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专题3.8 全国各省市名校名师原创卷(三)_第1页
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专题3.8 全国各省市名校名师原创卷(三)_第2页
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专题3.8 全国各省市名校名师原创卷(三)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3.8 全国各省市名校名师原创卷(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姬姜二姓”,周天子为姬姓,功臣姜尚为姜姓,再联系材料中的“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即可得出分封制。25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

2、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时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b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大小是由中央决定的,而中央政府确定地方区划的大小是本着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由于当时北方开发程度高,所以需要将行政区划设计的小一些,才不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因此出现材料反映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排除a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秦朝没有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d项。 26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

3、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a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b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c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d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答案】b27黄宗羲认为要使民富必须“崇本抑末”。所谓“崇本”,即“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所谓“抑末”,即“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这说明他主张a格物致知,提倡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c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d儒礼民本,反对鬼神享乐【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所谓崇本,即使小民吉凶

4、,一循于礼;所谓抑末,即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等信息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儒礼为民本,反对鬼神享乐的“末”。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格物致知和经世致用,排除a项;黄宗羲不是探讨工商业的地位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限制君权和君臣平等,排除c项。28下图是根据大清会典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编制的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示意图。出现图中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入侵的破坏c江南战乱的影响d经济重心的转移【答案】c29下图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节选。该著作的内容a描绘了新民

5、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c创造性提出符合国情的革命思想 d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答案】c【解析】由材料“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军事一些问题”“土地一些问题”“党的组织问题”可知是毛泽东针对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的失败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c正确;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的是新民主主义论,故a错误;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是论人民民主专政,故b错误;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是新中国成立后,而材料中的著作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d错误。 33中世纪的欧洲人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的罪行,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

6、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的现象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世纪的欧洲人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的罪行”可知,中世纪教会鼓吹禁欲主义,而但丁则认为“好色贪吃、放纵奢华”只是“轻微的错误”,把矛头指向了禁欲主义,有助于人性的觉醒,故选c。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故a表述不准确,排除a。中世纪教会鼓吹的是禁欲主义,故b项“普遍存在”不符合史实,排除b。 d项只是表象,没有反映本质,不是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故排除d。34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

7、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c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d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具体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紧扣材料信息“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即可知道答案。35下表是苏联1928年至1937年粮食、肉类产量的统计表。该表数据变化说明了时间

8、苏联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苏联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a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做出牺牲c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效一般 d西方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影响【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1928年至1937年”可知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时期,材料中苏联人均粮食和肉类产量不断下降,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故b正确;新经济政策是19211928年实行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成果显著,故c错误;西方经济危机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9、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并未受到影响,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一)必考题:共37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6年,晚清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其中,“忠君、尊孔”为第一类,“尚公、尚武、尚实”为第二类。“尚公”一方面要求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尚武”即要求仿效“东西各国,全国皆兵”之制;“尚实”强调的是躬行实践,同时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旨在造就“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以利国计民生。自此,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明令颁示的教育宗旨正式诞生

10、,它一直沿用至清王朝覆亡止。摘编自杨天平晚清教肓宗旨史论材料二 1912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道德教育,全称公民道德教育,其要旨为自由、平等、亲爱。实利教育主要包括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态度、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计民生等内容。军国民教育要求通过加强军事训练、兵法操演等途径,以增进学生体质体能、提高学生军事技能,实行“举国皆兵之制”。美感教育简称美育,强调通过诗歌、美术等艺术活动唤醒学生“浑然之美感”,进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人格的目标,即“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摘编自喻本伐中国教育发展史

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并对该宗旨进行简要评价。(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和晚清教育宗旨的异同,并说明中华民国教育宗旨的意义。(15分)【答案】(1)思想来源:传统儒家思想的内核;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进步派别如维新派的主张;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主张。(4分)评价:本质是将教育作为政治的附庸,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仍以“中体西用”为主要框架,保留了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具有保守性和一定的落后性;为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针和可供操作的要则;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有助于君民一体抵抗

12、内忧外患,挽救民族危亡;进一步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6分)(2)同:尚实与实利教育、尚武与军国民教育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并无二致。(3分)异:晚清政府的尚公与民初政府的道德教育在内容上有所差别,民初的教育宗旨抛弃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增加了美感教育;两者的目的不同,前者在维护清朝统治,后者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6分) 意义: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后世教育宗旨的制定提供了范例;否定了儒家纲常的统治地位,有助于开启民智,为国育才,维护共和;保持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侧重于教育内容的重构,促进教育的近代化。(6分)【解析】(1)从材料“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

13、中心任务”“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东西各国,全国皆兵”“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中可以分析出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根据材料“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利国计民生”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1906年教育宗旨进行评价,从而得出答案。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曼彻斯特原本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小村落。16世纪,曼彻斯特开始出现纺织业,人口开始增加。18世纪上半期,曼彻斯特主要制造呢绒、粗帆布,尤其是各种纺织品。棉纺织工业兴起后,大量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设立,同时也成为分销中心,设置了多间重要仓库。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178

14、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15年后,曼彻斯特有50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1820年,曼彻斯特占英国棉纺织生产量的四分之一1835年,曼彻斯特聚集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绝大部分的工厂和工人。到1871年,曼彻斯特人口则达到35.1万人。在曼彻斯特兴起的同时,其周围出现了一群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城市。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英国曼彻斯特城的发展过程,从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答案】示例:论题: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说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厂规模扩大,同时也使得城镇的规模扩大,

15、渐渐发展为城市。生产专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企业间协作更加趋于紧密化。特别是主导产品带动了前后关联企业的发展,更使得同类或相关工业集中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分布格局,也容易形成新的工业城市。随着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普及,城市中形成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农村的传播,使人们成群结队到达城市中去,也导致城市人口激增。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了一些处在交通枢纽上的城镇发展,也使一些相邻的城市逐渐联结,汇聚为大城市或者大城市地区。总之,工业革命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条件,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12分)(二)选考题:15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

16、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北共有79.6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

17、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9分)【答案】(1)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建设制度与时俱进;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6分)(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9分)【解析】(1)依据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

18、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依据材料“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由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并且覆盖面较广;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影响较大,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为国家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借鉴;依据材料“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知东北地

19、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根据现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0年5月,英法联军的防线在德国的闪电攻击下崩溃,在敦刻尔克这个法国港口城市,英国组织了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撤退行动。行动历时9天,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把338226人从死亡中拯救出来,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尽管面临各种不利条件,无论是具有专业素养的海军还是勇敢的普通民众都全力参与营救。他们在炮火和轰炸的危险下全力工作,政府组织的有序撤退也使得救援更为有效。同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都投入战斗,9天时间里,皇家空军出动了约2700架次,付出

20、了损失110多架飞机的惨重代价。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在下议院演讲:“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这次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即使大部分欧洲和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然或即将沦陷于纳粹手中,我们也永不后退,永不言退。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在海上作战,乘着高涨的信心和力量空中作战,我们永远不会投降。”摘编自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胜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敦刻尔克大撤退胜利的积极影响。(9分)【答案】(1)原因:英国制定了详细、可靠的撤退计划;组织有

21、序,使救援卓有成效;得到军民的全力支持;英国军民的英勇无畏;英国皇家空军的有效掩护。(6分)(2)影响:军队实力得以保存,为盟军反攻奠定基础;在战争洗礼中成长起来的军队获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充分显示了英国政府的组织能力和潜在力量,提升了人民赢得战争的信心;挫败了德国的战略进攻计划,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振奋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抗争精神。(9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无论是具有专业素养的海军还是勇敢的普通民众都全力参与营救”、“政府组织的有序撤退也使得救援更为有效。同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都投入战斗”等信息归纳原因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无论是具有专业素养的海军还是勇敢的普通民众都全力参与营救”、“政府组织的有序撤退也使得救援更为有效。同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都投入战斗”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林白水(1874-1926年),中国近代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