测试,经常应用于(ABD。A.开关B.放大器
3、C.继电器D.印刷电路焊盘的质量检验当中10. 在机械装配方面,测量两个金属表面相互连接后的接触电阻,可以判断机械装配的(AD)。A.牢固性B.耐用性C.经济性D.可靠性11. 在电磁兼容方面,(ABD)的导电特性,也可以通过接触电阻来判断。A.导电密封圈B.编织铜网带C.弹性密封圈D.弹性导电片12. 测试(BC的接触电阻时,应采用大电流进行测试使接触表面的氧化膜和尘埃受热融化, 这样测得的接触电阻才能反映在大电流下使用时的真实情况。A.大功率电器B.继电器C.大功率开关D.熔断器13. 测试小功率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时,如信号通道的(ACD等,为防止接触表面受热烧结,要用小电流进行测试,这样才
4、能反映在小电流下使用时的实际情况。因此,接触面的总电阻等于各个A.接插件B.隔离开关C.继电器D.开关14.如图1所示,电流从各个相接触的小面积尖峰处通过, 接触点的电阻的(D)。A.并联值B.单个电阻值 C.相加值D.串联值15.影响接触电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有:(ABCDA.接触电阻的定义是不完善的;B.接触电阻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表现;C. 接触表面的应力随时间、温度、气压、湿度的改变而变化;D. 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细 J L1*图1.导体A. B微观接触面模型16.(BC)是小电阻的测量的特殊问题。A.增大引线电阻值;B.如何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C.测试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D.测
5、试引线电容对接触电阻的影响。J17. 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很大,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几乎为,所以A. C点,B.D点,电压表的读数能够反映 A,B点之间的电位差,而r1,r2不影响电压测量。(C)A. 1,等电位,等电位,U;B. 1,等电位,等电位,2U ;C. 0,等电位,等电位,U;D. 0,等电位,等电位,2U。18. 测量小电阻的仪器有(ABCD )等等,它们都有两个电流测量端钮IH,IL和两个电压测量端钮PH,PL。A. 双电桥B.三次平衡电桥 C.数字式毫欧表 D.微欧表19. 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线路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 可通过PE线、金属管道、(ABC
6、D )等连接。A. 接地线B.穿线钢管C.屏蔽层D.电缆沟的钢筋20. 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 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应采用(CD )。A. N型网形结构B. B型星形结构 C. S型星形结构 D. M型网形结构21. 大气电离层带正电荷,与大地之间形成了大气静电场,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地面附近电场强度约(D)。A 130kV/m B.148mV/m C160kV/m D.150V/m22. 静电放电脉冲的危害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哪几种:(BD)A. 感应浪涌B.电压(流)浪涌 C.干扰电压D.高压电击23. LEMP可以划分为哪几种形式:(A
7、BD)A. 静电脉冲B.地电流浪涌C.静电场D.电磁脉冲辐射场24. 对通信线路的实际观测证明,雷电电磁感应浪涌的波头平均值为(AB ) (10卩s50 ys内的占90%)。A. 25 y s+2.5 y B. 25 y - 2.5 ysC. 55 y s+15 y D . 55 y s 15 y s25. 1984年,D.Jaeger研究了 LEMP寸军用电子设备的危害,提出能量耦合通道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BCD )A.机壳B.天线C.馈线D.穿壳导线26. 用于电磁场计算的数值方法有哪些?(BCD)A. 分离变量法B.矩量法C.有限差分法D.有限元法27. Master等研究者在提出
8、MULS莫型时,把雷电回击通道基电流分为哪几种成分( ACD ) A.击穿电流B.回击电流C.电晕电流D.均匀电流28. MULS模型的通道基电流导数波形比其他模型所用的通道基电流导数波形半峰值宽度小 大约(C)A. 5% B. 80%C.25% D.3%29. 下面哪幅图为计算 7种模型回击水平距离5km的地面电磁场。(D)MlB.A.二一 HTm.C.D.30. 雷电回击电磁场具有的特征,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BCD。A. 电场和磁场都有一个起始尖峰,观测距离大概超过1km时,峰值随距离而增大;B. 在几十千米范围内的电场,起始峰值后有一个缓慢的上升沿,持续时间超过100 s ;C. 在几十
9、千米范围内的磁场,起始峰值后有一个隆起,隆起最大值发生在10 s40 s ;D. 在50km200km范围内的电场和磁场,起始峰值后几十微秒内都有过零点现象。31. 计算雷电回击电磁脉冲场时,还应进一步研究一下哪些问题:(ABCDA. 通道顶端云层的影响;B. 地面边界条件的影响;C. 回击通道扭曲和分支的影响;D. 云闪电磁脉冲场的计算。32. 当建筑物和房间无屏蔽时所产生的无衰减磁场强度,相当于处于LPZOa和LPZOb区内的磁场强度,应按下式计算(B)A. H 0 i o 2saB. H o =io / 2SaC. H oi02SaD. H 0 i 02SaLPZ1区内的磁场强度,应按下
10、33. 当建筑物或房间有屏蔽时,在格栅大空间屏蔽内,即在 式计算:(A)A. H,=H0 /10SF/20 B. H,H0/10SF*20 C. H,*10SF*20D. HiH0/10SF 2034. V.A.Rakov和M.A.Uman把雷电回击模型分为哪几类( ABCDA. 气体动力学模型(物理模型)B.电磁模型C.分布电路模型 D.工程模型35. 云对地的雷电放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它包括(ABQA.预击穿B.先导C.回击D.放电36. 在均匀、时不变、线形、各向同性媒质中,下列麦克斯韦方程组正确的是(BC)BeA. E 1 B. gB 0 C. E D. H J tt37. 雷
11、电回击模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BDA. BG模型B. TCS模型C.TLE模型D.MTL模型38. 下图是 7 种模型在通道 20m 200m 500m 1000m 2000m 3000m 4000m和 5000m高度处电流的时域波形比较,TL模型是(C)39. 基于改进的DU模型和IEC标准后续回击(及首次回击)地面电磁场精确计算结果如下 图所示。距离r=5km的是(D)CD40. 在雷电先导向下延伸的过程中,先导中电荷分布在哪里? ( ACDA.先导头部B.电晕套C.核心部位D.电晕层41. 以下哪些是电压开关型 SPD( BCD。A. ZnO压敏电阻B.气体放电管 C.晶闸管(可控
12、硅整流器)D.双向三极晶闸管42. 造成SPD劣化的因素有哪些? ( BCD)A. 使用不当 B. 长时间工作 C. 不利环境的影响D.电涌43. 设计SPD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BC)A.动作电压 B.对地绝缘耐压 C. 残压D. 线间电压44. SPD保护元件可以连接在?( ABCDE)A.相对相 B. 相对地 C. 相对中线 D.中线对地 E.前四种的组合。45. 以下哪些是电源系统 SPD的主要技术参数?( ABCDA.标称电压Un B.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 C.电压保护级别 Up D.响应时间t46. 电涌保护电路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 ABCDA. 在没有浪涌时处于高阻抗;B.
13、 有浪涌时低阻抗;C. 浪涌过后又恢复高阻抗;D. 浪涌过后能自动地恢复为高阻状态47.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BCDA. 雷电放电器,放电能力强,通流量大,几乎无漏流,但是残压高,反应时间慢;B. 气体过电压放电器,通流容量大,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但残压高,反应慢;C.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通流容量大,残压低,反应快,无续流,但漏流大,老化想对较 快;D. 瞬态抑制二极管,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无续流,但耐压能力差,通流量小48. 以下哪些是SPD的检测内容? ( ABCDA. SPD外观质量检查;B. SPD安装位置是否合理;C. SPD安装工艺、选取的导线和接地线的截
14、面积、SPD两端连接线的长度等是否合适;多极SPD的布置与能量配合问题有无考虑;D. SPD正常或故障时,表示其状态的标志或指示灯的检查。49. 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标识,制造厂至少应提供哪些信息?(ABCDE)A. 制造厂名或商标和型号;B. 安装位置类别;C. 端口数量;D. 安装方法;E.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每种保护模式有一个电压值) ;50. 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有几类试验?(ABC)A. I 类试验 B. II 类试验 C. III 类试验 D. IV 类试验51. 用8/20卩s冲击电流测量残压的试验步骤有哪些? ( ABCDEA. 应依次施加峰值约为 0.1 ; 0 .2 ;
15、 0.5 ; 1.0和21 n的8/20 冲击电流,如果2 In试验电流超过电器的Imax 。那么最终的试验值可放宽到1.2 In;B. 对SPD施加一个正极性和一个负极性序列;C. 最后,如果Imax或Ipeak大于In,则至少对SPD施加一次I max或 I peak冲击电流,电流极 性为前面试验中残压较大的极性;D. 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环境温度;E. 每次冲击应记录电流和电压示波图。 把冲击电流和电压的峰值 (绝对值) 绘成放电电流 与残压的关系曲线图, 应画出最吻合数据点的曲线。 曲线上应有足够的点, 以确保直至 I max或| peak的曲线没有明显的偏差;52.
16、标准电压波形为 1.2/50 时,以下电压波形的允许误差正确的是(ABD)。A. 峰值: 3 %B. 波前时间: 30 %C. 半峰值时间: 10 %D. 半峰值时间: 20 %53. 标准电压波形为 8/20 时,以下电压波形的允许误差正确的是(ABC)。A. 峰值:10 % B. 波前时间: 10 % C. 半峰值时间: 10 % D. 半峰值时间:20 %54. 对于开路电压 UOc的允许误差,以下正确的是( ABD。A. 峰值:3 % B. 波前时间: 30% C. 半峰值时间: 10 % D. 半峰值时间: 2055. 对于短路电流Isc的允许误差,以下正确的是( ABC。A. 峰值
17、:10% B. 波前时间: 10%C. 半峰值时间: 10% D. 半峰值时间: 20%56. 使用1.2/50 冲击电压,发生器开路输出电压设定为6kV,测量波前放电电压的试验步骤有( ABCDE)。A. 对 SPD 施加 10 次冲击,正负极性各 5 次;B. 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环境温度;C. 如果施加的 10次冲击中任一次没有观察到在波前放电,应把发生器的开路输出电压设 定为10kV,重复上述a)和b)的试验;D. 用示波器记录 SPD 上的电压;E. 测得的限制电压是整个试验程序中的最大放电电压。57. 用复合波测量限制电压的试验程序(ABCDE)。A. 复合波应施加
18、在通电的 SPD上,其电源电压为 U ;B. 对规定仅用于交流电源系统的 SPD ,在正弦电压的 90 1 0 相位处施加正极性冲 击,在 27010 相位处施加负极性冲击;C. 对规定用于直流系统的 SPD ,施加正负极性的冲击。 SPD 应施加 Uc 的直流电压;D. 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环境温度;E.设定复合波发生器的电压,使输出的开路电压为制造厂对SPD规定Uc的0.1 、0.20.5 和 1.0 倍。58. 对通电的试品, 应按下列公式在相应于工频电压的正峰值时, 施加正极性的冲击电流有 哪些?( ABCDE)A. 用0.1 I peak (或| max)电流冲击一次
19、,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B. 用0.25 I peak (或I max)电流冲击一次,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C. 用0.5 I peak (或I max)电流冲击一次,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D. 用0.75 I peak (或I max)电流冲击一次,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E. 用1.0 I peak (或I max)电流冲击一次,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59. 按I类和H类的动作负载试验用复合波发生器进行动作负载试验,发生器开路电压整定值有哪些?( ABCD)EA. 用 0.1Uoc 进行正负各一次的冲击,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B. 用 0.25
20、Uoc 进行正负各一次的冲击,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C. 用 0.50Uoc 进行正负各一次的冲击,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D. 用0.75 UOc进行正负各一次的冲击,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E. 用1.0 UOc进行正负各一次的冲击,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60. 以下合格判别标准正确的有(ABCD)A. 如果脱离器动作,SPD应有明显的、有效和永久断开的迹象;B. 户内型 SPD :试验时表面温升应小于 120K ,在脱离器动作后 5min ,表面温升不 应超过周围环境温度 80K。在试验过程中,应没有固体材料喷溅;C. 户外型 SPD :应没有燃烧的痕迹,并没
21、有固体材料的喷溅;D. 易触及的 SPD :试后, 对防护等级大于或等于 IP20 的 SPD ,使用标准试指施加 5N的力(见 GB 4208)不应触及带电部分,除了SPD 按正常使用安装后在试验前已可触及部分外。61. 为确定SPD是否进入可接受过载故障模式,应进行哪些试验? (ABD)A. 电阻试验 B. 限制电压试验 C. 冲击过电流试验 D. 串联电阻试验62. 限压型 SPD 常用元件有( ABC )A. 压敏电阻 B. 钳位二极管 C. 瞬态抑制二极管 D. 晶闸管63. 过载故障模式( ABC )A. 模式 1 在这种情况中, SPD 的限压部分己断开,限压功能不再存在,但是线
22、路仍可运 行;B. 模式 2 在这种情况中, SPD 的限压部分已被 SPD 内部一个很小的阻抗所短路,线路 不可运行,但是设备仍受到短路保护;C. 模式 3 在这种情况中, SPD 的限压部分网络侧内部开路,线路不运行,但是设备仍然 受到开路保护;D. 模式 3在这种情况中, SPD 的限压部分网络侧内部短路, 线路不运行, 但是设备仍然受 到开路保护。64. 试验电源电压应小于制造商规定的最大中断电压。频率应为(ABC )A. 0 Hz (直流)B. 50 Hz C. 60 Hz D. 1OOHz65. 载流部件或连接件,包括用于接地的导体(如有的话)的材料宜是:( BCD )A. 合金;
23、B. 铜;C. 对于冷加工零件,至少是含铜 58 的合金;D. 对于非冷加工零件,至少是含铜 50 的合金,或是耐腐蚀性不比铜差并具有同样合 适机械特性的其他金属或适当镀复层的金属。66. 外部连接件用的无螺钉型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的设计和制造,应: ( ACD )A. 每根导线是单独被夹紧的,且这些导线可同时或各自分别地接入或拆除;B. 可牢固地夹紧所提供数目的导线;C. 使其在夹紧导线时不会过度地损伤导线;D. 可牢固地夹紧所提供最大数目的导线。67. 按制造商的建议安装 SPD ,并防止 SPD 受到外部过热和过冷的影响, 除非另有规定, 在采用最严格接线配置(例如最大或最小截面积)的导
24、线连接到 SPD 的端子上时: ( AB )A. 对既有线路端子又有被保护的线路端子的 SPD ,应按给定表格选用导线;B. 对其他的 SPD ,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选用导线 ;C. 应把被试验的SPD固定在一块厚度约为 20 mm刷有黑漆的暗色木板上。固定的方法应符合制造商建议的有关安装措施的要求;D. 试验期间,不允许维修或拆卸试品 。68. 对接在 SPD 的螺钉经过下面的试验进行检查,拧紧和旋松螺钉:( AD )A. 与绝缘材料螺纹相啮合的螺钉,10次;B. 与绝缘材料螺纹相啮合的螺钉,5 次;C. 对其他所有的情况, 10次;D. 对其他所有的情况, 5 次。69. SPD 应明确标
25、记以下几项: ( ABCD)A.制造商名称或商标;B. 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标记;C. 型号;D.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70. 对标志牌应进行检查验证, 除了哪些方法制造的标志牌以外, 所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标志 牌应用手工把一块用水浸透的棉织品擦拭标志牌 15s ,然后再用一块在已酮溶剂(最 大体积分数为0.1%,贝壳松脂丁醇值为 29,初沸点近似为 65 C,密度为0.68 g/cm )中浸泡过的棉织品擦拭标志牌15s。经过这个试验之后,标志牌应清晰可见。(ABDA. 压制 B. 模制 C. 手工 D. 雕刻71. 对于绝缘穿刺连接外部导线,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A. 绝缘穿刺的连接应为
26、可靠的机械连接;B. 对于产生接触压力的螺钉不应再作为固定其他的元件之用,尽管它们可使SPD固定或者防止其转动;C. 不应用软金属制造螺钉;D. 不应用容易塑性变形的金属制造螺钉。72. 除了哪些零件,夹紧件应由耐腐蚀的金属制造?(ABCDE)A. 夹紧螺钉外 B. 锁紧螺母 C. 夹卡 D. 止推垫圈 E. 金属线和类似的零件73. 信号网络SPD的型式试验有哪些? ( ABCDA. 电气特性试验 B. 限流试验 C. 传输特性试验 D. 防火试验74. SPD的结构有哪些?( ABCDEA. 两端子 B. 三端子 C. 四端子 D. 五端子 E. 多端子75. 试验响应时间用的电流有哪几种
27、?(ABCDE)A. 1.5 X额定电流;B. 2.1 X额定电流;C. 2.75 X额定电流;D. 4.0 X额定电流;E. 10.0 X额定电流。76. 交流试验电流的试验端子用到了哪几种?(ABC)A. X1 C B. X2 C C. X1 X2 D. X2 X177. 插入损耗试验电路用到的电缆类型有哪些?(AC)A. 双绞线 B. 传输线 C. 同轴线 D. 光纤78. 除非另有规定,对模拟电路的 SPD ,可在哪些频率点处进行试验?(ABCD)A. 200Hz B. 500Hz C. 1000Hz D. 4000Hz79. 除非另有规定,对数字电路的SPD, 可在哪些频率点处进行试
28、验?(ABCD)A. 5 kHz B. 60 kHz C. 160 kHz D. 190 kHz80. 信号SPD的技术参数有哪些? ( ABCDEA. 插入损耗 B. 驻波比 C.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D. 近端串扰(NEXT) E. 冲击耐受能力81. 对于指数形冲击电流波的峰值、波前时间Tf、半峰值时间Tt的容许偏差均规定为(B )以内。A. 5%B. 10%C. 15% D. 20%82. 根据 IEC 及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 , 标准冲击电流波分为( AC)A. 指数波 B. 正弦波 C. 方波 D. 锯齿波83. 雷电中大电流有( C)。A. 热效应B. 力效应C. 热效应和力效应D.
29、 电效应E. 电效应和力效应84. 分流器大致分为()种形式,其分别为 (C)A. 2,双股对折式、同轴管式B. 2,同轴管式、盘式C. 3,双股对折式、同轴管式和盘式D. 2,双股对折式、盘式85. 冲击电流的峰值一般高达(B )千安到(C)千安。指数波的波前时间为几微秒。A. 几B. 几十C. 几百D. 几千86. 为了使产生的冲击电流有尽可能大的幅值和陡度 , 在设计冲击电流发生器时 , 中心任务是( )回路电感。 回路总电感是由几部分电感所组成的, 其中包括电容器中的电感为(A)。A. 减小,残余电感、连线电感、球隙电感和试品中的电感;B. 减小,残余电感、连线电感、球隙电感;C. 增
30、大,残余电感、连线电感、球隙电感和试品中的电感;D. 增大,残余电感、连线电感、球隙电感。87. 减小电容器的电感的方法有( AB)A.B.C.D.E.88.A.B.C.D.E.89.选用电感较小的脉冲电容器增加电容器的并联台数增加电容器的串联台数减小电容器的并联台数减小电容器的串联台数冲击电流发生器在布置电容器时排列大致可分为(A)分环形排列与母线式排列圆环式排列与母线式排列圆环式排列与分环形排列方框式排列与分环形排列方框式排列与母线式排列由电路理论可知,按回路阻尼条件的不同,放电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EA.过阻尼情况,即R 2、FCB.过阻尼情况,即R 2.CCC.欠
31、阻尼情况,即R 2 L CD.欠阻尼情况,即R Z UCE.临界阻尼情况,即 R90.在设计冲击电流发生器时,把电容器分组,并使组间对地绝缘,这种做法可增加设备的()。 不过这样做难免会()回路电感 ,从而()了电流幅值的增长,这是个缺点。(C)A.B.C.D.E.F.91.敏感性,增大,限制灵活性,减小,促进灵活性,增大,限制敏感性,减小,促进敏感性,增大,限制灵活性,减小,促进采用一种场畸变型充气间隙来控制主电容的放电。这种间隙可不用调节间隙距离,工作在()范围内。它的导通时间为()个纳秒,放电稳定,噪声较小。(C)A.B.C.D.92.20kV80kV,几个20kV80kV,几十20kV
32、110kV,几个20kV110kV,几十如下图所示,在并联电容器的出线端应串接()限流器,它可以为速断熔丝或电阻。熔丝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但在故障电容器前,由于电流大增,迅速切断电路。串接电阻的 作用是限制故障电流,消耗能量。但电阻的接入显然也将减小正常电流的输出,因此,一般电阻值()。(D)A.B.C.限流器,影响,12限压器,影响,2 4限压器,不影响,24D.限流器,不影响,1 2=_93.根据IEC及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 ,其中标准冲击电流是指数波的波形的(BCDF,以Tf / Tt表示。A. 1 s/10 s B. 4 s/10 s C.1 s/ 20 s D.8 s/20 s E.
33、30 s / 50 s F.30 s / 80 s94.据IEC及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其中标准冲击电流是方波的波形的有(BCEF,以峰值持续时间Td表示。A. 100 s B. 500 s C.1000 s D. 1500 s E. 2000 s F.2000 s 3200 s95.下图表示以高压整流电压作为充电电源的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基本回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EA. G为点火球间隙;B. r为保护电阻C. C1、C2为分压器D. S为分流器E. CRO为示波器96.在设计分流器时,要考虑主要因素:(BCDA. 分流器接近为一纯电阻,残余电感应尽可能小,在尽可能宽的频带内,分流器的有效阻
34、抗 可以不为一常数;B. 要使测量电缆外皮在分流器附近接地而不致在分流器的电压回路内感应出电压,必须尽可能减小流经电缆外皮的电流;C. 分流器的屏蔽好,不受外界干扰,尤其除分流器本体外,电流回路各部分对分流器电压引 线的感应作用应尽可能小;D. 分流器接近为一纯电阻,残余电感应尽可能小,在尽可能宽的频带内,分流器的有效阻抗 必须为一常数。97. 罗戈夫斯基线圈是()法来测量电流的。它处在一个()变化的电磁场中,必须防止这个()变化的电磁场以及其他杂散电磁场对测量回路的干扰。(C)A. 电感应法,快速,慢速B. 磁感应法,慢速,快速C. 磁感应法,快速,快速D. 电感应法,慢速,慢速98. 在选
35、择分流器的材料和设计其结构时,应考虑减小(AC)A.集肤效应B.磁效应C.热效应D.化学效应99. 发生器在恒流电源下工作要注意(BCD)100. 对于方波冲击电流的峰值及峰值的总持续时间Tf的容许偏差均规定为(D )之内。允许有过冲或振荡,但其单个幅值不超过峰值的(),方波总持续时间应不大于峰值持续时间的()倍,且反极性幅值要限制在峰值的()。A. 010% 10% 1.5,10%B. 015% 5% 1,10%C. 020% 5% 2,10%D. 020% 10% 1.5,10%E. 010% 5% 2,15%101. 下图为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A. r为保
36、护电阻;B. 充电电阻R在充电时起电路的连接作用,在放电时又起隔离作用;C. 电容器G与C2间有充电电阻R隔开,R比较大,在g1放电瞬间,由于C的存在,点2 和点3电位可能突然改变;D. 要求这组球隙在 g1不放电时都不放电,一旦g1放电,则顺序逐个放电。102. 提高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的途径有(ACD。A. 升高充电电压;B. 降低电容器额定电压;C. 增加级数;D. 采用了两个半波的整流倍压充电方式。103. 以下常见试品的冲击入口电容值正确的是( A)。A. 绝缘子:100 pF以下;B. 高压套管:500: 600pF;C. 电缆进线的电力变压器:300: 450 pF ;D.
37、电容式电压互感器:30: 50 pF。104. 电压值不很高的冲击电压, 如峰值为几千伏至 50kV ,则可以通过(ABC直接进行测量。A. 高电压探头;B. 衰减器;C. 通用的数字存储示波器;D. 低电压探头。105. 冲击分压器可分为(ABQ。A. 电阻分压器;B. 电容分压器;C. 阻容分压器;D. 电感分压器。106. 以下关于电阻分压器优缺点介绍正确的是(ABC。A. 当它采用温度系数小的电阻丝康铜丝或温度系数小而且电阻系数高的卡玛丝绕成时,它的温度稳定性高,长期稳定性也较高。B. 采用下述的压缩型电阻分压器结构,它的响应特性有可能做得比较高。C. 为追求高响应性能,它的阻值不能太
38、高。由于它会对冲击电压发生器造成负载影响,它的接入会缩短冲击波的半峰值时间。但一般可以调整发生器的放电电阻来解决。D. 由于工作时电阻会发热,电阻的能量消耗与所加电压的平方值相关。这就造成了当值选10 A 20 Q时,所加雷电冲击电压不能高于 2MV的主要原因。作为标准分压器,阻值应 该不大10QO107. 以下关于电阻分压器性能的改进说法正确的是(ABCD。A. 在分压器顶端加一环电极(屏蔽环),环与分压器本体间存在杂散电容,由环流向分压器本体间的杂散电容电流可以部分地补偿由分压器本体流向地的杂散电容电流,从而改善分压器上的电压分布;B. 屏蔽环的补偿效果与屏蔽环的直径和深度有关;C. 屏蔽
39、环的直径差不多为分压器高度I的60%D. 屏蔽环的直径和深度选择合适,应使分压器轴线上的电位分布在不存在电阻时是接近于均匀的。A. 由电容Cd和电阻 民组成高压微分环节;B. Rd又是同轴射频电缆的匹配电阻,其阻值一般为 50Q或75Q;C. 积分环节可采用无源、有源积分器或特性更好的无源有源混合积分器;D. RCd越小,Rd在微分环节里分到的电压越低。109. 关于D/I系统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Cd的电容量很小,对高压源的负荷效应极小;B. D/I系统分压方式的采用,使普通的高压充气标准电容器用于冲击电压的测量成为可能(但要注意该电容器外接的同轴电缆的波阻抗应与内部的相一致)
40、;C. 它与数字存储示波器相连接时,常可省去二次分压环节;D. 具有足够高的响应特性。110. 以下关于耦合阻抗 Zc的说法正确的是(BC)。Zc将连续升高,但A. 若屏蔽是由刚性的金属管或波纹管做成,则当电流的频率增加时,仍比直流下的Zc值小;B. 双层屏蔽电缆有两层绝缘隔开的编织屏蔽层,有利于减小Zc值;C. 通常Zc仅在有限的频段内随频率下降,而后会随频率的上升而上升;D. 双层屏蔽电缆有两层绝缘隔开的编织屏蔽层,会增大 Zc值。1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DA. 组合波CW( Comb in ation Waveform )以其在短路条件下的输出电压Uoc和开路条件下的输出电流Is
41、c来表征;B. 匸是半峰值时间;C. T为电压幅值从峰值的 0%上升到峰值的100%所用时间;D. T1为波头时间;E. 1.2/50s电涌电压波的波前时间T1定义为0%峰值和10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隔T的1.25倍。112. 虚拟阻抗的值可为:(ABCA.2B.8C.12D.32113.1.2/50 S电涌(冲击)电压波标准波形反极性振荡为:(A)A. 30% B. 20% C. 25%114.8/20S冲击电流的定义是:(A)A. 规定的波头时间T1为8 s、半值时间为20 s的冲击电流B. 规定的电压幅值从峰值的0%上升到峰值的100%所用时间为8/20 sC. 规定的电压幅值从
42、峰值的30%上升到峰值的90%所用时间为8/20 sD. 规定的波头时间T1为20 s、半值时间为8 s的冲击电流。115.10/1000 s、10/1000 s组合波的开路电压参数偏差值为:(A)A. 30% 20% B. 20%, 20% C. 30%, 30% D. 10%, 20%116.组合波的虚拟阻抗 Zf定义为:(B)A.组合波输出短路电压Uoc与开路电流Isc之比;B.组合波输出开路电压Uoc与短路电流Isc之比;C.组合波输出短路电压Uoc与开路电流Isc之比的倒数;D.组合波输出开路电压Uoc与短路电流Isc之比的倒数。A.SPD B.GCM C. CMG D.WWC118
43、.1.2/50 s电涌(冲击)电压波标准波型的电压波应当基本上为:(B)A.双极性 B. 单极性 C.既可以是双极性也可为单极性D.以上都不对119. EUT是(D)的缩写A.电涌保护器 B. 组合波 C.示波器 D. 试品120. 共模试验指:(D)A. 冲击信号施加在电源的各相线之间的试验;B. 冲击信号施加在电源两端的试验;C. 冲击信号施加在用电器两端的试验;D. 冲击信号施加在电源的各相线对地线的冲击试验。121. 峰值偏差参数为10%勺组合波波形有:(ABC)A.1.2/50 s、8/20 s B. 10/700 s、5/300 s C. 10/1000 s、10/1000 s D
44、.以上 都不对122. 差模试验电路为:(B)(a共模试验a(b)差模试验SLR3(a)开路电压波的形成电路CSLR3(b)短路电流波的形成电路 傀为分流器)123.10/700 s、5/300 s组合波的开路电压偏差值为:(A)A. 30% 20% B. 30%,30% C. 20%, 20% D.以上答案都不对124. 如图所示为用 RC实现了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DSC UoLR3SR21HR31 卜UOCR1R2 UoCC11R1C2IGNDGNDA.T1u3R2 c1 c2C1 C2B.T0.7 R2G (R| R2)C2C.TiiG C2 R2 R3C1
45、C2 R2 RsD.ImU。R2R3以下说法正(BCD125. 如下图所示为利用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复合电路组成的组合波发生电路, 确的有:A.T11T;B.II*UoI m Im .L/CC.2、L/CR2R3D.TiuC Uo I I RiLRsr2UocGNDCiRiC2GNDUoc126.CW对 EUT及 SPD的试验模式有:(AB)A.共模试验B 差模试验 C.黑盒试验 D耦合试验127.SPD为(C)英文缩写A.电磁兼容B.组合波C.低压过电压保护器D.电涌模拟发生器128. 冲击试验包括:(AB)A.冲击电压试验B.冲击电流试验C.过电压冲击试验 D.器件耐受试验129. (A)
46、定义为30%筆值和9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应时间间隔T的1.67倍。A. 1.2/50 S电涌(冲击)电压波标准波形图中的T1B. 1.2/50 s电涌(冲击)电压波标准波形图中的T2C. 8/20 s电涌电流波标准波形图中的T1D. 8/20s电涌电流波标准波形图中的Ta130.以下关于III级SPD动作负载试验过程错误的是:(ABCDA. 用0.1 Uoc进行正、负各一次冲击,检查热稳定性;B. 用0.25 Uoc进行正、负各一次冲击,检查热稳定性;C. 用0.5 Uc进行正、负各一次冲击,检查热稳定性;D.用1.0 Uoc进行正、负各一次冲击,检查热稳定性;E. 用.5U0C进行正、负各一
47、次冲击,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131. 防直雷击的装置由(ABC组成A.接地体B.接闪器C.接地体与接闪器的连线D.接地网132. 接地装置的电阻由(ABCD组成:A. 接地体与接闪器间的连线电阻;B. 接地体本身的电阻;C. 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D. 当电流由接地体流入土壤后,土壤呈现的电阻。133. 在接地体流过的电流一般有(AB)a. 交流故障电流b. 雷电流c. 直流电流A.ab B.bc C.ac D.abc134. 当使用小电流的仪器测量接地电阻时,消除外界的干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土壤中的(D)形成的电场会使测量产生很大的误差,必须注意消除。A.交流电流 B.直流电流
48、C.雷电流 D.杂散电流135.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ABCDA. 电流表一电压表法;B. 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法;C. 电流表电力表法;D. 电桥法。136. 专用的接地电阻测量仪品种型号甚多,但大致可分为(ABCD :A. 电桥型接地电阻测试仪B. 流比计型C. 晶体管接地电阻测试仪D. 伏安表137. 发变电站的接地是a. 工作接地b. 防雷接地c. 保护接地A.ab B.bc C.ac D.abc138. 对于发变电站接地装置应保证电站人员的跨步电位差US (取跨距0.8m)和接触电位差UT (取人手摸设备的1.8m高处,而人脚离设备的水平距离0.8m)不超过(A)A.250/ &B.
49、C.250t250 tD.t139. 按照线路继电保护灵敏度的要求,当短路发生在杆塔上或有避雷线参与动作时,与避雷A.5070 B.4060 C.5060 D.4070140. 用补偿法测量地网接地电阻时,有时很难找到地网的中心位置,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一般可采用( A )来消除这种误差。A. 三点法 B.0.618 法 C. 三电极法 D. 远离法141. 采用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按采用测量仪表的类型可分为(ABCD )A. 电压电流表法B. 电流功率表法C. 比例计法D. 电桥法142. 单平衡变压器是利用( C )进行工作的A. 平衡原理 B. 多平衡原理 C. 单平衡原理 D.
50、变压器原理143. 单平衡变压器对杂散电流不敏感,但在接地电阻小于(A)而杂散电压大于10V的极端情况下,会造成测量误差。A. 0.5 . 10V B.1.12VC.0.5 .12VD.1 .10V144. 电流极引线的截面由注入电流的大小决定,一般以(A)来选择为宜A.5A/mm2 B. 10A/mm2 C. 1 5A/mm 2 D.20A/mm2145. 多根电流极时,要求电流极间的距离在(D)A.1m4m B.1m5m C.2m4m D.2m5m146. 测量时接地极到远方大地的接地电阻的计算值或理论值与所测值可能相差较大,其原因是: ( ABCD)A. 计算接地电阻所用的方法不合适;B
51、. 测量时的土壤条件不同,即测量时的土壤电阻率与计算时所采用的土壤电阻率不同;C. 土壤电阻率测量不准或测量范围较小, 如试验的次数不够、 数据分散、 电极间距和所用 仪器不合适;D. 邻近的土壤中埋入金属结构和接地线,这些可能转移了一定量的试验电流。147. 可采取( B )来消除工频干扰电压引起的测量误差。A. 相消法 B. 倒相法 C. 补偿法 D. 余项法148. 电位极和电流极引线间的互感的影响及消除主要指采用(B)直线布置时的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A.电位极和电压极B.电位极和电流极 C.电压极和电流极D.电源极和电流极149. 采用四极法测量接地电阻时可以采用(B)消除干扰电流的影
52、响。A. 相消法 B. 倒相法 C. 补偿法 D. 余项法150. 在采用倒相法消除地中干扰电流的影响时,需要测量(D)个电压值,()个电流值。A.7, 3B.7, 1C.9, 3D.9, 1判断:1. 实际接触面也称为接触斑点(V)。2. 导电斑点又称为d斑点(X)。3. 膜电阻与收缩电阻附加的总电阻称为接触电阻。 (V)4. 当电流通过导体与导体的接触处时,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在电流收缩区两端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电压降,这个电压降称之为“分离压降”。(X)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对于中重
53、负载用电接触元件,由于机械的作用特别是电弧的作用,表面膜极易破坏,因 此表面膜的生成和破坏特别引人注目。(X)触头承载的电流实际只能从两个触头接触所形成的一个或数个导电斑点流过,在这些导电斑点区域形成了极大的电流密度。(V)如果希望了解线路的连接质量和其导电特性,就需要进行膜电阻测试。(X)接触电阻反映了接触表面的导电特性,接触的面积越大,表面杂质越少,导电性好,则接触电阻越小。(V)通过测量接触电阻可以定性地判断机械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定性地检查EMC屏蔽的导电性和接地是否良好,是工艺、工装、施工质量检查的手段之一。(V)测试机械装配质量时,还需要根据构件的连接方式不同,选择不同的测试线路有构成回 路和不构成回路这两种情况,其测试方法相同。(X)符合欧姆定律。接触电阻的定义是接触表面两边的电位差与通过接触表面的电流的比值,(V)当两导体A. B相接触时,在微观上其接触面是粗糙的,接触面积并非是整个表面,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工程师职业资格《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监测师《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专业能力》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噪音协商2025年
- 人力资源招聘合同协议2025
- 全职员工2025年合同变更协议
- 清洁工兼职合同协议2025年
- 旅游行程安排协议2025年内容
- 客服兼职工作合同协议2025年
- 地址管廊工程合同范本
- 外商股权质押合同范本
- 2025年B站OTT大屏营销通案
- 2024-2030全球AI驱动的智能文档处理 (IDP)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聚乙烯聚合工艺》课件
- 《关税政策对进口影响》课件
- 第10课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 大型仪器共享协议书
- 大学生综合服务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考核标准
- 广东广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3篇(截至2024年)
- 2024年中考生物(河北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安踏运动鞋调研报告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