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摘 要 从比较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史籍要目及其分类情况入手,试图探讨汉魏以来各种史书急剧增加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论述了唐宋以来有关地方文献收集整理情况,用以说明地方文献整理的特殊难度;就地方文献的资料汇编、文献综论及专题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系统的建议。关键词 汉唐 地方文献 古籍整理汉唐时期的地方文献虽然多已失传,但是,我们从古注及类书征引来看,其资料异常丰富多彩,而且学术价值颇高。
2、清人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说:“予谓魏晋诸儒,地理之学极精。”这里所论虽仅限于地理之学,但是无妨扩大其范围,从广义的地方文献方面来理解。这里所说的“地方文献”,包括家族宗人的传记、乡里郡县的概况、割据势力的杂记等,其内容较之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志概念似乎有所不同。这是事先应明确的问题。一、地方文献的收集讨论汉唐地方文献问题,不妨从两个时期的目录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说起。汉书艺文志是以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蓝本,编辑加工而成,主要反映了东汉以前的图书收录情况。其内容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收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属于历史一类的图书如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
3、太古以来年纪、汉记注、汉大年纪等主要收录在六艺类春秋经传中。春秋主要记述的是鲁国的历史,也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地方文献,但是这部分图书所存非常有限。初唐时编修的隋书经籍志,所反映的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作为依附经书的史部著述骤然增加,因此在目录中独立开来。不仅如此,像史记、汉书这样带有官方编修色彩的通史或者断代史著作放在了史部前列,首次称之曰“正史”,凡六十七部,加上亡佚的凡八十部。以下则又细分“古史”三十四部、“杂史”七十三部、“霸史”三十三部、“起居注”四十四部、“旧事篇”二十五部、“职官篇”三十六部、“仪注篇”六十九部、“刑法篇”三十八部、“杂传”二百一十九部、“地理之记”一百四十部、
4、“谱系篇”五十三部、”簿录篇”三十部,“凡史之所记,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通计亡者,合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卷。”其中与地方文献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霸史”、“旧事篇”、“杂传”、“地理之记”及“谱系篇”五类,总计四百七十部,四千九百六十七卷,占史部一半之多。史学著述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汉唐时期地方文献编纂繁荣的原因,就其荦荦大者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史学传统。古代天子诸侯,必有国史以记言行。夏殷时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周代史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汉武帝始置太史公,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先后职掌其事。东汉时期,很多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相次著述
5、东观,蔚然成风。秉承这种风气,汉魏以降,史学异常发达。正史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有数十家注释本,征引史籍数百种。杂传类著述、州郡地志更是层出不穷,包括山水描述、都城建设、地名源流、异域风情、宗教地志等等,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第二,地方割据。三国以下,各地割据政权多有史官,博采旧闻,推奉正朔,官修史书自然兴盛一时。隋书经籍志霸史类著录的赵书、华阳国志、南燕录、秦记、凉书等均属于这一类的著述。第三,门阀制度。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纂辑其故乡南阳风俗,作为西汉首善之地的三辅地区,还有高祖故乡丰沛以及中国文化重镇齐鲁等地也兴起编修地方文献之风。特别是随着地方门阀势力的崛起,地理、谱系类著述更是成
6、为人们炫耀门第的一种风尚。家乘郡书、名流传记等乘势而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汉唐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成为一时风尚。二、地方文献的整理随着大唐帝国的统一,各地图书文献逐渐集中起来,这就为地方文献的集中整理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当然,任何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集大成的论述纷纷问世的同时,各地方的乡邦文献也随之而散佚。这几乎是中国古代著述学史上的一种必然现象。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各种地方文献,绝大部分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通过太平御览、山堂考索、说郛这样的大型类书和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汉书颜师古注等征引得以管窥蠡测。正因为如此,清代辑佚学家如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河南志、王谟
7、辑出汉唐地理书钞、马国瀚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孙星衍辑平津馆丛书乃至近人周树人(鲁迅)辑会稽郡故书杂集等,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可惜这些资料尚没有得到今人的充分重视,也缺乏系统的整理。我在从事汉魏六朝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深感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但是,我对此全然外行,深深地期待着学术界能够尽早出现这样的整理著作。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浏览前言,作者自称辑录汉唐方志四百四十种,这确实令人振奋。但是,翻阅正文,虽然每一条都尽量标注原始出处,但是,几乎看不到前人的辑佚成果,这确实是不能容忍的疏忽。对此,陈尚君先生在唐研究第五卷上发表书评,高屋建瓴地指出
8、,该书贪多务得,挂漏颇多,而“未能充分尊重和利用前人已有的辑逸成绩”乃是最大的问题。其实,不仅是前人的成果,就是今人的成果也未能吸收。本书既然辑录了河南十二县境簿,那末,朱祖延北魏佚书考地理类辑录的十三州志(阚著)就应当辑录。三晋记(王遵业撰)仅据太平寰宇记辑录一条,而朱书从太平御览又辑得一条。又如刘芳徐州人地录据太平寰宇记辑录三条,而朱书又从北堂书钞辑得一条。问题显然还不止于此。譬如说,既然标明汉唐方志辑佚,那么,汉唐时期哪些地方文献符合今天的“方志”概念?这涉及到辑录的范围和取舍的标准。可惜作者在前言中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解说。而且,作为一部资料性质的著作,书后也缺乏必要的索引。这姑且不谈。作
9、者自称“十余年来,从四十余种、六千余卷类书、地志、史书、子书中共辑出汉唐方志四百四十种,约四十万字。”所下功夫可谓勤矣。但是仍有一些典籍,特别是域外所存古籍,依然可以辑录许多资料。如唐代张楚金编翰苑,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七卷,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三十卷。南渡以后不复著录,估计已经在中土佚失,而在日本尚保存旧钞本,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如隋东藩风俗记、括地志、东夷记、肃慎国记、邺中记、高丽记等。类似这样的著作在韩国、日本等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尚保存许多。就目前已经辑录的地方文献看,作者似乎逐条辑自古籍,但时有脱误。如南州异物志“交广之界”条,注明出处是太平御览、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但在“不贪
10、其财货也”后面,中华书局校点本尚有“并以其内有肴菹,又取其髑髅之川饮酒。传人掌趾为异,以食长老”(.2835)数字。如果说这条出处不同,容有异文,而汝南记“华仲妻”条则注明仅出后汉书应奉传注引。但是,本条仅仅引了前半段,后面还有数十字却不知何故遗漏:“仲为将作大匠,妻乘朝车出,元义于路旁观之,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它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其子朗时为郎,母与书皆不答,与衣裳皆烧之。母不以介意,意欲见之,乃至亲家李氏堂上,令人以它词请朗。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母追谓之曰: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邪?因此遂绝。”又如楚国先贤传“(韩)暨临终遗言曰”条,谓出三国志韩暨本传
11、,但是后面还有数百字:“又上疏曰:生有益于民,死犹不害于民。况臣备位台司,在职日浅,未能宣扬圣德以广益黎庶。寝疾弥留,奄即幽冥。方今百姓农务,不宜劳役,乞不令洛阳吏民供设丧具。惧国典有常,使臣私愿不得展从,谨冒以闻,惟蒙哀许。帝得表嗟叹,乃诏曰:故司徒韩暨,积德履行,忠以立朝,至于黄发,直亮不亏。既登三事,望获毗辅之助,如何奄忽,天命不永!曾参临没,易箦以礼;晏婴尚俭,遣车降制。今司徒知命,遗言恤民,必欲崇约,可谓善始令终者也。其丧礼所设,皆如故事,勿有所阙。特赐温明秘器,衣一称,五时朝服,玉具剑佩。”还有大量的校勘问题,如关中记“三辅旧治长安城中”条注明出自通鉴初平元年注,实际是永元四年。吴兴山墟名“三山”条“陇士龙赠顾彦先诗云”当作陆士龙。又如异物志“鹿狼”条谓出御览仅仅24字,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引文字更为详尽,于义更胜(.2858)。如武陵记“壶头山”条谓辑自后汉书马援传注引23字。中华书局校点本还有“壶头山边石窟,即马援所穿室也。室内有宅如百斛船大,云是马援之余灵”数字。又益州记谓出自御览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但是用史传核对,本书录文则讹误甚多,难以卒读。三、地方文献的研究上述问题说明,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项异常繁难的工作。它不像正史那样隶属于官方修史系统,资料相对完整准确,历代刊刻也有版本依据。而地方文献不惟史料价值要多打问号,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幕墙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建筑节能减排)
- 2025版特种工程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货车租赁合同样本
- 2025版建筑脚手架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合同
- 2025版桩基础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分包合同
- 2025版远程教育系统设备安装与升级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签合同和协议书
- 改装摆摊车出售合同范本
- 新三板股份协议转让合同
- 无障碍改造工程协议合同
- 行为金融学案例
- 万科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手册207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隐形眼镜经营管理制度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 电子加速器辐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江西之江化工“7.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