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自动化系_第1页
燕山大学自动化系_第2页
燕山大学自动化系_第3页
燕山大学自动化系_第4页
燕山大学自动化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燕山大学自动化系,2/11/2020,1,第一章 绪 论,本章主要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与趋势,2/11/2020,2,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Unit 1,计算机控制概述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Control System,燕山大学自动化系,2/11/2020,3,第一章 绪 论,本节主要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2/11/2020,4,第一章 绪 论,1-1-1 概述(1,常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按偏差e进行控制,

2、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2/11/2020,5,第一章 绪 论,1-1-1 概述(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11/2020,6,第一章 绪 论,1)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 在线方式或联机方式: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 离线方式或脱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 2)实时的含义 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在线系统,2/11/2020,7,第一章 绪 论,1-1-2 信号特点(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形式 连续模拟信号:时间与幅值上均连续,如 y(t)、u(t)

3、离散模拟信号:时间是离散的,幅值上连续,如y*(t)、u*(t) 离散数字信号:时间离散的,幅值为数字量,如y(kT)、u(kT,2/11/2020,8,第一章 绪 论,1-1-2 信号特点(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过程,2/11/2020,9,第一章 绪 论,1-1-2 信号特点(3,信号的保持 目的:是将离散采样信号恢复为被控对象能够感知的连续模拟信号 方法:采用保持器 常用的保持器:零阶、一阶及高阶,2/11/2020,10,第一章 绪 论,1-1-2 信号特点(4,零阶保持器恢复信号的示意图,零阶保持器算式yh(kT+t)=y(kT) 0tT, k=0, 1, 2, 由于它只是简单地外

4、推,故只有当T足够小时,零阶保持器才能较好地恢复原信号,2/11/2020,11,第一章 绪 论,1-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2/11/2020,12,第一章 绪 论,图1-4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图,2/11/2020,13,第一章 绪 论,主机,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储器(RAM和ROM,接口电路: 主机与外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模拟量输入通道 模拟量输出通道 开关量输入通道 开关量输出通道,外部设备,操作台,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CRT)显示器或(LED)数码显示器 键盘(功能键和数字键,2/11

5、/2020,14,第一章 绪 论,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环境的适应性强 控制的实时性 较完善的输入输出通道 较丰富的软件,1-1-4 工业控制机的特点,2/11/2020,15,第一章 绪 论,第二节 Unit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典型系统简介,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2/11/2020,16,第一章 绪 论,本节主要内容,操作指导系统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监督控制系统 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2/11/2020,17,第一章 绪 论,操作指导系统,1-2-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优点:控制安全,具有一定智能. 缺点:速度慢,误差大. 适用:新的算法的设计,2/11/

6、2020,18,第一章 绪 论,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1-2-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特点:取代模拟器,使用复杂的控制规律 要求:计算机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2/11/2020,19,第一章 绪 论,1-2-3 计算机监督系统(SCC,计算机监督系统(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简称SCC系统。 SCC系统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是SCC+模拟调节器,另一种是SCC+DDC控制系统。 (1)SCC+模拟调节器控制系统 (2)SCC+DDC控制系统,2/11/2020,20,第一章 绪 论,监督控制(SCC)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2/11/2

7、020,21,第一章 绪 论,3监督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 SCC,2/11/2020,22,第一章 绪 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DDC、SCC比较,2/11/2020,23,第一章 绪 论,1-2- 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四级系统,各级计算机的功能如图所示。 装置控制级(DDC级) 车间监督级(SCC级) 工厂集中控制级(MIS) 企业管理级(MIS,2/11/2020,24,第一章 绪 论,图 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返回本节,2/11/2020,25,第一章 绪 论,1-2- 5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8、对温度,压力,质量,液面,速度等生产过程参数进行测量与控制的,这种系统称为过程控制系统,主控设备采用计算机则为计算机过程系统.大多数的化工生产过程均属于这类系统,2/11/2020,26,第一章 绪 论,2. 微机控制的电动机调速系统 3. 采用微机的顺序控制系统 顺序控制是使生产机械或生产过程按预先 规定的时序或事序,而顺序进行控制的自动 控制系统.如:PLC控制系统 4. 计算机数字程序控制系统 常用的数控机床:点控和线控 5. 工业机器人,2/11/2020,27,第一章 绪 论,现代所说的机器人大多指的是工业机器人,是一 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 由度的操作机。195

9、4年美国的Devol最早提出了工 业机器人思想,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 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 器人实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 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在此基础 上,1958年美国Consolidated公司制作了第一台工 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品出售的最早的实用机 型是1962年美国的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 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如图所示,2/11/2020,28,第一章 绪 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2/11/2020,29,第一章 绪 论,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广泛的普及,1970年

10、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3年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届RMS,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于1973年制成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T3,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Kg,2/11/2020,30,第一章 绪 论,工业机器人T3,2/11/2020,31,第一章 绪 论,1979年Unimation公司推出了Puma系列工业机器人,它是全电驱动关节式结构,多CPU两级微机控制,采用VAL专用语言并可配置视觉、触觉、力觉传感器,是技术较为先进的机器人,2/11/2020,32,第一章 绪 论,工业机器人Puma,2/11/2020,33,第一章 绪 论,同年日本山

11、梨大学的牧野洋研制成具有平面关节的SCARA型机器人,由于简单、精确,在插装电子元器件等许多工作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1/2020,34,第一章 绪 论,SCARA型机器人,2/11/2020,35,第一章 绪 论,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机器人 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 ,机器人已进入了第三代:智能化的高级机器人 ,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机器人系 统,这类机器人目前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第一 代工业机器人主要是指示教再现控制的操作机器 人,目前国内外工业应用中的机器人绝大多数都 是这一类;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具有感受功能,是 具有光觉、视觉、力觉、触觉、

12、声觉、语音识别 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2/11/2020,36,第一章 绪 论,此时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感受信息调整控 制算法,这类工业机器人已经在实验室内 研制成功并开始得到试用,但由于成本较 高,其工业应用的普及还要有一个过程,2/11/2020,37,第一章 绪 论,我国工业机器人,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 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70年代世 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掀起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 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 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 机器人。80年代,我国完成了示教

13、再现式工业机 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 焊和搬运机器人,2/11/2020,38,第一章 绪 论,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 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 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90年代初期我 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 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 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 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 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2/11/2020,39,第一章 绪 论,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我国已具有独立设计 和开

14、发机器人本体和控制器的能力,又经 历“八五”攻关,逐步开展机器人的应用工 程开发,开始了机器人喷漆线、机器人点 焊、弧焊工作站的开发和应用。在智能机 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国 家“863”计划在第一阶段作为高技术跟踪的 目标,重点发展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机 器人、精密装配机器人及装配系统,2/11/2020,40,第一章 绪 论,研制了水下1000米无缆机器人和6000米无 缆机器人,进行了太平洋洋底探测试验; 开发了用于核工业的遥控移动机器人和爬 壁机器人,以及在室外恶劣环境下进行探 测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都是在良好的人 机界面下,以遥控为主,具有一定的自主 能力,2/11/20

15、20,41,第一章 绪 论,在装配机器人方面,研制了高精度装配机器人和实用机器人,研制了风扇电机装配系统,这些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使我国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第一台机器人问世,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伴随时代的脉搏,机器人在经历了70年代进入工业应用,80年代初中期的迅速发展之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2000年服役机器人约100万台,机器人学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满怀希望跨入了21世纪,2/11/2020,42,第一章 绪 论,第三节 Unit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燕山大学自动化系,2/11/2020,43,第一章 绪 论,1-3-

16、1 DCS的特点(分散型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独立性 协调性 友好性 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实时性 可靠性,2/11/2020,44,第一章 绪 论,2/11/2020,45,第一章 绪 论,集散控制系统是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或分散型微处理器控制系统(Distributed Microprocessor Control Systems)的简称。 图是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1-3-1 分散性综合控制系统,1-3-1 分散性综合控制系统,2/11/2020,46,第一章 绪 论,

17、图 分散性综合组成框图,返回本节,它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把微型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显示操作装置、输入 /输出通道、模拟仪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组合组装式结构组成系统,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创造了条件,2/11/2020,47,第一章 绪 论,1-3-2 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 (CIMS/CIPS,2/11/2020,48,第一章 绪 论,计算机控制系统举例,例 1-1 卫星姿态控制,运行中的卫星经常要求对其姿态进行控制,以使它的天线和传感器相对于地球具有适当的方位。为此,计算机往往对三个轴分时地进行姿态控制。图1-6 画出了一个轴的运动情况。假设只允许绕垂直于本书页面的轴进

18、行旋转,该系统的运动方程如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框图,式中:I是卫星围绕其质量中心的惯性矩;MC是由助推器加上的控制转矩;MD是扰动力矩;是卫星轴相对于基准线的角,2/11/2020,49,第一章 绪 论,由运动方程求传递函数,令,可得,上式的拉氏变换为,如果不考虑扰动(wd(s)=0),则其传递函数为,2/11/2020,50,第一章 绪 论,天线方位控制伺服系统,卫星跟踪天线的仰角控制(见右图,假设天线及其可动部分具有惯性转矩J,由于直流驱动电机的反电势及由于轴承和空气动力摩擦产生了阻尼,其阻尼系数为B,则运动方程为,式中:Tc是驱动电机产生的纯转矩;Td是刮风时的扰动转矩,天线示意图,如果我们定义:B/J=a,u=Tc/B,w=Td/B,则方程化简为,2/11/2020,51,第一章 绪 论,其拉氏变换式为,如果不考虑扰动(w(s)=0),则其传递函数为,2/11/2020,52,第一章 绪 论,工业炉控制,工业炉的典型控制,工业炉控制的典型情况。 为了保证燃料在炉膛内正常燃烧,必须保持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