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_第1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_第2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_第3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_第4页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医院感染(no socomialin fecti ons )2.内源性感染(en doge nousinfections )3.夕卜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s )4.感染源(souceof infection ) 5.感染(infection)6.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7.生物媒介传播 8.易感宿主(susceptible host)9.清洁(cleaning ) 10.消毒(disinfection) 11.灭菌(sterilization)12.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disinfe

2、ction)13.疫原性消毒(disinfectionof epidemic focus) 14.终未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 15.无菌技术(aseptictechnique ) 16. 隔离(isolation )17.清洁区(cleaning )18.半污染区(cleaning-contaminatedarea)19.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 20.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isolation)21.物理消毒灭菌法22.化学消毒灭菌法23.消毒剂(dis in fecta nt )二、填空题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3、为: 、的效果监测。2. 影响个体抵抗力、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有 因素、因素、因素。3.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 、。4. 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 和宿主的。5.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是 消毒灭菌法和消毒灭菌法。6. 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有 、。7. 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的有效距离不超过 ,时间是;用于物品消毒的有效距离是,时间是。8.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 ,使用时钳端,不能触及以免污染。9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传播、传播、传播、传播。10. 最常见的空气传播形式有、。11. 内源性感染又称感染,外源性感染又称感染。12. 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有 消

4、毒灭菌法、消毒法、灭菌法、消毒法和。13. 热力消毒灭菌法分法和法两类。14. 湿热消毒灭菌法主要有 、。15. 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主要有 监测法和监测法两种16. 隔离的种类有、17.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 18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 三、选择题(一) A型题(118题)1. 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感染源是()A. 医疗器械B.已感染的病人C.动物感染源D.医院环境E病原携带者2. 医院感染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A. 空气传播B.接触传播C.消化道传播D.注射传播E.昆虫传播3. 穿隔离衣时,要注意避免污染()A.腰带以下部分B.腰带C袖子

5、 D.领子 E.前襟4. 紫外线灯应在下列哪个时间开始计时消毒()A. 开灯后开始C. 开灯后57分钟E开灯后半小时5 手术器械最可靠的灭菌法是A. 高压蒸汽B.煮沸6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可保留A. 4小时 B. 8小时7取无菌溶液时,首先应该 (A. 核对标签C. 检查瓶口有无裂缝E.检查药液有无浑浊8传染病区的半污染区是指(A. 治疗室 B.走廊C.9 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A 100 150nmC180250nmE270320nm 10传染病院的医护办公室属于(A.污染区 B.半污染区11流行性乙型脑炎应执行(B.开灯后23分钟D 7 10 分钟()C.紫外线照射D.熏蒸 E.浸泡

6、()C 16小时 D 24小时 E 28小时)B 检查瓶盖有无松动D 检查药液有无变色)浴室 D 病房 E 配餐室)B 150 180nmD 250270nm)C 清洁区 D 半清洁区 E 无菌区)B 严密隔离D 昆虫隔离A 呼吸道隔离C 接触隔离E 保护性隔离12 破伤风病人应采取( )A.呼吸道隔离B.床边隔离C.严密隔离D.接触隔离E.保护性隔离13 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 )A.严密隔离B.血液隔离C.接触隔离D.保护性隔离 E.呼吸道隔离14.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宿主易感性的因素 ()A.年龄 B.精神面貌 C.营养状态D.性格特点E.生活型态15. 以下不能用干烤灭菌法

7、的物品有()A.油剂B.纤维织物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粉剂16. 以下不能用燃烧法灭菌的是A.锐利刀剪B.病理标本C.搪瓷类物品D.带脓性分泌物的纸张E. 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17.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A. 3 天 B. 6 天C. 7 天D. 14 天 E. 21 天18. 日光曝晒法消毒必须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曝晒()A. 2hB.3h(二) B型题(1933题)(1923题)A.压力蒸汽灭菌法C. 湿热法E 热力消毒灭菌法C. 4h D.5h E.6hB 燃烧法D 干热法E.污染区E.污染区19 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消毒灭菌法方法是20 简单、迅速、彻底

8、的灭菌方法是()21 消毒灭菌中效果最好的方法是()22 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的灭菌法是()23 由空气和水蒸汽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的灭菌法是()2428 题)A.无菌区 B.清洁区 C.半清洁区D.半污染区24.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人 ()25. 各类检验标本可放在( )26. 工作人员未脱去隔离衣及鞋不得进入( )27. 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时要挂在( )28. 隔离衣的污染面向外时要挂在( )29 33 题)A.无菌区 B.清洁区C.半清洁区D.半污染区29. 病室走廊属于( )30. 医护办公室属于( )31. 配餐室属于( )32. 病室属于( )33. 治疗室属于( )(三)

9、X型题(3480题)34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A 已感染的病人B病原携带者C 动物感染源D医院环境E 病人家属35煮沸消毒时应注意()A 将物品全部浸没在水中B消毒时间从水沸后算起C 中途不得加人物品D物品不宜放置过多E 玻璃器皿冷水放入36煮沸消毒时应注意()A. 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B. 消毒时间从水沸后算起C. 带盖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再放人水中D. 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冷水放入E玻璃器皿待水沸后放入37煮沸消毒时应注意()A. 大小相同的碗、盆重叠放入B. 有轴节的器械应将轴节闭合再放人水中C. 将碳酸氢钠加人水中有去污防锈作用D 橡胶制品待水沸后放人E 玻璃器皿冷水放人3

10、8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A 空腔导管需先在腔内灌水B 有轴节的器械应将轴节打开再放入水中C 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D 玻璃器皿冷水放入)B 病室应做清洁卫生工作D 有效距离不超过 1 米)B 有效距离不超过 2mD 消毒时间为 3060minB 擦干后浸没在消毒液内D 按规定的浓度与时间进行浸泡E. 橡胶制品消毒时间为1020min39用紫外线消毒病室,错误的是(A. 卧床病人需戴墨镜C. 灯亮后开始计时E.消毒时间为2030min40应用紫外线消毒病室时应注意(A.灯亮57min后开始计时C. 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rE照射后应开窗通风41浸泡消毒,正确的是( )A.将被

11、消毒的物品洗净C. 注意打开物品的轴节E 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42 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下面哪几项正确()A 保持钳端向下B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均须闭合C 无菌钳不可触及容器液面以上部分D 到远出夹取无菌物品时 , 使用后立即放回原处E 切勿碰撞有菌物品43 隔离原则中,正确的是( )A 医护办公室门前需悬挂隔离标志B 病室门口放用消毒液浸湿的脚垫C 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D 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E 穿着隔离衣到办公室取物品时手不要触及墙壁44 保护性隔离适用于()A 严重烧伤B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C 白血病D 早产儿E 破伤风45. 影响宿主易感性的因素有 ( )A.年龄B.性别 C.种

12、族 D.遗传 E.防御功能46 干烤灭菌法的适用物品有 ( )A.油剂B.纤维织物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粉剂47 燃烧灭菌法的适用范围( )A.污染的废弃物B.病理标本C.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D. 带脓性分泌物的纸张 E. 锐利刀剪48压力蒸汽灭菌时应注意A.器械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D. 盛装物品的容器要有孔49压力蒸汽灭菌时,正确的做法是A. 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C.布类物品放于搪瓷类物品之上()B. 包装不宜过大C.包装不宜过紧E. 带盖的容器要将容器盖打开()B. 布类物品放于金属物品之上D. 尽量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E. 被灭菌物品待于燥后才能取出备用50. 对日光暴晒法消毒

13、的描述,正确的是A. 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暴晒D. 使物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51. 化学消毒灭菌法适用于(A.皮肤 B.粘膜 C.周围环境()B. 定时翻动C.时间不少于4hE. 常用于床垫、书籍等物品的消毒)D. 光学仪器E.金属锐器52. 无菌技术的操作时应注意()A.环境应清洁B.环境应定期消毒C.物品布局合理D.无菌操作前1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E.应明确污染区、半污染区概念53. 无菌物品保存时应注意A.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D.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54.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注意A.操作者身体应靠近无菌区()B. 有明显标志C.不可暴露于空气中E. 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B. 取

14、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C.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D.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下E. 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55.以下符合无菌原则的是A.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B.无菌物品取出未用应立即放回无菌容器内C.避免面对无菌区咳嗽E.以上都对D.如用物疑有污染应重新灭菌56严密隔离的主要措施有()A .病人住单间病室B .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C. 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D.室内挂有明显的标志E.禁止病人出入办公室57. 以下符合严密隔离措施的是()A.禁止探视B.禁止陪护 C.病人的分泌物应严格消毒处理D. 室内空气消毒,每 4小时 1次 E. 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58. 呼吸道隔离的主要

15、措施有()A.病人住单间病室B.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同住一室C. 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D.病人离开病室需戴口罩D. 室内空气消毒,每 6小时 1次59. 肠道隔离的主要措施有()A.病人住单间病室B.须做好床边隔离C.病人不得互相交换物品D. 病室应有防蝇设备E.病人的食具需严格消毒60. 接触隔离的主要措施有()A.病人住单间病室B.病人不许接触他人C.接触病人时需戴手套D. 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E. 室内空气消毒,每 3小时 1次61. 接触隔离时应注意()A.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B.接触病人时需戴手套C. 病人住单间病室 D. 凡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先清洁,然后再进行灭

16、菌 E. 被病人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送焚烧处理62. 血液一体液隔离的主要措施有()A.病人必须住单间病室B.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C. 若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D. 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E. 病人用过的针头应放人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63. 血液一体液隔离时应注意A. 探陪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B. 接触血液时应戴手套。C. 若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立即用流水洗手D. 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E. 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64. 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有()A.病人住单间病室隔离B.凡进人

17、病室内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C.接触病人后应洗手D.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人隔离区E. 凡患呼吸道疾病者均应避免接触病人。65. 对鼠类感染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意义最大的动物感染源B.在医院的密度高C.是沙门菌的重要宿主D. 是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源E. 是细菌性痢疾的感染源66. 对压力蒸汽灭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品灭菌前需清洗干净C. 可用于玻璃、橡胶等制品的灭菌)B. 常用于耐高温物品的灭菌D. 可用于凡士林等油类物品的灭菌E. 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B. 有效距离为 25-60cmD. 消毒时间为 20-30min67.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正确的是A. 有

18、效距离为 20-50cmC. 有效距离为 30-70cmE. 消毒时间为 30-60min68.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A.保持灯管清洁 B.每天1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C.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 C D.消毒的适宜湿度为30%-50%E. 消毒时间从灯亮开始计时69.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 ()A.加强防护B.每周1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C.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30 C D.消毒的适宜湿度为40%-60%E. 消毒时间从灯亮 5-7 min 开始计时70.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 ( )A.定期检测灭菌效果B.每周2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C.照射完毕应开窗通风D.准确

19、记录使用时间E. 消毒时间从灯亮 5-7 min 开始计时71. 器械物品消毒效果检测标准是()A. 高度危险性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B. 中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w100cfuC. 中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w20cfuD. 低度危险性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w200cfuE. 低度危险性医疗用品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72. 对清洁区的要求,正确的是()A. 患者不得进入清洁区B. 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C. 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必须穿隔离衣D.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需脱去隔离衣方可进入清洁区E. 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必须换隔离鞋73. 对污染区的要求,正确的是()A. 工作人员

20、进入污染区必须穿隔离衣B. 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换隔离鞋C. 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必须消毒双手D. 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前需脱去隔离衣E. 污染区的物品不得带到他处74. 以下需要严密隔离的疾病是()A.霍乱 B.鼠疫C.禽流感 D.SARS E.流脑75. 以下需要接触隔离的疾病是()A.气性坏组B.破伤风 C.禽流感 D.SARS E.流脑76. 以下需要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是()A.脊髓灰质炎B.脑膜炎C.腮腺炎 D.麻疹 E.流脑77. 以下需要昆虫隔离的疾病是()A.乙型脑炎B.疟疾C.腮腺炎D.斑疹伤寒 E.流脑78. 以下需要肠道隔离的疾病是()A.脊髓灰质炎B.脑膜炎 C.腮腺炎 D

21、.SARS E.流脑79. 以下需要保护性隔离的疾病是()A.严重烧伤B.百日咳C.白血病D.早产儿 E.新生儿带状疱疹80. 以下需要血液 - 体液隔离的疾病是()A.乙型肝炎B.脑膜炎 C.疟疾D艾滋病E.流脑四、问答题1.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2.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3. 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4紫外线消毒的杀菌机制 5使用微波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6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7空气净化的常用措施有哪些?8如何对医疗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9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 10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11传染病房工作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12传染病区隔离单位的设置应注意什么?13. 影响医院感染

22、的常见病理因素有哪些?14. 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15. 简述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16. 使用臭氧消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7.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有哪些?18. 隔离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 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 于潜伏期的感染。2. 内源性感染 : 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 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3. 外源性感染 : 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 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

23、的医院感染。4. 感染源 : 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 主(人或动物)或场所。5. 感染:体内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发生病变,称为感染。6. 传播途径( mode of transmission ): 是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后侵 入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7. 生物媒介传播:通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类感染性疾病传播 的中间宿主的传播方式。8. 易感宿主( susceptiblehost ): 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9. 清洁( cleaning ):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

24、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10. 消毒( disinfec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 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11. 灭菌( steriliza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 全部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 孢子。12. 预防性消毒( preventive disinfection ): 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 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个体等进行 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13. 疫原性消毒 (disinfection of ep

25、idemic focus) :在有感染源或曾经 存在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播散而进行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 和终未消毒。14. 终未消毒( terminaldisinfection ):指感染源已离开疫原地,杀灭 其遗留下来的感染源,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15.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 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16. 隔离( isolation ): 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 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离的目的就是切断感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之间 的

26、联系,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工作人员及媒介物中扩散。17清洁区( cleaning ):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8半污染区 (cleaning-contaminatedarea) :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9污染区 (contaminated area) :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20. 保护性隔离 (protectiveisolation) :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则称为保护性隔离。21. 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辐射、电离辐射、过滤等将微 生物清除或杀灭的方法。22.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采用各种化学物品来清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23

27、. 消毒剂( disinfectant ):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 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一、填空题1. 清洁 消毒 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 合理使用抗生素 消毒与灭菌效果2. 生理 病理 心理3.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4.毒力 易感性5. 物理 化学 6. 浸泡法 擦拭法 喷雾法 熏蒸法7.2m 30 60min 25 60cm 20 30min8. 闭和 向下 非无菌区9. 接触 空气 消化道 血液 10.飞沫 飞沫核 菌尘11. 自身感染 交叉感染 12. 热力 辐射 电离辐射 微波 机械除菌13. 干热 湿热14.煮沸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 低温蒸汽消毒

28、流通蒸汽消毒15. 化学 生物16. 严密隔离 接触隔离 呼吸道隔离 肠道隔离 血液一体液隔离 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昆虫隔离 保护性隔离17.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原虫感染18. 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二、选择题(一) A型题(118题)1 B2B3.D4C5A6D7A8B9D 10C11A12D 13 D14.D15.B16.A17.C 18.E) B 型题( 1933题)19 E20B21A22D23C24.B25.D26.B27.D28. E29.D30.B31.B32.E33.B(三)X型题(3480题)34ABCD35ABDE 36 ABC37CDE38A

29、BCD 39 CDE40ABCDE41ABCDE 42ABCE 43BCD 44ABCD45.ABCDE46.ACDE 47.ABCD48.ABCDE49.ABCDE 50.ABDE51.ABCDE52.ABC 53.ABCDE54.BCE55.ACD56.ABCE57.ABCE58.BCD59.BCDE60. ABCD61.ABCE62. BCDE 63.ABDE 64.ABDE65.ABCD66.ABCE67.BD 68.AC 69.ADE70.ABCDE 71.ACDE72. ABD73.ABCD 74.ABCD75.AB76.CDE77.ABD78.AB 79.ACD 80.ACD四、

30、问答题1.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 )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3)抗生素滥用。( 4) .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2.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 院感染。3. 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1)婴幼儿及老年人;(2)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3)营养不良者;(4)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5)长期使用抗生素者;(6)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7)手术时间长者;(8

31、)住院时间长者;(9)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4紫外线消毒的杀菌机制(1)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5使用微波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 1)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量照射。( 2)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故不能以铁罐等容器盛放消毒物品。( 3)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炉内放一杯水会提高 消毒效果。( 4)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6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 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是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32、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细菌 代谢和生长,或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溶解, 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7空气净化的常用措施有哪些?(1) 控制感染源、减少探陪人员。(2) 湿式清扫。(3) 定时通风换气。(4) 合理安排清洁卫生时间和诊疗时间。(5) 紫外线空气消毒。(6) 如遇传染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病人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进行 空气消毒。手术室、器官移植室、无菌药物制剂室内的空气可采用生物净化法 使空气净化。8如何对医疗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1) 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

33、应w20cfu/g或100cm?,致病性微 生物不得检出。(3)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w200cfu/g或100cn?,致病性微 生物不得检出。9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 1 )实施插人性操作前。(2) 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或新生儿前。( 3)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4) 接触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5)护理传染病人后。10隔离的目的是什么? 对传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对易 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11传染病房工作区域是如何划分的?(1) 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2)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