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二节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二节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二节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二节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醛教 学 设 计 (西安市庆华中学 徐占文 710025)【设计理念】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这种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目标分类理论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了解醛类和甲醛

2、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j8 k6 A: _$ T K0 |: & a8 V . e: m444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8 L1 A( m D; x, E& N)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类推思维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 D8 B( ( x4 g+ d u4 v4 nt5 d8 暂无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乙醛的化学性质里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及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指导阅读、对比归纳、试验演示、指导探

3、究【学习方法】阅读自学法、合作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媒体】实验、多媒体【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等。2、实验药品:NaOH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乙醛溶液、氨水等。3、学生准备:4人为一组,共分10组。 4、根据学校教学条件,本节课设置在多媒体教室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讲醛是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引发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甲醛及乙醛都是重要的醛,今天我们将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

4、板书第二节 醛(aldehyde)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板书一、乙醛(ethanal)投影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讲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讲分析CHO的结构。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板书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 结构

5、式: 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 (醛基)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投影讲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板书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讲烯烃和醛都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这是两者的共性。但是,C=O双键

6、和C=C双键结构不同,产生的加成反应也不一样。因此,能跟烯烃起加成反应的试剂(如溴),一般不跟醛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投影 板书讲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即氧化)、失氧(即还原)开始认识的。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还可以从加氢或去氢来分析,即去氢就是氧化反应,加氢就是还原反应。所以,乙醛跟氢气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乙醛加氢发生还原反应,乙醛有氧化性。分析碳基对醛基上氢原子

7、的影响,推测乙醛可能被氧化,乙醛又有还原性。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板书(2)氧化反应讲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板书乙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氧化:2CH3CHO+O22CH3COOH讲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板书银镜反应(silver mirror reaction)投影演示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2的AgNO3 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

8、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投影讲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又叫做银镜反应。反应最终生成物可巧记为:乙醛和银氨,生成某酸铵,还有水、银、氨,系数一、二、三。讲银镜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工业上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 稀深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滴加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不是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制备银镜时,玻璃要光滑洁净。玻璃的洗涤一般要先用热的NaOH溶液洗,

9、再用水洗净。投影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板书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讲做本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而且随配随用,不可久置。此外,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Cu(OH)2也能使乙醛氧化。板书

10、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投影演示实验3-6: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 的溶液2mL ,滴入2%的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投影板书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 2H2O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讲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投影讲实验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实验中的Cu(OH)2 必须是新制的,制取氢氧化铜,是在NaOH的溶液中滴入少量CuSO4 溶液,NaOH是明显过量的。乙醛与新制氢氧

11、化铜的反应,可用于在实验里的检验醛基的存在,在医疗上检测尿糖。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讲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这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板书讲乙醛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这样的弱氧化剂氧化,由此可知乙醛的还原性是很强的,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氧化剂氧化,高锰酸钾、溴水因被还原而使溶液褪色。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的条件和现象。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此过程中要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