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剪纸片的今昔看材料与工艺因素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_第1页
从剪纸片的今昔看材料与工艺因素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_第2页
从剪纸片的今昔看材料与工艺因素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_第3页
从剪纸片的今昔看材料与工艺因素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_第4页
从剪纸片的今昔看材料与工艺因素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剪纸片的今昔看材料与工艺因素在美术电影制作中的作用黄颖同一个对象,用不同的材料去体现,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同一个对象,用同一种材料,却用不同的工艺过程去体现,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个对象,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工艺过程去体现,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艺术范畴中由材料和工艺所表现出来的感受,就是艺术中的物理效应。人类用灵巧的手,把各种不同的材料,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具,经过各种不同的工艺处理,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理效应。曾经有两位美国学者本-克莱门茨和大卫-罗森菲尔德,他们在合著的一部摄影构图学书中说过:“历来,艺术就是和一种材料以及操作工艺是分不开的艺术的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富于进取的探索

2、者们不断地实验新材料,发明新技术”几千年来,人们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了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精品,人们苦心掌握,挖掘各种材料的性能,通过千变万化的工艺过程,借以表达出艺术家深邃的智慧和种种复杂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各种艺术的美。这些现象和过程在各种艺术形式的领域里都在不停地发展着。造型艺术在这方面是表现得很明显的。如建筑艺术中,运用什么样的材料和工艺过程去表现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几乎只是一个常识问题。在雕塑艺术中,一个作品运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是青铜或是木头、大理石、石膏,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绘画中,若表现的是同一个对象,由于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各不相同的绘画形式。特别是现代画坛上,在

3、利用材料所产生的各种肌理效果和对各种偶发性艺术的追求,都是力图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材料和工艺的积极因素。创造出新的物理效应,开拓出新的艺术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艺术,在创作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工艺过程,其中往往包含着复杂的技巧和技艺,一个艺术家要掌握任何一门艺术,对它们的材料和工艺运用娴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无数艺术家为之奋斗了终身。美术电影本身是属于从造型艺术中脱胎换骨出来的,是影坛上的一枝鲜艳瑰丽的花朵,一门奇妙的艺术。它一般被定义为组合成一段连续的静态影像而创造出动作的幻觉。它是画出来和制作出来的电影,是纸、颜料、各种材料、胶片、光线、放映等在复杂工艺过程下的一连串物理效应中的产物。它的主要特色

4、就在于主题选择以及表现手法的自由度。美术电影有时又被称为电影中的“韵文形式”(所谓韵文形式,就是可以不顾实际的观察或现实中的时间将影像根据一连串的想法连接起来,并且经常运用象征、类比以及寓言),以有别于纪录片和实景拍摄剧情片的“散文体”。美术的因素决定了它有着与其他任何电影艺术所不同的属性。故事片是以真人真景,按正常速度连续拍摄而成的,而美术片却是以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手段塑造的不同的形象,逐格拍摄才能完成。要强调的是这个连续的质感较影像的品质更为重要。光是有美丽的图画或模型还是有可能拍出一部很差的电影美术电影的巧妙就在于动作。实际上,美术电影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材料在复杂工艺过程下的物理效应中的产物

5、。起初,人们只是把平面的连续画面画在纸头上,通过镜头变成胶片形象,再由放映设备映成银幕形象。加拿大著名的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仑(Norman Mclaren)就在其著作论创作历程一书中说道:“动画并不是使画动起来而已,动画的精髓在于画出动作怎么动比什么动更为重要。虽然什么动也很重要,就相对的重要性而言,怎么动还是较为重要动画家在影片中每一格所做的不比其在格与格之间所做的来得重要。”由这些发人深思的言论可得知,美术电影是借助于一连串的物理效应的反应过程而诞生的。美术电影的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是通过美术造型手段的再体现来完成的。美术这个手段不仅要刻画人物性格和动作,画出或刻出人物活动的环境,还要表现

6、出人、动物和物体在运动状态中产生的物理现象,如引力、阻力、离心作用、惯性、弹性等等。由此,还派生了表现以上原理的许多材料和工艺的表现技术手段。那些有创建性的电影艺术家,在美术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并不满足于一、两种材料的简单运用,他们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扩大了材料的内容。由于制作材料的不同,美术电影的表现工艺和表现方法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与突破,从而产生了艺术形式的新发展。迄今为止,世界上美术电影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发展到形形色色的地步。在这儿主要就美术电影中的一种剪纸片来谈谈。(一)剪纸片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在材料及工艺上有着显著的特征。“剪纸片”顾名思义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纸,它在制作空间上是一个平面性

7、艺术。艺术家们将人物形象通过刀刻、剪、镂、撕等等工艺过程,加上适当的喷画,作为造型的辅助手法。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是靠各个局部的形象用关节装配组合而成的。人物的动作是将景片的前层贴在玻璃板上作平面的运动。稳定而快速的动作,加上漂亮的停顿点构成了剪纸动画的特色。纸刻的人物,其轮廓表现出刚强有力,黑白分明,顿挫清楚,在画面效果上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整体性,尤其是表现人物侧面的整体造型上,人物的线条、外形会显示出强烈的剪纸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受到材料和工艺的局限而存在着自身的短处。用它去表现温柔的对象和事物的量感、质感,都只能通过运动之中才能表现出来。对环境及人物的立体感、空间感都使艺术家大伤脑筋。由

8、于它的人物动作是依靠贴在玻璃板上移动,因此,人物的行为只能根据这样的特殊情况来设计,只能在镜头前作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不能做有透视纵向的表演。然而,全彩的剪纸图案较手绘以及赛璐珞动画有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剪纸片的角色设计过程不必经过许多的工序誊清、描线、上色,可它却能够更为自由地将材质的特色、明暗以及细节运用得淋漓尽致。剪纸人物华丽的造型拼贴图案也就弥补了动作上的限制。在我国首创这一片种之前,西欧一些国家的卡通艺术家也偶尔搞一些剪纸影片(以黑影为主),为我国首创剪纸片提供了可贵的借鉴,但从根本上说剪纸片的创建是我国卡通艺术家根植于中国色彩斑斓的民族艺术土壤上的产物。在1957年,我国动画艺术

9、的先驱万古蟾老前辈就带领了一批精兵强将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四处收集我国民间剪纸、窗花以及各种流派的皮影人物进行研究,探索她们与动画片结合的可能性。无论是多姿多彩的山西窗花剪刻艺术,陕西鲜亮的皮影戏造型,还是湖南、福建的生动活泼的木偶戏都深深地打动着创作人员的心,而有着潇洒飘逸的绘画风格的中国水墨画在创作上也无不给人以启迪。为创造一种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情特色的剪纸片,老前辈们收集选择多种质地的材料,从木片、纸片、羊皮、驴皮、直到洋铁皮、三夹板全拿来组装制作,为各种可行性的人物配上关节,做成剪纸片的雏形,并与场景合成,探讨剪纸片中的人物背景穿插关系的特点,反复绘制、架设人景的层次分合数据,摸索剪纸片

10、的特点。终于在1958年,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导演万古蟾,参看附图一)拍摄成功了。在拍摄中攻克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影片中人物面料和关节用什么材料最合适。我们的动画老前辈们从几十种材料中,找到了牢度和色度不等的纸质和粘合物。但在拍摄中却碰到了最大的困难如何控制人物动作的表达。剪纸片的人物动作操作有它的特殊规律,人物全身做有很多关节,有些像皮影,又似木偶。同时剪纸片又以绘画雕刻为主,拍摄时人物平放在摄影机下面,拨一个动作才拍摄一格,这又与动画片相似。可是剪纸片拍摄动作时没有办法用固定器,人物动作靠手、脑的感觉来操作,这样就很难控制人物在动画过程中的加速、减速、幅度、速度、力度,使动作容易产生

11、抖动,很难保证影片的质量。后来在拍摄动作时用玻璃铅笔临时在压板玻璃(pressure glass)(由于拍摄时,灯光的热度会造成纸张的卷曲,进而产生恼人的阴影,所以需要一片可移动式的玻璃)上画动态记号的方法才拍完了第一部剪纸片。虽然说猪八戒吃西瓜是一部较有特色的中国首部剪纸片,但是在影片的动作表达上还欠精细。在第二部剪纸片渔童(曾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拍摄前,老前辈们抓住动作定位的难点,从多方面探讨研究寻找剪纸片较为精确的定位技巧,不久便找到了较为适合剪纸片的定位办法和定位材料刮皮胶,并创造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定位程序。首先在制作动作前估算这个动作所花费的格数,也就是时间的控制分配,

12、然后将要移动的距离打散成每一格移动的大小。在具体拍摄时,再将刮皮胶贴在下一个动作的参考位置上,以此来帮助判断移动的距离。这样就使得剪纸片在动作表达的能力上有了一套稳定的技巧。动作运用这套定位法可以较为精细地做好每场戏。如遇到推、拉、摇、跟,人景分步,先期音话对位,多次曝光等较为复杂的镜头也都能拍得比较满意了。(二)用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拍摄剪纸片,其艺术表现力也不同。同样,剪纸人物的材料和工艺又造就了剪纸片所特有的人物动作的风格。平面的制作艺术,可以把民间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各种剪纸图案自然地剪贴在镜头前并响亮地展开,不变形,不走样,保证剪纸艺术的刀法、情趣和它的美学价值渗透到银幕形象中去。1963

13、年我国拍摄的影片金色的海螺(导演万古蟾、钱运达,参看附图二)就是运用剪纸片的艺术特色,描写了一个东方风味浓郁的古老神话故事。影片用纸刻的线条表现出人物质朴、装饰的美,各式图案和整体化了的艺术美充满了画面,在被限制了的平面性动作里,它找到了独特的动作风格。艺术家把所有这些剪纸特色在一个美好的神话故事中发挥出来了,使它成为了一部别具一格的美术片,并在1964年获第三届亚非拉电影节卢蒙巴奖。在艺术上它并非顶尖作品,可是它在开拓剪纸片的表现力方面,承前启后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有了这部像皮影一样精雕细刻的剪纸片,后来就又有了像阔边剪纸的等明天、差不多(导演胡雄华,曾获第十四届法国图尔国际短片电影节青年奖)

14、;还有从民间年画中吸收养分而形成影片风格的人参娃娃(导演万古蟾,曾获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和第一届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火童(导演王柏荣);还有似漫画风格的红军桥、一条红丝腰带(导演钱运达,曾获国内百花奖)。这批剪纸片都属于一种用小刀雕刻,剪刀剪边的富有“刀”味的刚性剪纸片(硬性剪纸),有着浓郁的阳刚之美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实践告诉我们,艺术风格的发展(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和所使用的材料及工艺过程的突破是分不开的。70年代末,我国在剪纸片的创作上终于有了明显的新突破柔性剪纸片的诞生。柔性剪纸片包含了两种相似的制作工艺:水墨剪纸和拉毛剪纸(水墨剪纸多数用来制作由

15、中国山水画来表现的人物和环境,拉毛剪纸则大多用来制作有皮毛或有羽毛的动物)。柔性剪纸片一反过去的制作材料,不再用那种硬邦邦的普通纸,而是采用纤维细长、质地松软而柔韧的皮纸。因为皮纸松软,具有能吸水能浑墨的特点,所以,中国写意笔墨的人物可以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取得如同宣纸一样的效果。人物的边缘外轮廓,也不再用刀剪刻,而是用手将外形“撕”出来。皮纸的纤维较长,撕开纤维长长短短的毛边,用这种毛茸茸的效果去表现人物,就像是毛笔画在宣纸上那样逼真。如若用它来表现小鸡羽毛的质感,就会以假乱真,这与中国画写意中的笔墨韵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用皮纸“撕”出的人物毛边,突破了过去剪刻人物“硬性”的外缘,开创了剪纸

16、片中“软性外缘”的新手法,在视觉物理效应上有了新的飞跃。这种“软性外缘”表现的人物,如前面所说的,不光在整体上用视觉感受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而且,还给人以触觉感受的联想。再加上突破了以前在剪纸人物关节处有上下叠层感觉的特点,使用皮纸被撕开后边缘上的纤维来过渡,进而产生了中国工笔画中的渲染效果的无影开口技术和较以前剪纸人物采用分散关节运动的方法更有创新的连环关节(就像骨架一样能起到连动的作用)的制作手段,使得柔性剪纸的制作更加完善。其实,水墨拉毛剪纸片实属低成本高品位的片种,它与平常的剪纸片成本相差无几,只是动作设计操作上要细心些,绘制的工艺要严些。1976年我国第一部柔性剪纸片长在屋里的

17、竹笋拍摄完成。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影片讲述姐姐秀秀和弟弟葵葵为了一只长在屋里的竹笋要不要归还生产队集体而发生矛盾,在姐姐热爱集体思想的启发下,姐弟俩终于高高兴兴地把竹笋挖出来交给生产队集体。影片内容虽有“文革”中“三突出”的影响,但该片的绘制水平很精致片中的人物是用水墨剪纸的工艺绘制,小黄猫则是用拉毛剪纸的工艺绘制的(该片曾在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一等奖)。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国著名美术片导演胡进庆先生又拍出鹬蚌相争(片中在制作鹬时就在脖子上设了四十几个关节点,然后用铅丝把它们组成连环关节,使鸟的动作更加柔和自然。参看附图三)、草人(导演将羽毛和其他材料直接掺入画面中,这在剪纸片中也

18、还是第一次)、螳螂捕蝉(参看附图四)、强者上钩、斗鸡、蝶双飞、雪狐等一批水墨拉毛剪纸片,这些影片在国内国外连连获奖。例如鹬蚌相争不但在国内获金鸡奖,而且在国外也喜报频频:不光在西柏林电影节中获银熊奖,还在第六届萨格勒布动画电影节和多伦多等电影节中获奖;螳螂捕蝉在1988年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奖;强者上钩曾获广岛电影节一等奖;蝶双飞在国内获上海电视台小百花一等奖,在国外入选柏林国际动画电影节;雪狐入选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得这样的成绩都是由于导演利用了材料性能,使人产生多种感受,从而提高了剪纸片的艺术表现力。在物理效应的突破中,可以分整体的突破和局部的突破。像水墨剪纸片是在整体上起到了一个改观的作

19、用,给人以面貌焕然一新之感。其手法并不一定复杂,关键是艺术家找到了改变整体视觉物理效应的“节骨眼”。局部的突破在摄制过程中也经常碰到的,因为艺术家的灵感如同生活中的小泉流,不断地喷涌出来,使影片处处增添光彩。比如,我国在80年代中期拍摄的剪纸片猴子捞月亮(导演周克勤,参看附图五)采用了大量的动画特技和拍摄的新工艺,使影片在表现方法上产生了质变。影片的故事是长久以来流传于民间尽人皆知的寓言故事,表现的是一群想入非非的猴子在月光下的树林里演出的一个捞月亮的闹剧。从剧本上看该戏在时间上全是夜景,故事的环境又全在密林深处,若按平时的常规,把猴子、树林、月亮处理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拍摄,那就淡化了剪纸片的特

20、点。怎么拍?这既是摄影的难题,也是全戏成败的关键。摄制组的摄影和美术设计人员从传统的民间皮影戏某些表现方式获得启发,进行了大胆、精心的设计:把月亮推向底层背景,再用集束光打得透亮;树林环境全作黑影调的剪影处理;而其间活动着的猴群则由美术设计师分别用粉红、黄、绿、紫等等假定色来表现它们,十分艳丽,又极富儿童画夸张的特点,摄影再用各种不同的局部光给以照明,使其色彩充分还原。这样灯光除了可用来引导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外,同时也是整个剧情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由于摄影充分用光作为造型手段,使灯光成了一个场景气氛最重要的贡献者,在银幕上产生了对比强烈的特殊效果,不仅在视觉上给人愉悦感而且大大地加强了故事的感染

21、力,更为影片增添了儿童情趣。还使影片获得第六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和第四届卡布洛沃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又如,欧洲动画艺术家米歇尔-欧斯洛特(Michel Ocelot)制作过许多剪纸片。他在影片的制作工艺上不断地求新求异:他的三个发明家(参看附图六)使用的是浮雕的方法,做成了精巧考究的剪纸作品。而这个方式又很适合片中所设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于人类发明的轻松观点;在他制作的儿童系列节目冰山公主(参看附图七)中,将剪纸以及赛璐珞动画技巧合并使用。他采用精心设计的建筑特色使人回想起裴洛以及拉封登的童话故事。就像他其他作品,在设计上还是那么雅致而迷人;而他在刻薄女王(参看附图九)中又追

22、随了洛特-雷尼杰(Lotte Reiniger)的风格与传统使用剪纸作为剪影动画之用,而且他在片中更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洛特-雷尼杰的拇指仙童是在几乎一人独立创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他在欧洲为儿童娱乐发展出一套以剪影来制作动画的风格。用整体的造型而不是局部的肢体来制作动作造成工艺上的费时费力。这是他影片风格的特点也是不可置疑的弱点。目前,迪斯尼也正在发展用类似风格来制作商业动画长片,不过较洛特-雷尼杰的影片更为喧闹而鲜艳,并且可以大量生产。)由于传统的剪纸片受到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它的表现语汇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剪纸片的形式对于细致的描写,面面俱到的刻画都是不能胜任的。换句话说,剪纸片的形式是不适合搞

23、成长片巨作的。然而,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频道、节目的增加,原有的短片形式已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需要。我国在80年代末,提出了拍摄剪纸系列片的话题,这对剪纸人物制作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况且,用剪纸的方法来拍摄系列美术片在国外也很少。1985-1990年我国的动画老前辈们用了五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系列片葫芦兄弟(十三集)、葫芦小金刚,片长250分钟。因为在拍摄中几乎没有单独的绘制期,所以要求在工艺设计上制定出快出成果的方案。当时剧本选的是杨玉良根据民间传说编写的七兄弟。在原著中他们是顺风耳、千里眼、铜头铁臂、大力士、舞烈焰、驾狂澜、大手巨脚,再加上财主恶奴、县官衙役、丞相卫士这

24、一大堆人物和雕梁画栋的场景,对于剪纸片来说这可是非常巨大的制作工程。所以必须忍痛割爱,首先从人物上改为七个葫芦娃一个样,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衣饰,再把对立面改为蛇、蝎二妖。并把所有场景全改为怪石奇岩,洞府幽谷。其次在制作工艺方案上,把人物外轮廓线定为墨色,这样就可以使用普通复印机把人物轮廓线直接复印在制作用纸上,然后再用水彩色,着色渲染,剪刻制作,从而大大加快了制作速度。再次,人物减少了,场面缩小了就要求编导在影片的情节推进结构上必须下大功夫:从各种角度去虚拟神奇惊险、曲折怪异、紧张激烈、有趣又有内涵。又加上镜头处理上的密集变幻、场景转换的多变,眼花缭乱的光影特技,强烈的音响效果,

25、就能让影片产生较好的视听效应。在后来制作的剪纸系列片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影院级剪纸长片白雪公主和青蛙王子中也采用了这样的制作工艺方案。1997年我国与德国第一次合拍了影院级的剪纸长片白雪公主和青蛙王子(导演钱运达、沈如东、伍仲文,参看附图十),片长90分钟。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德国的剪影艺术都是源远流长,白雪公主和青蛙王子中的人物和景物造型便是借鉴了中德两国的传统艺术,并且作了有益的尝试。剪纸片和剪影片的画面富于装饰性,层次感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人物动作多为侧面的平面运动,处理不好,往往使人感到单调。以往不论是我国拍摄的剪纸片还是德国拍摄的剪影片,长度都不超过40分钟。所以要拍摄近90分钟的剪纸

26、长片,在以前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有了难度就要克服。影片的总导演、动画界资深前辈钱运达先生在镜头的切换、动作的设计、场景的层次、色调的处理、摄影机的运动以及布光的变化等方面都做出了种种努力。比如人物的动作设计,为了保持剪纸片的特色,除了少量镜头必须打破侧面运动的局限而不得不采用“剪纸动画”的方式处理外,绝大部分镜头都是在侧面的剪纸关节人物上做文章。侧面的剪纸关节人物,如果在塑形动作的设计、动作节奏的变化、各个关节点的灵活运用等方面处理得好,不但能构成很强的表现力,还能给观众一种特殊的审美愉悦。这部影片在“青蛙逗引两卫士进怪石洞”那场戏中,对高、矮卫士的动作处理,就达到了这种效果。此外,在搭景时也尽

27、可能地多用分层拍摄,以突出剪纸景物的镂刻趣味。在整个影片的色调处理上,力求变化,各个场景都突出一个主调:同为山洞,矮人洞的色调偏绿,宝石洞的色调偏红,怪石洞的色调偏青;同为树林,皇后第一次去谋害公主时以暗绿色为主调,第二次便以桔红色为主调,第三次加上风雨,以青灰色为主调。这样的处理,既是为了追求色彩丰富,避免单调,也是根据剧情需要,运用色彩来渲染气氛并且体现出影片色彩的总体构思。在摄影布光上,导演借鉴了德国剪影片的拍摄方法,如几场夜景戏:公主在怪树林中奔跑;皇后向冰窟窿投梳子;皇后在窗前踱步等,都采取了前层不打光或只打弱光的手法,造成剪影明暗反差大、视觉形象单纯的独特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影片的表

28、现手段。当九十分钟的全片在银幕上放映的时候,那精良的制作、优美的画面、无可挑剔的摄影技巧,赢得了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制片人的高度赞赏。这样看来,一个正确的工艺方案能直接影响影片的质量和进度。(三)高科技的使用不仅使剪纸片的艺术特征得以更充分的表现,也使剪纸片在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局限得到突破。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往科技与影像制作的关系从未经历如此快速的变化。从80年代起在一些最发达国家就出现了电脑动画。从美国的阿拉丁与神灯、美女和野兽、狮子王、风中奇缘、钟楼怪人、大力士、花木兰、真假公主、铁巨人、埃及王子、泰山、勇闯黄金城、变身国王等片中,人们看到电脑动画不仅能替代动画片制作中很大一部分

29、重复手工劳动,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片艺术的表现力。人们最早使用电脑来创作动画是将动画摄影机以数位方式控制。因为动画摄影机的所有移动以及控制都是以数字刻度标示的,所以要以数位程序来取代难免犯错的手与记忆并不是一件难事。电脑能够控制将需要的情节段落逐格拍摄。如此一来就大大增加动画摄影机重复拍摄过程的潜力,能够完全地重复摄影师拍摄过程的步骤,或是根据事先预设的程序改变工作台、摄影机和快门的运动。在专业的制片厂中,动画专用摄影机运动由电脑操作控制的装置已经相当普遍。这些设备能够顾及摄影机运动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机关,摄影机以及工作台的运动,甚至工作台面的摇摄法则和快门控制都可以在拍摄前加以设定。如此一来

30、,摄影机的操作者也不必焦急地记忆逐格拍摄时该转动哪个把手,整个装置的运作也更加正确。这个特色使得许多原本复杂的特殊效果变成可行。后来,人们又开发了电脑动画程序,它确实能够为熟练的动画师提供多种的可能性。这些程序能减少许多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工序(传统的手绘动画制作流程往往需要二十多个步骤,而电脑动画制作流程只需其中十多个步骤,许多步骤在制作时给合并了),同时也对必要的制作工序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即便原始的动画图稿是以手工完成,只要扫描至电脑,在电脑程序的辅助下,所有费时费力的人力工作描图以及着色,在工作量上都可以有所改变,节省了不少人工和时间。对手绘的赛璐珞而言,颜色的明暗和质感是很难加以控制和把

31、握的,但是对电脑而言却不然。明暗及质感可以修改,还可以做不同的效果。有些电脑软件还可以改变颜色的不透明性以获得透明的效果。这样看来美术电影摄制工艺的电脑化势在必行。我们要开发电脑动画,就是要把电脑技术与美术电影的制作生产紧紧地结合。引进必要的国外设备或技术,经过吸收和消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中落后部分,解决关键环节,这样才能发挥新技术在美术电影生产中的作用。虽然电脑动画所用的工具并非传统的纸、铅笔以及颜料,但是电脑动画无疑也是美术电影中绘制技巧的一种。接下来,我就电脑动画对传统剪纸片材料和工艺上的继承与改进这点,说说我的体会。我的毕业作业生日快乐(参看附图十一)就是对电脑剪纸动画的研究制作

32、的实践。生日快乐主要讲的是男孩欢欢的父母把用家用摄像机偷拍欢欢放学回家的录像带作为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送给了儿子的小故事。片长三分钟,全部是用电脑制作的,没有动用一支笔或半张纸。我做的电脑动画,实质上是用电脑技术对传统剪纸动画片摄制工艺的模拟,当然也就吸取了剪纸片本身具有的特征。在制作空间上我还是保持原来剪纸片平面性艺术的特性。场景的绘制全是单色平涂,并使用不同色块的排列来组成光影效果。同时,我还使用电脑软件(photoshop)赋予了它们不同的质感(有帆布状、有沙石状、还有粗麻布状)和不同强度的阴影效果。人物形象也是像传统剪纸动画片一样,是靠每个局部的形象用关节装配组合而成。具体制作时,我用在

33、电脑软件(illustrator)中绘制的图形取代了原工艺中烦琐的手工剪、刻、镂等等工序。最初的效果只是简单的色块状态。而我想在电脑这个虚拟空间中表现出真实的质感,这就得在虚拟角色的外表裹上仿真的“外衣”。这是从传统美术电影中一种用真实材料来表现的形式布艺剪纸动画的制作工艺,得到的灵感。所以我给所绘制的图形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材质:有毛发质感的、有毛衣质感的、有牛仔布质感的、还有许多彩色风景照片。(我用的那些毛发质感、毛衣质感、牛仔布质感的图片,是先用数码相机拍下真实图像后再输入电脑,然后贴在绘制的人物上的)最后出来的效果便成了现在的画报剪纸风格色彩鲜艳、质感真实、外形简单。传统的剪纸动画片摄影机

34、工作台是架设在一个约三英尺高的台座上。工作台的移动是由台座的把手所控制。它的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停格功能的摄影机,而且还要有定位针定位的功能以确保格与格之间的动作能够稳定。最重要的条件是摄影机在垂直移动时能保持固定不变的中心点。所有与摄影机和工作台移动的相关指示都必须根据这个中心点。工作台两侧要有能独立控制的标准八百瓦的辅助拍摄灯。这些都是非专业摄影棚所无法具备的。像我这样的个人小规模的创作活动怎么能办到呢?幸而这些都可在电脑软件的帮助下解决。我不但拥有一台与专业摄影机功能相同的虚拟迷你型摄影机,而且在对拍摄环境的要求上较真实拍摄情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传统的剪纸动画片的人物因为受到材料和工

35、艺的限制所以在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上欠佳,只能在镜头前作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几乎不能做有透视纵向的动作。我想这在电脑虚拟环境中或许可以得到实现。所以我在“欢欢跑向对街”这场戏中,尝试着让主角欢欢向纵深跑。有了想法就动手制作了,先做出一套欢欢背面跑的循环动作,再在每两帧上按顺序做微小的整体中心缩放。连着播放后,果然效果不错。这如果是在传统剪纸动画片中制作,那就很难把握了,搞不好会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纸片受到磨损、人物身上的纹理产生抖动,从而影响了影片的进度和质量。现在我用电脑软件来帮助实现,就容易得多了,同时也保证了片子的质量。因为,作为材料的纸在电脑制作中原本就不存在,当然就不会受到磨损;而在

36、电脑软件中对物体的缩放,只要中心点定得精确,位置不变,也就不可能产生抖动。在拍摄及后期制作等技术,我的原则是既置于传统剪纸动画片摄制工艺的基础上,同时又要突破剪纸片摄制工艺的局限、发挥出电脑技术的优势,使摄制工作更具艺术表现力。根据生日快乐的剧情,大部分是用主观镜头来表现,那就应该有些自然的晃动。如果拍摄者的位置不变的话,只要在制作连续的单张画面时直接做上一些无规律的整体的小幅度位移即可。但如果拍摄者在对某一运动物体做跟踪走动的情况下,要表现这种运动镜头的感觉,光靠简单的摆拍是非常费劲的。我从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可随意设定摄影机的运动这一特点受到启发。就先在三维动画软件(Maya)中用各种几何体

37、简单建造出剧情所需要的相关场景和运动物体的模型,然后根据所需的角度设定摄影机的位置,接着让摄影机在模拟的场景中做事先设计好的轨迹运动,并且在摄影机运动的同时给摄影机本身加上一点摆动。这样从摄影机的视角来看,完成的动画就是一组主观的运动镜头。光有这些还不行,因为这只是单色调、几何体场景动画。还必须把这一整段动画输出成序列的单张画面,再按照这些单张画面,把设计好的场景、人物按部就班地分层还原。最终的效果便是具有剪纸风格的主观运动镜头。这不但突破了传统剪纸片在拍摄工艺上对环境空间感的表现的局限,而且还体现出多层台的无限运用这一电脑技术的优势。我还发现通过电脑的辅助可以制作几乎不受拍摄限制的推拉镜头。

38、短片的最后,根据剧情的设计,镜头要从满屏的电视机中的画面拉到欢欢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全景。镜头拉伸的幅度很大。如果是用传统的动画摄影机拍摄,就要借助一些拍摄技巧遮挡物的运用,才能顺利地完成。而在电脑虚拟环境中,相对而言就简单多了。只要使用的画面在图像质量上有保证,就可以不受限制的做或推、或拉的运动。上至太空宇宙,下至石粒儿细草,它们之间都可以十分顺畅地完成不同速度的推、拉效果的镜头。在后期制作中,高科技的使用更能发挥电脑技术的绝对优势。我的短片中有一段戏要求在运动镜头中一辆汽车向纵深开去。这要是在传统剪纸片中,很难想象其制作过程的复杂性。我的解决之道便是在后期合成软件(Combustion

39、)中,将一张静态汽车图片配合整个镜头的运动幅度做纵向的缩放和位移,得到的效果就像汽车朝远处开走了。而且在预览后如果发现有不适当的地方,也可以及时修改纠正,直到效果令人满意为止。可见在电脑软件的帮助下,对影片的修改空间是很宽松的。并且不会存在类似于传统剪纸片关于胶片损耗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有这样的一种电脑软件(Flash),它能为独立制作者和没受过正规动画基础知识教育的普通的动画爱好者提供一个制作工序相对简单的剪纸短片的方案,并以其制作平台亲和性和制作工序简单化被广泛使用在现今各种网络动画短片中。风靡已久并有台版小丸子之称的网络动画主角阿贵以及阿贵动画专辑就是用这个软件制作的。阿贵动画专辑的特色是

40、简单的制作、搞笑的情节、夸张的配音,并以此吸引了许多青年人。这种电脑软件的制片步骤是先由制作者设计并制定出动画的关键帧,然后软件就能按照关键帧提供的相关信息自动生成这段动画的中间张,接着制作者设定出这段动画的动作时间表(即摄影表,此表是逐格按照既定计划以彼此正确的关系创造出动作),最后就生成出一个可连续播放的动画文件。先设关键帧后做动画的步骤与传统剪纸片制作的步骤是相像的。这个软件中最基本的运动技巧就是通过画面的位移、镜头的推拉、平面360度的旋转来表现的。这些也体现出了传统剪纸片运动的风格。由于它绘制的图形是矢量化的(而其他绘图软件绘制的以点阵式的居多),故而可以被放大无数倍,也不会有图像模

41、糊的遗憾(即图像的边缘出现锯齿)。根据这个技术的优势,镜头的推拉就不会受到限制。在修改上,也是相当方便的,这儿就不再具体说了。剪纸动画既是一种综合技术的工艺,而且是艺术与技术互相紧密结合的工艺,因此对电脑动画的开发以及软件的选择,必须服从影片制作中艺术表现及技术手段的要求。这才能为创作出更高更好的剪纸片服务。综上所述,材料和工艺过程所显示的物理效应,在剪纸片中无疑是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归根到底,物理效应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来为剪纸片的艺术创作服务的。在美术电影的物理效应这个领域中,还有着极其广泛的天地以及丰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两种样式:平面式的和立体式的。在平面式的美术电影中,除了剪纸动画片这

42、种表现形式,还有许多类型。比如有的用油画颜料直接在玻璃上制作动画、有的用沙子直接在灯箱上制作动画的(这两种技巧都是用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在背光或是光滑的表面制作影像)、还有直接在电影底片上或刮或画来制作动画的(以此种方式创造出来的动画会相当粗糙,但是却带有一种效果极佳的活力与清新感)。这些通过各种材料和工艺产生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美术电影,都能充分传达创作者的意图。与上面这些“扁扁平平”的手绘动画风格相比,美术电影中立体的偶动画就越发显得“疙疙瘩瘩”。偶动画与手绘动画有个很大的区别该片种是在立体空间中拍摄而成的。在材料的使用上比手绘的美术电影更加广泛,如木头、黏土、石膏、乳胶、塑料、玻璃、折纸、各种丝绸棉纺、金银铜铁等等只要能组成形象感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制作的材料来运用。艺术家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