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PPT课件.ppt_第1页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PPT课件.ppt_第2页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PPT课件.ppt_第3页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PPT课件.ppt_第4页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系统,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2)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和遥感平台) 3)信息的接收 4)信息的处理 5)信息的应用,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图像解译: 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分为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 目视解译: 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运用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把遥感图象中所包含的地物信息提取和解析出来的过程,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计算机解译: 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颜

2、色、形状、纹理与空间位置),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信息提取的过程,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图像解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举例:著名的“太空看长城,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遥感制图,6,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地表景观,成像过程,遥感图

3、象,遥感图象,地表景观,目视解译,目视解译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7,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1、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遥感图像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析、判断景观地物的影象特征,直接标志:是判读目标自身特点在影象上的直接 表现形式 根据直接标志,可直接判断地物 间接标志:图象上能看出的和直接标志密切联系的地物 二者的区别不是截然的,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1、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1)直接标志,形状(Shape) 大小(Size) 色调(Tone) 颜色(Color) 阴影(Shadow) 图型(样式)(Pattern) 布局(Association) 纹理(Texture

4、) 位置(Site,9,1)直接解译标志,形状:地物的轮廓在影象平面的投影。需要根据影象比例尺和分辨率具体分析,注意畸变(雷达、航片边缘,10,11,大小:地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按比例缩小的相似记录。根据比例尺在影象上量算,1)直接解译标志,12,1)直接解译标志,色调/颜色:灰阶(黑白)或色别与色阶(彩色),最重要、最直观的解译标志,注意同物异谱、同谱异物,13,1)直接解译标志,阴影: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有时需去除地形起伏引起的部分阴影,14,15,1)直接解译标志,图型: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16,17,1)直接解译标志,布局:物体间的空间配置。物

5、体间一定的位置关系和排列方式,形成了很多天然和人工目标特点。 位置:地物分布的地点。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18,1)直接解译标志,纹理: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即地物影像轮廓内的色调变化的空间布局和频率。 如点状、粒状、线状、斑状等 粗糙、平滑,19,20,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1、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2)间接标志,由于遥感技术的局限性,许多问题不能直接从目视判读直接获得答案,都需从其它相关事物间之间的联系,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判断,这一过程叫间接解译,所采用的依据称间接解译标志。 例如石油天然气、环境质量评价、城市人口等的遥感分析等 间接标志灵活、变化、难

6、有规律可循。建立间接标志需要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有时需要建立模型,是一种综合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 不同专业判读有不同的间接标志 进行地质构造分析,可以把水系形态、地貌类型作为间接标志; 城市人口判读,将建筑物密度、楼层数、商业网点作为间接标志,21,22,水系可作为地质地貌解译的间接标志,辐射型水系(火山附近,向心型水系 (盆地,长方格子状水系(断层,2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条件 存在颜色或色调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能为叛读者视觉所感受,才有可能将目标地物与背景区别开。 通常采用前面所介绍的图像增强技术来扩大地物之间的对比度差异

7、,2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1)自下向上过程 (2)自上向下过程,图像信息获取,特征提取,识别证据选取,图像辨识,提出假设,特征匹配,2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原则,总体观察 综合分析 对比分析 观察方法正确 尊重影象客观实际 解译图象耐心认真 有价值的地方重点分析,26,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原则,总体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对遥感图像进行观察; 综合分析:应用航空和卫星图像、地形图及数理统计等综合手段,参考前人调查资料, 结合地面实况调查和地学相关分析法进行图像解译标志的综合, 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8、 对比分析:采用不同平台、不同比例尺、不同时相、不同太阳高度角以及不同波段或不同方式组合的图像进行对比研究; 观察方法正确:需要进行宏观观察的地方尽量采用卫星图像, 需要细部观察的地方尽量采用具有细部影像的航空像片 , 以解决图像上“见而不识”的问题,27,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原则,尊重图像的客观实际:图像解详标志虽然具有地域性和可变性, 但图像解译标志间的相关性却是存在的 , 因此,应依据影像特征作解译; 解译耐心认真:不能单纯依据图像上几种解译标志草率下结论, 而应该耐心认真地观察图像上各种微小变异; 重点分析:有重要意义的地段 , 要抽取若干典型区进行详细的测

9、量调查 , 达到“从点到面”及印证解译结果的目的,2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先山区后平原、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图形后线形,29,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从已知到未知是遥感图像解译必须遵循的原则。 “已知”主要指解译者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地物, 或是别人最熟悉的环境地物, 如地形图及有关资料等。所谓的未知就是图像上的影像显示 , 根据己印证的影像在相邻图像上举一反三 , 然后根据影像再在相应地面 上找到新的地物, 这就是从己知到未知的含义。 先易后难是指易识别的地物先确认, 然后根据客观规律和影像特征不断地进行解译实践, 逐渐积累解译经验, 取得解译标志,克服各种解译困难的过程,30,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先山区后平原 , 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 ,先宏观后微观, 先图形后线形”等步骤亦属先易后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