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三篇汇编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1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注意:对于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
2、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3、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4、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5、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3、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与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时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第五单元 年月日一、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2、一年的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1,3,5,7,8,10,12月,每月都有31天;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拳头记忆法记忆大月、小月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开始
4、数,在拳头凸起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小月,2月除外。4、计算天数的方法:(1)数天数(2)同一个月内,起止日期都算,则用后一日期减前一日期,然后把结果加1,就得到实际的天数(3)经历的时间经过不同的月份,要分段计算,即一个月一个月地计算。二、平年和闰年1、平年和闰年当二月有28天时,这一年是平年;当二月有29天时,这一年是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2、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三
5、、24时记时法1、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即从024时,时刻前没有修饰语。普通记时法即从012时,前面要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2、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相转换(1)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记时法凌晨、早晨、上午、中午的时刻不变,只需去掉修饰语;下午、晚上、午夜的时刻要加上“12”,并去掉修饰语。(2)24记时法改写成普通记时法小于或等于12的时刻不变,只需加上修饰语;大于12的时刻要减去“12”,并加上修饰语。三、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可利用钟面数一数,也可以画图看一看,还可以用减法计算。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刻都用24记
6、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即可。计算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2、午夜12时(即24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开始。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认识面积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二、面积单位1、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
7、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1、分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2、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取出的份数。即, 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4、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1、整数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
8、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2、小数的组成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果中间有0,也必须读出。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二、比较小数的大小1、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
9、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2、计量单位不同的小数比较大小,应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4、小数和分数比较大小时,要么把小数化成分数,要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3)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1、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会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2
10、、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信息也不同。3、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给数据排序和分析。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2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例如:0.5=5/10 0.50=50/100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
11、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10、小数加减法计算:(尤其注意:12-3.9;9+8.3 等题的计
12、算。)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1等)练习题一. 很快算出得数:(8分)0.5+0.4 = 1.4+2.7 = 8.2+3.7 =7.5+2.4 = 1.8-2.7 = 7.3+0.9 =6.2+5.3 = 2.0+1.8 = 5.7+2.8 =6.6+2.2 = 1.5+8.5 = 7.4+1.6 =7.5-6.5 = 3.2-2.3 = 4.2-2.2=7.2-2.3=二.我会填:(25分)1.像6.3 、 5.9这样的数叫做( ), “ .”叫做( )。2.1元是10角,7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20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3. 小李的身高是1米
13、75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4.写出下面各小小数字。(1)某市新建了一座跨江大桥,全长为一点三七六米。( )米(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 )年(3)小琦的跳远成绩是一点五二米:( )米5.小光买了一个价格是2.3元的卷笔到刀,付了5元钱,应找回( )元。6.把0.7、1.27、1.3、0.8从大到小排列是:( )( )( )( )7.7、0.57元表示( )元( )角( )分。9.87米表示( )米( )分米( )厘米。6元5角 =( )元 1米2分米 =( )米三.解决问题。(29分)1、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商品便宜了多少钱?(8分)2、琦琦买了一本格林童话,花了8.3元;
14、又买了一天小小少年,花了9.5元。小亮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她付给阿姨20元,够钱吗?(5分)3、下面是上花的体重统计图(8分)(1)小花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4、下表是王星和他爸爸订做衣服用布的米数。(8分)上衣 裤子 合计爸爸 2.6米 1.4米王星 1.9米 0.9米(1)请把表格填完整。(2)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出来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3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2、 地图通
15、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
16、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
17、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3)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增:第二单元 课外知识
18、拓展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6、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
19、,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7、和差问题(两数和 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图: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解:假设乙数是较
20、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8、锯木头问题。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
21、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答:一共要10条船。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
22、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口算乘法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小技巧
23、: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注意事项1.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3、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24、几个特殊数:254=100 ,1258=1000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6、一个两位数与11的速算技巧:第五单元 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
25、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背 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面积单位进率和土
26、地面积单位: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 公顷 )和( 平方千米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进率10000: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
27、 1000000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背熟公式1、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长 = 周长2-宽或者:(周长-长2)2= 宽宽 = 周长2-长或者:(周长-宽2)2=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2、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
28、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29、。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注 意:(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第六单元 年、月、日(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
30、和(时、分、秒)。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可借助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
31、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4)公历年份
32、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19884=497,1988年是闰年。(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9+31+17=57(天)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如:小华199
33、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34、;算式:2013-1949=64(年)(二) 24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上午9时 = 9时或9:00晚上9时 = 21时或21:00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初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及其动态(原卷版)
- 蒸汽包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陕西省中考生物试题及解析
- 2025混凝土承包的合同范本
- 2025科技创新贷款合同
- 葡萄酒知识培训教程
- 消毒管理办法题目及答案
- JCT799-2016 装饰石膏板标准
- 第1课 美术作品的创作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精麻药品培训试题
- 我多年总结的健身功法(图示)
- 太阴病篇概述
- DSCQ安装操作培训
- 污水处理厂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国际投资学(investment)讲义课件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