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探究高考明确考向,练出高分,考点四,考纲要求,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变化和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2、: 守恒和 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 (1)定义:在 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2)符号: 。 (3)单位: 或,物质,能量,质量,能量,热能,热量,热效应,恒压,H,kJmol1,kJ/mol,知识梳理,1,答案,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吸,放,答案,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
3、电离;Ba(OH)28H2O与NH4Cl反应;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原理计算公式:Q。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 ,T1、T2分别表示 。 (2)简易量热计的构造及作用,C(T2T1,热容,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使反应充分、体系的温度均匀,保温作用,反应容器,答案,3)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保温且操作要快的目的: 。 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 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碱稍过量,偏小,答案,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4、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深度思考,解析答案,解析(5)(6)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7)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8)可逆反应的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解析 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解析答案,2.已知稀盐酸与稀NaOH溶
5、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其热效应为57.3 kJmol1,则用浓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其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57.3 kJmol1;若使用稀醋酸,其放出的热量_57.3 kJmol1,大于,小于,答案,题组一依据图形,理清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E1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 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 热反应,解题探究,2,1,2,3,4,解析答案,解析 该图表示
6、的正反应放热,H为负值,逆反应吸热,H为正值,D错误。 答案D,1,2,3,4,2.某反应的H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 kJmol1 解析某反应的H100 kJmol1,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100 kJmol1,正反应的活化能应大于100 kJmol1,无法确定逆反应的活化能大小,C,解析答案,1,2,3,4,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催化剂能
7、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E1E2|H,练后反思,题组二依据共价键数,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 kJ的热量。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x为() A.920 B.557 C.436 D.188,解析答案,1,2,3,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2 kJmol1;而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时放出44 kJ热量,则2H2(g)O2(g)=2H2O(g)H484 kJmol1,即4
8、84 kJ2x496 kJ4463 kJ,解得x436 kJ。 答案C,1,2,3,4,4.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1,2,3,4,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_。 解析SiCl4、H2和HCl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容易计算,而产物硅属于原子晶体,可根据原子晶体的结构计算晶体硅中的共价键的数目。
9、1 mol晶体硅中所含的SiSi键为 2 mol,即制取高纯硅反应的反应热H4360 kJmol12436 kJmol1(2176 kJmol14431 kJmol1)236 kJmol1,236 kJmol1,解析答案,1,2,3,4,1.熟记反应热H的基本计算公式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2.规避两个易失分点 (1)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 (2)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反思归纳,返回,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和
10、 变化。 如: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物质的量,反应热,物质,能量,知识梳理,1,答案,3.书写 (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 、 、 、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H应包括“”或“”(“”号通常省略)、数字和单位(kJmol1)。 (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s,l,g,
11、aq,答案,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1.怎样理解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 答案无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都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O2(g)2SO3(g)H196.64 kJmol1,H是指2 mol SO2(g)和1 mol O2(g)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某容
12、器中加入2 mol SO2(g)和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为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为SO3(g),故Q196.64 kJ,深度思考,答案,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4 kJmol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1 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 kJ,在同样条件下,向该容器中通入2 mol SO3,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2 kJ,则Q1和Q2的关系为_,Q1Q2196.64 kJ,答案,3.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
13、)H196.64 kJmol1,当放出314.624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_,80,解析答案,题组一多角度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角度一依据反应事实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答案,解题探究,2,1,2,3,4,5,解析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1 mol SiH4自燃放出热量1 427.2 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
14、1 427.2 kJmol1。 答案SiH4(g)2O2(g)=SiO2(s)2H2O(l) H1 427.2 kJmol1,1,2,3,4,5,2)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 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解析根据C原子守恒有:C2H5OH2CO22CaCO3。生成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为0.5 mo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l) H2Q kJmol1,1,2,3,4,5,解析答案,角度二依据能量
15、图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解析由图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ab) kJmol1,A2(g)B2(g)=2AB(g) H(ab) kJmol1,1,2,3,4,5,解析答案,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该反应反应完全) 试写出N2(g)和H2(g)反应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N2(g)3H2(g)=2NH3(l)H2(cba)kJmol1,1,2,3,4,5,答案,题组二“五”看,快速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4.判断下列
16、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注:焓变数据均正确) (1)CaCO3(s)=CaOCO2(g)H177.7 kJ() (2)C(s)H2O(s)=CO(g)H2(g) H131.3 kJmol1() (3)C(s)O2(g)=CO(g) H110.5 kJmol1() (4)CO(g)O2(g)=CO2(g) H283 kJmol1(,1,2,3,4,5,答案,5)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1,2,3,4,5,答案,5.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
17、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 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A.仅有 B.仅有 C.仅有 D.全部符合要求,1,2,3,4,5,解析答案,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重点注意其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同的几点:(1)生成物的稳定状态,H2O为液态,C的稳定化合物
18、为CO2;(2)单位是kJmol1,不是kJ;(3)数值,H的数值要与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保持一致;(4)符号,吸热不用“”标注,放热用“”标注。仅符合要求。 答案B,做到“五看”,快速判断 1.看方程式是否配平; 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3.看H的符号是否正确; 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 5.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返回,反思归纳,考点三有关反应热的比较、计算,1.H的比较 比较H的大小时需考虑正负号,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H ;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H 。 2.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
19、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如: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放出148.4 kJ的热量,则1 mol固体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kJ,296.8,越小,越大,知识梳理,答案,2)根据物质燃烧放热的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H|。 如:已知H2的燃烧热为H285.8 kJmol1,则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kJ。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比较。根据下列反应过程,试判断H的关系,142.9,H1aH2,答案,则 。 注在反应过程设计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变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HH1
20、H2,H2aH1,答案,深度思考,1.试比较下列各组H的大小。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H1”、“”或“”,下同)。 解析因为C(g)=C(l)H30 则H3H2H1,H2H1,解析答案,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S(g)O2(g)=SO2(g)H10 S(s)O2(g)=SO2(g)H20 则H1_H2,解析,H2H3H1,则H3H1H2, 又H30,所以H1H2,解析答案,解析答案,答案,利用状态,迅速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若反应为放热反应 (1)当反应物状态相同,生成物状态不同时,生成固体放热最多,生成气体放热最少。 (2)当反应物状态不同,生成物状
21、态相同时,固体反应放热最少,气体反应放热最多。 (3)在比较反应热(H)的大小时,应带符号比较。对于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H反而越小,反思归纳,题组一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LiH可作飞船的燃料,已知下列反应: 2Li(s)H2(g)=2LiH(s) H182 kJmol1 2H2(g)O2(g)=2H2O(l) H572 kJmol1 4Li(s)O2(g)=2Li2O(s) H1 196 kJmol1 试写出LiH在O2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解题探究,2,1,2,3,4,5,解析答案,上述三式相加得:2LiH(s)O2(g)=Li2O(s)H2O(l) H702 kJmol1
22、。 答案2LiH(s)O2(g)=Li2O(s)H2O(l) H702 kJmol1,1,2,3,4,5,题组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已知: HCN(aq)NaOH(aq)=NaCN(aq)H2O(l)H12.1 kJmol1; HCl(aq )NaOH(aq)=NaCl(aq)H2O(l)H57.3 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45.2 kJmol1 D.69.4 kJmol1 解析HCN(aq)OH(aq)=CN(aq)H2O(l)H12.1 kJmol1 H2O(l)=OH(aq)H(aq)H57.
23、3 kJmol1 上述两式相加:HCN(aq)=H(aq)CN(aq)H45.2 kJmol1,C,1,2,3,4,5,解析答案,1)请写出液氢和液氧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1,2,3,4,5,解析答案,2)如果此次“长征三号甲”三子级所携带的燃料为45吨,液氢、液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总共释放能量为_ 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45吨液氢、液氧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45吨气态水,Q237.46 kJmol12.5106 mol5.94108 kJ,5.94108,1,2,3,4,5,解析答案,题组三焓变(H)的比较,4.已知1 mol白磷(s)转化为4 mol红磷,放出1
24、8.39 kJ热量,又知: P4(白,s)5O2(g)=2P2O5(s)H1 4P(红,s)5O2(g)=2P2O5(s)H2 则H1和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解析P4(白,s)=4P(红,s)H18.96 kJmol1;上式减下式可得总方程式,H1H218.96 kJmol10,故H1H2,C,1,2,3,4,5,解析答案,5.(2014新课标全国卷,13)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s)5H2O(s
25、)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 B.H1H3 C.H1H3H2 D.H1H2H3,1,2,3,4,5,解析答案,返回,解析方法一:“虚拟”路径法,根据盖斯定律: H1H3H2 由于H10,H30,H20 所以H1H3,1,2,3,4,5,方法二:方程式叠加法,H10,H30,H1H2H3 由于H10,H20,所以H1H3。 答案B,1,2,3,4,5,返回,考点四能源,1.能源分类,知识梳理,1,2.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1)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
26、燃料充分燃烧。 (2)开发新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2)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3)农村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 (4)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5)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6)食用植物体内的淀粉、蛋白质等属于直接利用能源(,深度思考,答案,7)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燃料的重要原料() (8)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影响可持续发展() (9)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
27、.5的含量() (10)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1.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 mol 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解题探究,2,1,2,解析答案,解析2H2O(l)=2H2(g)O2(g)是吸热反应,说明2 mol 液态H2O的能量低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因由水制取H2耗能多且H2不易
28、贮存和运输,所以氢能源利用并未普及,但发展前景广阔。 答案C,1,2,2.为缓解能源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生物质能源(利用能源作物和有机废料,经过加工转变为生物燃料的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1)如图是某国能源结构比例图,其中生物质能源所占的比例是_。 解析油料作物和甘蔗是能源作物,属于生物质能源;化石燃料不是生物质能源,27,1,2,解析答案,2)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转化而来,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酯,几乎不含硫,生物降解性好,一些国家已将其添加在普通柴油中使用。关于生物柴油及其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资源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与普通柴油相比易分解与普通柴油制取方法相同
29、A. B. C. D,解析生物柴油的原料是动植物油脂,可再生(对),几乎不含硫(对),生物降解性好(对),主要成分为酯类,而普通柴油源于烃类(石油),所以错,A,1,2,解析答案,返回,探究高考明确考向,1,2,3,4,5,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2)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决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2015上海,15D,答案,2.(2015北京理综,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
30、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状态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1,2,3,4,5,解析答案,解析A项,由能量反应过程图像中状态和状态知,CO和O生成CO2是放热反应,错误; B项,由状态知,在CO与O生成CO2的过程中,CO没有断键形成C和O,错误; C项,由状态及CO2的结构式O=C=O知,CO2分子中存在碳氧极性共价键,正确; D项,由能量反应过程图像中状态(CO和O)和状态(CO2)分析,状态状态表示CO和O原子反应生成CO2的过程,错误。 答案C,1,2,3,4,5,3.(2013新课标全国卷,12)在1 200 时
31、,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1,2,3,4,5,1,2,3,4,5,解析答案,1,2,3,4,5,解析给题中方程式依次编号为、。 2颠倒方向得: 2S(g)2H2O(g)=2H2S(g)O2(g)2H3,1,2,3,4,5,答案A,4.(2014海南,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1,2,3,4,5,D,答案,5.(2015高考试题汇编)(1)2015全国卷,28(3)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 kJmo
32、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kJ。 解析形成1 mol H2(g)和1 mol I2(g)共放出436 kJ151 kJ587 kJ能量,设断裂2 mol HI(g)中化学键吸收2a kJ能量,则有:2a kJ587 kJ11 kJ,得a299。另解:H2E(HI)E(HH)E(II),2E(HI)HE(HH)E(II)11 kJmol1436 kJmol1151 kJmol1598 kJmol1,则E(HI)299 kJmol1,1,2,3,4,5
33、,299,解析答案,2)2015安徽理综,27(4)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2015广东理综,31(1)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下图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1,2,3,4,5,NaBH4(s)2H2O(l)=NaBO2(s)4H2(g) H216 kJmol1,答案,其中,反应为2HCl(g)CuO(s)H2O(g)CuCl2(s)H1 反应生成1 mol Cl2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
34、方程式为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1,2,3,4,5,答案,返回,练出高分,1,2,3,4,5,6,7,8,9,10,11,12,13,14,1.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91 kJmol1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增大,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图示,该反应反应物的
35、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 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对H无影响,选项B错误; 生成液态CH3OH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多,H更小,选项D错误。 答案C,1,2,3,4,5,6,7,8,9,10,11,12,13,14,2.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C.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D.AC反应中HE1 E2,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A项,AB的反应为吸
36、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项,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故B错误; C项,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故C正确; D项,AB:HE1E2,BC:HE3E4,所以AC,HE1E2E3E4(E1E3)(E2E4),故D错误。 答案C,3.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H Q kJmol
37、1(Q0,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醋酸逐渐凝固说明,反应吸收热量导致醋酸溶液温度降低,即NH4HCO3与H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正确; C项,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物质的状态,不用标明“”符号,故D错误。 答案B,1,2,3,4,5,6,7,8,9,10,11,12,13,14,4.已知:S(s)O2(g)=SO2(g)H297.23 kJmol1 2SO2(g)O2(g)2SO3(g) H196.64 kJmol1 假设反应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则
38、() A.1 mol S(s)完全反应,并转化为SO3(g)时,放出395.55 kJ热量 B.1个SO2和1个O2分子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1个SO3分子 C.1 L SO2(g)完全反应生成1 L SO3(g),放出98.32 kJ热量 D.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少反应放出的热量,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A项,SO2(g)转化为SO3(g)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 C项,应改为1 mol SO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SO3(g),放出98.32 kJ热量; D项,使用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 答案B,1,2,3,4,5,
39、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5.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 1 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kJ,断裂1 mol 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 A.Q1Q22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Q3 解析H2(g)F2(g)=2HF(g)H0 HQ1Q22Q30 所以Q1Q22Q3,A,解析答案,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NO2(g)N2O4(g)H56
40、.9 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N2O4(g)2NO2(g)H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H0大于零 C.该反应H056.9 kJmol1 D.该反应可表示1 mol N2O4投入容器中分解时的热效应,1,2,3,4,5,6,7,8,9,10,11,12,13,14,B,答案,7.向足量的H2SO4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 kJ。向足量的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HCl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2.292 kJ。下列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1,
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1,2,3,4,5,6,7,8,9,10,11,12,13,14,8.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I2(g)H2(g)2HI(g)H9.48 kJmol1 I2(s)H2(g)2HI(g)H26.48 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 D.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
42、应物总能量低,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热量大小与可逆符号无关,表示完全反应的热效应,氢气和碘蒸气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不可能完全反应,A选项错误; 由可得1 mol气态碘转化为1 mol固态碘放出35.96 kJ的热量,B选项错误; 反应、产物相同,其稳定性相同,C选项错误; 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固态时能量较低,气态时能量较高,D选项正确。 答案D,9.已知:H2(g)Br2(g)=2HBr(g)H72 kJmol1,1 mol Br2(g)液化放出的能量为30 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1,2,3,4,5,6,7,8,9
43、,10,11,12,13,14,则上述表格中的a值为() A.404 B.344 C.260 D.200,解析答案,解析H2(g)Br2(g)=2HBr(g)H72 kJmol1 Br2(l)=Br2(g)H30 kJmol1 上述两式相加: H2(g)Br2(l)=2HBr(g)H42 kJmol1 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即:42 kJmol1436 kJmol1a kJmol12369 kJmol1 解得:a260。 答案C,1,2,3,4,5,6,7,8,9,10,11,12,13,14,10.炼铁的总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HQ kJmol
44、1 ,可能发生了以下过程: 3Fe2O3(s)CO(g)=2Fe3O4(s)CO2(g)H1Q1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H2Q2 kJmol1 FeO(s)CO(g)=Fe(s)CO2(g)H3Q3 kJmol1 则Q与Q1、Q2、Q3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QQ1Q2Q3 B.QQ1Q2Q3,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上述三式相加,1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合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
45、O(g)CO2(g)2H2O(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 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相同 B.由反应可推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 kJmol1 C.4NO2(g)2N2(g)=8NO(g)H586 kJmol1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 NA,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A项,反应、转移的电
46、子数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8,转移电子相同,故A正确; B项,由气态水生成液态水放热,故CH4(g)4NO2(g)=4NO(g)CO2(g)2H2O(l)反应放出的热量比CH4(g)4NO2(g)=4NO(g)CO2(g)2H2O(g)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加上负号,数变小,故B错误; C项,由盖斯定律得:4NO2(g)2N2(g)=8NO(g)H586 kJmol1,故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D项,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转移电子数是8 mol,4.48 L(0.2 mo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 mol,故D正确。 答案B,1,2,3,4,5,6,7,8,9,10,11,12,13,14,12.已知:C(s)O2(g)=CO2(g)H1 CO2(g)C(s)=2CO(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管护师考试优劣势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学员分享的执业药师试题及答案
- 与文化相伴的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文化活动试题及答案
- 行政决策中的多方利益协调的试题及答案
- 临床护理评估工具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试题实战及答案解读
- 大学语文考试综合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准备小贴士试题及答案
- 执业护士中的自我管理试题及答案
- 康复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血站考试试题及答案
- 炊事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埃菲尔铁塔》课件
- 形象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红细胞生成素靶向治疗策略-全面剖析
-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浙江浙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贮存及转运危险废物5000吨的搬迁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留置辅警笔试真题及答案
- 不同来源硫酸软骨素的化学结构、抗氧化与降脂活性对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