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3.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
2、: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内容: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简单计算的方法。探究活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成立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我们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常常对某些自然现象感到好奇,如:一瓶液化气很重,使用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变轻;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铁生锈,质量变重了,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又没有多大意义,可是其中隐藏着许多极其有用的规律,这些规律的运用将给人类带来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我们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发现和运用其中的规律,为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这节课我们就来定量的认识化学反应。首先探寻质量方面的规律:一、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
4、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设计实验:(1)参照课本P96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文字表达式: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2)参照课本P96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文字表达式:碳酸
5、钙(CaCO3) + 盐酸(HCl)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CO2) + 水(H2O)二氧化碳(CO2) +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钙(CaCO3) + 水(H2O)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形成结论: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强调定律中几点:(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例题: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点燃12g碳与32g氧气反应生成44g
6、二氧化碳,分析原因。 C + O2CO2分子(原子)数 1 1 1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12 32 44质量比 12 :32 : 44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关系 12 + 32 44【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质量也不变(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提问: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只要是化学反应,必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
7、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m(C)m(CO2)(C)8.8g12/442.4g; m(H)m(H2O)(H)5.4g2/180.6g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知识培训开头课件
- 企业节前安全培训检查表课件
- 企业的安全管理培训文件课件
- 烟草执法徽章管理办法
- 物业项目督查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2025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民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知识竞赛题库及含答案
- 出租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课件
- 出租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
- 关于天然气安全知识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体育消费及消费者行为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2版 教学课件 8波浪能
- 摩托车行驶安全知识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 四合院设计方案
- 国有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附详细版事项清单及议事规则)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