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农村建设总结-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1页
2021年新农村建设总结-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2页
2021年新农村建设总结-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3页
2021年新农村建设总结-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新农村建设总结-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2、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规划先导、示范先行,以办好*件实事工程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坚持县乡共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农办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办公,具体负责全县面上工作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村(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建立建设台帐,按照进度,逐一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部门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财政、农林、水务、建设、交通、环保、卫生、国土、民政、供电、广电、电信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

3、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和服务各个单项实事工程。三是加大扶持,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实施“三个转变”,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对减免扶持政策均作出明确规定。从XX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农村工程建设。县财政返还各乡镇的土地出让金的*%用于示范村建设。对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除上交省、市以外的实行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二、坚持示范先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效应。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程。一是明

4、确建设目标。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个村居进行先期试点,每个乡镇选择*个村居进行重点培植。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向全县面上推广试点建设工作成果效应,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每年新农村建设都有新的突破。二是科学编制规划。XX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县*个镇村建设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各项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钩式联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指导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实行选派式挂职。从县级机关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居)挂职服务。实行结对式扶持。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

5、示范村(居)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开展结对共建帮扶。四是强化考评奖惩。从XX年起将新农村示范村(居)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考评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每年底就创建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验收评比。对进展较快的村居由县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先进单位”,对责任部门授予“新农村建设服务先进单位”,对创建工作实绩突出的个人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等称号。同时,对进展较慢的*个村居,给予通报批评。三、坚持富民优先,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一个省级地方农产品标准,建设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老舍红镶边绿扁豆、樱桃谷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申报

6、*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起农业标准化三个工作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四大特色产品基地(*万亩无公害浅水藕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扁豆生产基地、*亩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万只樱桃谷肉鸭养殖基地),创建*个放心农副食品产地(企业)。同时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优质粳稻、高品质棉花、林业、油菜、花生、浅水藕、无公害蔬菜等六大特色种植业产业带,三元肉猪、草鸡、山羊、菜牛、樱桃谷肉鸭等五大特色养殖产业带以及海淡水鱼、贝类、紫菜等三大规模特色水产养殖带。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

7、基地联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格局。XX年要引进三资投入农业*.*亿元,新办投资*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家以上。三是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程。推广插秧机*台,机插秧面积达*万亩,高效能收割机*台,精少量播种机*台等,农业机械化率达*.*%。四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新建成片林*万亩、农田林网*万亩、四旁植树*万株。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两个工业集中区、外向型农业经济开发区和镇村工业小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重点搞好每村*个“农家店”建设。四、坚持以人为本,壮大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大力实施新农民培育工程。XX年,劳动力培训要达*.*万人,

8、全县*%以上的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一是加强绿色证书培训、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全县*-*岁的农村劳动力要普遍掌握*-*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度组织、多渠道培训、全方位服务,深领域开拓,不断扩大劳动力输出范围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今年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全县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累计要达*.*万人。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培植响水缝纫、面食、挡车、化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三是强化农村经济大户培植。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跨入中产阶层行列。XX年新增农村经济大户*多户。四是推进农民投资创业。通过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典型示范

9、、市场连接、“龙头”引路、“大户”带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投资性创业。XX年,全县农民自主创业人数新增*人以上,新增投资额*亿元;新增创业人员*万人,新增投资额*亿元。五是开展农民文明创评活动。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和道德评议活动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经济、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五、坚持协调发展,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环境。一是实施道路通达工程。乡村公路铺设逐步向规划的集中居住点延伸。XX年要完成总投资*万元*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其中,县通乡公路*.*公里,乡通乡公路*.*公里,乡通村公路*公里。二是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堤防护

10、一期和灌河堤防护工程;大力开展河道河塘疏浚活动,疏浚骨干河道*条,村庄河塘疏浚整治*万方;启动*万亩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亩以上。修建农村农用桥梁*座。三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改善村卫生室服务设施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加快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完成农村两座地面水厂规划选址、项目评审与设计审查工作。三是实施帮村扶户工程。建立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XX年帮扶*个村,帮扶贫困户*户,户增超千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慰问困难群众*户。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到*%。四是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加快镇、村

11、文化站改造建设步伐,初步建成县、乡、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做好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建设的启动工作,新建*平米站房*家,扩建*家。指导农民组建新型文艺团队。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强基工程。实施“*”增智计划,组织*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对*名村干部及后备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对*名农村党员进行适用技术培训.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xs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规划先导、示范先行,以办好*件实事工程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坚持县乡共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一是加强领

12、导,强化组织保障。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农办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办公,具体负责全县面上工作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村(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建立建设台帐,按照进度,逐一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部门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财政、农林、水务、建设、交通、环保、卫生、国土、民政、供电、广电、电信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和服务各个单项实事工程。三是加大扶持,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实施“三个转变”,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

13、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对减免扶持政策均作出明确规定。从XX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农村工程建设。县财政返还各乡镇的土地出让金的*%用于示范村建设。对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除上交省、市以外的实行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二、坚持示范先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效应。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程。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个村居进行先期试点,每个乡镇选择*个村居进行重点培植。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向全县面上推

14、广试点建设工作成果效应,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每年新农村建设都有新的突破。二是科学编制规划。XX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县*个镇村建设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各项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钩式联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指导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实行选派式挂职。从县级机关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居)挂职服务。实行结对式扶持。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示范村(居)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开展结对共建帮扶。四是强化考评奖惩。从XX年起将新农村示范村(居)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

15、建设考评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每年底就创建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验收评比。对进展较快的村居由县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先进单位”,对责任部门授予“新农村建设服务先进单位”,对创建工作实绩突出的个人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等称号。同时,对进展较慢的*个村居,给予通报批评。三、坚持富民优先,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一个省级地方农产品标准,建设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老舍红镶边绿扁豆、樱桃谷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申报*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起农业标准化三个工作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四大特色产品基地(*万亩无公害浅水藕

16、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扁豆生产基地、*亩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万只樱桃谷肉鸭养殖基地),创建*个放心农副食品产地(企业)。同时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优质粳稻、高品质棉花、林业、油菜、花生、浅水藕、无公害蔬菜等六大特色种植业产业带,三元肉猪、草鸡、山羊、菜牛、樱桃谷肉鸭等五大特色养殖产业带以及海淡水鱼、贝类、紫菜等三大规模特色水产养殖带。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格局。XX年要引进三资投入农业*.*亿元,新办投资*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家以上。三是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

17、程。推广插秧机*台,机插秧面积达*万亩,高效能收割机*台,精少量播种机*台等,农业机械化率达*.*%。四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新建成片林*万亩、农田林网*万亩、四旁植树*万株。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两个工业集中区、外向型农业经济开发区和镇村工业小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重点搞好每村*个“农家店”建设。四、坚持以人为本,壮大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大力实施新农民培育工程。XX年,劳动力培训要达*.*万人,全县*%以上的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一是加强绿色证书培训、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全县*-*岁的农村劳动力要普遍掌握*-*门专业技术和技能

18、。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度组织、多渠道培训、全方位服务,深领域开拓,不断扩大劳动力输出范围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今年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全县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累计要达*.*万人。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培植响水缝纫、面食、挡车、化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三是强化农村经济大户培植。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跨入中产阶层行列。XX年新增农村经济大户*多户。四是推进农民投资创业。通过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典型示范、市场连接、“龙头”引路、“大户”带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投资性创业。XX年,全县农民自主创业人数新增*人以上,新增投资额*亿元;新增创业人员*万人,新增投资额*亿元。五是开展农民文明创评活动。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和道德评议活动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经济、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