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IP编址》PPT课件.ppt_第1页
《TCPIPIP编址》PPT课件.ppt_第2页
《TCPIPIP编址》PPT课件.ppt_第3页
《TCPIPIP编址》PPT课件.ppt_第4页
《TCPIPIP编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TCP/IP,IP编址,Cisco-CCNA 课程,第二讲 TCP/IP,IP编址,学习目标 掌握TCP/IP模型; 了解TCP/IP和OSI区别与联系; 掌握IP地址分类,子网划分方法和作用,第二讲 TCP/IP,IP编址,学习重点 掌握TCP/IP的特性; 掌握IP,ARP,TCP和UDP等协议; 掌握三次握手的原理; 掌握滑动窗口的工作原理; 掌握IP地址分类,子网划分方法和作用,第二讲 TCP/IP,IP编址,学习难点 三次握手的原理; 滑动窗口的工作原理; ARP工作原理; 子网划分,TCP/IP介绍,197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砑究局开发,ARPANET设计。 1983年

2、,转换完成,INTERNET正式出现。 ARPA将TCP/IP协议低价出售,鼓励各厂商开发TCP/IP产品,加上TCP/IP本身功能强大,灵活好用,最终广泛流行,TCP/IP与OSI,TCP/IP与OSI的比较: TCP/IP 分四层,OSI分的是七层。 TCP/IP网络实践上的标准,OSI网络理论的标准。 TCP/IP定义每一层功能如何实现,OSI定义每一层做 什么。 TCO/IP的每一层都可以映射到OSI模型中去,TCP/IP与OSI,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TCP/IP应用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文件传输 - T

3、FTP * - FTP * E-Mail - SMTP 远程登陆 - Telnet * - SSH* 网络管理 - SNMP * 名称管理 - DNS,网络接口层,TCP/IP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 面向连接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非面向连接,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TCP数据格式,20,UDP数据格式,8,没有顺序号和确认号,端口号,TCP,端口号,FTP,TELNET,DNS,SNMP,TFTP,SMTP,UDP,应用层,21,23,25,53,69,161,RIP,520,传输层,端口号作用,源端口,目标端口,Host A,1028,23,SP,DP,Host Z

4、,Telnet Z,目标端口 = 23,端口号标识上层通信进程。 小于1024 为周知端口、1024-5000为临时端口、大于5000为其他服务预留,TCP 确认机制,发送方,接收方,发送 1,接收 1,发送 ACK 2,发送 2,接收 2,发送 ACK 3,发送 3,接收 3,接收 ACK 4,滑动窗口 = 1,TCP 三次握手,发送 SYN (seq=100 ctl=SYN,接收 SYN,发送 SYN, ACK (seq=300 ack=101 ctl=syn,ack,建立会话 (seq=101 ack=301 ctl=ack,Host A,Host B,接收 SYN,TCP连接建立,TC

5、P 序列号和确认号,源端口,目标端口,序列号,确认号,Source,Dest,Seq,Ack,1028,23,10,1,我发送 #10,TCP 序列号和确认号,我已收到 #10, 现在我需要 #11,源端口,目标端口,序列号,确认号,1028,23,Source,Dest,10,Seq,1,Ack,1028,23,Source,Dest,11,Seq,1,Ack,我发送 #10,TCP 序列号和确认号,源端口,目标端口,序列号,确认号,1028,23,Source,Dest,11,Seq,2,Ack,1028,23,Source,Dest,10,Seq,1,Ack,1028,23,Source

6、,Dest,11,Seq,1,Ack,我已收到 #10, 现在我需要 #11,我发送 #11,TCP 序列号和确认号,源端口,目标端口,序列号,确认号,1028,23,Source,Dest,11,Seq,2,Ack,1028,23,Source,Dest,10,Seq,1,Ack,1028,23,Source,Dest,11,Seq,1,Ack,1028,23,Source,Dest,12,Seq,2,Ack,我已收到 #11, 现在我需要 #12,我发送 #11,TCP 滑动窗口,Window size = 3 Send 2,发送方,接收方,Window size = 3 Send 1,W

7、indow size = 3 Send 3,TCP 滑动窗口,Window size = 3 Send 2,发送方,Window size = 3 Send 1,Window size = 3 Send 3,ACK 3 Window size = 2,数据 3 被丢弃,接收方,TCP 滑动窗口,Window size = 3 Send 2,发送方,Window size = 3 Send 1,Window size = 3 Send 3,ACK 3 Window size = 2,Window size = 3 Send 4,Window size = 3 Send 3,接收方,数据 3 被丢

8、弃,TCP 滑动窗口,Window size = 3 Send 2,发送方,Window size = 3 Send 1,Window size = 3 Send 3,ACK 3 Window size = 2,Window size = 3 Send 4,Window size = 3 Send 3,ACK 5 Window size = 2,接收方,数据 3 被丢弃,实例-TELNET,Telnet ,网络层,Internet Protocol (I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地址解析协议(ARP) 反向地

9、址解析协议(RARP,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IP报头格式,IP封包格式,2字节类型 0 x0800 表示IP,ICMP报头格式,ICMP报文分成两类: ICMP查询报文,ICMP差错报文。ICMP 差错报文不会再产生 ICMP差错报文,ICMP封包格式,2字节类型 0 x0800 表示IP,ARP协议,,,IP: = ,我需要知道的物理地址,ARP协议,,,IP: = ,ARP协议,,IP: Et

10、hernet: 0800.0020.1111,,IP: = ,ARP数据格式,ARP请求,ARP响应,网络接口层,以太网 PPP 点到点协议,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以太网,类型 0 x0800 IP 0 x0806 ARP IP层 数据最小要求 46字节 数据最大要求 1500字节,IP地址组成,IP地址为32Bit二进制数组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例如:/24) 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 IP地址=网络位+主机位 子网掩码: 用来标识一个IP地址哪些是网络位, 哪些是主机位。 用1 标识网络为,用0标识主机位,IP

11、地址分类,A类 (1-126) 前8位表示网络位,后24位表示主机位。 B类 (128-191)前16位表示网络位,后16位表示主机位。 C类 (192-223)前24位表示网络位,后8位表示主机位。 D类 (224-239)用于组播地址。 E类 (240-255)科研使用,特殊IP地址,IP地址: 本地回环(loopback)测试地址。 广播地址: 55 IP地址: 代表任何网络。 主机位全为1: 代表该网段的所有主机,私有IP地址,A类1个:/8 B类16个: /16 -/16

12、 C类256个: /24 - /24,子网划分优点,子网划分可以解决IP地址紧缺的问题。 子网划分可以解决广播问题,分割广播域。 例如:一个C类网络,有254台主机可以用。当我们分给一个公司,但是该公司没有这么多主机,地址就有很大的浪费。通过子网划分可以节省IP地址,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10000000=128 11000000=192 11100000=224 11110000=240 11111000=248 11111100=252 11111110=254 11111111=255,128 6432168421,不设子网的地址,网络 1

13、,,,,,53,54,设置子网的地址,网络 ,,,,,子网划分的核心思想,借用”主机位来“制造”新的“网络,16,网络,主机,60,,172,2,0,10101100,11111111,10101100,00010000,11111111,00010000,11111111,00000010,1010000

14、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子网(借位,网络号,128 192 224 240 248 252 254 255,划分子网方法,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 2的x 次方(x代表借掩码位数)。 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的y 次方-2(y代表当前主机位数)。 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 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 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 忽略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变长子网掩码(VLSM,变长子网掩码(VLSM)的出现是打破传统的以类为标准的地址划分方法,是为了缓解IP地址紧缺而产生的。 作用:节约IP地址空间。 注意事项:使用VLSM 时,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能够支持它,这些路由协议包括RIPv2,OSPF,EIGRP 和BGP,无类域间路由 (CIDR,CIDR的概念: 忽略A、B、C类网络的规则,定义前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