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专题二第6讲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D)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B已知C(s)O2(g)=CO(g)H110.5 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解析A在稀溶液中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错误,不选A;B燃烧热是指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中产物为一氧化碳,错误,不选B;C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需要加热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不选C;D物质能量一定,对于确定的反应,反
2、应的反应热只与体系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正确,选D。2下列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 2(57.3) 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解析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H2SO4和Ca(OH)反应的中和热与HCl和NaOH
3、反应的中和热相同,都是H57.3 kJ/mol,A错误;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表示1 mol CO完全燃烧产生CO2放出热量是283.0 kJ,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B正确;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C错误;D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吸收热量,所以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D错误,答案选B。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H12.1 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
4、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D)A69.4 kJ/molB45.2 kJ/molC69.4 kJ/molD45.2 kJ/mol解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CN(aq)OH(aq)=CN(aq)H2O(l)H12.1 kJmol1H(aq)OH(aq)=H2O(l)H57.3 kJmol1,HCN电离方程式为,HCN(aq)H(aq)CN(aq),用可得HCN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N(aq)H(aq)CN(aq)H12.1 kJmol1(57.3 kJmol1)45.2 kJmol1,答案选D。4(双选)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由XY反
5、应的HE1E2B由XZ反应的H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反应的HE3E2,A项错误;B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由XZ反应的H0,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即可得反应CH4(g)=C(s)2H2(g)的H206.1 kJmol1131.3 kJmol174.8 kJmol1,D正确。答案选D。6(2017江苏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C(s)H2
6、O(g)=CO(g)H2(g)H1a kJmol1CO(g)H2O(g)=CO2(g)H2(g)H2b kJmol1CO2(g)3H2(g)=CH3OH(g)H2O(g)H3c kJmol12CH3OH(g)=CH3OCH3(g)H2O(g)H4d kJmol1A反应、为反应提供原料气B反应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CH3OCH3(g)H2O(l)的H kJmol1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H(2b2cd) kJmol1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知识。反应的产物为CO和H2,反应的产物为CO2和H2,反应的原料为CO2和H2,A项正确
7、;反应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CH3OH,B项正确;反应中生成物H2O为气体,C项中生成物H2O为液体,故C项中反应的焓变不等于 kJmol1,C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由22,可得所求反应的焓变,D项正确。7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 215 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A55 kJB220 kJC550 kJD1 108 kJ解析丙烷分子式是C3H8,燃烧热为H2 215 kJmol1,1 mol丙烷燃烧会产生4 mol水,放热2 215 kJ。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物质的量为0.1 mol,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所以反
8、应放出的热量是Q0.025 mol2 215 kJ/mol55.375 kJ,选A。8(2017浙江杭州五校联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图中H1H2H3B图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C图表示醋酸溶液滴定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时的电导率变化曲线D图可表示由CO(g)生成CO2(g)的过程中要放出566 kJ热量解析A项,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一个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几步完成,其热效应是相同的,故应有:H1H3H2,A项错误。B项,E1、E2分别代表有催化剂时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能量较高的E1,B项错误。C项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氨水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
9、滴加的醋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同时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被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氢氧化钠被完全中和后,醋酸继续与弱电解质NH3H2O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所以电导率增大;NH3H2O也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醋酸,因为溶液被稀释,电导率有下降趋势,C项正确。D项,图像中未标明CO、氧气以及CO2的状态、物质的量与焓变值的对应关系,D项错误。9(2017上海嘉定模拟)现有容积固定且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均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7 kJmol1。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的气体量和H如下表所示:容器SO2(mol)O2(mol)He(m
10、ol)H(kJmol1)甲210H1乙10.50H2丙10.51H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AH1197 kJmol1BH2H3CH12H2DH1H3解析由于反应可逆,甲容器中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故H1197 kJmol1;乙和丙容器中平衡状态相同,故H2H3;SO2的转化率甲大于乙,故H12H2,H1H3。10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体(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1CO2(g)3H2(g)CH3OH(g)H2O(g)H2CO2(g)H2(g)CO(g)H
11、2O(g)H3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COC=OHOCHE/(kJmol1)4363431 076465413由此计算H1_99_ kJmol1,已知H258 kJmol1,则H3_41_ kJmol1。解析(1)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根据表中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可知反应热H11 076 kJ/mol2436 kJ/mol3413 kJ/mol343 kJ/mol465 kJ/mol99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即可得到反应,则H358 kJ/mol99 kJ/mol4
12、1 kJmol1。11(2016全国卷27)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SO(aq)H2O(l)H1ClO(aq)SO(aq)=SO(aq)Cl(aq)H2CaSO4(s)=Ca2(aq)SO(aq)H3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 Cl(aq)的H_H1H2H3_。解析设三个反应依次是a、b、c,根据盖斯定律,
13、由abc得: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HH1H2H3。12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s)H2O(l)2NH3(g)CO2(g)H133.6 kJmol1。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根据图像,结合图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CO(NH2)2(l)6NO(l)=5N2(l)2CO2(l)4H2O(l)_H1_804.7_kJ/mol_。解析根据图像可知:.4NH3(g)6NO(g)=5N2(g)6H2O(l)H2
14、071.9 kJmol1,又因为.CO(NH2)2(s)H2O(l)2NH3(g)CO2(g)H133.6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即得到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2CO(NH2)2(l)6NO(l)=5N2(l)2CO2(l)4H2O(l)H1 804.7 kJ/mol。13(2017湖南长沙一中月考)(1)丙烷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C3H8(g)5O2(g)=3CO2(g)4H2O(l)_H2_21
15、5.0_kJmol1_。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 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热量。若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13_。(2)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总热效应相同。试运用盖斯定律回答下列问题:已知:H2O(g)=H2O(l)H1Q1 kJmol1C2H5OH(g)=C2H5OH(l)H2Q2 kJmol1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1若使46
16、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3Q1Q2Q3_ kJ。碳在氧气供应不充足时,生成CO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反应:C(s)O2(g)=CO(g)的H。但可设计实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H,计算时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_碳和CO的燃烧热_。解析(1)通过题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的过程放热,H为“”。燃烧热是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 215.0 kJmol1。n(二甲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搬家行业客户体验优化与服务创新考核试卷
- 2025年临沂市蒙阴县九年级语文一轮复习验收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读《成长的脚印》精美课件
- 小学生暑假食品安全教育
- 2025企业并购合同协议版
- 2025综合设备租赁合同综合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2025雇佣保洁劳务派遣合同
- 2025中学及附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
- 2025新版车辆买卖不过户合同样本
- 2025定制版数码印刷系统购销合同样本
- 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 课件
- 《民俗旅游学》教案-第九章 岁时节日民俗与旅游
- 软件质量证明书
- 高考标准化考场建设方案详细
- 人民医院肿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高压-引风机电机检修文件包
- 2023届物理高考二模考前指导
- GB/T 39486-2020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XH-3011A1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