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练专题02 地球运动规律_第1页
2020-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练专题02 地球运动规律_第2页
2020-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练专题02 地球运动规律_第3页
2020-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练专题02 地球运动规律_第4页
2020-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练专题02 地球运动规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练专题02 地球运动规律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下图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8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34题。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4四地中最有可

2、能为石家庄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读寒带不同纬度地区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56题。5若图示地理现象为极昼现象,则T地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大约在()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6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哪些地理现象()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极光A B C D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78题。7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8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

3、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910题。9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10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112题。1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0 B10N C10S D2326N12在AB区间内()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13下图示

4、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若a、b、c依次表示5、6、7三月,则甲、乙、丙、丁四地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A甲、乙、丙、丁 B丙、甲、丁、乙 C丙、丁、甲、乙 D丙、甲、乙、丁下面太阳光照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据此回答1415题。14对于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一天昼长24小时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D经度为150E15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B长江汛期缩短C香港(22.9N22.37N)将属于温带范围D南半球的寒带范

5、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1618题。16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7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18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9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6、)A21.5至68.5 B11.5至68.5 C21.5至78.5 D11.5至4520 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参考答案专题二 地球运动规律1解析本题考查纬度的判断。根据题干判断摄影师的拍摄地点的纬度位置,图示中的关键信息是北极星,在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根据图示可判断此地北极星的仰角小于30,所以此地应位于低纬地区,故正确答案选A。2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恒星视运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小时约15,所以

7、恒星的视运动为自东向西运动每小时约15,根据题干提示转过的角度约为50,所以应为3个多小时,故正确答案选B。3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纬度和季节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此日为2012年11月18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各地则相反,故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为甲、乙、丁、丙。答案D4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2012年11月18日为北半球冬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7时日出,17时日落,昼长为10小时,最有可能是石家庄。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极昼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中信息

8、可知,T地出现极昼现象的天数约为60天,而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为1天,这说明T地比极圈早一个月出现极昼现象、晚一个月结束极昼现象;故T地极昼现象开始于6月22日之前的一个月,约在5月23日。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现象的纬度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现象出现的天数随纬度升高而变多。极圈的极夜天数为1天,极点的极夜天数为半年,符合这一规律;在冬半年,由极圈到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的天数越来越多,大于0的天数越来越少,也符合这一规律;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与极圈内纬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A。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及日出、日落时刻,意在考查

9、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地方时)在6时前,且北极圈以北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地方时5时日出,则昼长为14时,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附近。答案B8解析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意在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均为西北,故C项正确。9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图中所示半球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M位于N的东北方向,A选项错误;悉尼为南半球亚热

10、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多雨季节,B选项错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故甲地昼长短于乙地,甲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D选项错误。答案C10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及昼夜长短、日期换算、季节判断等,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上题可知,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故MN为晨线,该线西侧为夜半球,东侧为昼半球。东经10各地有一部分位于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A选项错误;澳大利亚与巴西被国际日界线隔开,且计算可知零时经线不与180经线重合,两地不在同一日,B选项正确;全球不论何时属于夜的范围和属于昼的范围相等,C选

11、项错误;图示时刻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选项错误。答案B11解析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2326。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26N。答案B12解析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答案A13解析5、6、7三月甲地太阳高度增大到90后即持续减少,应为北回归线;乙地太阳高度增大到8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后即减少,应为3326N;丙、丁太阳高度减小到最小后再增加,说明其位于直射点以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两地纬度分别

12、是326N、10S。答案C14解析点位于晨昏线和极夜边缘线切点上,和直射点位于同一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图示提供的60E和90经线注记,推测90为西经,则点经度为30W。答案B15解析若虚线圆圈为70,即极圈为70、回归线为20,则热带和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四季变化和长江汛期长短主要受地球公转影响。答案C16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晨昏线判断季节,意在考查考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若AM表示昏线,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北半球为冬季,则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故D项正确;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发生在秋季,故A项错误;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是在春季,故B项错误;阿根廷潘帕斯

13、草原此时正值夏季,草原一片翠绿,故C项错误。答案D17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以及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可知,N为北极点,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按球面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计算,NM两地纬度相差约23,因此M地纬度大致为67N。此时M地日影最短,说明当地正值正午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两地相差40分钟,即经度相差10,由此可得M地经度为110E。因此M地大致位于67N,110E,故B项正确。18 解析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和太阳周日视运动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大。由于M地位于67N,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和周日视运动特点可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地方时为12时时即为当地正午,日影指向正北,故D项正确;夏至日该地出现极昼,地方时零时时,即日出时刻,此时日出方向为正北方向,竿影朝向正南,故A项错误;5月1日当地日出东北,日出时,竿影朝向西南方向,故B项错误;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时竿影朝向正北,故C项错误。答案D19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